Data Loading...
立春是“四立”之一,反 映着冬春季节的更替,春 生夏长、秋收冬藏,立春 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 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 万物生长的春季。在自然 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 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时至立春,可明显感觉到 早春的气息。
马来西亚华社,其庆祝农历新年 的主要习俗与中国基本一样,同 样祭拜祖先、吃团圆饭、给小辈 发红包、备好年糕瓜果、舞狮采 青、悬挂大红灯笼、给亲友长辈 拜年等。马来西亚华人从农历十 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神、除夕年夜 饭、大年初一开始直到正月十五 闹元宵。
在外地的家庭成员,凡是能够回家的, 一般都在除夕之前赶回家中,所以年夜 饭又叫“团圆饭”。 据记载,古人在新 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除“疫痨之鬼”, 这是除夕的由来。因为一年之中大家都 很忙,只有过年才能团聚在一起,所以 特别重视除夕的团圆,因此除夕这顿饭 才叫做团圆饭。
拜年是是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 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 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 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拜年的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五,过了腊 月初八就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而 正月初五以后、十五之前走亲访友为拜 晚年。
马来西亚的舞狮在历史上已经有几百年 的记载。以前,舞狮是一项结合了武术 与体育的一种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而现 在在马来西亚,舞狮则被当做是一种特 殊的文化活动。农历新年都会邀请舞狮 来助阵,象征吉祥又有驱邪辟鬼的说法。 马来西亚的舞狮基本分为两种,那就是 北狮与南狮。
新春佳节互赠柑的风俗,与中华民族的 文化紧密相连的。人们把柑橘叫大桔, 它的谐音又是“大吉”,因而,到亲戚 家贺年都要带柑橘,主人就拿自家的大 桔和贺客带来的互换,以便互尽好意, 各得吉祥。新春时节,民间用橘子相互 馈赠以求吉利,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吉 大利,柑也就成了人们的护身符。
为什么过年要吃年糕?据说,最早 的年糕是用于祭祀的,在大年夜祭 拜神灵、在岁朝供奉祖先,到后来 才成为春节应景的食品,岁岁寄托 着美好的希望。吃年糕不仅为了这 是种美食,更因为它有着很好的寓 意,表示着“年年高”的愿望。
年饼,中国节日习俗。中国或亚洲 其他有过传统新年习惯的国家和地 区,在春节期间都有准备年糖年饼 的习俗,部分用作春节祭祀,同时 用于招待宾客,或给家里老人小孩 当小吃。
因为女媧造人时,前六天造出 了六种动物,第七天才造出了 人,因此,正月初七被认为是 人类的生日,在习俗中又称为 「人日」,前人会吃粥开运。
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也是“中 国情人节。其实抛柑是大马独有的 元宵习俗。槟城政府在1980年代大 力推广,抛柑活动也渐渐在大马全 国传开。抛柑如今成为大马华人在 元宵节的节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