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 Loading...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 Flipbook PDF
《竹窗隨筆》為明末高僧蓮池大師晚年的隨筆文集,內文收錄大師隨感所筆之短文四百二十七篇,其中《初筆》一六一篇、《二筆》一四一篇、《三筆》一二五篇。內容包含大師的求道過程、見聞,以及詳辩襌、教、淨之正知見,乃呈對佛儒融合也有一番精闢論述。而其中
469 Views
98 Downloads
FLIP PDF 4MB
白) 話 解 初 (筆
明 蓮池大師 著 華藏講記組 恭譯
竹窗隨筆
出版說明
《竹窗隨筆》為明末高僧蓮池大師晚年的隨筆文集,內文收錄大
師隨感所筆之短文四百二十七篇,其中《初筆》一六一篇、《二筆》
一四一篇、《三筆》一二五篇。內容包含大師的求道過程、見聞,以
及詳辨禪、教、淨之正知見,乃至對佛儒融合也有一番精闢論述。而
其中談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師的風骨,真堪 作我等佛子最佳典範。
為方便大眾閱讀,特將本書原文附加註釋及譯文提供參考。並將
難字讀音以同音字方式標示,若無同音字,或同音字也不易辨讀時,
則以注音及漢語拼音方式標示。而原文係依據金陵刻經處木刻版校 對,其中罕用古字,亦將之改為現今所流通之字體。
本書因附加註釋、譯文,篇幅增多,故依《隨筆》(即《初
筆》)、《二筆》、《三筆》三部,重新編排為三本。其中錯漏恐將
難免,尚望諸仁者大德不吝賜教,以使爾後再版時,得以修改完善,
感恩佛陀教育基金會協助翻譯,使此書能順利完成出版,謹此致
廣益大眾! 謝!
華藏淨宗學會 謹識
序
《竹窗隨筆》乃明末淨宗八祖蓮池大師所寫。大師對於修學佛法
的正確觀念,以及對於禪淨法門與儒道的見解,於平時遇到各種因緣
有所感悟時,或有所見聞時,隨即提筆記錄,直到晚年,累積下來, 內容相當豐富。
此書關於念佛與參禪、儒家與道家、世法與佛法,都有精闢獨到
的分析解釋,有些錯誤觀念也能給予導正,對於念佛、參禪、學佛、
學儒、學道,都有很大的啟示,實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好書。但因今人
不讀文言古書,加上此書生難字頗多,以及古代人、事、物的專有名 詞、術語,艱深難解,以致於閱讀時不能通暢其義。
為了讓今人閱讀方便,華藏淨宗學會講記組譯成白話註解,並將
一
生難字注音,且專有名詞、術語加以註解,而原文仍予以保留,使讀 序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
者略解白話文義後,再讀原文,則更為深刻有味。因請予為序,謹以 此數語概敘其由耳!
歲次辛卯五月初九夜
悟道於台北靈巖山雙溪小築
序
目錄
一 ................................................................
一 .....................................................................
僧無為
四 . ..........................................................
六 ..............................................................
人命呼吸間 古今著述
一一 . ............................................................
八 ..............................................................
一
儒釋和會 楞嚴
一四 . ............................................................
一六 ...........................................................
二
禮懺功德
二一 ...........................................................
楞嚴 螯蠣充口
二四 ...........................................................
一
二七 . ....................................................... 目錄
為父母殺生
東門黃犬
(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
三二 ................................................................
三〇 ...........................................................
心喻
三五 ................................................................
鹿祀求名 換骨
三六 ......................................................
四二 ................................................................
洪州不得珠體 墳墓
四四 ...........................................................
四五 ................................................................
菩薩度生 悟後
四八 . .......................................................
五六 ......................................................
五二 ................................................................
孚遂二座主 實悟
一
六五 . ............................................................
六三 . ............................................................
五九 ...........................................................
出家父母反拜 莊子
二
生愚死智 莊子
( )( )
莊子 三
養老書
六八 . ............................................................
七〇 .............................................................
七三 ................................................................
七四 . .......................................................
世智當悟
八〇 ...........................................................
七七 ...........................................................
七六 ................................................................
時不可蹉
八二 ...........................................................
一
八八 . ............................................................
八六 . ............................................................
八四 ................................................................
東坡 二
一
三
九二 ...........................................................
九〇 ................................................................
東坡 憎愛 靜之益
目錄
( )
鬼神
念佛鬼敬
好樂
祀神不用牲
心得
( ) ( )( )
靜之益 二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
九四 ...........................................................
九五 ......................................................
九八 .............................................................
一〇〇 .........................................................
一〇六 ..............................................................
一〇三 .........................................................
對境
一〇九 ..............................................................
一一二 .........................................................
一一三 .........................................................
一一七 ..............................................................
一一四 ...........................................................
諍友
一二一 .........................................................
一二〇 ..............................................................
道人重輕
鼓樂
思惟修
二客對弈
以苦為樂
去障
平心薦亡
誦經雜話
韓淮陰
華嚴不如艮卦
( )
一二二 ....................................................
一二九 ...........................................................
一二五 ..............................................................
佛經不可不讀 蕭妃 泰首座
一三七 ..................................................
一四四 . .....................................................
一四〇 ..............................................................
睡著無夢時主人 布施 尚直尚理編
一五〇 .........................................................
一四八 ..............................................................
建立叢林
一五二 .........................................................
戒殺 僧俗信心
一五三 .........................................................
一五八 ..............................................................
損己利人 良知
一六三 ..................................................
五
一六五 ..............................................................
心之精神是謂聖 寂感
目錄
來生
來生 二
一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六
一七二 . ..........................................................
一七四 . ..........................................................
一七六 .........................................................
一七八 ...........................................................
一八〇 ..............................................................
一八二 ....................................................
一八六 . .....................................................
一九六 ...........................................................
真道人難
醉生夢死
宗門問答
二一六 .........................................................
二一四 .........................................................
二一二 .........................................................
二〇八 .........................................................
二〇五 ....................................................
空所空盡
兜率悅張無盡
碧巖集
物不遷論駁
古今人不相及
僧習
二種鼠
棄捨所長
( )( )
教外別傳
二二二 .........................................................
二一九 .........................................................
湯厄 二
一
二四〇 . ..........................................................
二三八 . ..........................................................
二三二 . ..........................................................
二二九 ...........................................................
二二七 ..............................................................
發真歸元 道話
湯厄 三
楚失弓
湯厄
二四六 . ..........................................................
二四九 ..............................................................
四
經教
二五四 ..............................................................
湯厄 語錄
目錄
七
二六二 ..............................................................
二六〇 ...........................................................
二五七 ..............................................................
預了
愚之愚
聞謗
( )( )( )( )
廣覽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八
二六三 ..............................................................
二七〇 ...........................................................
二七五 .........................................................
二七二 ..............................................................
求人過 謀斷 禪佛相爭
二八三 ..............................................................
二七八 ...........................................................
談宗
二八六 ..............................................................
武夷圖 念佛
二八八 ...........................................................
三〇五 . ..........................................................
二九九 . ..........................................................
二九六 ...........................................................
二九三 ..............................................................
僧性空 行腳
一
妙宗鈔 出神 二
三〇七 ..............................................................
出神 聞訃
( )( )
齋素
三一五 ..................................................
三一一 .........................................................
三〇八 ..............................................................
輪迴根本 病者衆生之良藥
三一六 ...........................................................
三二二 ..............................................................
蛇成龍 名利
三二四 .........................................................
三二八 ...........................................................
三二七 ..............................................................
臨終正念 花香 人虎傳
三三一 .........................................................
三三五 ..............................................................
六道互具 智慧
三三九 ..............................................................
三四三 .........................................................
外學 靈裕法師
三四六 .........................................................
九
行腳住山
目錄
一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〇
三五〇 ....................................................
三五七 . ..........................................................
三五五 . ..........................................................
楞嚴房融所作 果報 二
三六一 ..............................................................
果報 塞翁
三六五 ..............................................................
天台清涼 二
一
三八四 . .....................................................
三七九 .......................................................
三七二 .......................................................
三七〇 .........................................................
天台清涼 栯堂山居詩
三八八 ..............................................................
三八九 ...........................................................
四〇〇 .........................................................
三九三 ...........................................................
南嶽止觀
禮懺僧
見生夢
山色
( )( )
大豪貴人
神通
( )( )
四〇六 ...........................................................
四一一 ..............................................................
韓昌黎 惺寂
四二三 ....................................................
四一七 ..............................................................
菩薩不現今時
四二六 ....................................................
道原 如來不救殺業
四三一 ....................................................
一
目錄
一一
四五三 ..............................................................
四四七 .........................................................
四四五 ..............................................................
四四一 ....................................................
四四〇 . ..........................................................
四三八 . ..........................................................
四三五 ...........................................................
增減古人文字 食肉 二
毒蛇喻 食肉
世界
四大五行
四知
曹溪不斷思想
( )( )
年劫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二
四五五 ..............................................................
四六四 .........................................................
四五九 . .....................................................
道場放赦
四六八 .........................................................
學道莫先智 水陸儀文
四七七 .........................................................
四七五 ...........................................................
心不在內
四八三 .........................................................
見僧過 生死根本
四九〇 .........................................................
四八七 ..............................................................
至誠感人
四九三 .........................................................
齊人 親善知識
四九六 . .....................................................
五〇八 ....................................................
五〇三 ..............................................................
念佛不專一 伎樂
身者父母遺體
出谷喻
出谷喻 二
一
丸餅誑兒
五一〇 .........................................................
五一六 .........................................................
五一九 .........................................................
五二一 ..............................................................
五二三 .........................................................
五二六 .........................................................
五二九 ....................................................
一三
五三九 .............................................
五三五 .........................................................
目錄
附錄:蓮池大師簡介
種種法門
禪餘空諦辯偽
想見崑崙
根原枝葉
憂樂
( )( )
竹窗隨筆 僧無為
初 (筆 白 ) 話解
明雲棲寺沙門袾宏 著 華藏講記組 恭譯
吳江流慶菴無為能公,齒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予蚤歲遊
蘇湖間,與同堂坐禪。及予住雲棲,公來受戒,求列名弟子。予謝不
允,則固請曰:「昔普慧、普賢二大菩薩尚求入匡廬蓮社,我何人
一
斯,自絕佳會。」不得已,如董蘿石謁新建故事,許之。以賢下愚, 有古人風,筆之以勸後進。 【注 釋】
① 公:對年長或有地位者的尊稱。 (摘自《國語字典》) 僧無為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
② 菴:讀音「安」,草屋,或指寺廟。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齒:年齡。 (摘自《國語字典》)
④ 蚤歲:早年。蚤,通「早」。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匡廬蓮社:匡廬,指江西九江的廬山,相傳殷周之際有匡俗
兄弟七人結廬於此,故稱匡廬。東晉時,慧遠法師在山中建精
舍,安置彌陀三聖像而成念佛道場,並與同志一百二十三人共
結白蓮社,專修淨業念佛,此山遂成我國淨土宗之根本道場。宋
代宗賾慈覺法師,仿效廬山白蓮社,建蓮華勝會,普勸道俗念佛
號,日記其數,迴向發願,期生淨土。據說時感普賢、普慧二大
菩薩參與其會。普慧,普賢弟也,其行願有同於兄。 (摘自《漢語 大詞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諸上善人詠》)
⑥ 董蘿石謁新建:明朝詩人董澐,字復宗,自號蘿石,以能詩聞江
湖間。董蘿石年六十八時,聞王陽明講學山中,往聽之。禮陽明
為師,時陽明年方五十二,因對蘿石辭道:「豈有弟子之年過於
師者乎?」然蘿石猶再三致禮。謁,讀音「業」,拜見。 (摘自 《理學彙編》、《明儒學案》卷十四)
⑦ 新建:即指王守仁,係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字伯安,號
陽明。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
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因他曾在餘姚陽
明洞天結廬,自號陽明子,故被學者稱為陽明先生,現在一般都
稱他為王陽明,其學說世稱「陽明學」。卒後,朝廷予諡文成,
身前曾被封為新建伯,卒後又追封為新建侯。 (摘自《中國大百科 全書智慧藏》、「維基百科」)
【譯 文】
吳江(今江蘇吳江縣)流慶庵有位老僧,名字是「無為能」法
三
師。他的年紀比我大,德行比我高,出家也比我早。我早年在蘇州太 僧無為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
湖一帶游方參學,曾與他同堂坐禪。後來我住持雲棲寺,建立淨土道
場,他得知消息後,特來受戒,並請求我收為弟子。我向他辭謝,他
卻再三請求說:「前宗賾禪師遠遵廬山慧遠大師蓮社道風,創建蓮華
勝會,即使是普慧、普賢二位大菩薩都要求加入,我算是什麼人,遇
到這麼好的殊勝因緣,豈能錯過!」我見他的態度誠懇,不忍違背他
的意思,不得已,只好仿效董蘿石拜見王陽明(新建伯)的故事,答 應他的請求。
這位無為能公能夠屈尊降格與我結交,向不如自己的人請益,實 有古人的風範,特此記下,以勸勉後學。
人命呼吸間
一僧瘵疾經年,久憊枕席,眾知必死,而彼無死想,語之死,
輒不懌。予使人直告:「令速治後事,一心正念。」彼謂男病忌生日
前,過期當徐議之耳。本月十七日乃其始生,先一日奄忽。吁!人命
在呼吸間,佛為無病人言之也。況垂死而不悟,悲夫! 【註 釋】
① 人命呼吸間:語出《四十二章經》:「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
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
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
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摘自《卍新纂續藏經》第 三十七冊《四十二章經註》)
② 瘵疾:多指癆病。瘵,讀音「債」。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憊:讀音「備」,疲乏、困頓。 (摘自《漢語大詞典》)
五
④ 不懌:不悅、不歡愉。懌,讀音「易」。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奄忽:死亡。奄,讀音「演」。 (摘自《漢語大詞典》)
人命呼吸間
【譯 文】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六
有一位僧人生病多年,久臥在床,眾人都知道他快死了,而他自
己卻不想死。如有人在他面前說到死字,他便不高興。我憐憫他,派
人明白地告訴他:「你死期將至,趕快安排後事,然後一心念佛,求
生淨土。」他卻認為:生病的男眾在生日前,忌諱談這些事,等過了
生日再說。本月十七日是他的生日,不幸就在生日前一天死了。唉!
「人命在呼吸間」這句話,本是佛對無病的人說的,何況病到將死的 人,竟還執迷不悟,真是可悲啊!
古今著述
予在家時,於友人錢啟東家,一道者因予語及出家,渠云:「不
在出家,祇貴得明師耳。」予時未以為然。又一道者云:「玄門文
字,須看上古聖賢所作,近代者多出臆見,不足信。」予時亦未以為
然。今思二言皆有深意;雖未必盡然,而未必不然也。以例吾宗,亦 復如是。因識之。 【註 釋】
① 道者:修行佛道者之稱;或指修道求仙之士;或指有道之士,道
德品質高尚的人。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渠:讀音「 」,他。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玄門:玄妙之法門、深奧之妙理,亦為佛法之總稱;《老子》
云:「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因此「玄門」也指道教。 (摘自 《佛光大辭典》、《漢語大詞典》)
七
④ 臆見:個人的私見,主觀的看法。臆,讀音「易」。 (摘自《漢語 大詞典》)
⑤ 識:讀音「至」,此指記載。 (摘自《漢語大詞典》)
古今著述
【譯 文】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八
我尚未出家時,有一天在朋友錢啟東家,遇到一位修行人,聽我
談起要出家的事,他說:「修行不在出家,重要的是要有高明的老師
指導。」當時我對他的說法不以為然。後來又遇到另一位修行人對我
說:「若要研讀高深的佛教典籍,須看以前聖賢的著作,近代的著作
大多出於個人主觀的看法,不足採信。」我當時也是不以為然。現在
想想,這兩位修行人的話都有其深意,雖不完全如此,也不是全然不
對。以此比照我們目前所宗仰信奉的法門或經論,也是相同的道理, 因此記錄下來。
儒釋和會
有聰明人,以禪宗與儒典和會,此不惟慧解圓融,亦引進諸淺識
者,不復以儒謗釋,其意固甚美矣。雖然,據麤言細語,皆第一義,
則誠然誠然;若按文析理,窮深極微,則翻成戲論,已入門者又不可 不知也。 【註 釋】
① 和會:會合、折衷。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淺識:識見膚淺。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麤言:又作粗言。粗惡之言語,或指粗淺之教說。又佛有大小乘
之二教,小乘之教,謂之粗言,又有勸誡之二門,誡門之教,謂
之粗言。《涅槃經》二十曰:「麤言及軟語,皆歸第一義。是故
我今者,歸依於世尊。」麤,讀音「粗」,同粗字。 (摘自《佛學 大辭典》、《佛光大辭典》)
④ 細語:「粗語」之對稱,又作軟語。謂修菩薩行,當清淨口業,
發言誠諦,調柔和美,離諸諂誑。如經所說,實語妙語,先意問
九
訊,時語真語等,是名軟語。 (摘自《三藏法數》、《佛光大辭典》) 儒釋和會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〇
⑤ 第一義:以名究竟之真理,是為最上,故云第一。深有理由,故
云義,聖智之自覺也。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⑥ 戲論:違背真理,不能增進善法而無意義之言論。 (摘自《佛光大 辭典》)
【譯 文】
有些聰明的人,將禪宗的語錄與儒家的典籍互相會通融合,這
不僅是智慧圓融的作法,也能使一些見解膚淺的人,不再以儒學毀謗
佛法,這真是良善美意。況且,據佛經說:「諸佛常軟語,為眾故說
麤。麤語及軟語,皆歸第一義。」佛說法不論淺說或是深說,都是徹
底圓滿的真理,這確實如此。若凡夫依文解義,雖說得窮深極微,但
都是違背真理,不切實際的言論,對於已入門修習佛法的人不可不 知。
楞嚴 一
天如集楞嚴會解,或曰:「此天如之楞嚴,非釋迦之楞嚴也。」
予謂此語雖是,而新學執此,遂欲盡廢古人註疏,則非也。即盡廢註
疏,單存白文,獨不曰:「此釋迦之楞嚴,非自己之楞嚴」乎?則經
可廢也,何況註疏!又不曰:「自己之楞嚴遍一切處」乎?則諸子百 家,乃至樵歌牧唱,皆不可廢也,何況註疏! 【註 釋】
① 楞嚴:即《楞嚴經》,具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
行首楞嚴經》,唐般剌密帝譯,十卷。闡明心性本體,文義皆
妙,無法不備,無機不攝,學佛之要門也。明智旭《閱藏知津》
一一
中稱:「此經為宗教司南,性相總要。一代法門之精髓,成佛作
一
祖之正印。」 (摘自《佛學大辭典》、《中國佛教》) 楞嚴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二
② 天如:元代禪僧,名惟則,號天如。得法於中峰明本禪師,住蘇
州之師子林。將唐宋以來《楞嚴經》的九種注解加以會集,並附
以補注,稱為《楞嚴會解》,盛行於世。交光之《楞嚴正脈疏》
曰:「自元末及今二百餘年,海內講聽楞嚴者,惟知有會解,而
他非所尚。」明朝馮夢禎之本住白文序曰:「是經譯梵以來,疏
解者十餘家,唯天如會解,學者翕然宗之。以為是足盡楞嚴矣,
不知是天如楞嚴,非如來所說之楞嚴也。」 (參考《佛學大辭典》、 《佛光大辭典》)
③ 註疏:註,注解,解釋字句的文字。疏,解釋注解的文字。 (摘 自《漢語大詞典》)
④ 白文:指有註釋的書,不錄註釋,只印正文的書。 (摘自《漢語大 詞典》)
⑤ 諸子百家:先秦至漢初學術思想流派的總稱。諸子,指孔子、老
子、墨子等;百家,指學術上的各種派別。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元代天如惟則法師會集《楞嚴經》的注解而作成《楞嚴會解》,
有人說:「這只是天如法師會集的楞嚴,並不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楞
嚴。」這句話雖沒錯,但是初學者若執著此,就要將古人的註疏全部 廢除,這就錯了。
就算全部捨棄註疏,只留下沒有注解的《楞嚴經》原文,難道就
不會有人說:「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楞嚴,不是我們自己的楞嚴。」若 這樣說,則所有經典都可廢除,何況註疏!
難道就不會又有人說:「自己的楞嚴遍一切處。」如此一來,則
一三
諸子百家的著作,乃至樵夫牧童所唱的山歌小調,都不可廢除,何況
一
是《楞嚴經》的註疏!
楞嚴
) (
楞嚴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
一四
不獨楞嚴,近時於諸經大都不用註疏。夫不泥先入之言,而直究
本文之旨,誠為有見;然因是成風,乃至逞其胸臆,冀勝古以為高,
而曲解僻說者有矣!新學無知,反為所誤。且古人勝今人處極多,其
不及者什一;今人不如古人處極多,其勝者百一。則孰若姑存之。喻
如學藝者,必先遵師教以為繩矩,他時後日,神機妙手,超過其師,
誰得而限之也?而何必汲汲於求勝也?而況乎終不出於古人之範圍 也! 【註 釋】
① 泥:讀音「逆」,拘執,不變通。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見地:見識、見解。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成風:形成風氣,已成習慣。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胸臆:猶臆測,指主觀地推測。臆,讀音「易」,主觀的、私心
猜測的。 (摘自《漢語大詞典》、《國語字典》)
⑤ 冀:讀音「記」,希望、盼望。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僻說:偏頗的言論。僻,讀音「譬」,偏頗的。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⑦ 繩矩:墨繩與矩尺,比喻規矩、標準。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⑧ 汲汲:讀音「急」,心情急切的樣子,引申為急切追求。 (摘自 《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不只《楞嚴》,最近學者研習諸經時,大都不用註疏,因為不想
拘泥於古人的註疏,而妨礙自己對原意的瞭解,想要自己直接探究經
文的意趣。雖然有其見地,然因此形成不重視古人註疏的風氣,乃至
二
一五
憑著自己心中的臆測,希望勝過古人以顯示自己的見解高超,而造成 楞嚴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六
曲解原意、產生偏頗言論,也有這樣的人。初學的人淺見無知,反而 被這些言論所誤導。
而且古人勝過今人的地方實在太多了,不如今人的很少,大概只
有十分之一;今人不如古人的地方很多,勝過古人的非常少,大概只
有百分之一,何不暫時保存古人的註疏?譬如學藝的人,必須先遵從
老師的教導才能成規矩,日後學得高超的技術超過老師,任由你盡情
發揮,誰還能限制得了你?何必在目前就急著要勝過古人呢?何況今
人對經典的解釋,到最後還是沒有超出古人註疏的範圍!
禮懺功德
姑蘇曹魯川居士為予言:有女在夫家,夏坐室中,一蛇從牆上
逐鴿,墮庭心,家人見而斃之。數日後,蛇附女作語。魯川往視,則
云:「我昔為荊州守,高歡反,追我至江滸,遂死江中,我父母妻
子不知安否?」魯川驚曰:「歡六朝時人,今歷隋唐宋元而至大明
矣!」鬼方悟死久,並知為蛇。曰:「既作蛇,死亦無恨,但為我禮
梁皇懺一部,吾行矣!」乃延泗洲寺僧定空禮懺。懺畢,索齋,為施 斛食一壇。明日女安穩如故。懺之時義大矣哉! 【註 釋】
① 禮懺:禮拜與懺悔之略稱,又作拜懺。即禮拜佛法僧三寶,懺悔
所造諸惡業。大都藉由禮佛、誦讀經文,以為懺悔之意。 (摘自 《佛光大辭典》、《佛學大辭典》)
② 功德:「功」指功夫,例如戒定慧是功夫;「德」是得到、收
穫。功德是要自己修的,譬如,布施主要是破慳貪,如果布施
真的把我們的慳貪煩惱捨掉了,這是功夫,能得到心地清涼自
在;若以慳貪心行布施,則只有福德,並無功德。《景德傳燈
一七
錄》卷三︰「梁武帝問曰︰『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 禮懺功德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八
紀,有何功德?』菩提達磨曰︰『並無功德。』帝曰︰『何以
無功德?』答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
實。』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淨智妙圓,體自空
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參考「淨空法師專集」)
③ 高歡: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朝東魏的權臣,北齊的實際創建者。
其子高洋稱帝後,追尊為高祖,謚神武。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 慧藏》)
④ 江滸:江邊。滸,讀音「虎」,水邊。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六朝:東漢末期,分為曹魏、蜀漢、孫吳三國,三國之後由晉朝
統一。西晉亡於北方匈奴後,司馬氏於南方建立東晉。東晉亡
後,於五世紀初至六世紀末,中國進入南北朝時期。北朝歷經北
魏、東魏、西魏、北齊與北周,後由楊堅篡北周,建立隋朝,魏
晉南北朝時期結束。因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這
六個朝代皆建都於北方,因此稱為北朝六朝,或簡稱六朝。 (參 考《漢語大詞典》、「維基百科」)
⑥ 《梁皇懺》:梁武帝為了亡后郗(讀音吃)氏墮落蟒蛇身,乃作
《慈悲道場懺法》十卷,請僧禮懺,以便超度,後世因名之為 《梁皇懺》。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⑦ 斛食:斛,讀音「湖」,本為量器名,古謂十斗,南宋末年改為
五斗。以四角形大木盤盛大量飯食以供養三界萬靈,稱為斛食。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曰:「爾時餓鬼白阿難言:汝於
明日,若能布施百千那由他恆河沙數餓鬼,并百千婆羅門仙等,
以摩伽陀國所用之斛,各施一斛飲食,并及為我供養三寶。汝得
增壽,令我離於餓鬼之苦,得生天上。」 (摘自《佛學大辭典》) 【譯 文】
一九
江蘇省蘇州的曹魯川居士對我說:他的女兒在夫家時,夏天坐 禮懺功德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〇
在室內,看見一條蛇從牆上追逐鴿子,蛇不慎墮於庭院中,家人看到
就殺了蛇。幾天後,蛇的鬼魂附身在曹魯川的女兒身上說話,曹魯川
去探視她,只聽附身的鬼魂說道:「我以前是荊州太守,遇到高歡反
叛,追我到江邊,結果墜於江中而死,不知我的父母妻子現在是否安 好?」
魯川聽了很驚訝地說:「高歡是六朝時代東魏的人,現在已經經
歷隋、唐、宋、元,到明朝了。」鬼這才發覺自己已經死了很久,並
且了解自己墮入畜生道為蛇,鬼說:「既然我已經轉世為蛇,死了也
沒有什麼可悔恨的,只求為我禮誦《梁皇懺》一部,我就會離開。」
於是曹魯川請泗洲寺定空法師為他做禮懺法事。禮懺完畢,他請
求施食,所以又為他做一場焰口施食普度鬼神的法會。第二天,曹魯
川的女兒就恢復正常。可見禮懺施食的功德利益確實不可思議!
螯蠣充口
此等雖無眉目唇吻、榮瘁聲
晉何胤謂:「 蟹就死,猶有知而可憫;至於車螯蚶蠣,眉目 內缺,唇吻外緘,不榮不瘁,草木弗若,無聲無臭,瓦礫何異?固宜 長充庖廚,永為口食。」噫!是何言歟
螯蠣充口
二一
但講究食味。早年用餐時特別鋪張,後雖稍有收斂,但仍難禁肉
② 何胤:魏晉南北朝人,字子季。何胤精信佛法,一生持戒不懈,
「力」,牡蠣。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① 螯蠣:此泛指水產生物。螯,讀音「熬」,螃蟹。蠣,讀音
【註 釋】
之罪上通於天矣!
耳?況眉目等實無不具,特至微細,非凡目所見,而欲永為口食,胤
臭,寧無形質運動乎?有形質而能運動者,皆有知也。汝不知其有知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二
食,於是平時吃些白魚、魚乾、醃的蟹等,都是醃臘風乾之物,
雖是肉食,因不見生物,也就搪塞而過。有次欲食新鮮的蚶蠣,
心有內疚,便提出來讓學生們評議。學生鍾岏進曰:「蚶蠣之
類,眉目內藏,混混沌沌,不要說低等生物,連草木也不如,簡
直就像瓦礫之類,大可放心取食。」這顯然是為吃肉找藉口。崇
信佛教的竟陵王子良聽到這種議論後,非常氣憤,責其歪曲佛
道。為此,周顒居士曾與胤書,勸其改食吃素。到了晚年,何胤
終於改吃素食。胤,讀音「印」。 (參考《南史》卷三十)
③ :讀音「蛆」,鱓(音善)魚類。鱓似鰻魚而細長,亦似蛇而 無鱗,有青黃二色,生水岸泥窟中。 (摘自《康熙字典》) ④ 就死:被殺。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車螯:蛤的一種。生活在淺海底,是一種有介殼的軟體動物。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蚶:讀音「憨」,軟體動物,有兩扇貝殼,生活在淺海泥沙中。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唇吻:指口、嘴。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⑧ 緘:讀音「間」,閉藏、封閉。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⑨ 不榮不瘁:不盛不衰。瘁,讀音「翠」,憔悴、枯槁。 (參考《漢 語大詞典》)
⑩ 瓦礫:破碎的磚頭瓦片。礫,讀音「粒」,小石、碎石。 (摘自 《漢語大詞典》)
⑪ 庖廚:指廚房,或指廚師,或引申為肴饌。庖,讀音「袍」。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⑫ 形質:肉體,軀殼。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二三
魏晉南北朝的何胤曾說:「 、蟹這一類的水產生物,被殺死 螯蠣充口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四
時,因為牠們是有知覺的,所以值得憐憫。至於蛤、牡蠣這些貝類,
牠們體內缺少眉毛和眼睛,體外也見不到嘴巴,終年沒有盛衰的現
象,不如草木尚有生機;既不能出聲,也沒有嗅覺,與瓦石簡直沒有 差別。因此可以常備於廚房,充為日常食用。」
咦!這是什麼話呀!這些生物雖然沒有眉目嘴巴,不盛不衰、無
聲無嗅,好像沒有生命的狀態,難道牠們沒有肉體和活動嗎?凡有肉
體而又能活動的生物,都具有知覺,只是你不知道牠們有知覺而已。
況且眉目等器官,實際上牠們並非沒有,只不過特別微細,不是凡夫
的眼力所能看得見的,而何胤竟提議要把這一類的生物永充口食,罪 過真大啊!
東門黃犬
李斯臨刑,顧其子曰:「吾欲與汝復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
門逐狡兔,其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斯蓋悔今之富貴而
死,不若昔之貧賤而生也。寧思兔逢鷹犬,不猶己之罹斧鉞乎?兔滅
群,汝夷族,適相當耳。不知其罪而反羨之,至死不悟者,李斯之父 子歟 【註 釋】
① 東門黃犬: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咸
陽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
兔,豈可得乎?」後以「東門黃犬」作為官遭禍,抽身悔遲之
典。東門指東城門,黃犬即獵犬。 (摘自《史記 李 ‧斯列傳》、《漢語 大詞典》)
② 李斯:秦代大臣,戰國末年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人。早年
曾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學業成就後入秦,為秦始皇所重。秦統一
二五
天下後,升任丞相。始皇崩,又追隨宦官趙高,廢始皇長子扶 東門黃犬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六
蘇,立始皇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所陷,腰斬於咸陽, 並夷三族。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③ 夷三族:指一人犯罪而連誅其三族。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
《史記.秦本紀》:「法初有三族之罪。」裴駰集解引張晏曰:
「父母、兄弟、妻子也。」或指父族、母族、妻族,《後漢書.
楊終傳》:「秦政酷烈,違啎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李
賢注引《漢書音義》:「父族、母族、妻族也。」 (摘自《漢語大 詞典》)
④ 罹:讀音「離」,被、遭受。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斧鉞:斧與鉞(讀音月),泛指兵器,亦泛指刑罰、殺戮。 (摘 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秦朝李斯,官居宰相,最後卻被處死刑。臨刑時,看著他的兒子
說:「我想和你再牽著黃狗,帶上蒼鷹,出城打獵,還能有這種日子
嗎?」於是父子兩人相對痛哭。不僅李斯父子被腰斬,而且連他的父 母、兄弟、妻子也全都被殺。
李斯最後說這幾句話的意思,是後悔與其有今天的富貴而死,
還不如仍過著當年貧賤的生活而得以生存。可是他怎不想想當年恣意
捕獵,那些無辜的兔子遭逢鷹犬追殺,不就像今天自己被處死刑一樣
的惶恐淒慘嗎?兔群遭你滅殺,你今同樣也遭誅族,因果報應絲毫不
差。不知反省當年殺生之罪,反倒羨慕以前打獵的日子,所謂至死不 悟,就像李斯父子二人啊!
為父母殺生
錢塘金某者,齋戒虔篤。以疾卒,附一童子云:「善業日淺,未
二七
得往生淨土,今在陰界,然亦甚樂,去住自由。」一日呵其妻子云: 為父母殺生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八
「何故為吾墳墓事,殺雞為黍?今有吏隨我,稍不似前之自由矣!」
子婦懷妊,因問之。則曰:「當生男無恙。過此復當生男,則母子雙
逝。」予謹記之,以候應否。俄而生男。復妊,復生男,男隨斃,母
亦隨斃。乃知一一語皆不謬。然則為父母殺生,孝子豈為之乎! 【註 釋】
① 齋戒:廣義言之,指清淨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狹義而言,
則指八關齋戒,或特指過午不食之戒法。「齋」之本意原為清淨
之謂,後漸轉指過午不食之法;能持守此法者,稱為持齋。蓋凡
有持齋,則必有戒,故「齋戒」二字自古並稱。 (摘自《佛光大辭 典》)
② 篤:讀音「堵」,專一、切實。(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殺雞為黍:謂殷勤款待賓客。黍,讀音「鼠」。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④ 子婦:指兒媳婦。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懷妊:懷孕。妊,讀音「認」,懷孕、身孕。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⑥ 無恙:沒有疾病,沒有憂患。恙,讀音「樣」。 (摘自《漢語大詞 典》)
【譯 文】
錢塘有位金姓人士,非常虔誠的持齋守戒。後來因病去世,他的
亡靈附在一位孩童身上說:「我在世時修善事的時間不長,所以沒能
往生淨土;今雖在陰界,卻也很快樂,可以來去自由。」
有一天,他又附身,責罵他的妻子說:「為什麼要為我的後事,
殺生款待賓客?現在有一位陰差跟著我,使我的行動不像以前自由
了!」由於他的兒媳有孕在身,於是請問他吉凶禍福。他說:「這胎
二九
當生男,母子平安無事。下一胎還是生男,但是母子性命不保。」 為父母殺生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〇
我將他說的話牢記起來,察看之後是否應驗。不久,他的兒媳生
男。後又懷孕,還是生男,但是男嬰出生沒多久就死亡,男嬰的母親
也跟著死亡。可見之前所說的都應驗了。所以若為父母而殺生,等於 替父母增加罪業,豈是孝子能做的事!
鹿祀求名
士人有學成而久滯黌校者,禱於文昌:「設遂鄉科,當殺鹿以
祀。」俄而中式。既酬願已,上春官,復許雙鹿,未及第而卒。噫! 殺彼鹿,求己祿,於汝安乎? 【註 釋】
① 祀:讀音「寺」,祭神供祖的儀式。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黌校:學校。黌,讀音「紅」,古代的學校。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③ 文昌:即文昌帝君,全稱文昌梓潼帝君,簡稱梓潼帝君、文昌
君。《明史.禮志四》:「梓潼帝君者,記云:『神姓張名亞
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沒,人為立廟。唐宋屢封至英顯王。道
家謂帝命梓潼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故元加號為帝君,而天下
學校亦有祠祀者。』」清袁枚《續新齊諧.牟尼泥》:「生死隸 東嶽,功名隸文昌。」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禱:讀音「島」,祝告神明以祈福消災。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鄉科:古代鄉試科舉考試名,中式(科舉考試合格)者稱「舉
人」。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酬願:還願。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春官:唐光宅年間曾改禮部為春官,後「春官」遂為禮部的別
三一
稱。明清科舉制度,中鄉試選者,至京師禮部試之,曰會試。 (摘自《漢語大詞典》、《中華百科全書》) 鹿祀求名
【譯 文】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二
有讀書人學業完成之後,還一直留在學校,向文昌帝君禱告祈
求:「如果能順利通過鄉試,則會殺鹿來祭祀。」不久果真通過科
舉,於是還願酬神。後來至京師禮部參加會試,又再祈求以殺雙鹿酬
願,最後終其一生均未能通過會試。唉!殺害鹿的生命來求得自己的 祿位,您能安心嗎?
心喻
心無可為喻,凡喻心者,不得已而權為彷彿,非真也。試舉一
二:如喻心以鏡。蓋謂鏡能照物,而物未來時,鏡無將迎;物方對
時,鏡無憎愛;物既去時,鏡無留滯。聖人之心,常寂常照,三際空
寂,故喻如鏡。然取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實無知。心果若是之無
知乎,則冥然不靈,何以云妙明真體?或喻寶珠,或喻虛空,種種之
喻亦復如是。 【註 釋】
① 將迎:送往迎來。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常寂常照:寂,寂靜之意;照,照鑑之意;沒有生滅變異叫做
常。真如妙體之離諸過失叫做寂,真如妙用之遍照十方叫做照。
《楞嚴經》卷六曰:「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正陳論曰:
「真如,照而常寂為法性,寂而常照是法身,義雖有二名,寂照
亦非二。」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佛學大辭典》、《佛光大辭典》)
③ 三際:指過去、現在、未來三時,或指內、外、中間三處。 (摘 自《佛學常見辭彙》)
④ 空寂:無諸相曰空,無起滅曰寂。 (摘自《佛學大辭典》)
三三
⑤ 妙明:真妙之明心,以名無漏之真智。《楞嚴經》曰:「發妙明
心開我道眼。」 (摘自《佛學大辭典》) 心喻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⑥ 真體:真實的本體。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三四
「心」是沒有形相的,所以沒有辦法來比喻它。一般用來比喻
「心」,都是不得已,用相似之物來形容它,使人對於「心」的概念 能有所領會,但不可認為它真的就像所比喻的東西。
試舉例說明,譬如以鏡子來比喻,大家都知道鏡子能照外面一
切物的影像,當物沒有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把物的影像映入鏡
中;當物正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因物的美醜而生好惡;當物離
開鏡子的時候,鏡子也不會把物的影像保存下來。聖人的心常寂常
照,寂則一塵不染,照則遍覺十方。此心既不在內、外、中間,也不
屬過去、現在、未來,又無所不在,無物不照。所以用鏡子來比喻
心,只是取其相似的作用而已。究極而論,鏡子畢竟是一種沒有知覺
的物體,而且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心難道也如鏡子那樣沒有知覺
嗎?鏡子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體、常寂常照。以此類推,或以寶珠
喻心,或以虛空喻心,無論用什麼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樣的。
換骨
陳後山云:「學詩如學仙,時至骨自換。」予亦云:「學禪如學
仙,時至骨自換。」故學者不患禪之不成,但患時之不至;不患時之 不至,但患學之不勤。 【註 釋】
① 陳後山:即北宋詩人陳師道,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以詩
文傳於後世,江西詩派把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列為三宗。
陳師道的《後山集》,為其門人魏衍編。陳師道所謂「學詩如學
仙,時至骨自換」係出自《後山集》卷二「次韻答秦少章」,其
三五
換骨說係取喻於道教凡骨脫胎換成仙人之意。 (參考《中國大百科 換骨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全書智慧藏》、《宋代詩學術語的禪學語源》)
三六
② 學仙:學習道家的所謂長生不老之術。學仙貴性命雙修,形神俱
妙,期在即生成就,然必須離塵避俗,刻苦修持,經長時間之煆 煉始能成就。 (摘自《漢語大詞典》、《仙道月報》) 【譯 文】
北宋詩人陳師道(別號後山)曾說:「學詩如同學仙,只要不間
斷的學習,日積月累,自然能脫胎換骨,功夫成就。」我套用這句話
說:「學禪如同學仙,只要不間斷的學習,日積月累,自然能脫胎換
骨,功夫成就。」所以參禪的人不用擔憂參禪不能悟道,功夫純熟時
自然成就;而且,不用擔憂功夫何時純熟,只要不間斷的學習就是。
洪州不得珠體
洪州者,馬大師也。圭峰敘:「如來傳法迦葉而至曹溪,曹溪之
道,惟荷澤為正傳,諸宗皆屬旁出,如摩尼珠,唯荷澤獨得珠體。」
其說析理極精,而品人不當。夫馬祖親承南嶽,南嶽親承曹溪,自後
百丈、黃檗、臨濟、南泉、趙州,不可勝數諸大尊宿,皆從馬祖而
出,而獨推荷澤,何以服天下?圭峰以荷澤表出「知」之一字為心,
而諸宗於作用處指示,遂謂是徒得珠中之影。然古人為人解黏去縛,
隨時逐機,原無定法。其言知者,正說也。其言作用處者,巧說也。
巧者何?欲人因影而知現影者誰也。如執「知」之一字,則世尊拈
花,曾無知字,將世尊不及荷澤耶?況諸宗直出知字處亦不少,豈專
說作用耶?圭峰平日見地極高,予所深服,獨此不滿人意。 【註 釋】
① 馬大師:唐代禪僧。俗姓馬,名道一,世稱馬大師、馬祖。六祖
惠能之下,有南嶽懷讓禪師、青原行思禪師兩系,南嶽傳於馬
三七
祖,青原傳於石頭,以馬祖的門葉最繁榮,禪宗至此而大盛。馬 洪州不得珠體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八
祖首創禪門叢林,以安禪侶,由是宗門益盛。馬祖在洪州(江
西南昌縣之通稱)弘傳懷讓的宗旨,因此稱為洪州宗,亦稱江西
禪,故以「江西馬祖」聞名於世。後世以馬祖之法系為禪宗之正
系,而承繼荷澤宗之圭峰宗密則為傍出。《傳燈錄》曰:「六祖
能和尚謂讓曰:向後佛法從汝邊出,馬駒蹈殺天下人。厥後江西
法嗣布於天下,時號馬祖焉。」 (摘自《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 科全書》、《佛學大辭典》)
② 圭峰:指唐代僧,圭峰宗密禪師,師承荷澤宗法系。圭峰係終南
山之別峰,宗密禪師曾住此,寂後也葬於此,故後世以圭峰、圭
峰禪師、圭山大師稱之。宗密將荷澤宗的禪法總合傳統之華嚴教
學,而主張「教禪一致」,因此也為唐朝華嚴宗第五祖。圭,讀 音「規」。 (摘自《佛學大辭典》、《佛光大辭典》)
③ 迦葉而至曹溪:釋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迦葉尊者因了悟而破
顏微笑,為禪宗第一祖。二十八傳,至達磨,為東土初祖,是教
以心傳心,直傳佛祖的心印。慧可得其心印為二祖,僧璨為三
祖,道信為四祖,弘忍為五祖,惠能為六祖。曹溪為六祖惠能之
別號。《五燈會元》卷一︰「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是時
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
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 葉。」 (摘自《佛學大辭典》、《佛學常見辭彙》)
④ 荷澤:指唐代僧,荷澤神會禪師,禪宗六祖惠能晚期弟子,荷澤
宗的創始者。神會極力主張南宗頓悟為禪宗之正系,北宗漸悟為
旁系;一生致力於彰顯南宗禪,致使六祖後之禪風形成北漸南頓
之對立情勢。荷澤宗法系,據近年之史實研究證實,次第為淨眾
寺神會、南印、道圓、宗密。 (摘自《佛光大辭典》)
三九
⑤ 摩尼珠:為寶珠之總名。梵語摩尼,華言離垢,即珠寶也。此寶 洪州不得珠體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〇
光淨,不為垢穢所染。《圓覺鈔》又云如意,謂意中所須財寶衣
服飲食種種之物,此珠悉能出生,令人皆得如意,故名為寶。 (摘自《佛學大辭典》、《三藏法數》)
⑥ 知之一字:「知之一字,眾妙之源」為荷澤宗之宗要。「知」即
靈知,為達磨祖師所傳空寂之心。迷於此知,故起我相,常不能
脫離自他、善惡等相對之世界。若了悟空寂之知,愛惡之心自然
淡薄,悲智自然增明,罪惡自然斷除,功行自然精進。圭峰宗密
禪師對於馬祖道一以後之洪州禪所主張「平常心是道」及「行住
坐臥一切言語動作皆為佛性顯現」之看法,評之為無知作用下之 「惡平等」見解。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 文】
此處所稱的洪州,是指唐代禪僧馬祖道一。圭峰宗密禪師曾說:
「釋迦如來傳法給迦葉尊者,而後一直傳到曹溪惠能大師。而曹溪惠
能的法系,惟獨荷澤神會禪師才是正傳,其他派系都是屬於旁出。如
來所傳之法譬如摩尼珠,只有荷澤禪師獨得珠體。」圭峰禪師之說雖
然析理精闢,但是對於馬祖道一法系的評論則不恰當。
馬祖道一是師承於南嶽懷讓禪師,南嶽懷讓禪師則師承於六祖惠
能。自馬祖之後不計其數的禪宗諸大高僧,如百丈懷海、黃檗希運、
臨濟義玄、南泉普願、趙州從諗等等,都是師承於馬祖之法系,而圭 峰禪師獨推荷澤,何以服天下?
圭峰禪師認為荷澤說出「知」之一字為心,而其他諸宗只是於
心之作用處指示,所以說其他諸宗的學人只得摩尼珠的影子,卻沒得
珠體。但是法無定法,祖師大德們只是隨眾生根機而善巧方便說法,
眾生有什麼毛病,就對治那個毛病。說「知」,是正說;說「作用
處」,是善巧說。何謂善巧?希望透過珠影而了知現影的珠體。如果
四一
認為法有定法,執著「知」之一字,則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也 洪州不得珠體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二
並未說知之一字,難道世尊就不如荷澤嗎?圭峰禪師平時的修行見解 很高深,我非常欽佩,唯獨對這一點有意見。
墳墓
予既老病,眾為擇地作塔,數易之。予嘆曰:「世人極意營圖風
水,冀子孫長永富貴耳。爾輩望蔭出紫衣國師耶?古人有言:『棄諸
林莽以飼禽獸。』幸不置我於鴉腸狐腹足矣,餘非道人所知也。」 【註 釋】
① 塔:略譯作塔婆、浮圖、浮屠、佛塔。意譯作高顯處、功德聚、
方墳、塚、塔廟。原指為安置佛陀舍利等物,而以磚等構造成之
建築物,然至後世,而泛指於佛陀生處、成道處、轉法輪處、般
涅槃處、經行處,乃至安置諸佛菩薩像、佛陀足跡、祖師高僧遺
骨等,而以堆土、石、磚、木等築成,作為供養禮拜之建築物。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② 營圖:圖謀。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紫衣:朝廷賜與高僧大德之紫色袈裟或法衣,又稱紫服、紫袈
裟。賜僧紫衣,始於唐則天武后。佛制原不許用紫色、緋色,惟
我國自古即許高官披著紅、紫色之朝服,復設朱、紫、綠、皁、
黃等綬絛,以區別官位之高低,佛門乃仿此而有紫衣之披著。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④ 國師:帝王封賜僧人的尊號,我國各朝代帝王對學德兼備而可為
一國師表之高僧所加之封號。含有一國民眾之師、帝王之師等 意。 (摘自《漢語大詞典》、《佛光大辭典》)
四三
⑤ 林莽:草木叢聚之處,泛指鄉野。莽,讀音「 」。 (摘自 《漢語大詞典》)
墳墓
【譯 文】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四
我已經年老多病,來日無多,僧眾要為我找尋好的地點來建塔
廟,但是,地點屢次改變。我感嘆的說:「世間一般人盡心的謀求風
水,是希望他們的子孫能享長久的富貴。你們這樣費心擇地,難道是
希望我的好風水來庇蔭你們得到朝廷賜與紫衣國師嗎?有古人說:
『死了就丟到鄉野間餵禽獸。』只希望我死後不要被丟到鄉野間餵禽
獸就夠了,其餘則任憑處置,這些都不是我這修道人所在意的。」
菩薩度生
經言:「菩薩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愚夫遂謂菩薩但度眾生,
不復度己。不知己亦眾生數也,焉有度盡眾生,而獨遺自己一眾生 乎?何得藉口菩薩,逐外忘內! 【註 釋】
① 經言:此經文出自《楞嚴經》,原文云:「自未得度,先度人
者,菩薩發心。」 (摘自《大正藏》第十九冊) 【譯 文】
佛經上說:「菩薩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意思是說,發大菩提
心的菩薩,即使自己還沒有超脫生死輪迴之苦,從最初發心開始,就
發願要濟度眾生解脫生死。可是有一些愚昧的人看到這句話,錯會經
意,以為菩薩只要度眾生就行了,不用再度自己。殊不知自己也是眾
生之一,哪有度盡眾生而獨留自己不度的道理?所以一個真正發心的
人,不應以菩薩度眾生為藉口,只一味忙著追逐外緣,而忘了自己內 心的修證。
悟後
四五
溈山和尚云:「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 悟後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六
劫習氣未能頓淨,須教渠淨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道別有法教渠
修行趨向。」溈山此語,非徹法源底者不能道。今稍有省覺,便謂一 生參學事畢者,獨何歟? 【註 釋】
① 溈山和尚:唐代溈山靈祐禪師,為溈仰宗初祖。俗姓趙,法名靈
祐。二十三歲至江西參謁百丈懷海,為上首弟子,於此頓悟諸佛
本懷,遂承百丈之法。棲止潭州大溈山凡四十年,大揚宗風,世
稱溈山靈祐。法嗣有仰山慧寂等,慧寂於仰山宣揚師風。靈祐與
慧寂之法脈,世稱為溈仰宗。溈,讀音「規」。 (摘自《佛光大辭 典》)
② 頓悟:有一類大心之眾生,直聞大乘,行大法,證佛果,此為頓
悟。初得小果,後迴入大乘,而至佛果,此為漸悟。又自初雖入
大乘,而以歷劫之修行,漸成佛道,為漸悟。速疾證悟妙果,為
頓悟。但以初義為通說。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③ 無始曠劫:生死無始,故云無始,經久遠年劫,故云曠劫。曠,
讀音「況」。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④ 習氣:吾人之思想及行為生起後,熏習於心中之習慣、氣分、習
性、餘習等,稱為習氣。如由納香之篋中取出香,篋內猶存香
氣;用以比喻雖滅除煩惱之正體(稱為正使),尚存習慣氣分。
若唯識家依現行熏種子之義,以習氣為種子之異名,含藏於阿賴
耶識中。 (摘自《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⑤ 現業流識:「業識」,依根本無明惑而始動本心者,即指有情流
轉之根本識,又作業相。《起信論》曰:「一者名為業識,謂無
四七
明力不覺心動故。」據《大乘起信論義記》說,相當於阿梨耶識 中之自體分。 (摘自《佛光大辭典》)
悟後
【譯 文】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八
唐代溈山靈祐和尚主張頓悟還要漸修,他說:「如今初初悟得自
己本具性德的行者,雖由種種因緣而一念頓悟妙理,但仍然還有無始
劫以來薰習累積的煩惱習氣,無法在頓悟之時就馬上斷除淨盡;須教
他從日常生活中,徹底除盡那些從無明業識中起現行的種種妄想分別
執著,這才是修行;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的修行方法能教他究竟不 退轉。」
溈山和尚這些話,若不是真正覺悟的人是說不出來的。現今修
行稍有覺悟的人,就自以為這一生的道業已修學圓滿了,為何是如此 呢?
孚遂二座主
太原孚上座,於揚州孝先寺講涅槃經,廣談法身妙理,有禪者失
笑。孚講罷,請禪者茶,白云:「某甲狹劣,依文解義,適蒙見笑,
且望教誨。」禪者云:「不道座主所說不是,然只說得法身量邊事,
實未識法身在。」孚曰:「既如是,當為我說。」曰:「座主還信
否?」曰:「焉敢不信!」曰:「請座主輟講旬日,端然靜坐,收心
攝念,善惡諸緣一時放卻。」孚一依所教,從初夜至五更,聞角聲,
忽大悟。又良遂座主參麻谷,谷荷鋤入園,不顧,便歸方丈閉卻門。
次日復求見,又閉卻門,遂乃敲門。谷問是誰?遂方稱名,忽大悟。
此二尊宿,祇緣是虛心下賢,不存我慢故。今人自高,焉得有此? 【註 釋】
① 孚上座:孚公,即唐末五代雪峰義存禪師之法嗣(繼承法系的
人),世稱太原孚上座。孚,讀音「福」。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② 良遂座主:唐朝良遂禪師,屬南嶽懷讓法系,世稱壽州良遂。良
四九
遂禪師曾兩度參謁寶徹禪師,寶徹禪師或荷鋤鋤草或閉門不見, 孚遂二座主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〇
使師兩次均遭閉門羹,引發師悟道之因緣,此即馳名叢林之公案
「麻谷鋤頭鋤草」。復以師之大徹大悟而究竟禪旨之因緣,禪
林中遂以「良遂盡知」一語,表示禪徒已達徹悟之境界。 (摘自 《佛光大辭典》)
③ 麻谷:唐代僧,法號寶徹。出家後參謁馬祖道一,並嗣其法。後
居於蒲州(山西)麻谷山舉揚禪風。有「麻谷振錫、麻谷手巾、
風性常住」等著名公案流傳於禪林。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 文】
唐末五代禪僧孚公,世稱太原孚上座,在揚州孝先寺講解《涅
槃經》,演說闡明法性深妙義理,座下有位禪師聽了不自覺的發笑。
孚上座講完後,請這位禪師喝茶,並謙虛的向他請教:「本人學識淺
薄,講經只是依文解義,剛才適蒙見笑,祈望多多教誨。」
禪師說:「我並非笑座主所說的不對,只是剛才座主雖廣談法身
妙理,也只不過說得法身量邊事而已,其實並未真正識得法身在。」 孚上座說:「既然這樣,請師為我開示。」 禪師問:「座主還信得過我嗎?」 孚上座回道:「怎敢不信?」
禪師說:「那就請座主停講十天半月,端身靜坐,收心攝念,把 善惡諸緣都暫時放下。」
孚上座聽了以後,即依禪師所教,晝夜無間,於天將明時,聞鼓 角聲,忽然大悟。
還有良遂座主參謁麻谷山寶徹禪師的公案。麻谷禪師見良遂座主
來,即扛著鋤頭入園鋤草,未理會良遂禪師,鋤草後,即回方丈室並
把門關起來。第二天良遂座主又來拜見,麻谷禪師仍閉門不見。良遂
五一
座主就敲門,麻谷禪師問:「是誰敲門?」良遂座主才剛稱名回答, 就忽然大悟。 孚遂二座主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二
我們看這兩位德尊長者的成就,都是因為虛心下賢、不存我慢所 致。今人自以為是、貢高我慢,怎能有此悟道境界?
實悟
妙喜云:「若是乾屎橛如是說得落時,如鋸解稱鎚、麻三斤、
狗子佛性等,皆可如是說得。既不可如是說,須是悟始得。你若實得
悟,師家故言不是,亦招因果不小。」學者當切記妙喜此語,息卻口 頭三昧而求實悟。 【註 釋】
① 妙喜:宋朝大慧宗杲禪師,字曇晦,號妙喜,又號雲門。十七歲
出家。與圓悟克勤住開封,大悟後,乃嗣圓悟之法,圓悟並以所
著《臨濟正宗記》付囑之。靖康元年(公元一一二六年),承相
呂舜徒奏賜紫衣,並得「佛日大師」之賜號。晚年,住徑山,四
方道俗聞風而集,座下恆數千人,時有「徑山宗杲」之稱。孝宗
皈依之,並賜號「大慧禪師」。世壽七十五,法臘五十八。諡號 「普覺禪師」。 (摘自《佛光大辭典》)
五代以來,禪宗祖師的語錄愈積愈多,標榜「不立文字」的
實悟
五三
② 乾屎橛:讀音「甘使決」,禪林用語。原指拭淨人糞之橛(如廁
書》、《佛光大辭典》)
門參看一則話頭,後之臨濟宗皆奉為圭臬。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
案以摧破知覺情識之風極為興盛。至宋代大慧宗杲則極力主張專
代趙州從諗之「狗子無佛性」為始,而於唐末五代,拈提古則公
終於獲得開悟,此種禪風稱為看話禪。看話禪之起源可追溯至唐
鑒於此,乃力倡看話禪,即專就一則古人之話頭,歷久真實參究
氣,真實參禪者漸少,背離了禪宗原來的宗旨,大慧宗杲禪師有
禪宗,已經文字山積,而禪門中更興起註解闡釋古人禪語的風
②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四
後用以拭穢之木竹小片),臨濟宗為打破凡夫之執情,並使其開
悟,對審問「佛者是何物」者,每答以「乾屎橛」。蓋屎橛原係
擦拭不淨之物,非不淨則不用之,臨濟宗特提此最接近吾人之
物,以教斥其專遠求佛而反不知清淨一己心田穢污之情形,並用 以打破學人之執著。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③ 鋸解稱槌:禪宗公案名。唐代之大愚山守芝禪師,因僧問:「如
何是佛?」大愚禪師曰:「鋸解稱槌。」鋸解,讀音「句解」,
鋸斷樹木的工具。稱,通「秤」,衡器;稱槌,秤砣。 (摘自 《五燈會元》、《成語辭典》、《漢語大詞典》)
④ 麻三斤:禪宗公案名。即五代宋初雲門宗洞山守初禪師顯示盡大
地無一不是佛之當體之公案。《碧巖錄》第十二則:「僧問洞
山:『如何是佛?』山云:『麻三斤。』」蓋麻三斤乃彼時洞山
眼前之物,洞山以此作答,用以表示佛法之真實,意謂身旁無論
何物均是佛法。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⑤ 狗子佛性:「狗子有無佛性?」自古為禪宗破除執著於有、無之
公案。又作趙州狗子,趙州無字。《五燈會元》第四曰:「僧問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師曰無。僧曰:上自諸佛下至螻蟻,皆有佛
性,狗子為什麼卻無?師曰:為伊有業識性在。又有僧問狗子還
有佛性也否?師曰有。僧曰:既是佛性,為什麼撞入這個皮袋
裹?師曰為他知故犯。」此則公案中,趙州從諗係藉狗子之佛
性以打破學人對於有無之執著。而趙州所指之有無,非為物之
有無,乃表超越存在的佛性之實態。 (摘自《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佛光大辭典》)
【譯 文】
妙喜禪師說:「參禪的人如果能夠道出『乾屎橛』這樣含有禪機
五五
的話,那麼類似『鋸解稱槌』、『麻三斤』、『狗子佛性』等話頭, 實悟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六
當然也都可以說得出來。既然不可以只是會說而已,那就必須要有真
參實悟才能得道。反而言之,你如果確實得悟,為人師者卻故意加以 否定,這位老師也會招致不輕的因果。」
學禪的人應當切記妙喜禪師這段話,不可耍弄口頭三昧,而要務 求實悟才行。
出家父母反拜
予作正訛集,謂反者還也,在家父母不受出家子拜,而還其禮,
非反拜其子也。一僧忿然曰:「法華經言,大通智勝如來既成佛已,
其父輪王向之頂禮,是反拜其子,佛有明訓,因刻之經末。」予合掌
云:「汝號甚麼如來?」僧謝不敢。又問:「汝既未是如來,垂成正
覺否?」僧又謝不敢。予謂曰:「既不敢,且待汝垂成正覺,更端坐
十劫,實受大通如來位,納父母拜未晚。汝今是僧,未是佛也。佛為
僧立法,不為佛立法也。且世人謗佛無父無君,吾為此懼,正其訛
謬,息世譏嫌,冀正法久住,汝何為不畏口業,甘心乎師子蟲也?」 悲夫! 【註 釋】
① 《正訛集》:明代雲棲袾宏撰。計列舉六十六項,如千佛衣、五
祖不養母、西方十萬八千、高沙彌不受戒、盂蘭盆、梁武帝、南
無佛、三衣、剃髮不剃鬚等,皆為當時道俗所不知而致訛傳者,
故袾宏詳述出典,以釋明佛教本來之意義。訛,讀音「娥」,錯 誤。 (摘自《佛光大辭典》、《國語字典》)
② 獅子蟲:《蓮華面經》云:「佛告阿難,譬如師子,若命終時,
若水若陸,所有眾生,不敢噉食,唯師子身,自生諸蟲,還自噉
五七
食師子之肉。阿難,我之佛法,非餘能壞,是我法中諸惡比丘,
自毀壞故。」 (摘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三) 出家父母反拜
【譯 文】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八
我所著的《正訛集》,曾解釋父母反拜的「反」是「還」的意
思。當出家的子女禮拜父母時,在家父母不敢受出家的子女禮拜,而 回禮,並不是父母反向出家的子女禮拜。
一位僧人看到我這樣解釋很不服氣,來質問我:「《法華經》上
記載,大通智勝如來成佛之後,他的父王便向他頂禮,這明明是父反 向子禮拜,這是佛的明訓,因而刻在經末。」 我合掌問道:「請問你號什麼如來?」 這位僧人謙稱:「不敢。」 我又問:「你既還沒成佛,是否即將成佛?」 這位僧人又謙稱:「不敢。」
我就對他說:「你既稱不敢,且等你將來成佛後,更端坐十劫,
實受大通如來果位,那時再接納你的父母禮拜未晚。你現在只是一個
僧人,還不是佛。要知道佛是為僧立法,不是為佛立法。況且世人誹
謗佛法無父無君,我就是憂慮世人這種誤解,所以寫《正訛集》,意
在改正種種錯誤,以消除世人的誤解譏嫌,希望正法久住。你何苦不
畏口業,甘心當佛門中的獅子蟲來毀壞佛法呢?」真是可悲呀!
生愚死智
洛陽伽藍記云:「史書皆非實錄,今人生愚死智,惑亦甚矣!」
蓋言史多溢美,不足信也。但「皆非」二字,立言太過。古號史為直
筆,則焉得非實?夫子言「文勝質則史」,則容有非實,當改「皆
非」作「未必」耳。夫古人慎重許可,一語品題,芳播千古;而今乃
視為故事,等為人情,虛諛浪褒,取笑識者,可嘆也。故洛陽記有激
而發此論,切中末世之弊。不如是道破,傳燈錄前代真善知識,與今
五九
安排名姓插入祖圖者何辨?爾後為吾弟子,毋妄干名公大人,裝點吾 生愚死智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之未到也。 【註 釋】
六〇
① 《洛陽伽藍記》:後魏撫軍司馬楊衒之撰。收在《大正藏》第五
十一冊。楊衒之生平及作書原意,載在《廣弘明集》卷六。其文
云︰「楊衒之,北平人。元魏末為祕書監。見寺宇壯麗,損費金
碧。王公相競,侵漁百姓。乃撰洛陽伽藍記。言不恤眾庶也。後
上書述釋教虛誕,(中略)請沙門等同孔老拜俗,(中略)行多
浮險者,乞立嚴勒。知其真偽,然後佛法可遵,師徒無濫。則逃
兵之徒,還歸本役。國富兵多,天下幸甚。」可見《洛陽伽藍
記》之撰,非為護教弘法。其本意實在針砭當時佛教之冒濫。此
書不惟可作瞭解北魏洛陽佛教史及政治社會史之輔助資料,且可
作研究當時洛陽城之建制,及佛寺建築之重要參考。由於所記
多為作者所親自聞見,因此其史料價值甚高,頗可補正史之不
足,歷代治史者所以重視此書,此亦一因。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 書》)
② 《傳燈錄》:《景德傳燈錄》,略稱《傳燈錄》,凡三十卷,宋
代道原撰。為我國禪宗史書之一,原題名為佛祖同參集。本書集
錄自過去七佛,及歷代禪宗諸祖五家五十二世,共一七0一人之
傳燈法系,內容包括行狀、機緣等。以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
00四年)具表上進,並奉敕入藏,故以「景德」名之;又以燈
能照暗,法系相承,猶如燈火輾轉相傳,喻師資正法永不斷絕, 故稱「傳燈」。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 文】
《洛陽伽藍記》提到:「史書都不是真實的記錄,就像現在的
人寫傳記,生時本是一個愚人,死後反而成了一名智士,實在令人疑
六一
惑!」概括來說,史書上的記載大多過分的讚美,所以不足取信。但 生愚死智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六二
我認為用「皆非」這兩字未免太過了。古人稱史官據事直書,無所避
忌,為直筆,則所記載的事蹟怎能完全脫離事實呢?孔夫子說:「文
勝質則史」,用字措辭多過於事實,就會跟史書一樣。史書的記載確
實有其虛浮之處,但也非完全脫離事實,應當把「皆非」兩字改為 「未必」,這樣比較確切。
古人凡事總是慎重地作出結論,若是用一句話來評論人事物,定
其高下,便足以使人流芳千古的;而現在的人往往把評論當作虛應故
事看,替人寫傳記等於做人情,於是虛妄地加以渲染,胡亂地給予褒 揚,未免被有見識的人所取笑。真是可嘆啊!
所以《洛陽伽藍記》的作者有感於此而有此評論,真是切中末世
的弊病。如果不這樣一語道破,那麼《傳燈錄》上所記載的前代真善
知識,與近世刻意安排名姓插入祖圖的人,當如何辨別呢?今後凡是
我的弟子,切不可隨便請求達官顯貴為我作傳,以免張揚誇大我所沒
一
有達到的境界。
莊子
有俗士,聚諸年少沙彌講莊子,大言曰:「南華義勝首楞嚴。」
一時緇流及居士輩無斥其非者。夫南華於世書誠為高妙,而謂勝楞
嚴,何可笑之甚也!士固村學究,其品猥細不足較,其言亦無旨趣,
不足辨,獨恐誤諸沙彌耳!然諸沙彌稍明敏者,久當自知;如言鍮勝 黃金以誑小兒,小兒既長,必唾其面矣! 【註 釋】
① 《莊子》:書名。道家尊稱為《南華經》,是道家重要經典之
一。其內容大抵記載莊周及其門徒的思想,是繼承老子的學說而 加以發揚。 (參考《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一
六三
② 鍮:讀音「偷」。鍮石,係銅與爐甘石鍊成之合金,次於金。 莊子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 文】
六四
有位俗士聚集年少的沙彌們,為其講解《莊子》,誇大的說:
「《南華經》的義理勝過《楞嚴經》。」當時在座的僧眾和居士竟沒
有人駁斥他的謬論。《南華經》相對於世俗的書籍而言,確實較為高
妙,但如果說它的義理勝過《楞嚴經》,那就太可笑了!
這位俗士只不過是位學識淺陋的讀書人,他的品德學識本就鄙陋
低下,不值得與他計較;他所說的話,言不及義,本來是不值得與他 辨駁,但只怕誤導了那些小沙彌啊!
然而,這些沙彌如果稍微聰明敏悟,日後必能明瞭。譬如有人說
「鍮石勝過黃金」來欺騙小孩,小孩長大明白真相之後,必定鄙棄欺 騙他的人。
莊子 二
或曰:「莊子義則劣矣;其文玄曠疏逸,可喜可愕,佛經所未
有也。諸為古文辭及舉子業者,咸靡然宗之。則何如?」曰:「佛經
者,所謂至辭無文者也;而與世人較文,是陽春與百卉爭顏色也。置
勿論。子欲論文,不有六經四子在乎?而大成於孔子,吾試喻之。孔
子之文,正大而光明,日月也;彼南華,佳者如繁星掣電,劣者如野
燒也。孔子之文,渟蓄而汪洋,河海也;彼南華,佳者如瀑泉驚濤,
劣者如亂流也。孔子之文,融粹而溫潤,良玉也;彼南華,佳者如水
晶琉璃,劣者如珉珂珷玞也。孔子之文,切近而精實,五穀也;彼南
華,佳者如安南之荔、大宛之葡萄,劣者如未熟之梨與柿也。此其大
二
六五
較也。業文者宜何師也,而況乎為僧者之不以文為業也。」
莊子
) (
【註 釋】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六六
① 可愕:使人驚訝。愕,讀音「惡」。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舉子業:為應科舉考試而準備的學業。明清時專指八股文。 (摘 自《漢語大詞典》)
③ 靡然:草木順風而倒貌。喻望風響應,聞風而動。靡,讀音
「米」。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六經四子:六經,指儒家六部重要的經典,即《詩》、《書》、
《禮》、《樂》、《易》、《春秋》。四子,即指《大學》、
《中庸》、《論語》、《孟子》四書。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掣電:閃電。亦以形容迅疾。掣,讀音「撤」。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⑥ 渟蓄:指儲積於胸中的才識。渟,讀音「停」。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⑦ 珉珂珷玞:讀音「民科五夫」,美石次玉。 (摘自《康熙字典》) 【譯 文】
有人問:「《莊子》的義理雖然比不上佛經,但是它的內容高遠
開闊、淡泊超逸,使人讀之既歡喜又驚訝,這是佛經所沒有的。許多
文人作古文辭賦及科舉應試時,都一昧地尊崇效法《莊子》,這該怎 麼解釋?」
我答道:「佛教的經典,正所謂是至妙的義理,難以用語言文
字表達。若要拿來與世人的文章做評比,如同以溫暖和煦的春陽與多
采多姿的百花來較量美艷。暫且不與佛經比較,你如果要評論文章義
理,不是還有六經、四書(四子書)在嗎?而孔子正是融會各家思想
學說之大成者,故以之為代表,我試以譬喻來說明。孔子的文章義
理,正大而光明,如同日月;而《南華經》,好的文義雖多,但如繁
二
六七
星一閃即逝;不好的文義就像野火,焚燒不盡。孔子的文義,深厚蘊 莊子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六八
藏而寬宏深廣,如同河海般源遠流長;而《南華經》,好的文義雖如
瀑泉般使人心震攝澎湃,不好的文義就像淫亂的風氣攪擾人心。孔子
的文義,融合各家精要,自成一家之言,如同良玉般溫潤而澤仁;而
《南華經》,好的文義如同水晶琉璃般彩澤光潤,不好的文義就像品
質較低劣的珉珂珷玞(四者都是似玉的美石)。孔子的文義,親切又
精深樸實,如同五穀育民;而《南華經》,好的文義就像安南的荔
枝、大宛的葡萄,多汁甜美,但不好的文義就像未成熟的梨與柿,又
酸又澀。以上是大致性的比較,一般的文人要如何擇師取法,應已有
三
方向;何況出家人根本不以世間的文學為業!」
莊子
曰:「古尊宿疏經造論,有引莊子語者,何也?」曰:「震旦
之書,周孔老莊為最矣。佛經來自五天,欲借此間語而發明,不是之
引,而將誰引?然多用其言,不盡用其義,彷彿而已矣。蓋稍似而非
真是也。南人之北,北人不知舟,指其車而曉之曰:『吾舟之載物而
致遠,猶此方之車也。』借車明舟,而非以車為舟也。」 【註 釋】
① 震旦:古代印度稱中國為震旦。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五天:中古時期,印度全域分劃為東、西、南、北、中五區,稱
為五天竺。又稱五印度。略稱五天、五竺、五印。 (摘自《佛光大 辭典》)
【譯 文】
有人問:「古大德注解佛經或者造論闡揚佛法,也有引用《莊 子》的話,這是為什麼?」
我答道:「中國的著作,當推周公、孔子、老子、莊子的著作最
三
六九
好。佛經來自五印度,必須藉由中國的語言文字來闡明佛經的義理, 莊子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七〇
如果不引用中國這些聖賢的語言文字,還有誰的話可以引用?然而大
多只能借用它的文字,並非完全引用它的義理,只是取其彷彿而已;
實際上只能取其稍微類似之處,而無法完全用來闡述佛經本意。譬如
南方人到北方,北方人不認識船,南方人就指著車對北方人說:『我
們南方人常用船運載貨物到遠地,如同你們這裡用車載物一樣。』這 是藉由車來解釋船,並不是說車就是船。」
養老書
有集養老書,日用服食,多炮炙生物。至於曰雀、曰鴈、曰雉、
曰鴛鴦、曰鹿、曰兔、曰駝、曰熊、曰猯,多豪貴少年所未及染指
者。先德有言:「饒君善將息,難與死魔爭。」胡為老不息心,反勤
殺害,誤天下老人並其子弟俱陷地獄者,是書也。孔子曰:「老者安
之。」定不教渠殺生為安。孟子曰:「七十食肉。」亦定不教渠遍食
眾生肉也。作俑者其思之。 【註 釋】
① 炮炙:讀音「袍製」,烘烤、燒烤。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雉:讀音「至」,鳥名,通稱野雞。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猯:讀音「 」,野豬。 (摘自《康熙字典》) ④ 《養老書》:老年養生學專著。《養老奉親書》,又名《奉親養
老書》、《壽親養老書》。一卷,分十五篇,北宋陳直撰。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⑤ 七十食肉: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五畝之宅,樹
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
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
七一
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養,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
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養老書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七二
⑥ 作俑:本謂製作用於殉葬的偶像,後因稱創始、首開先例稱之。
多用於貶義。俑,讀音「永」。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有人彙集養老方面的書籍《養老書》,其中提到日常飲食的養生
法,大多介紹用各種生物烹調炮製而成。其中甚至提到雀、雁、雉、
鴛鴦、兔、駝、鹿、熊、野豬這些生物,連許多富豪貴族的子弟都沒
有嚐過。古大德說過:「儘管你很會調養身體,也難與死魔抗爭。」
為何已到老年還不肯放下妄念,反而造更多的殺業?貽害天下老人及 其子弟俱陷地獄的罪魁禍首,就是這本書了。
孔子說:「要讓老年人安度晚年。」一定不會教人以殺生作為安
度晚年的方式。孟子說:「七十歲以上的人可以吃肉。」也一定不會
教人遍吃眾生肉。開啟以肉食滋補養生觀念的肇始人,應該好好的深 思。
心得
以耳聽受而得者,不如以目看讀而得者之廣也。以目看讀而得
者,不如以心悟明而得者之極其廣也。以心為君、以目為臣、以耳為
佐使,可也。用目當心,斯下矣。用耳當目,又下之下矣! 【譯 文】
用耳朵聽聞所得到的常識,不如用眼睛閱讀所得的知識廣。用眼
睛閱讀所得的知識,又不如用心領會所悟得真理來的深廣。所以,學
習必須以心的領悟為主,眼看為副,耳聽為輔助。如果用眼看取代用
七三
心領會,所得的知識就淺陋了;如果以耳聽取代目讀,所得的常識就 更加淺陋了!
心得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祀神不用牲
七四
杭俗歲暮祀神,大則刲羊蒸豚,次則用豬首雞魚之屬。予未出
家時,持不殺戒,乃易以蔬果;家人雖三尺童子無不愕然,以為必不
可。予燃香秉燭,高聲白神云:「某甲奉戒不殺。殺生以祭,不惟某
甲之過,亦非神之福。然此意某一人獨斷,其餘皆欲用牲,倘神不
悅,凡有殃咎宜加予身;若濫無辜,非所謂聰明正直者。」家人猶為 予危之。終歲合宅無恙,遂為例。 【註 釋】
① 刲:讀音「虧」,刺、割。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豚:讀音「 」,小豬,亦泛指豬。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殃咎:讀音「央救」,災禍。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杭州地方的風俗,每年歲末家家戶戶都會祭祀神明,大則宰羊蒸
小豬祭神,其次則用豬頭、雞、魚之類祭神。我在還沒出家時,已持
不殺生戒,因此改用蔬果祭神。我的家人,即使是小孩子,都感到驚 訝,都認為不可如此,怕會觸犯神明。
我便燃香點燭,大聲地向神明稟告:「我本人奉持不殺生戒。
如果殺生祭祀,不僅我個人犯了殺生的罪過,這對神明也沒有好處。
然而改用蔬果祭神,這是我個人獨自的決定,其他人都想要用牲禮祭
神。如果神明您因此不高興,所有災禍,請全部加在我一人身上;若 是濫及無辜,那就不配稱為是聰明正直的神了。」
七五
我的家人仍為我擔憂不安,直至次年年終,闔家都平安無恙,大
家就相信祭祀神明可以只用蔬果,此後就以此為例了。
祀神不用牲
好樂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七六
人處世各有所好,亦各隨所好以度日而終老,但清濁不同耳。
至濁者好財,其次好色,其次好飲。稍清,則或好古玩,或好琴棋,
或好山水,或好吟詠。又進之,則好讀書。開卷有益,諸好之中,讀
書為勝矣!然此猶世間法。又進之,則好讀內典。又進之,則好淨其
心。好至於淨其心,而世出世間之好最勝矣!漸入佳境如食蔗喻。 【註 釋】
① 吟詠:讀音「銀永」,歌唱、作詩詞。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內典:指佛教之經論書籍。反之,佛教以外之典籍稱外典。道
安之二教論則謂:「救形之教,教稱為外;濟神之典,典號為 內。」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 文】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喜好,也各自隨著自己的喜好度過一生;只
是各人喜好的品味高下不同罷了。最低下的是好財,其次是好色,再
其次是好飲酒;稍清高的,有愛好玩賞古董文物,或是琴棋書畫,或
是遊山玩水,或是吟詠詩歌詞賦;再上一等的,則愛好讀書,喜歡讀
有益身心修養的書。以上種種愛好之中,以讀書為最上等,但這還只
是屬於世間法。更上一等的,則是好讀佛經;再上一等,則是能時時
保持清淨心,這算得上世間、出世間種種愛好中最為殊勝的。種種愛
好,自品味低俗而至清高,而至於修清淨心;這漸入佳境的情況,就 好比倒吃甘蔗一樣,愈吃愈甜。
世智當悟
智有二:有世間智,有出世間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學宏辭,
七七
長技遠略,但以多知多解而勝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惡、別邪正,行 世智當悟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七八
其所當行而止其所當止者是也。僅得其初,是謂狂智,當墮三塗。兼
得其後,是謂正智,報在人天。何以故?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
之小人也。出世間智亦二:一者善能分別如來正法,四諦、六度等,
依而奉行者是也。二者破無明惑,如實了了見自本心者是也。僅得其
初,是出世間智也,名為漸入。兼得其後,是出世間上上智也,乃名
頓超。何以故?但得本,不愁末。得末者,未必得本也。今有乍得世 智初分,便謂大徹大悟者,何謬昧之甚! 【註 釋】
① 世間智:謂凡夫、外道之智也。凡夫、外道等,於一切法,種種
分別,執著有無,而不能出離世間,是名世間智。 (摘自《三藏法 數》)
② 出世間智:謂聲聞、緣覺之智也。聲聞、緣覺以一切智,修四諦
行,而能出離世間,是名出世間智。(一切智者,謂一切諸法皆
能了達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摘自《三藏 法數》)
③ 無明惑:謂於一切法無所明了,故曰無明。此惑乃業識之種子,
煩惱之根本。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別在大乘菩薩,定慧雙修,
萬行具足,方斷此惑。故亦名別惑也。 (摘自《三藏法數》)
④ 謬:讀音「 」,錯誤、差錯。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智慧分為兩種:一種是世間智,一種是出世間智。
世間智又可分為二種:一種是學問廣博、能言善辯、技藝出眾、
謀略深遠,這些人大都是以知識豐富、頭腦靈活而勝過普通的人。另
一種是能認清善惡、辨別邪正,凡是符合道義的,便勇往直前去做,
若是違背道義的,則堅決禁止。這二種世智中,如果只具有前者,這
七九
種智慧只能稱為狂智,仗此狂智造業,勢必墮落三途;若能兼具後 世智當悟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八〇
者,這種智慧才可稱為正智,依此正智斷惡修善,將來果報定在人天
法界。為什麼?凡注重品德修養而不炫耀才華的人,稱為君子;愛賣 弄才華、投機取巧、輕忽品德的人,便是小人。
出世間智也分為二種:一種是善於思惟佛所說的四諦六度等諸
法,並能依教奉行的人;另一種是斷盡無明煩惱,通達諸法實相,徹
見自心本具佛性的人。在這二種出世間智中,僅得前一種,雖可稱為
出世間智,但名為漸入;兼得後一種,便是出世間上上智了,名為頓
超。為什麼?因為明心見性是根本,其餘皆屬枝節,只要得到根本,
自然不愁不具枝節;如果僅得枝節,卻未必能得到根本。現今有些
人,剛得到世間智的皮毛,便自以為大徹大悟了,真是荒謬愚昧到了 極點!
時不可蹉
凡人初出家,心必猛利,當趁此時,一氣做工夫,使有成立。
若悠悠揚揚,蹉過此時,日後或住院,或受徒,或信施繁廣,多為所 累,淪沒初志。修行人不可不知。 【註 釋】
① 蹉:讀音「 」,失時。 (摘自《國語字典》) ② 信施:指信徒施財物於三寶等,或指其所施的財物。 (摘自《中華 佛教百科全書》)
③ 累:讀音「類」,連累、使受害。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一般人剛出家的時候,求道的心都非常勇猛精進,應當趁這個
時候,一鼓作氣用功修行,使定慧工夫有所成就。如果在出家之初就
懶散不盡心、苟且偷安,錯過了修行的關鍵期,到將來,或是住持寺
八一
院,或是攝受徒眾,或是信眾的財物布施很多、很豐盛,自己修行的 時不可蹉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八二
工夫不得力,禁不起這些名聞利養的誘惑,不但了脫生死無望,就連
最初一念向道之心也會被湮沒了;所以,修行人不可不知道要謹慎把 握初發心。
念佛鬼敬
海昌村民某,有老媼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陰府報應甚悉,
家人環而聽之。某在眾中忽攝心念佛,媼謂曰:「汝常如此,何患不
成佛道?」問何故?曰:「汝心念阿彌陀佛故。」問何以知之?曰:
「見汝身有光明故。」村民不識一字,瞥爾顧念,尚使鬼敬,況久修 者乎?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註 釋】
① 媼:讀音「 」,老婦人的通稱。 (摘自《國語字典》) ② 瞥爾:突然、迅速地。瞥,讀音「 」。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③ 顧:回首、回視。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海昌這個地方有某位村民,家中有老婦人過世,她的靈魂附在家
人身上,向人談起她平生所經歷的事情,以及陰間地府善惡報應的事 情,講得很詳細,她的家人都圍繞在她旁邊聆聽。
村民某在眾中突然攝心念佛,老婦人對他說:「你如果能常如 此,何愁成不了佛道?」 村民某問:「為什麼?」 老婦人說:「你心中念著阿彌陀佛。」 村民某問:「妳怎麼知道?」 老婦人說:「因為我看到你身上放光。」
八三
這位村民不識字,只是偶然在心中默念阿彌陀佛,尚且能使鬼生 念佛鬼敬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八四
恭敬心,何況久修淨土法門的人呢?由此可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鬼神
或問:有鬼神歟?無鬼神歟?曰:有。鬼神可信奉歟?不可信奉
歟?曰:亦可亦不可。何謂也?曰:夫子不云乎「敬鬼神而遠之」!
蓋一言盡其曲折矣!「敬」之云者,有也。「遠」之云者,信奉而不
信奉也。祀之以時,交之以禮,如是而已耳。過信而諂奉焉,冀其報
吉凶、降福佑、獲靈通,則駸駸然入於邪矣。噫!有可敬而不可遠 者,諸佛諸菩薩是也。胡弗思也? 【註 釋】
① 諂奉:諂媚奉承。諂,讀音「產」。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冀:讀音「記」,希望、盼望。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駸駸:讀音「親」,急促、匆忙、疾速。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有人問:「這世間有鬼神呢?還是沒有鬼神?」 我回答:「有。」 又問:「鬼神可信奉呢?還是不可信奉?」 我說:「也可信奉,也不可信奉。」 問:「這是什麼意思?」
我答道:「孔子不是說過『敬鬼神而遠之』!這句話就已經解釋
得很清楚了。用『敬』這個字,就是說明有鬼神;『遠』這個字,就
是教人信奉而不信奉。只要能做到按時祭祀,祭祀時能盡到禮節,這
樣就可以了。過分的信奉就變成諂媚奉承。如果還期望鬼神能給你報
吉凶、降福佑、獲靈通,那你很快就會走入邪道了。唉!有既可敬仰
八五
而又可親近的,正是諸佛菩薩啊!為什麼不好好想一想這點呢?」
鬼神
東坡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
八六
洪覺範謂東坡文章德行炳煥千古,又深入佛法,而不能忘情於
長生之術,非唯無功,反坐此病卒。予謂東坡尚爾,況其餘乎!今有
口談無生,而心慕長生者;有始學無生,俄而改業長生者。蓋知之不 真,見之不定耳。故道人不可剎那失正知見。 【註 釋】
① 東坡:即蘇軾,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
一,北宋眉州眉山人。博通經史,對儒、釋、道三教皆有研究。
嘉佑元年(公元一0五六年)及第進士。王安石倡行新法,軾上
書痛陳不便,得罪安石,被連貶數州。在黃州時,築室於東坡,
自號東坡居士。卒諡文忠。著有《東坡集》等。 (摘自《中國大百 科全書智慧藏》)
② 洪覺範:北宋瑞州清涼寺寶覺禪師,初名慧洪,又名德洪,字覺
範,號寂音尊者。參真淨克文禪師得法。高宗建炎二年寂,壽五
十八,賜寶覺圓明之號。著《禪林僧寶傳》、《林間錄》、《石 門文字禪》等。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③ 長生之術:道教修煉方術,宋朝尤重「內丹術」。其理論係將人
體的某些部位比作爐鼎,以精、氣、神為對象,掌握其運行方
法,經過一定的煉養步驟,使精、氣、神在體內凝聚成丹而致長
生。宋蘇軾《過大庾嶺》詩:「仙人拊我頂,結髮授長生。」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④ 無生:世間一切皆生滅虛妄之相。無生者,謂無虛妄之生。既無
一
八七
有生,云何有滅?不生不滅,乃究竟實相也。 (摘自《佛學次第統 編》)
東坡
) (
【譯 文】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八八
慧洪覺範禪師認為蘇東坡的文章和德行都足以流芳千古,又深入
佛法,只因留戀於道教的長生之術,不但勞而無功,反被長生之術所
誤而至病死。我認為像蘇東坡這樣聰明有才智的人尚且錯用心,何況 其他人呢?
現今有些人口中雖談世間諸法皆不生不滅,而內心卻嚮往長生
之術;還有一些人,先學佛教的無生之理,不久就改學道教的長生之
術。這都是由於對諸法實相認識得不清楚,心無定見所致。所以,修
二
學佛道的人不可片刻失去正知正見。
東坡
元禪師與東坡書云:「時人忌子瞻作宰相耳。三十年功名富貴,
過眼成空,何不猛與一刀割斷。」又云:「子瞻胸中有萬卷書,筆下
無一點塵,為何於自己性命便不知下落?」以東坡之穎敏,而又有如
是善友策發,何慮不日進?今之縉紳與衲子交者,宜講此誼。 【註 釋】
① 元禪師:宋代雲門宗僧,法號了元,字覺老。自幼學《論語》等
典籍,後禮寶積寺日用為師,學習禪法。與蘇東坡相交頗深,並
整編白蓮社流派,擔任青松社社主,對於淨土思想甚為關心。元
符元年一月四日示寂,享年六十七歲,法臘五十二,朝廷賜號 「佛印禪師」。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② 縉紳:讀音「進身」,插笏於紳帶間,舊時官宦的裝束。亦借指
士大夫,即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 (摘自《漢語大 詞典》)
③ 衲子:比丘自稱衲僧、衲子、老衲等名,或稱僧眾為衲眾,凡此
二
八九
皆取其穿著「衲衣」之義。衲衣即補衲衣;指補綴朽舊的破布所 東坡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九〇
製成的法衣。百衲衣,則指以各色碎布所補綴而成的衣服。 (摘 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譯 文】
佛印了元禪師曾寫信勸誡蘇東坡:「當今官場上許多人都畏懼子
瞻你將來做宰相。即使你真的做了宰相,享受三十年的功名富貴,也 是轉眼成空,何不趁早將名利之心一刀切斷!」
又說:「子瞻你雖然學識淵博,所寫的文章毫不沾染塵俗之氣, 為何對於自己的慧命反而不知如何去向?」
以東坡的聰明才智,又有佛印禪師這樣的良師益友勉勵啟發,他
的德行何愁不能天天增長呢?當今出家人與為官者或是知識分子往來 時,也應該注重這種相互規勸、砥礪的原則。
憎愛
語云:「愛其人及其屋上之烏。」言愛之極其至也。忽緣變而情
遷,轉愛為憎,憎而又憎,向之愛安在哉?轉憎為愛,亦復如是。是 故愛不必喜,憎不必怒,夢事空花,本非實故。 【註 釋】
① 空華:全稱「虛空華」,又作空花、眼華、眼花。蓋空中原無
華,然眼有病疾者,常於空中妄見幻化之華;比喻本無實體之境
界,由於妄見而起錯覺,以為實有。故於自身中見有一常住之
我,或於一切萬物中,妄見其有實體,則稱為如見空華。 (摘自 《佛光大辭典》)
【譯 文】
俗話說:「愛屋及烏」,這是形容愛其人,推而愛及與之有關的
人或物。若緣分忽然改變,感情也隨著變化,就會從喜愛轉為厭惡,
九一
由厭惡又轉為痛恨,從前那種親愛的情分現在在哪裡呢?若由憎恨轉 憎愛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九二
為喜愛,也是相同道理。因此,被人喜愛不必歡喜,被人厭惡也不必
憤怒,一切皆如夢境、空花般的虛幻,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本無實
一
體;若因緣別離,即便散壞。
靜之益
日間有事,或處分不定,睡去四五更起坐,是非可否忽自了然,
日間錯處於此悉現。乃知爾來不得明見心性,皆由忙亂覆卻本體耳。
古人云:「靜見真如性。」又云:「性水澄清,心珠自現。」豈虛語 哉? 【註 釋】
① 真如: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
實,故云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云如。《成唯識論》曰:「真
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
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淨心、佛性、法身、
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皆同體異名也。 (摘自 《佛學大辭典》)
② 性水:法性清淨,故以水譬之。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③ 心珠:喻指眾生之心性。眾生之心性本來清淨,猶如明珠一般,
故稱心珠。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 文】
白天眾多事務中,有的處理得不好或拿捏不定,到晚上睡到天將
明時,起來靜坐,此時不受外擾,心境潔淨,自己忽然能夠清楚明白
所有的是非對錯;白天哪些事務處理得不好,也都能清楚知道。由此
可知,我們至今還沒有明心見性,都是因為事忙心亂而蒙蔽了原有的
九三
自性清淨心。古人說:「靜見真如性。」又說:「性水澄清,心珠自
一
現。」的確真實不虛。 靜之益
) (
二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靜之益
九四
世間釅醯醇醴,藏之彌久而彌美者,皆由封錮牢密,不泄氣故。
古人云:「二十年不開口說話,向後佛也奈何你不得。」旨哉言乎! 【註 釋】
① 釅醯:讀音「豔西」,即濃醋之意。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醇醴:讀音「純李」,味道淳正濃厚的酒。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封錮:嚴密關鎖。錮,讀音「故」。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世間釀造各種香醋美酒,貯藏的時間愈久,味道就愈濃厚甘美,
這都是由於封得密不透氣所致。古人說:「二十年不開口說話,今後 諸佛也奈何不得你。」這句話真是大有深意啊!
華嚴不如艮卦
宋儒有言:「讀一部華嚴經,不如看一艮卦。」此說高明者自知
其謬,庸劣者遂信不疑。開邪見門,塞圓乘路,言不可不慎也。假令
說讀一部易經,不如看一艮卦,然且不可,況佛法耶!況佛法之華嚴
耶!華嚴具無量門,諸大乘經,猶是華嚴無量門中之一門耳。華嚴,
天王也;諸大乘經,侯封也;諸小乘經,侯封之附庸也。餘可知矣! 【註 釋】
① 華嚴:係《大方廣佛華嚴經》之略名。乃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
佛成道後在菩提場等處,藉普賢、文殊諸大菩薩顯示佛陀的因
行果德,如雜華莊嚴,廣大圓滿、無盡無礙妙旨的要典。 (摘自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九五
② 艮卦:《易經》中的卦名。八卦之一,也為六十四卦之一。艮, 華嚴不如艮卦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九六
讀音「 」,象徵山,山表安靜不動。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邪見:謂邪心取理,顛倒妄見,不信因果,斷諸善根,作闡提
行(指斷絕一切善根、無法成佛者),是名邪見。 (摘自《三藏法 數》、《佛光大辭典》)
④ 圓乘:謂圓滿無缺之教法,指三乘中之佛乘。三乘即聲聞乘、緣
覺乘、佛乘,係佛陀就眾生根機之利鈍所立之三種教法。其中,
佛乘因欲求無上菩提、普度一切眾生、修習六度萬行,終將達於
圓滿究竟而成佛,故亦稱圓乘。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⑤ 大乘經:說明成佛之道的經典。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⑥ 侯封:封拜侯爵。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小乘經:宣說四諦或十二因緣道理的經典。 (摘自《佛學常見辭 彙》)
⑧ 附庸:指附屬於諸侯大國的小國。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宋朝有位儒生說:「讀一部《華嚴經》,不如看《易經》中的艮
卦。」這種說法,凡是智慧明達的人自然都知道它的謬誤,但是見識
平庸低劣的人卻深信不疑。這種邪知邪見會阻礙眾生覺悟大乘圓教成
佛的路,這個罪過非同小可,所以說話不可不謹慎啊!
假使說:「讀一部《易經》,不如看一艮卦。」這種說法尚且不
可以,何況說佛法呢?更何況是佛法中的《華嚴經》呢?一部《華嚴
經》,乃是具備無量無邊的法門,諸大乘經典也不過是《華嚴》無量
法門中的一門。所以,《華嚴經》好比是帝王一般,諸大乘經就如同
九七
諸侯國,諸小乘經就好比是附屬於諸侯國的小國,至於其他的就不言 可知了!
華嚴不如艮卦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韓淮陰
九八
淮陰佐漢滅楚,既王矣,召漂母與之千金,召辱己少年,亦與之
千金。夫報恩者人情之常也,不報怨而反酬以恩,可謂有大人之量、
君子長者之風矣!而卒不獲以壽考終,千古而下,猶可扼腕。雖然,
其故有二:一者仁有餘而智不足,二者多殺人,不免於自殺。理固應 然,無足怪者。 【註 釋】
① 韓淮陰:即漢初名將韓信。江蘇淮陰人,早年家貧,常從人寄
食。秦末,陳勝、吳廣起義,韓信始投項梁,繼隨項羽,後從劉
邦。後經蕭何力荐,始為大將。楚漢相爭期間,韓信率兵數萬,
伐魏、舉趙、降燕、破齊。之後,被封為齊王,參與指揮垓下決
戰,擊滅楚軍。劉邦雖用韓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項羽敗亡後,即
奪其兵權,徙為楚王,繼又黜為淮陰侯。呂后知劉邦疑忌韓信,
乃與丞相蕭何定計,以謀反罪名殺之。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 藏》)
② 漂母:漂洗衣物的老婦人。韓信早年貧賤,挨餓於城下,幸獲漂
母分食,得以倖存。漂,讀音「 」 (摘自《國語辭典》) ③ 壽考:年高、長壽。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扼腕:讀音「惡晚」,用一隻手握住另一隻手腕,表示振奮、惋
惜、憤慨等情緒。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韓信輔助漢王劉邦打敗西楚霸王項羽,及至韓信受封為齊王之
後,就邀請當年送飯給他吃的那位漂母來,並贈與千金;又召見曾讓
他受跨下之辱的那位年輕人,也賜給他千金。知恩報恩,這是人之常
九九
情,但是有怨不報反而報之以恩,這可說是具有大人之器量、君子長 韓淮陰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〇〇
者的風範!可是韓信最後卻不能壽終正寢,千古以來,仍然令人為他
感到惋惜。雖然如此,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他的仁慈有餘,但是智
慧不足;其二是因戰爭致使他殺太多人,終不免自己被他人所殺。從 因果的理論上來看,就不足為怪了!
誦經雜話
總戎戚公,素持金剛經。其守越之三江也,有亡卒致夢云:「明
當遣妻詣公,乞為誦經一卷,以資冥道。」翌日,果有婦人悲泣求
見。詰之,如夢中語。公諾之,晨起誦經。夜夢卒云:「荷公大恩,
然僅得半卷,以於中雜『不用』二字。」公思其故,乃內人使侍婢送
茶餅,公遙見,揮手卻之,口雖不言,心謂不用。次早,閉戶誦經。
是夜,夢卒謝云:「已獲超拔。」此予親聞於三江僧東林,東林誠篤 有道行,不妄語者。噫!誦經僧可不慎歟!
【註 釋】
① 總戎:總管軍事、統率軍隊的統帥。戎,讀音「容」。 (摘自《漢 語大詞典》)
② 戚公:即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世襲登州衛
指揮僉事,好讀書,通經史大義,歷官浙江參將、福建總兵官
等,平海盜,功最著,總理蘇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節制
嚴明,邊備修飭,後改官廣東,罷歸,卒諡武毅。 (摘自《國語辭 典》)
③ 三江:《國語.越語上》韋昭注以吳江、錢塘江、浦陽江為三
江。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遣:讀音「淺」,派遣、差遣。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一〇一
明代總兵戚繼光(尊稱戚公),平時常持誦《金剛經》。當他鎮 誦經雜話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〇二
守江浙一帶時,有一天夢見一位已故的士兵對他說:「明天我會派我
的妻子來拜見您,求您為我讀誦一卷《金剛經》,以幫助我脫離幽冥 界之苦。」
第二天,果然有位婦人悲泣求見。經詢問,與夢中士兵所言完
全相符,戚公便答應她的請求。次日清晨,就為那位已故士兵誦經回
向。當天夜裡,又夢見那位士兵對他說:「承蒙恩公為我誦經超度,
但是我只得半卷經的功德,因為您在這部經中夾雜『不用』二字。」
戚公仔細回想,原來是他的夫人在他誦經時,派婢女送來茶餅,他遠
遠見了,就揮手示意令她拿回去。當時口裡雖沒說,心中確實有「不
用」二字的意念。隔天早晨,戚公便把門戶關好,至誠誦經回向。當
天夜裡,就夢見那位士兵前來道謝:「我已經得到超度解脫了!」
這件事是我親耳聽三江僧人東林師說的。東林師為人忠厚誠實且
有道行,不會打妄語的。噫!誦經的僧人怎可不謹慎啊!
平心薦亡
杭郡多士坊,有東平廟。郡之窘人死,致夢其妻云:「諒汝無力
修薦;縱多方修薦,不若東平廟廟主某公施一飯斛足矣!」妻詣廟主
求請。主云:「我至期有七員主行醮事,奈何!然我寧辭彼就汝。」
遂為施食。妻夢夫云:「已超脫矣!」此公平日臥榻上供王靈官像,
像前置一瓶,凡得經嚫,目不視,即貯瓶中,隨取隨用,不欲較計厚
薄也。一念平等,亡魂賴以津濟。噫!心平即有如是威德,況心空者 乎?釋子當自勉矣! 【註 釋】
① 士坊:紀念表彰人物的建築物。坊,讀音「方」。 (摘自《國語辭 典》)
一〇三
② 窘人:窮困的人。窘,讀音「 」。 (摘自《漢語大詞典》) 平心薦亡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〇四
③ 施一飯斛:斛,讀音「湖」,本為量器名,古謂十斗,南宋末年
改為五斗。以四角形大木盤盛大量飯食以供養三界萬靈,稱為斛
食。《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曰:「爾時餓鬼白阿難言:
汝於明日,若能布施百千那由他恆河沙數餓鬼,并百千婆羅門仙
等,以摩伽陀國所用之斛,各施一斛飲食,并及為我供養三寶。
汝得增壽,令我離於餓鬼之苦,得生天上。」 (摘自《佛學大辭 典》)
④ 詣:讀音「易」,造訪。 ⑤ 員:量詞,計算人數的單位。 (摘自《國語字典》)
⑥ 醮事:道士所做齋醮祈禱神佛之事。醮,讀音「叫」。 (摘自《漢 語大詞典》)
⑦ 臥榻:榻,讀音「踏」,狹長而矮的坐臥用具。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⑧ 王靈官:道教奉祀的神,又稱「玉樞火府天將」。道觀內多塑王
靈官像,如佛寺之塑伽藍,作為鎮守山門之神。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⑨ 嚫:讀音「趁」。此指僧侶為其俗世親屬或一般在家信徒作佛事
之後,施主供養眾僧之錢,亦稱為嚫金。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⑩ 津濟:讀音「金記」,救助、接濟。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杭州城內有很多紀念表彰人物的牌坊建築物,其中有一座東平
廟。城內有位窮人死後,託夢給他的妻子說:「我們家那麼窮困,想
必你也沒有能力為我做超薦法事;即使你想方設法為我做各種超度法
事,不如請東平廟廟主某公舉行一場施食餓鬼的法會,就足夠了!」
他的妻子就到東平廟向廟主說明緣由,並請求為其亡夫舉行一場施食
一〇五
法會。廟主說:「目前已有七人請我主辦齋醮祈禱的法事,怎麼辦 平心薦亡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〇六
呢?好吧!我寧可將那七場法事推辭,也要先答應妳的請求。」廟主
就為這位婦人的亡夫舉行施食法會。當天夜裡,這位婦人夢見亡夫對 她說:「我已經獲得超脫了。」
這位廟主平時在矮桌上供奉王靈官的神像,像前安放一個瓶子;
凡替人誦經所得的金錢,他都不看一眼,就存入瓶中,需要用的時候
再隨時取用,從不計較施主所給的錢是多是少。由於他的一念平等
心,亡魂便仗此得以濟度。噫!一念平等心便有這麼大的威德,何況 心如虛空的人呢?佛弟子們當努力自勉啊!
對境
人對世間財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於此,五物在傍:一
如乾草,纔觸即燃者也。其二如木,噓之則燃者也。其三如鐵,不可
得燃者也,然而猶可鎔也。其四如水,不惟不燃,反能滅火者也,然
而隔之釜甕,猶可沸也。其五如空,然後任其燔灼,體恆自如,亦不
須滅,行將自滅也。初一凡夫,中屬修學,漸次最後,方名諸如來大 聖人也。 【註 釋】
① 財色名利:即指五欲。五欲者,能起人貪欲之心,故名欲。五欲
係指:一者財欲,財即世間一切之財寶,謂人以財物為養身之
資,故貪求戀著而不捨。二者色欲,色即世間之青、黃、赤、白
及男女等色,謂人以色悅情適意,故貪求戀著,不能出離三界。
三者名欲,名即世間之聲名,謂人由聲名而能顯親榮己,故貪求
樂著而不知止息。四者飲食欲,飲食即世間之餚膳眾味,謂人必
藉飲食以資身活命,故貪求戀著而無厭。五者睡眠欲,謂人不知
一〇七
時節,怠惰放縱,樂著睡眠而無厭。 (摘自《佛學次第統編》) ② 纔:讀音「才」,同才字,剛剛。 對境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③ 噓:讀音「需」,慢慢地吐氣。 (摘自《漢語大詞典》)
一〇八
④ 釜:讀音「府」,烹飪器,古史考謂「黃帝始作釜」。以其為金
屬製成,故從金。又以釜炊煮物時,常有咕嘟咕嘟之聲,咕嘟與
父音近,故釜從父聲。父聲多有大義,故大鍋為釜。 (摘自《正中 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國語活用辭典》)
⑤ 甕:讀音「 」,小口大腹的陶製汲水罐。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⑥ 燔:讀音「凡」。炙烤﹑焚燒。 (摘自《國語字典》) 【譯 文】
當人們面對世間財色名利的境界現前時,會有各種反應,今以
比喻來說明。譬如聚一堆火在此,有五種東西放在火旁:第一種是乾
草,才觸及火苗就立即燃燒了。第二種是木柴,雖不會立即燃燒,但
只要吹幾口氣,也就燃燒了。第三種是鐵,鐵遇到火是不會燃燒的,
但只要被火燒到一定的程度,鐵也是會熔化的。第四種是水,不但不
會燃燒,反而可以把火熄滅,可是如果把水裝入釜甕中加熱,還是可
以把水燒沸的。第五種是虛空,虛空是沒有形相的,任由烈火如何燒
灼,虛空的體性永遠安然無損,也用不著去滅火,火勢將會自然燒盡
熄滅。這五種東西,第一種比喻凡夫境界,中間三種比喻修行佛法由
淺至深的漸次境界,最後一種才是諸佛大聖人所證得的境界。
去障
修行去障,亦有五等。喻如一人之身,五重纏裹,最外鐵甲,次
以皮裘,次以布袍,次以羅衫,又次貼肉極以輕綃。次第解之,輕綃
一〇九
俱去,方是本體赤 自身也。行人外去麤障,去之又去,直至根本無 明極微細障皆悉去盡,方是本體清淨法身也。
去障
【註 釋】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一〇
① 纏裹:讀音「禪果」,裝束、衣著。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鐵甲:古代用鐵片連綴成的戰衣。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皮裘:裘,讀音「求」。用毛皮製成的禦寒衣服。 (摘自《漢語大 詞典》)
④ 布袍:布製長袍。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羅衫:絲織衣衫。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輕綃:綃,讀音「消」。薄的生絲織品、輕紗。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⑦ 赤 : ,讀音「力」。赤膊,光著身子,比喻空無所有。 (摘 自《漢語大詞典》)
⑧ 麤:同「粗」,此指大的意思。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⑨ 根本無明:從無始之際,一念不覺,長夜昏迷,不了真理,能生
一切諸惑煩惱,是為根本無明。 (摘自《三藏法數》)
⑩ 法身:本有法性之身,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動,無有變
易。 (摘自《三藏法數》) 【譯 文】
修行要除去障礙,也有分五等。譬如一個人的身上穿了五層的衣
物。最外面穿的是鐵甲,其次是毛皮衣,第三層是布製長袍,第四層
是絲織衣衫,最裡面貼身處穿著輕紗。要脫掉這些衣服,須按次序解
開,到最後連輕紗都脫去,才是本體空無所有的原來面目。修行人須
先從外除去較大、較明顯的障礙,例如貪瞋痴諸煩惱障,漸次除去各
一一一
種障礙,一直到根本無明極微細的障礙全都去盡,才是本體清淨的法 性之身。
去障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以苦為樂
一一二
廁蟲之在廁也,自犬羊視之不勝其苦,而廁蟲不知苦,方以為
樂也。犬羊之在地也,自人視之不勝其苦,而犬羊不知苦,方以為樂
也。人之在世也,自天視之不勝其苦,而人不知苦,方以為樂也。推
而極之,天之苦樂亦猶是也。知此而求生淨土,萬牛莫挽矣! 【譯文】
廁所裡的蛆蟲生活在臭穢的糞坑中,在狗與羊的眼中看來,認為
牠們真是太苦了!但廁所裡的蛆蟲並不覺得苦,還自認為很快樂呢。
狗與羊生活在骯髒的草地上,在人們眼中看來,也認為牠們真是太苦
了!但狗羊並不覺得苦,還以為很快樂。人類生活在濁惡的世間,在
天人的眼中看來,覺得人類實在太苦了!但人類並不覺得苦,還以為
很快樂呢。以此類推,天人們以苦為樂的感覺,就跟前面所舉的例子
一樣。果能信知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則求生淨土之堅定決心,縱有 萬牛之力,也不能挽回或改轉!
二客對弈
二客方對弈,有哂於傍者曰:「吾見二肉柱動搖耳。」客曰:
「何謂也?」曰:「二君形存而神離,神在黑白子中久矣,相對峙者 非肉柱而何?」客默然。 【註 釋】
① 對弈:下棋。弈,讀音「易」,圍棋。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哂:讀音「審」,微笑、譏笑。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對峙:相對而立。峙,讀音「至」。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一一三
有二位客人正在聚精會神的下圍棋,旁邊有人笑說:「我看見兩 二客對弈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具肉柱在搖動啊!」 下棋的客人問:「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一一四
那人說:「你們二位形體雖存而神識已離,神識停留在黑白子中
已經很久了,現今坐在這裡相對峙的,不是兩具肉柱是什麼?」 下棋的客人聽了啞口無言。
思惟修
禪那者,此云思惟修,故稱禪思比丘,是貴思也。經又言:「有
思惟心,終不能入如來大涅槃海。」又言:「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
及。」是病思也。所以者何?蓋思有二:一正思惟,一邪思惟。無思
之思,是正思惟也;有思之思,是邪思惟也。又思有二:一從外而思
內,背塵合覺者也。一從內而思外,背覺合塵者也。從內思外者,思
之思之,又重思之,思無盡而真彌遠也。從外思內者,思之思之,又
重思之,思盡而還源也。由思而入無思,即念佛者由念而入無念也。 【註 釋】
① 禪那:梵語禪那,譯曰思惟修,新譯曰靜慮,與禪定同。心定一
境而審為思慮者,是為色界所屬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離欲界
之煩惱,乃可得之。思惟修者,為寄於因之名,一心思惟研修為
因,乃得此定心,故名為思惟修。靜慮者,就當體而名之,其禪
那之體為寂靜而亦具審慮之用,故曰靜慮。靜即定,慮即慧也。 定慧均等之妙體曰禪那。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② 禪思:即禪定,寂靜思惟之義。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③ 涅槃:梵語涅槃,華譯滅度。原來指吹滅,或表吹滅之狀態;其
後轉指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即超越
一一五
時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摘自《佛光大辭典》、 《佛學常見辭彙》) 思惟修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一六
④ 正思惟:即思考真實之道理,亦即遠離貪慾、瞋恚、害念等邪思
惟,而對無貪、無瞋、不害等生起思惟。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⑤ 邪思惟:於不應思處而強思惟。 (摘自《法相辭典》) 【譯 文】
梵語「禪那」,翻為中文是「思惟修」的意思。所以稱禪思比丘
者,這表示思惟在修行中是很重要的。但經中又說:「有思惟心,終
不能入如來大涅槃海。」又說:「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這是
指出思惟是有過失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原來思惟分為二種:一種是
正思惟,一種是邪思惟。無妄想分別執著而生起的思惟,是正思惟;
有妄想分別執著而生起的思惟,是邪思惟。其次,思惟又分為二種:
一是把攀緣外境的念頭轉來觀照內心,這叫做背塵合覺;一是把觀照
內心的念頭移去攀緣外境,這叫做背覺合塵。由觀照內心轉而攀緣外
境,不斷地向外攀緣思惟,思惟到極處也沒有結果,這樣愈思惟便離
真心愈遠。放下思量外境的攀緣心,轉而觀照內心,不斷地放下外緣
向內觀照,如此正思惟到極處,便能妄盡還源,轉迷為悟,明心見性
了。這種從有思進入無思的修行功夫,就如同念佛人從有念進入無念 的功夫一樣。
諍友
予初出家時,皋亭茶湯寺老僧,以誕日延予齋。時大嶺有立禪,
北人也,戇直無諂,顧予曰:「彼延子為佛法耶?人情耶?彼以人情
重子耳,何往為?」予大慚。又友古溟者,謂予言:「子以後不出世
為妙。」予告以素所願,願終身居學地,而自鍛鍊。溟笑曰:「子卻
有出世日在,未免也。」今思如二友者不可復得,淒然傷感者久之。 【註 釋】
一一七
① 諍友:能直言規勸的朋友。諍,讀音「正」。 (摘自《漢語大詞 諍友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典》)
一一八
② 皋亭: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北郊。皋,讀音「高」。 (摘自 《漢語大詞典》)
③ 戇直:迂愚剛直。戇,讀音「狀」,又音「槓」。 (摘自《漢語大 詞典》)
④ 出世:此指智德兼備者,在得法且潛隱修行之後,為信徒迎請出
來住持寺院,接引後學,謂之出世。蓋仿經論所謂「佛陀出現於 世」之意。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⑤ 學地:指修學佛道時,尚殘留有餘地之修行境地。就小乘而言,
由修戒、定、慧三學,而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果,前三果是為有學,第四果為無學;其中,有學之階段即為學 地。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 文】
我剛出家時,皋亭山茶湯寺有一位老法師過生日,邀請我赴齋。
當時大嶺有位禪德,是北方人,他為人憨厚剛直,不會奉承討好別
人。他看著我說:「那位老僧邀請你赴齋,是為佛法呢?還是為人情
呢?我想他是以人情為重才邀請你吧,你為何要赴齋呢?」我聽後不 由得大為慚愧。
又有一位名叫古溟的道友曾對我說:「你以後最好不要出來住持
寺院會比較好。」我就告訴他,自己向來的願望,就是希望效法古德
先覺所為,終身學習以自我鍛鍊。古溟卻笑說:「你將來恐怕是免不 了有出來住持寺院、接引後學的一天啊!」
一一九
如今想要再遇到像這二位能直言規勸的朋友,已不可能了,心中 不禁感到淒涼悲傷,久久無法自已。
諍友
鼓樂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二〇
秋榜出,新舉子有鼓樂而過上方之門者,二僧趨而往覘之。甲
云:「善哉,不亦樂乎!」乙云:「善哉,不亦悲乎!」甲問故。乙
曰:「子徒知今日之鼓樂,而不知有後日之鼓樂也。」甲不解,歎羨 如故。 【註 釋】
① 秋榜:古時科舉時代,秋季考試的榜單。 (摘自《國語辭典》)
② 舉子:明清時俗稱鄉試中試的人。 (摘自《國語辭典》)
③ 上方:住持僧居住的內室,亦借指佛寺。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覘:讀音「 」,窺視、觀看。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秋季考試的榜單公布後,有慶賀上榜舉子的鼓樂隊伍,從寺院門
前經過,寺內二位僧人出來觀看。甲僧說:「多好!真是快樂啊!」
乙僧說:「善哉!真是可悲啊!」甲僧問乙僧為何這樣說?乙僧說:
「你只看到今天眼前的鼓樂,卻沒看到日後的鼓樂。」甲僧無法理解
乙僧所說世間無常的含意,仍然為眼前的歡樂情境歎羨不已。
道人重輕
古所稱道人,以世所重者彼輕之,世所輕者彼重之故也。世所重
者何?富貴也。世所輕者何?身心也。今與世同其重輕,是得為道人 乎哉? 【譯 文】
古時人們所稱的道人是:凡世人所看重的,修道的人卻看得很輕
淡;而世人所輕淡的,修道的人卻特別重視。世人所看重的是什麼?
一二一
富貴名利。世人所輕忽的是什麼?身心修養。現今有些修道的人與世 道人重輕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二二
人同樣看重富貴、輕忽身心修養,這還能稱得上是道人嗎?
佛經不可不讀
予少時見前賢闢佛,主先入之言,作矮人之視,罔覺也。偶於
戒壇經肆,請數卷經讀之,始大驚曰:「不讀如是書,幾虛度一生
矣!」今人乃有自少而壯、而老、而死,不一過目者,可謂面寶山而
不入者也。又一類,雖讀之,不過採其辭,致以資談柄、助筆勢,自
少而壯、而老、而死,不一究其理者,可謂入寶山而不取者也。又一
類,雖討論,雖講演,亦不過訓字銷文、爭新競高,自少而壯、而
老、而死,不一真修而實踐者,可謂取其寶,把玩之、賞鑑之、懷
之、袖之而復棄之者也。雖然,一染識田,終成道種。是故佛經不可 不讀。 【註 釋】
① 闢佛:斥佛教、駁佛理。闢,讀音「譬」。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矮人:此指識見淺短的人。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戒壇:舉行授受戒律儀式的場所。戒律之授受,原僅需挑選清淨
地方結界舉行,後來才以土、石、磚等築成三層平壇作為戒律授
受處,故戒壇又稱戒場。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④ 經肆:肆,讀音「四」,店鋪、市集。經肆,如同現在的佛經流
通處。 (參考《漢語大詞典》)
⑤ 筆勢:書畫文章的意態和氣勢。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識田:此指八識田。所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一切種子,都收藏
一二三
在第八識裡,遇到緣,就會發起現行,像是田地放下了種子就會
生出果來一樣,所以叫做田。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⑦ 道種:成佛道的原因、種子。
佛經不可不讀
【譯 文】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二四
我在年少的時候,見前輩妄議佛教、駁斥佛理,我也因為有先入
為主的錯誤成見,跟著以短淺的見識而藐視佛法,那時的我真是無知
啊!後來,偶然在某戒壇的佛經流通處,請得數卷佛經閱讀,這才大
吃一驚,歎道:「假如沒有讀到這些佛經,幾乎虛度一生啊!」
現在有許多人,從少年到壯年到老年,一直到死,從來不曾看
過佛經,或以為佛經不屑一讀,這些人可說是面對寶山而不想入山取 寶。
又有一類人,雖讀佛經,只不過是為了節錄佛經中的辭句,藉以
充實自己談論的資料、助益文章寫作的內容。這些人自少年到壯年到
老年,一直到死,從來沒有認真地探究佛經的深妙義理,可說是入寶 山而不想取寶。
又有一類人,雖然研究討論佛經義理,或對人講解佛經,也不過
是依文解義,或是標新立異以顯高明。這些人自少至壯至老至死,從
來沒有依著經教去真修實踐,可說是把取到手的寶物當作玩物鑒賞,
或抱在懷中,或拿在手裡把玩,興致索然時,卻把寶物丟棄了。儘管
如此,只要我們的八識田能夠沾染薰習佛經的文字,終究能因此而修 行成佛。所以說,佛經不可不讀!
蕭妃
武后效人彘,殺王后等且死,誓願生生世世己為貓、武為鼠,
生扼其喉而噉其肉。至今貓鼠中尚有二人受生,雖報復百千萬遍未已
也。往時予作水陸齋,憫而薦之,只恐冤力深、薦力淺,未能遽釋
耳。古來類此者頗眾。今人修善事,不辭多為津濟可也。 【註 釋】
一二五
① 蕭妃:即指蕭淑妃,唐高宗的妃嬪。她於唐高宗還是太子時便進 蕭妃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二六
入東宮,封為良娣。高宗即位,改封為淑妃,相當受寵。王皇后
原本對蕭淑妃很嫉妒,後來高宗寵愛武氏,蕭淑妃於是失寵。後
來武氏陷害王皇后,皇后與淑妃便一同被廢為庶人,武氏立刻成
為皇后。後來武后幽禁她們,並下令杖擊她們,斬斷手腳,丟到
大酒甕裡。蕭淑妃被杖擊時,大罵:「武氏狐媚!我來世一定要
轉生為貓,讓武氏轉生為鼠,我要生生世世扼她的喉嚨報仇!」
武后為此相當害怕,因此命令皇宮不准養貓。 (摘自《舊唐書》、 《新唐書》后妃傳)
② 武后:即武則天,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後為周則天皇帝,中國歷
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代并州文水(山西省汾陽縣)人。姓武,
名曌(照)。十四歲時,被唐太宗選進宮為「才人」。太宗死
後,入感業寺為尼。高宗即位後,又被召回宮中,拜昭儀,進號
宸妃,與王皇后、蕭淑妃爭寵,互相讒毀。永徽六年 公(元六五
五年 高)宗廢王氏改立武氏為皇后。王皇后被廢不久,即與蕭淑 妃同被武則天害死。弘道元年(公元六八三年)高宗薨,中宗繼
立。武后臨朝稱制,連廢中宗、睿宗,於天授元年(公元六九0
年)即帝位,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自稱則天金輪皇帝。神
龍元年十一月歿,享年八十二。諡號「則天大聖皇后」。天寶八
年(公元七四九年)追尊為則天順聖皇后。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 書》、《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③ 人彘:彘,讀音「至」,豬之意。漢高祖劉邦之妻呂氏,於高祖
死後,將高祖寵妾戚夫人斷手足,挖眼熏耳,用藥使之變啞,
一二七
置於廁中,稱為「人彘」。 (摘自《漢語大詞典》、《史記 呂 ‧ 后本 紀》)
④ 扼:讀音「餓」,掐住、握住。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噉:讀音「但」,食、吃。 (摘自《漢語大詞典》) 蕭妃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⑥ 報復:反覆循環。 (摘自《國語辭典》)
一二八
⑦ 水陸齋:施餓鬼會之一。又作水陸會、水陸道場、悲齋會。即施
齋食供養水陸有情,以救拔諸鬼之法會。據《釋門正統》卷四
載,所謂水陸者,取「諸仙致食於流水,鬼致食於淨地」之義。
又因梁武帝蕭衍夜夢神僧教設水陸齋,普濟六道四生群靈,帝乃
披覽經論,依阿難遇面然鬼王一事,建立平等斛食之意,製作儀 文,修水陸齋於金山寺。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⑧ 遽釋:讀音「具是」,快速的解除。 (參考《漢語大詞典》) ⑨ 不辭:不推卻、不躲避。 (摘自《國語辭典》) 【譯 文】
唐朝武則天仿效漢朝呂后用「人彘」的酷刑,殺害王皇后及蕭淑
妃等人至死,蕭淑妃臨死前發下毒誓說:「願自己生生世世為貓,武
氏為鼠,能活活掐住她的喉嚨並且吃她的肉。」她們二人到現在大概
還因為這個業力受生為貓鼠之輩,雖反覆循環百千萬遍,仍然無法休 止。
往常我作水陸法會救拔餓鬼時,都因憐憫她們而給予超薦,只怕
她們之間的冤仇太深,而我的超薦能力不足,未能一時化解盡淨。古
往今來,類似這樣結下世代冤仇的人很多,現在的人修善事時,希望
能勇於承擔,多多救助接濟這些冤業,這也是好事一件啊!
泰首座
或謂:「泰首座刻香坐脫,九峰不許,以不會石霜休去、歇去、
寒灰枯木去等語也;而紙衣道者能去能來,將無會石霜意,而洞山亦
不許者,何也?」愚謂紙衣若果已出息不涉眾緣,入息不居陰界,則
去住自由,當與洞山作愚癡齋,把手共行,泰何可及?如或不然,未
一二九
免是弄精魂漢,古人所謂鬼神活計者是也。而泰公卻有真實定力,特 泰首座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三〇
其「耽著靜境,不解轉身」一句,二者病則均也。然紙衣虛心就洞山
理會,而泰公奮然長往,自失大利。滿招損,謙受益,學禪者宜知 之。 【註 釋】
① 首座:此指位居上座的僧人。據《釋氏稽古略》卷三載,唐宣宗
大中十年(公元八五六年)敕法師辯章為三教首座。此為設三教
首座之始,後亦敕封精於經論之僧為首座。至唐末宋初,始為禪 家所專用。 (摘自《漢語大詞典》、《佛光大辭典》)
② 坐脫:又作坐化、坐亡。修行者端坐安然而死。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③ 泰首座刻香坐脫公案:石霜慶諸禪師圓寂後,大眾欲請泰首座繼
任住持。九峰道虔禪師(時為石霜禪師的侍者)對大眾說:「須
明得先師意,才可以。」泰首座問:「先師有什麼意?」九峰道
虔禪師說:「先師道: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一念萬年去,
寒灰枯木去,古廟香爐去,一條白練去。其餘則不問,只問你:
如何是一條白練去?」泰首座回答:「這個只是明一色邊事。」
九峰道虔禪師聽了,說:「原來未會先師意在。」泰首座說:
「你不認可我,那但裝香來,香煙斷處,若去不得,即不會先師
意。」遂焚香,香煙未斷,泰首座已坐脫了。九峰道虔禪師撫摸
著泰首座的背說:「坐脫立亡即不無。先師意未夢見在。」意
即:是有坐脫立亡的功夫,但是,對於先師之本意,則未必真的 瞭解。 (摘自《五燈會元》)
④ 九峰道虔禪師:唐朝江西瑞州的九峰道虔禪師,為石霜慶諸禪師
的法嗣弟子。以石霜生前開示學人時所說之七語句來勘驗首座,
一三一
並認為此七句乃學人應備之修行態度。此七語句中,每語句之末 字均為「去」字,故統稱為「石霜七去」。 泰首座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休去:謂停止一切之動作行為。
一三二
叟。後為洞山良价所識,舉住石霜山,始為人所知。其後,圓智
後為避世,乃混俗於瀏陽(湖南長沙),人皆不識,故又稱瀏陽
下,擔任米頭之職。又至潭州道吾山參謁道吾圓智,得其心要。
⑤ 石霜:唐代僧,世稱石霜慶諸。十三歲出家。曾至溈山靈祐之
垢,猶如一匹純淨無染之白絹。 (摘自《佛光大辭典》)
界)、偏位(代表現象之色界),皆能分明瞭然,而無任何疑滯塵
一條白練去:謂於領悟佛法之過程中,無論對正位(代表真如之空
古廟香爐去:謂去除執著,一如散盡古廟之香灰。
寒灰枯木去:謂不存絲毫之情識分別。
一念萬年去:謂持守一念而如如不動。
冷湫湫地去:謂熄卻一切迷悟凡聖之熱惱,而達於清涼之境地。
歇去:謂泯絕身與心、能與所等一切之對立分別見解。
7 6 5 4 3 2 1
以師為嫡嗣,親至石霜山,師乃執以師禮。及圓智示寂,學徒雲
集石霜山達五百人,師避之不得,遂止住二十年,晨夕與學侶扣
擊問答,學眾有長坐不臥,屹若株杌者,世稱「石霜枯木眾」。
唐僖宗聞師之道譽,欲賜紫衣,師堅辭不受。世壽八十二,法臘
五十九。諡號「普會大師」。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⑥ 紙衣道者:唐代禪僧克符。涿州(河北固安)人,以平居喜著紙
衣,故世稱之紙衣道者、紙衣和尚,後參臨濟義玄之四料揀而省 悟。
⑥ 紙衣道者參訪曹洞宗第二祖曹山本寂禪師,本寂禪師問︰
「你不就是紙衣道者嗎?」道者說:「不敢。」本寂禪師問︰
「什麼是紙衣底下的事?」道者回答︰「一裘才掛體,萬法悉皆
一三三
如。」本寂禪師又問︰「什麼是紙衣底下的作用呢?」道者一走 上前來應了一聲,便站著立即脫化而去! 泰首座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三四
⑥ 本寂禪師說︰「你既然體解了這麼脫去,何不就這麼回來
呢?」話一說完,道者忽然張開眼睛問︰「你我眾生的一靈真
性,不假借父母胞胎時,怎麼樣?」本寂禪師說︰「未是妙。」
道者問︰「如何是妙﹖」本寂禪師說︰「不假借任何假借!」
⑥ 紙衣道者這時跟本寂禪師說了一聲:「珍重。」就坐化而
去,不假絲毫形式。
曹山本寂禪師於是作頌云:「覺性圓明無相身,莫將知見妄
舌身意」時,忽以手捫面,問曰︰「我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經言
州會稽(浙江會稽)人。幼從師誦《般若心經》,至「無眼耳鼻
⑦ 洞山:即洞山良价(音「界」)禪師,中國曹洞宗開祖。唐代筠
《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
識鑒多端喪本真。 如是句中全曉會,了然無事昔時人。」 (摘自
疏親。念異便於玄體昧,心差不與道為鄰。情分萬法沈前境,
⑥
無?」其師異之,知其資稟異賦,遂令至五洩山從靈默披剃。謁
南泉普願,深領玄旨。又訪溈山靈祐,更歷參魯祖寶雲、南源道
明等人。後於過水影時,豁然開悟。乃嗣雲巖之法。咸通十年三
月朔,剃髮沐身,鳴鐘辭眾,大眾慟哭不止。師忽開目謂曰︰
「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勞生息死,於悲何有。」遂
令主事僧辦「愚癡齋」。由於眾心戀慕不已,乃延七日,至八日
齋畢,在方丈室端坐而寂,年六十三。諡「悟本禪師」,世稱洞 山良价或單稱洞山。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⑧ 出息不涉眾緣:禪林用語。出息,指呼出氣息,呼氣。呼氣,本
是向外之動作,然謂「不涉眾緣」,則因縱使向外呼氣,然亦不
迷於外在對境之事物;意味身處千姿萬態之現象世界中,然任運
自在不為所動。《從容錄》第三則:「王問曰:『何不看經?』
一三五
祖云:『貧道入息不居陰界,出息不涉眾緣;常轉如是經,百千 泰首座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萬億卷。』」 (摘自《佛光大辭典》)
一三六
⑨ 愚癡齋:洞山良价禪師臨命終時,為誡弟子執戀之情而設的齋
會。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⑩ 把手共行:手牽著手同行,表示親密,亦表示境界、地位平等。 (摘自「淨空法師專集」)
【譯 文】
有人說:「泰首座在燃一炷香的時間內坐化入滅,九峰道虔禪師
卻不認可他所悟的境界,這是因為泰首座雖有定功,卻沒有領會石霜
慶諸禪師勘驗學人的『休去、歇去、寒灰枯木去』等七去禪機。而紙
衣道者能來去自如,功夫了得,難道也沒有領會石霜七去的禪機嗎? 為什麼曹山本寂禪師也不認可他所悟的境界呢?」
我認為紙衣道者如果已能出入任運自在,不為境界所動,則來
去自如,那麼就可與洞山良价禪師作「愚癡齋」時把手共行;這種功
夫,泰首座如何能比得上?但如果紙衣道者並未明心見性,僅有高級
的定功,那麼就只是個會耍弄精氣魂魄的人而已,古人所謂鬼神活計
的人;而泰首座卻有真實定力,只是二位禪德都一樣犯了「耽著靜
境,不解轉身」這句話的毛病。(「執著於偏空的寂靜境界,而不能 徹底明白空有不二的中道。」)
然而紙衣道者功夫雖未到,卻能虛心向曹洞本寂禪師請益;但是
泰首座卻為了證明自己的功力,就意氣用事地坐化入滅,失去了今生
修行成就的機會。這便是《尚書》所謂的「滿招損,謙受益」,學禪 的人應該知道這一點。
睡著無夢時主人
雪巖初問高峰:「日間浩浩作得主麼?」次問:「夜夢中作得
一三七
主麼?」三問:「正睡著無夢時,主人公在甚麼處?」今人便向第三 睡著無夢時主人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三八
問,以情識卜度,錯了也。汝且日間作主不得,又何論最後極深深
處?不如就初門著緊用心,以次理會去未晚。雖然,若於第三問了悟
無疑,白日間、夜夢中無不帖帖地矣,過量人前,又不可以格例拘 也。 【註 釋】
① 雪巖:宋代僧,號雪巖,世稱雪巖祖欽禪師。五歲時為沙彌,十
六歲得度。至徑山參無準師範禪師,後嗣其法。帝賜紫衣,名震
一時。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示寂,世壽七十餘。 (摘自《佛光大辭 典》)
② 高峰:南宋臨濟宗僧,諱原妙,世稱高峰和尚。十五歲剃髮。初
習天台,轉而參禪,首詣斷橋妙倫,其後參禮雪巖祖欽於北磵,
得其心法。南宋咸淳五年(公元一二六九年),偶為同參推枕墜
地,聞響而徹悟。元世祖至元己卯,登杭州天目山西峰,入張公
洞,題曰死關,不出戶者十五年。學徒雲集,參請不絕,僧俗隨
其受戒者數萬人。成宗元貞元年,焚香說偈坐化,世壽五十七。
諡號「普明廣濟禪師」。 (摘自《佛光大辭典》、《佛學大辭典》) ③ 浩浩:引申為喧鬧。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主人公:禪林用語。指人人本具之佛性。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⑤ 卜度:推測、臆斷。卜,讀音「補」。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帖帖:讀音「貼」,安靜誠服的樣子。 (摘自《國語辭典》)
⑦ 過量人:指非常人,不是平常人所能度量的。 (摘自「淨空法師專 集」)
⑧ 格例:規則條例。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高峰禪師前往北 磵參禮雪巖禪師,雪巖禪師用三問勘驗高峰。初
一三九
問:「當白天喧喧擾擾的時候,你的自性作得了主嗎?」二問:「當 睡著無夢時主人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四〇
夜間睡夢中,你的自性作得了主嗎?」三問:「當你正熟睡無夢時, 你的主人公(自性)在什麼地方?」
雪巖禪師這三問是有次第的,但今人往往直接就著第三問,以主
觀意識來猜測雪巖的問意,這是好高騖遠,錯了路頭啊!你在日間清
醒的時候,自性尚且作不了主,又如何談得上最後極深微奧妙處呢?
不如先從初問這基礎上,著力用心,然後漸次深入理會,為時未晚。
話雖如此,如果有人能直接領悟第三問,那麼在日間或夜夢中任何時
候,自性都能運任自如啊!所以大根大智的人,是不受漸次修證的方 法拘束的!
布施
龐居士以家財沈海,人謂:「奚不布施?」士云:「吾多劫為布
施所累,故沈之耳。」愚人藉口,遂祕悋不施。不知居士為布施住相
者解縛也,非以布施為不可也。萬行有般若以為導,三輪空寂,雖終
日施,奚病焉?又凡夫膠著於布施,沈海之舉,是並其布施而布施之
也,是名大施,是名真施,是名無上施,安得謂居士不施? 【註 釋】
① 龐居士:中唐時代的禪門居士,名蘊,字道玄,世稱龐居士,與
梁代之傅大士並稱為「東土維摩」。居士初志於儒,貞元(公元
七八五年 八0四年)初年,曾謁石頭希遷,豁然有省;後又與 丹霞天然相偕往受。科舉之選而投宿於漢南旅舍時,聞江西馬祖
之道名,乃悟選官不如選佛,遂直奔洪州,隨馬祖參禪而契悟。
丹霞後嗣法石頭,剃髮出家,龐蘊則終生不變儒形,在家而舉揚
方外之風。元和(公元八0六年 八二0年)初年,與女兒靈照 北遊襄漢,隨處而居,常製竹漉籬維持生計。傳說居士將入滅
一四一
時,曾令其女靈照出視日早晚及午,女遽報日已中矣,但有蝕 布施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四二
也。居士乃出戶觀之,靈照即登父座合掌坐亡,居士遂更延七日 示寂。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② 般若:梵語般若,華言智慧。謂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
達一切無礙。菩薩為達涅槃彼岸,必修六種行(布施、持戒、忍
辱、精進、禪定、智慧),亦即修六波羅蜜。其中之般若波羅蜜
(智慧波羅蜜),為六波羅蜜之根本,一切善法之淵源,故又稱 諸佛之母。 (摘自《三藏法數》、《佛光大辭典》)
③ 三輪空寂:謂布施時,體達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悉本空,則能
摧碾執著之相,是名三輪體空。
施空:謂能施之人,體達我身本空,豈有我為能施。既知無我,則
受空:謂既體達本無我為能施之人,亦無他人為受施之者,是名受
無希望福報之心,是名施空。
1
空。
2
施物空:物即資財珍寶等物,謂能體達一切皆空,豈有此物,而為
所施,是名施物空。
如此透悟三輪體空之布施行,最為清淨,亦最殊勝。 (摘自《三藏法 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布施
一四三
總是執著於布施相,所以龐居士便作此沈海之舉,連布施的名與相也
及所施物三相,一切皆捨,雖終日布施又有什麼不可以呢?無奈凡夫
智慧是一切行門的根本,若能以智慧行布施,不執著能施、所施
人解去布施相的捆縛,並不是說不要布施,或布施是不對的。
不肯布施。殊不知龐居士說這句話的含意,原是要為那些著相布施的
些財物沈入湖海中!」有些愚人就拿龐居士說的話作藉口,更加慳吝
施呢?」龐居士回答:「我多生多世以來就是被布施所累,所以將這
唐朝龐居士將萬貫家財沈入湖海中,有人問:「為什麼不拿去布
【譯 文】
3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四四
一併布施了!這樣的布施,可以說是大施、真施、無上施,怎能說龐 居士不布施呢?
尚直尚理編
國初空谷禪師,著尚直、尚理二編,極談儒釋之際,其間力辨晦
菴先生暗用佛法而明排之。愚意晦菴恐無此心,或是見解未到耳。何
以知之?記少年曾看朱子語類,自云:「昔於某老先生坐中,聽一僧
議論,心悅之。後進場屋,便寫入卷中。試官被某哄動,遂中式。及
見延平先生,方知有聖賢學問。」以是知晦菴之學佛,不過如今人用
資文筆而已,原不曾得佛深理。其排佛,是見解未到。空谷責之,似 為太過。 【註 釋】
① 空谷:明代僧,諱景隆,字祖庭,號空谷。生於洪武二十六年
(公元一三九三年),年二十從懶雲受學參禪,二十八歲獲准出
家,四十餘歲受懶雲印可。空谷之著述有《尚直編》、《尚理
編》、《空谷集》。空谷所撰之《尚直編》、《尚理編》是明初
佛教界具有代表性的護法論。《尚直編》尤其力駁朱熹排佛思
想;《尚理編》則針對道士繆尚誠之《神化圖》,加以論駁。 (摘自《續武林西湖高僧事略》、《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② 晦菴:即南宋理學家朱熹,字元晦,號晦菴(音「會安」)。理
學集大成者,被尊稱朱子。朱熹早年研習佛教禪學、道經、文
學、兵法等,無所不學。追隨李侗(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
後,遂為程顥、程頤之四傳弟子,此時即歸返儒學。他繼承二程
﹐並集各派理學的大成,獨立發揮,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後人
稱為程朱理學。其著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
一四五
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大慧宗杲禪師對朱熹早年深具 尚直尚理編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四六
影響,朱熹師事李侗後,即對儒、釋之辨,有所體會,如《答
汪應辰》,此書道盡朱熹出入釋、老,折返儒學的過程;《答李
伯諫書》,是朱熹中年談儒、釋之辨,最有系統的書信。 (摘自 《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東方宗教研究第一期》)
③ 場屋:科舉考試的地方,又稱科場。引申指科舉考試。 (摘自《漢 語大詞典》)
④ 哄動:轟動,同時驚動很多人。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中式:科舉考試合格。中,讀音「仲」。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延平先生:即李侗,南宋學者,字願中,世號延平先生。李侗為
程頤的二傳弟子,年輕時拜楊時、羅從彥為師。學成退居山田,
謝絕世故四十年。朱熹曾在武夷山從其門下。李侗對朱熹十分器
重,把貫通的「洛學」傳授朱熹。自此朱熹不但承襲二程的「洛
學」,並綜合了北宋各大家思想,奠定了他一生學說的基礎。
(參考「維基百科」)
【譯 文】
明朝建國初年,空谷禪師著《尚直編》、《尚理編》二編,談論
儒佛之間的區別,至為詳盡,其間極力辨析晦菴先生學說中默默引用
佛法而表面上又駁斥佛法。我認為晦菴先生恐怕並沒有這樣的存心,
或者只能說是他對佛法的見解還不透徹而已。我憑什麼這麼說呢?
記得我年少時曾看過《朱子語類》,據他自述道:「以前在某老
先生講座中,聽到一位僧人議論,心中不勝喜悅。後進考場,便把那
位僧人議論的內容寫入考卷中,主考官被我的文章所驚動,就這樣上
榜了。到後來見了延平先生(李侗,朱熹的老師),才真正認識了聖 賢學問。」
由這段話可以知道晦菴先生的學佛歷程,僅僅如現在的人用於
一四七
潤飾文章而已,原來不曾悟得佛法的甚深義理。所以與其說他排斥佛 尚直尚理編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四八
教,不如說他是對於佛法還未學習透徹。空谷禪師對他的指責,似乎 有點太過分了。
戒殺
天地生物以供人食,如種種穀、種種果、種種蔬菜、種種水陸珍
味。而人又以智巧餅之、餌之、鹽之、酢之、烹之、炮之,可謂千足
萬足,何苦復將同有血氣、同有子母、同有知覺、覺痛覺癢、覺生覺
死之物而殺食之,豈理也哉?尋常說:「只要心好,不在齋素。」嗟
乎!戮其身而啖其肉,天下之言凶心、慘心、毒心、惡心,孰甚焉?
好心當在何處?予昔作戒殺放生文勸世,而頗有翻刻此文,不下一二 十本。善哉斯世,何幸猶有如是仁人君子在也! 【註 釋】
① 智巧:智慧與技巧。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餌之:做成糕餅。餌,糕餅。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酢之:酢,同「醋」,經發酵釀製而成。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炮之:炮,讀音「袍」,燒、烤。 (摘自《國語字典》) ⑤ 戮:讀音「路」,殺。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啖:讀音「但」,吃。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天地生長萬物,可以供人食用的,有種種穀物、種種水果、種種
蔬菜、種種生長於水陸的珍貴食物。而且人又能憑著巧智,把這些食
材製作成各式餅類糕點,加入鹽醋調味,用煮烤方式烹調,做出各色
各樣的可口風味,這樣可以說非常足夠了,何苦還要把那些跟我們一
樣有血氣、子母、知覺、能覺痛癢、能覺生死的生物殺死來作為食物 呢!這樣殘忍悖理的事怎能做得出來呢?
一四九
一般人常說:「只要心好,不一定要持齋吃素。」真是可嘆啊! 戒殺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五〇
殺眾生的身體,吃眾生的血肉,凡天下所說的凶險心、狠心、 毒心、 惡心,有比這更惡毒的嗎?此時的好心在哪裡呢?
我從前曾作一篇《戒殺放生文》勸世,而後有人發心翻印此文,
不少於一二十次的翻印本。這樣很好!在這充滿血腥味的世間裡,幸 好還有這些仁人君子在。
建立叢林
叢林為眾,固是美事,然須己事已辦,而後為之。不然,或煩
勞神志,或耽著世緣,致令未有所得者望洋而終,已有所得者中道而
廢。予興復雲棲,事事皆出勢所自迫而後動作,曾不強為,而亦所損
於己不少,況盡心力而求之乎!書此自警,並以告夫來者。 【註 釋】
① 望洋:即「望洋而嘆」,比喻看見他人偉大而慨嘆自己渺小或處
理一件事而慨嘆力量不足。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雲棲:雲棲山位於杭州五雲山之西,原有真濟、雲棲、天池三
寺,後僅存雲棲一寺。以明代蓮池大師袾宏居此而聞名。以五雲
山巔有五色瑞雲盤旋其上,故名雲棲山;後以瑞雲飛集山塢中,
經久不散,時人異之,因號雲棲塢。明代隆慶五年(公元一五七
一年),袾宏愛其幽邃,於此設禪室,為叢林奠立禪淨歸一之教
義。其後,雲棲山成為雲棲念佛派之根本道場。 (摘自《佛光大辭 典》)
【譯 文】
為使僧俗四眾有棲身之所,安身辦道而建立叢林,這固然是好事
一樁,但必須是在自己的生死大事已有把握了,再去操辦此事。不然
的話,或為了籌備財物而耗損精神,或為了應酬世俗而沈湎塵緣,致
一五一
使不但自己修行沒有成就,且慨嘆終身此事未完成;即使修行有點成 建立叢林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就者,也會因種種煩勞耽擱,道業半途而廢。
一五二
我當初興建恢復雲棲寺,每件事都是因情勢所逼,才不得不動工
興建,沒有一件不是順勢而為的,但是我的道業還是損失不少,何況
盡心盡力去操辦此事的人呢!所以,我把建立叢林這件事記下,以警 惕自己並勸告後人。
僧俗信心
末法中,頗有出家比丘信心,不如在家居士者;在家居士信心, 不如在家女人者。何惑乎學佛者多,而成佛者少也! 【譯 文】
當此末法時期,有許多出家比丘的信心,還不如在家的居士;而
在家男眾居士的信心,又往往不如在家的女眾。這就難怪學佛的人雖 多,而能夠成就佛道的人極少啊!
損己利人
智者入滅,曰:「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由損己利人,止登五
品。」南嶽亦自言:「坐是止證鐵輪。」二師雖是謙己誨人,然亦實
語;但與我輩之損不同耳。何以故?我輩損則誠損,二師雖損而不損
也。今以喻明:如一富室、一窘人,二俱捐財濟眾,其損不異。然窘
人則窘益甚,富室則富自若也。又如溝渠江海,均用汲灌,而溝渠減
涸,江海自若也。既無所損,何為限於五品、鐵輪?噫!天下以聖歸
仲尼,仲尼言聖我不能;天下以道屬文王,文王顧望道未見。增上慢 比丘,可弗思乎? 【註 釋】
① 智者:隋代僧,為我國天台宗開宗祖師,名智顗,字德安,世稱
一五三
智者大師、天台大師。十八歲出家。陳文帝天嘉元年(公元五 損己利人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五四
六0年),向南嶽慧思禪師請益,慧思為他演說四安樂行。陳
代光大元年(公元五六七年),慧思臨去南嶽時,囑其往金陵
(今南京)傳弘禪法。過了兩年,受請主瓦官寺開講法華經題,
樹立新的宗義,判釋經教,奠定了天台宗教觀的基礎。隋開皇
十一年(公元五九一年),晉王楊廣(煬帝)纍請東返,師鑑其
誠,乃至揚州為授菩薩戒,王敕賜「智者」之號。開皇十七年
冬,有疾。右脅西向臥,專稱彌陀般若觀音,又唱《法華》、
《無量壽》二經,為最後聞思。弟子智朗請曰:「不審師何位,
此處沒,將生何處?」師曰:「不領吾眾,必得六根淨(十信
位,即相似即),為他損己,是五品位。汝何問生,吾諸師友觀
音侍從,皆來迎我。」誡維那曰:「人命將終,聞鐘磬聲則增正
念,唯長唯久,氣盡為期。」言訖,跏趺唱三寶名,如入三昧,
時壽六十。後周世宗時追諡「法空寶覺尊者」。南宋寧宗慶元三
年(公元一一九七年),又加諡「靈慧大師」。 (摘自《佛學大辭 典》、《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② 入滅:漏盡者(聖智斷盡煩惱)捨肉身而歿。此語不僅指佛陀之
入滅,高僧、聖者之死亦稱入滅。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③ 五品:《法華經.分別功德品》就如來滅後之弟子,說五品之功
德。於圓教外凡位中(外凡者,因未登聖位,心居理外也),而
有淺深次序之別,故分五品。五品,一般指專心於自己之實踐
行,故稱弟子位。天台宗立圓教之行位有八,五品弟子位即其中
第一位。 (摘自《三藏法數》、《佛學大辭典》、《佛光大辭典》)
④ 南嶽:南北朝時代之高僧。諱慧思,世稱南嶽尊者、思大和尚、
思禪師。為我國天台宗第二代祖師(一說三祖)。年十五出家,
心儀法華,誦法千遍,後從慧文禪師受觀心之法,得法華三昧。
一五五
乃最早主張佛法之衰微即末法時期者,故確立對阿彌陀佛與彌勒 損己利人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五六
佛之信仰。注重禪法之踐行,亦注重義理之推究。慧思於河南大
蘇山傳法予智顗,智顗即咨受法華三七境界,而讚歎地說:「和
尚行位應居十地。」慧思曰:「非也,乃十信鐵輪位耳。」 (摘 自《佛光大辭典》、《歷代名僧辭典》)
⑤ 鐵輪:此指鐵輪十信位。輪有二義,一運轉,二摧碾。謂佛菩薩
轉於法輪,則能摧碾眾生惑業。天台取其經意而立六輪,以配於
因位之六位:一鐵輪王,十信位也(十信者,乃三賢之前,萬行
之先。然欲從凡入聖,必以信為先導。始自信心,終至願心,總
為十信,以作菩薩真修之方便也。)二銅輪王,十住位也。三銀
輪王,十行位也。四金輪王,十迴向位也。五琉璃輪王,十地位
也。六摩尼輪王,等覺位也。 (摘自《三藏法數》、《佛學大辭典》)
⑥ 窘:讀音「 」,困迫、窮盡、匱乏。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溝渠:為防守或灌溉、排水而挖的水道。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⑧ 汲:讀音「及」,從井裡取水,亦泛指打水。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⑨ 涸:讀音「合」,水枯竭。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⑩ 增上慢:謂未得上聖之法,自謂已得;未證上聖之理,自謂已證
也。 (摘自《三藏法數》) 【譯 文】
智者大師將入滅時,有人問他修證的品位,他答道:「我如果沒
領眾的話,必定能證六根清淨;因為領眾的緣故,損己利人,所以僅
居外凡五品弟子位。」南嶽慧思禪師也說他自己:「僅居十信鐵輪位 而已。」
這兩位大師雖自謙以教導後人,然而所說的也是實話,但是與我
們領眾造成自己道業受損的程度不同,為什麼呢?我們領眾對於自己
一五七
的道業及品位確實受影響,而兩位大師雖然品位看來受影響,實際上 損己利人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道業卻絲毫未損。
一五八
今用比喻說明:譬如一個富人,一個窮人,二人捐出相同的錢財
救濟大眾,但是他們財產受損的程度卻不同;窮人是因此更窮,富人
則仍維持富有。又如溝渠或江海,同樣被人取水用於灌溉,溝渠裡的 水會因水量減少而乾涸,而江海的水卻仍是充盈的。
既然兩位大師的道業不曾受損,為什麼又謙稱自己僅證五品位和
鐵輪位呢?唉!天下人都稱許孔子是聖人,而孔子卻說:「我哪有什
麼資格稱為聖人?」天下人都認定大道歸屬於文王,而文王卻謙稱:
「我還未見道在哪裡呢?」所以,對於上聖之法未得謂得、未證謂證 的增上慢出家人,能不加以省思嗎?
良知
新建創良知之說,是其識見學力深造所到,非強立標幟以張大其
門庭者也。然好同儒釋者,謂即是佛說之真知,則未可。何者?「良
知」二字,本出子輿氏,今以三支格之:良知為宗,不慮而知為因,
孩提之童無不知愛親敬長為喻。則知良者美也,自然知之,而非造作
者也。而所知愛敬涉妄已久,豈真常寂照之謂哉?「真」之與「良」 固當有辨。 【註 釋】
① 新建:即指王守仁,係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和軍
事家、教育家、文學家。字伯安,號陽明,中國浙江餘姚人。陸
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
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因他曾在餘姚陽明洞天結
廬,自號陽明子,故被學者稱為陽明先生,現在一般都稱他為王
陽明,其學說世稱「陽明學」。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
一五九
南亞國家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卒後,朝廷予諡文成,身前曾 良知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六〇
被封為新建伯,卒後又追封為新建侯,萬曆十二年從祀於孔廟。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維基百科」)
② 良知之說:即指致良知,這是中國明代哲學家王守仁的心學宗
旨。王守仁認為,良知人人具有,聖愚所同,個個自足,不假外
求。「良知」來自《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
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王守仁將《大學》的
「致知」與《孟子》的「良知」結合起來,說「致知」是致吾心
內在的良知。良知即是天理,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
物物。為此,則事事物物就皆得其理。王守仁以良知為衡量一切
真假善惡的標準,認為良知對於一切事物,如同規矩尺度對於方
圓長短一樣。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 知,知行合一。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③ 標幟:獨樹旗幟。幟,讀音「至」。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子輿:即指孟子,名軻,字子輿(音「於」),戰國時期著名的
思想家,又稱亞聖。相傳是孔丘之孫孔伋(子思)的門人,以宣
揚和捍衛儒家道統為己任,晚年與其門徒萬章、公孫丑等「序詩
書,述仲尼之意」,有《孟子》七篇傳世。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智慧藏》)
⑤ 三支:即宗(命題)、因(理由)、喻(譬喻),為因明學(佛
教的論理學、邏輯學)所講。因明學,是舉出正確理由而行論證
之論理學,或根據已知事件以比較推演出未知事件的邏輯學。首
先立出自己的宗義,再用因來說明自己所以要立此宗的原因或理
由,然後再拿大家所共同承認的事物來作譬喻,來證明自己的立 論不錯。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佛光大辭典》)
⑥ 真常寂照:心性本來是圓滿光明與真常不變的,雖然是寂靜不
一六一
動,卻能夠遍照一切法界,雖然是遍照一切法界,卻仍舊還是寂 良知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六二
靜無動,此乃是無上涅槃之相。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譯 文】
王陽明先生(新建侯)創立的致良知學說,是由於他在品學識見
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詣所形成,並不是故意用標新立異的學說來擴大他 自己的門派。
然而喜歡會通儒佛兩教的人,就認為王陽明所說的良知就是佛
所說的真知,但這是不能混為一談的。為什麼呢?「良知」二字,本
出自於孟子。我現在用因明「三支比量」的命題、理由、譬喻三支來
分析說明:「良知」是人人本有的;因為這是不需要經過思慮就能知
的;例如小小年紀的孩童都能知道愛親敬長。由此可知,所謂「良」
是美好、良善的意思,良知是自然而然就能知道的,並不需經由教育
才能知道。可是人們那種自然而然愛親敬長的良知,已被妄塵遮蔽、
染污太久了,怎能與恆常不變、真實圓滿、清淨光明遍照一切的真知
相比呢?「真」字與「良」字的含義,理應有所辨別。
心之精神是謂聖
孔叢子云:「心之精神是謂聖。」楊慈湖平生學問以是為宗,其
於良知何似,得無合佛說之真知歟?曰:精神更淺於良知,均之水上
波耳,惡得為真知乎哉?且「精神」二字,分言之,則各有旨;合而
成文,則精魂神識之謂也,昔人有言:「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 本來人」者是也。 【註 釋】
① 《孔叢子》:書名,三卷,記孔子以下,子上、子高、子順等人
的言行,凡二十篇。舊傳為孔子八世孫孔鮒所作,蓋後人依託之 書。 (摘自《國語辭典》)
一六三
② 楊慈湖:即南宋哲學家楊簡,字敬仲,慈溪 今(屬浙江 人)。他是 心之精神是謂聖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六四
陸九淵心學的重要傳人。因在慈湖築堂居住,故稱慈湖先生。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③ 惡:讀音「屋」,如何、怎麼。 (摘自《國語字典》)
④ 識神:一、為心識之主體,即指心。二、指有生命者。三、於禪
宗,專指精神作用,即能起意識作用者。《無門關》:「學道之
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 人。」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 文】
《孔叢子》一書上說:「心之精神是謂聖。」楊慈湖先生,生平
的學問就是以這句話作為他立說的宗旨。請問:這個觀點與王陽明先
生所創立的致良知之說很相似,可以符合佛所說的真知吧?
我認為:「精神」二字的含意比「良知」更淺。良知與精神二者
皆如同水上的波浪,只是依水而有的幻相而已,怎能與真知相比呢?
況且「精神」二字分開來看,則各有它的含義;合在一起來看,便是
精魂神識的意思。古人云:「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
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就是指那些錯認精神、虛妄識心 為真知的人吧。
寂感
慈湖,儒者也,不觀仲尼之言乎:「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
時,莫知其鄉。」則進於精神矣,復進於良知矣!然則是佛說之真知
乎?曰:亦未也。真無存亡,真無出入也。「莫知其鄉」則庶幾矣,
而猶未舉其全也。仲尼又云:「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
通天下之故。」夫泯思為而入寂,是莫知其鄉也。無最後句,則成斷
滅;斷滅,則無知矣!「通天下之故」,無上三句則成亂想,亂想則
一六五
妄知矣!寂而通,是之謂真知也。然斯言也,論易也,非論心也,人 寂感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六六
以屬之蓍卦而已。蓋時未至、機未熟,仲尼微露而寄之乎易,使人自
得之也。甚矣!仲尼之善言心也。信矣!仲尼之為儒童菩薩也。然則
讀儒書足了生死,何以佛為?曰:佛談如是妙理,遍於三藏;其在儒
書,千百言中而偶一及也。仲尼非不知也,仲尼主世間法,釋迦主出
世間法也。心雖無二,而門庭施設不同,學者不得不各從其門也。 【註 釋】
① 慈湖:即南宋哲學家楊簡,字敬仲,慈溪 今(屬浙江 人)。他是陸 九淵心學的重要傳人。因在慈湖築堂居住,故稱慈湖先生。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② 仲尼:中國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世人
尊稱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今山東)人。生有聖
德,學無常師,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
魯為司空,又為大司寇,攝相行事,魯國大治。其後學見用,
遂周遊列國,均不為時君所用。六十八歲時返魯,刪《詩》、
《書》,訂《禮》、《樂》,贊《周易》,作《春秋》。曾長聚
徒講學,有弟子三千,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後世尊孔子為「至聖 先師」。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③ 鄉:通「向」,讀音「向」,方向、去向。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庶幾:差不多、近似。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無思也…」此段話:孔子在《周易.繫辭傳》裡說:「易有太
極,是生兩儀。」又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
而遂通天下之故。」宇宙萬物之原,因為太極運動而分化出陰
陽,由陰陽而產生四時變化,繼而出現各種自然現象。因此在各
種現象未生之前,最原始的混沌之氣,是無思無為,寂然不動,
雖然不動,但有感應作用,能照明一切,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一六七
引伸為:聖人就是徹底明白自己無生無滅的本性,而為無所不 寂感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六八
知、無所不能的明白人。 (摘自《儒學簡說》徐醒民教授著、《漢語大 詞典》)
⑥ 思:心所之名(恆依心起,與心相應,繫屬於心,故名心所)。
即對境審慮而引起心、心所造作之精神作用。近於現代語所謂
之「思想」、「意志」等。當心起時,必有思之作用。蓋思乃
令心、心所造作之法,為身語意三業之原動力。 (摘自《佛光大辭 典》)
⑦ 斷滅:諸法因果各別,故非為常;因果相續,故非為斷。撥無此
因果相續之理,謂之斷滅之見,即斷見也,屬於邪見中之極惡
者。具體而言,主張眾生在死後,生命即完全斷滅、空無的看 法。 (摘自《佛學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⑧ 蓍卦:用蓍草占卜。蓍,讀音「師」。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⑨ 儒童菩薩:謂孔子也。《海錄碎事.十三上》引《清淨法行經》
云:「佛遣三弟子震旦教化,儒童菩薩彼稱孔丘,淨光菩薩彼稱
顏回,摩訶迦葉彼稱老子。」按,《清淨法行經》,《大藏經》
不載,蓋偽經也。《竹窗二筆》曰:「相傳孔子號儒童菩薩,童 者純一無偽之稱也。」 摘(自《佛學大辭典》 )
⑩ 三藏:經、律、論三藏是佛典的總稱,佛陀一生所說的教法,
後來弟子分類結集為三大部類,故稱三藏。 摘(自《中國佛教百科全 書》 )
⑪ 世間法:三界所有之有情非情,自惑業之因緣而生者,悉為有漏
無常。即四諦中苦集之二諦也。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⑫ 出世間法:出離有漏繫縛的無漏解脫法。以四諦中滅道二諦為出
世間法。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譯 文】
一六九
慈湖先生是位尊崇儒學、通習儒家經書的人,想必看過孔子所 寂感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七〇
說的「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這段話。(意思是,
人的心,抓住它就存在,放開它就消失;心的來去 没有定時,沒人知
道它的去向。)慈湖先生就此基礎進一步談論精神,又進一步談論良 知。這段話就是佛所說的真知嗎?
我認為:這也不是佛所說的真知。因為真知沒有存亡,也沒有來
去。只有「莫知其鄉」這一句與「真知」的意思相近似,但仍不能說 與真知完全相同。
孔子還說過:「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
故。」(意即:宇宙萬物之原,無思無為,寂然不動,雖然不動,但
有感應作用,能照明一切,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能消除內在的思
慮及外在的造作而達到寂靜狀態,這就是「莫知其鄉」的意思。孔子
說的這段話,如果沒有最後這句「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則變成了斷
滅之見,落入斷滅則成無知、不明事理了。「通天下之故」這一句前
面如果沒有「無思,無為,寂然不動」那三句,就會變成胡思亂想、
虛妄知見。人人本具的心性能起觀照作用,照見一切,通達無礙,這
就是寂而通的真知。然而孔子所說的這段話,只是在論述《易經》的
道理,並不是在論述人人本具的真心,所以人們以為孔子這些話只是 屬於占卜的言論而已。
因為當時接受佛陀教化的時節尚未到,眾生得度的機緣還不成
熟,所以孔子只是稍微露出一點消息,寄寓在《易經》中,使有心人
自己去領悟這其中的深意。真是偉大啊!可見孔子是多麼善於解說心
法。這使我更加深信孔子就是佛派遣至中國教化眾生的儒童菩薩啊!
既然這樣,讀儒書也就足以了生死,為何還要學佛呢?我認為:
佛談論有關真知這樣的妙理,遍含於三藏,而在儒書千言萬語中,只 是偶而提及一二。
一七一
孔子並非不知心性妙理,只不過孔子是以世間法的教化為主,釋 寂感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七二
迦牟尼佛是以出世間法教化為主。人人本具的心性真知雖無二無別,
一
只是門徑方法有所不同,學者不得不各自依其適合的門徑來學習!
來生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願力輕微,又不求淨土,是人
來生多感富貴之報,亦多為富貴所迷,或至造業墮落者。有老僧搖手
不之信。予謂無論隔世,親見一僧結茅北峰之陰,十年頗著清修;一
時善信敬慕,為別創庵,徙居之,遂致沈溺,前所微得俱喪。現世且
然,況來生耶!問此為誰?予云:「即老兄是。」其人默然。 【註 釋】
① 結茅:編茅為屋,謂建造簡陋的屋舍。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今生只偏重於持戒修福的出家人,如果沒有明心見性,或道心願
力輕微,又不發心念佛求生淨土,這種人來生大多感得富貴的果報,
也大多會被富貴所迷戀,甚至有的會因此造業墮落。有位老僧聽我這 樣說,搖手不信。
我對他說:「前世的事暫且不論。我親眼見過一位出家人在北峰
幽靜的地方,搭蓋簡陋的屋舍居住,十年來頗得清修的名聲。後來,
突然一下子就得到許多善男信女的敬慕,為他另建一座庵堂,請這位
出家人遷居於此;卻因此使得這位出家人沈溺於名聞利養中,前幾年
一七三
清修微有所得,如今全都喪失了。今生尚且如此,何況來生呢?」 老僧問:「這位出家人是誰?」 我答道:「就是老兄你啊!」
一
他聽後就沈默不語。
來生
) (
來生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
一七四
僧有見貴顯人而心生慕羨願似之者,復有見貴顯人而心生厭薄若
不屑者,是二人皆過也。何也?爾徒知慕羨彼,而寧知彼之前生,即
爾苦行修福僧人乎?則何必慕羨!爾徒知厭薄彼,而寧知爾之苦行,
來生當作彼有名有位官人乎?則何可厭薄!既未離生死,彼此更迭,
如汲井輪,互為高下,思之及此,能不寒心?但應努力前修,不捨寸 陰以期出世,安得閒工夫為他人慕羨耶?厭薄耶? 【註 釋】
① 厭薄:厭惡鄙視。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寧:豈、難道。 (摘自《國語字典》)
③ 更迭:交替、更易。迭,讀音「疊」。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汲井輪:以取井水之車輪,輪轉不絕,比喻生死輪迴之相續無
窮。汲,讀音「及」。 摘(自《佛學大辭典》、《佛光大辭典》) ⑤ 寒心:戒懼、擔心。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有些出家人看見地位尊貴顯赫的人,而心生羨慕,希望自己也
能像他們一樣;又有些出家人看見地位尊貴顯赫的人,而心生厭惡鄙
視,不屑一顧。這兩種人的看法都過於極端。為什麼?你只知道羨慕
他們,豈知他們的前生,不就是像你這樣苦行修福的僧人呢?何必羨
慕!你只知道厭惡鄙視他們,豈知你今生的苦行,來生也可能像他們
那樣成為地位高的官吏和尊貴顯赫的人物呢?何必厭惡鄙視!
既然我們都還未脫離生死輪迴,貧富、貴賤等種種果報,只是彼
此交替、更換受報而已,就像取井水之車輪,互為高下,但卻永不停
止。想到這裡,能不戒慎恐懼嗎?出家人只應精勤修行,不捨晝夜,
二
一七五
以期出離三界、了脫生死,哪有閒工夫去羨慕或者厭惡鄙視別人呢? 來生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棄捨所長
一七六
凡人資性所長,必著之不能捨。如長於詩文者,長於政事者,
長於貨殖者,長於戰陣者,乃至長於書者、畫者、琴者、棋者,皆弊
精、竭神、殫智、盡巧以從事;而多有鉤深窮玄,成一家之名以垂世
不朽。若能棄捨不用,轉此一回精神智巧,抵在般若上,何患道業之 無成乎?而茫茫古今,千百人中,未見一二矣! 【註 釋】
① 資性:資質天性。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所長:擅長之處,長處。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貨殖:經商營利。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戰陣:作戰的陣法。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鉤深窮玄:探索並極盡深奧玄妙的道理。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一家:一家學說,一個流派。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般若:即通達真理的無上妙慧。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譯 文】
一般人若有擅長某事物的天分,一定會執著其專長而不能捨棄。
譬如有擅長於詩詞文學的人,有擅長於政事的人,有擅長於經商的
人,有擅長於謀略戰術的人,甚至有擅長書法、繪畫、琴藝、棋藝的
人,這些人都是竭盡所有精神,用盡所有的巧智,以從事其專長。當
然也有很多人能將其專長發揮到最精深奧妙之處,自成一個學說、流
派,因此而名垂不朽。這些人如果能捨棄所長,把他所有的精神智巧
轉而用在修學般若智慧上,何須擔憂道業會沒有成就?然而從古至
一七七
今,茫茫人海,千百人中還沒有看到有任何一人能放得下啊!
棄捨所長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種鼠
一七八
家鼠穿墉走梁、循床入篋,纍纍然與人近,而逃形避影,自古
無能豢而狎之者;松鼠以山巖為國,樹杪為家,若方外之士、化外之
民,而人得置之襟懷,馴如慈母之撫赤子。此其故何也?意者,宿習
之使也。彼家鼠,其昔穿窬之盜者耶;彼松鼠,其昔為人之服役者 耶。均之畜生,而不無彼善於此也,術不可不慎也。 【註 釋】
① 墉:讀音「雍」,牆垣。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篋:讀音「切」,小箱子,藏物之具。大曰箱,小曰篋。 (摘自 《漢語大詞典》)
③ 纍纍然:連續不斷的樣子。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豢:讀音「換」,飼養牲畜。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狎:讀音「俠」,親近。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山巖:險峻的高山。巖,讀音「言」。 (摘自《漢語大詞典 》)
⑦ 方外之士:不涉塵世或不拘世俗禮法的人。多指僧、道、隱者。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⑧ 化外:指政令教化所達不到的地方。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⑨ 穿窬:窬,讀音「於」,門旁的小洞。穿窬,指翻越。 挖牆洞和爬牆頭,指偷竊行為。
指小偷。 (摘自《漢語大詞典》)
二種鼠
一七九
松鼠以高山為國、樹梢為家,牠們如同不涉塵世的隱士、疆外的
抓到,也沒有人願意親近飼養牠們。
常與人接近,然而見到人時就逃得不見蹤影,自古以來,不容易被人
家鼠在牆壁屋樑上穿越行走、沿著床邊竄入箱子,其行跡雖然常
【譯 文】
2 1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八〇
遊民,但是人們是可以抓得到牠們,之後就會把牠們擁入懷中愛惜, 牠們被馴服的樣子,就像幼兒被慈母撫摸一樣。 這是什麼緣故呢?
我認為這應該是過去世的善惡習氣所造成的。家鼠在過去世,可
能是翻牆鑽洞的盜賊;松鼠在過去世,可能是為他人服勞役的奴僕。
雖然同為畜生,彼此之間還是有好壞的差別。所以選擇行業技藝不可 不謹慎啊!
僧習
末法僧有習書、習詩、習尺牘語,而是三者,皆士大夫所有事,
士大夫捨之不習而習禪,僧顧攻其所捨,而於己分上一大事因緣置之 度外,何顛倒乃爾! 【註 釋】
① 末法:謂如來滅後,教法垂世,人雖有稟教,而不能修行、證
果,是名末法。據《法住記》云:「佛告阿難:我滅度後,末法
一萬年。」又據《法苑珠林》云:「由佛錫杖在龍窟中因緣,復
令末法增住二萬年,是則末法總三萬年。」 (摘自《三藏法數》)
② 尺牘:本指古代書寫用的木簡,後相沿為書信的通稱。牘,讀音
「讀」。 (摘自《國語辭典》)
③ 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 (摘自《漢語 大詞典》)
④ 一大事因緣:出自《法華經》。一切如來出現於世,皆為開示
一切眾生本有實相,令其咸得悟入佛之知見。捨此則非如來出
世本懷,經云:「如來惟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是也。
「一」,即一實相。「大」,其性廣博。「事」,如來出世度生
一八一
之儀式。「因」,眾生具此實相而能成機感佛。「緣」,如來證 僧習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此實相而能起應度生。 (摘自《三藏法數》) 【譯 文】
一八二
末法時期,有出家人把寶貴的時間用在學習書法、學習詩詞、
學習書信用語上;而這三件事本來是世間讀書人所要用心學習的。目
前,讀書人把這三事捨棄不學而來學佛法;然而出家人反倒去鑽研讀
書人所捨棄的事物,卻把自己本分的一大事因緣(自覺覺他),置之 度外,真不知為什麼會顛倒到這種地步!
古今人不相及
本朝尊宿,自洪武至今,殆不多見。無論唐宋,只如元之中峰、
天如諸老,今代唯琦楚石一人可與馳騁上下,況古之又古耶!得非世
愈降、障愈深耶?豪傑固無文王猶興,畢竟星中之月而已。然則末法
中人,不可妄自尊大而輕視古德,又不可甘心暴棄而不為豪傑也。
【註 釋】
① 尊宿:德尊年長者。《觀經》序分義曰:「德高曰尊,耆(音
「其」)年曰宿。」宿,讀音「素」,謂年齒高、歲數大。 (摘 自《佛學大辭典》、《漢語大詞典》)
② 洪武: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明太祖)的年號。 (摘自《中國大百 科全書智慧藏》)
③ 中峰:元代臨濟宗僧。名明本,號中峰,又稱智覺禪師、普應國
師。幼於天目山參謁高峰原妙。二十四歲從高峰出家,其後並嗣
其法。自此居無定所,或泊船中,或止菴室,自稱幻住道人,僧
俗瞻禮之,世譽為江南古佛。仁宗曾招請入內殿,師固辭不受,
僅受金襴袈裟及「佛慈圓照廣慧禪師」之號,元英宗且歸依之。
一八三
後於至治三年八月示寂,世壽六十一。 (摘自《佛學大辭典》、《佛 光大辭典》) 古今人不相及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八四
④ 天如:元代沙門,名惟則,號天如。得法於中峰。註《楞嚴》,
集唐宋之九解,附以補註,稱為《會解》,盛行於世。交光之
《楞嚴正脈疏》曰:「自元末及今二百餘年,海內講聽《楞嚴》
者,惟知有《會解》,而他非所尚。」馮夢禎之本住白文序曰:
「是經譯梵以來,疏解者十餘家,唯天如《會解》,學者翕然宗
之。以為是足盡《楞嚴》矣,不知是天如楞嚴,非如來所說之楞 嚴也。」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⑤ 琦楚石:元末明初僧。名梵琦(音「其」),字楚石。得法於元
叟端(元代元叟行端禪師,叟,讀音「 」)。元代至正七 年(公元一三四七年),順宗賜號「佛日普照慧辯禪師」。洪武
三年,一喝而寂,世壽七十五。明朝國初第一等之宗師也。 (摘 自《佛學大辭典》、《佛光大辭典》)
⑥ 馳騁:讀音「持逞」,指在某個領域縱橫自如,能充分發揮才
能。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豪傑固無文王猶興:此句引用自《孟子.盡心章句上》:「待文
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此為勉 人自動向上。
⑧ 古德:乃對古昔有德高僧之尊稱。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 文】
本朝(指明朝)佛門中的有德高僧,自開國初年洪武時期至今,
幾乎不多見了。暫且不論唐、宋時期的有德高僧,就只論元朝的中峰
明本禪師、天如惟則禪師等諸位長老尊宿,現代(指明朝)只有梵琦
楚石禪師一人可與他們相比;況且唐宋時期及更遠前的朝代,出現更
多的有德高僧呢!難道眾生的業障,一世比一世更深重,所以高僧愈 來愈少?修行愈來愈難成就?
一八五
即使沒有周文王那樣的聖人出現教化,豪傑之士也能自覺而奮發 古今人不相及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八六
向善,但這種人畢竟極少數,就像繁星中的孤月而已。然而生於末法
時期的眾生,是不可以妄自尊大而輕視古昔的有德高僧;但是,更不 可甘心自暴自棄而不敢擔當為豪傑啊!
物不遷論駁
有為物不遷論駁者,謂肇公不當以物各住位為不遷,當以物各
無性為不遷。而不平者反駁其駁。或疑而未決,舉以問予。予曰:為
駁者,固非全無據而妄談;駁其駁者,亦非故抑今而揚古,蓋各有所
見也。我今平心而折衷之:子不讀真空、般若、涅槃三論,及始之宗
本義乎?使無此,則今之駁,吾意肇公且口掛壁上,無言可對、無理
可伸矣!今三論發明性空之旨,罔不曲盡,而宗本中又明言緣會之與
性空一也,豈不曉所謂性空者耶?蓋作論本意,因世人以昔物不至
今,則昔長往,名為物遷,故即其言而反之。若曰:爾之所謂遷者,
正我之所謂不遷也。此名就路還家,以賊攻賊,位不轉而易南成北,
質不改而變鍮為金,巧心妙手,無礙之辯才也。故此論非正論物不遷
也,因昔物今物二句而作耳。若無因自作,必通篇以性空立論,如三
論矣!茲徑以不曉性空病肇公,肇公豈得心服?是故「求向物於昔,
於昔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此數言者,似乖乎性空之
旨;然昔以緣合不無,今以緣散不有,緣會性空既其不二,又何煩費
辭以辨肇公之失哉?或問:何故彼論通篇不出此意?曰:以有「緣會
不異性空」之語在宗本中,觀者自可默契耳。若知有今日,更於論尾
增一二語結明此意,則駁何由生?吁!肇公當必首肯,而不知為駁者 之信否也。 【註 釋】
① 物不遷論:《肇論》其中之一。後人收集後秦僧肇所著之〈宗本
一八七
義〉、〈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附劉遺民 物不遷論駁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八八
問答書)〉、〈涅槃無名論〉諸論,以大師之名冠於本論,故題
名為《肇論》行世。僧肇為鳩摩羅什門下四聖之一,號稱解空第
一。《肇論》內容闡釋諸法無自性、不可得、空等妙理。〈物不
遷論〉,乃闡發般若性空學說,謂雖有生起、流轉等現象,然其
本體恆不遷(不動)。即一切事物表面上似乎不停在變化、運
動,實則其真性是不變、不運動的。僧肇根據《般若波羅蜜多
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大品)般若經》以及《大智度論》
和《中論》有關「法無去來,無動轉者」的說法,認為事物本無
「來」,亦無「去」,表面上看事物在運動,實際上並沒有運
動。僧肇既反對萬物皆在運動的見解,又反對萬物都處靜止的說
法,而主張「動靜未始異」,即動即靜,動靜一如。 (摘自《佛光 大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
② 物不遷論駁者:僧肇所著之〈物不遷論〉,在明末引起了爭辯,
挑起這場論爭的空印鎮澄,他著《物不遷正量論》評論:「往嘗
讀肇公〈物不遷論〉,大都以物各住位,成立不遷,而後以物之
今昔有無、不去不來,以明物性之各住。要之辭意婉切,乃肇師
獨 見 之 妙 , 但 於 契 經 不 甚 允 合 耳 。 …… 般 若 云 : 『 諸 法 無 去 來
相,無動轉者。』肇公本此為〈物不遷論〉,而其釋義則物各性
住而已矣。嘗試思之,法無去來義,遍諸聖教,乃吾法之玄綱
也。而性住之談果能盡之乎?竊自疑焉。……修多羅(佛法)以
諸法性空為不遷,肇公以物各性住為不遷。」據此,鎮澄把「性
空」與「性住」對立起來,進而說明性空是物不遷(不生不滅即
不遷)的論據,並把矛頭指向「性住」說,指出以性住為物不遷
的論據是違背佛法的。明代許多佛教大師並不同意鎮澄的看法,
例如明末雲棲袾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三位大師,他們不拘泥
一八九
於文字,直探撰述的根本精神。〈物不遷論〉,從題名看,似乎 物不遷論駁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九〇
是反對佛家主張「無常」的說法,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他之所謂
「不遷」,乃是針對小乘執著「無常」的人而說的。依佛家無常
說,應該講遷,現在反講不遷,正是針對聲聞緣覺執著無常,不
懂得真正的意義者而言。防止人們執著「常」所以說「去」;防
止人們執著「無常」所以說「住」。因此,說去不必就是去,稱
住不必就是住。這就說明,僧肇之所謂不遷,並非主張「常」而
反對「無常」,而是「動靜未嘗異」的意思,決不能片面地去理
解。 (摘自《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二期》、《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③ 肇公:即東晉僧肇大師,羅什門下四哲之一。初好老莊,及讀
《維摩經》而感悟,遂出家。善方等大乘經典,兼通三藏。聞鳩
摩羅什羈留涼土,前往從之,羅什歎為奇才。及至姚秦破涼,乃
隨侍羅什入長安。稟姚興之命,與僧叡等於逍遙園詳定經論,
解悟彌深,被稱為解空第一。弘始六年,羅什譯出《大品般若
經》,師乃撰〈般若無知論〉呈之,頗受鳩摩羅什及慧遠之讚
賞。後又撰述〈不真空論〉、〈物不遷論〉、〈涅槃無名論〉、
《注維摩詰經》十卷等。惜英齡遽摺,義熙十年示寂,年僅三十 一。 (摘自《佛光大辭典》、《佛學大辭典》)
④ 無性:一切諸法因緣和合而生,緣散則滅,無有實體,故稱無
性。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⑤ 性空:謂一切諸法自性本空,皆從因緣和合而生,若不和合,則
無是法。如是諸法性不可得,是名性空。 (摘自《三藏法數》)
⑥ 宗本:指僧肇所著的〈宗本義〉。其內容闡述本無、實相、法
性、性空、緣會等名相雖異,義理實一的道理。意即宇宙萬法都
由因緣會合而生,若因緣未會遇則無有果;又因緣離散,萬法就
壞滅,可知並非真實有。以此推度,萬法雖現有而性常自空,所
一九一
以稱為「性空」,性常自空即為「法性」,法性真實如是即為 物不遷論駁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九二
「實相」,稱為「本無」。「本無」是緣生實相,超一切名言
分別,故不能說它是有,也不能說它是無。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 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⑦ 就路還家:無論你在哪個地方,不必繞圈子,都能直接回家。說
明佛法有無量法門,都是為了接引不同根性的眾生,各個人依其
根性,就其適合的法門,直指心性。 (摘自「淨空法師專集」)
⑧ 以賊攻賊:比喻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特點、弊病來反對不良事物;
或利用一種壞東西抵制另一種壞東西。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⑨ 鍮:讀音「偷」。鍮石,係銅與爐甘石鍊成之合金,次於金。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 文】
有人對僧肇大師所著的〈物不遷論〉提出爭辯,認為肇公不應該
以一切諸法本來任運安住法位,來解釋諸法不遷不變;應當以一切諸
法自性本空,皆從因緣和合而生,緣散則滅,無有實體,故諸法自性
不可得,所以不遷不變。但是,不認同這說法的人又反駁它。
有人對此爭辯感到疑惑,不知誰是誰非?便來問我。我認為:
反駁〈物不遷論〉的人,固然不是全無根據而妄談;而反對這種駁斥
論點的人,也不是故意要貶斥今人而稱頌古人,他們只是各有所見而 已。
我現在用公正客觀的態度來剖析此事:不知你是否讀過肇公所
著的〈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槃無名論〉這三論,以及
論初的〈宗本義〉?假使您沒讀過以上幾篇論著,則現今對〈物不遷
論〉的爭辯,我想即使肇公在這裡,也只好將口掛壁上,無言可對、
無理可伸了。肇公所著的這三篇論文,闡明性空的奧旨,極為周到詳
一九三
盡;而〈宗本義〉中也明白說出「緣會」與「性空」等名相雖異,義 理實一,難道他會不曉得「性空」指的是什麼嗎? 物不遷論駁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九四
肇公作〈物不遷論〉的本意,是因為世人總以為從前的事物不
能延續到現在,就認定從前的事物已經消逝了,這就稱為物遷(事物
是生滅遷流的)。所以肇公為了破除世人對「物遷」觀念的執著,反
講「物不遷」。換言之,你所說的「遷」,正是我所說的「不遷」。
這就叫就路還家、以賊攻賊,位置沒變而易南成北(因覺悟故不迷方
向),本質未改而變鍮石為金(因覺悟故識真金),真是巧妙的心
思、絕妙之手段,能隨眾生根機,對佛法縱辯宣揚,悉使通達,皆無 疑礙啊!
所以〈物不遷論〉並不是在論述物性不遷而已,而是針對「過去
事物已滅、現在事物有生」這兩句而作的。若肇公不是為了破除世人
對「物遷」觀念的執著而作,〈物不遷論〉全篇必以性空立論,就像
〈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槃無名論〉這三論一樣。有人
竟以肇公不曉得性空之理來駁斥他,肇公豈能心服啊!
所以〈物不遷論〉裡的這幾句話:「求向物於昔,於昔未嘗無;
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乍看之下,似乎與性空的義旨相背離;
但是其中的道理,其實很簡單:昔以緣合故不無(過去,因緣具足和
合故不無),今以緣散故不有(現在,因緣離散故不有)。既然曉得
緣會、性空的義理是相同的,又何必多費言詞來辨斥肇公論著的缺失 呢?
有人問:「為何〈物不遷論〉全篇中都沒有把『緣會不異性空』
這個意思說出來?」我認為:因為〈宗本義〉中已將「緣會不異性
空」的意思非常詳細說明了,讀者自能領會吧!若知道會有今日對此
論的爭辯,肇公一定會於論文末後增加幾句話來說明此意,就不會產 生任何爭辯了!
一九五
吁!我這麼解釋,想必肇公定會同意,就不知反駁此論的人能否 相信我的分析? 物不遷論駁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碧巖集
一九六
圓悟作碧巖集,妙喜欲入閩碎其板,淺智者遂病圓悟,不知妙
喜特一時遣著語耳!夫雪竇百則頌古,先德謂是頌古之聖;而圓悟始
為評唱,又評唱之聖也。而不免為文字般若。愚者執之,故妙喜為此
說,碎學人之情識也,非碎碧巖集也。其言碎者,彷彿雲門一棒打殺
之意也。神而明之,碧巖寸寸旃檀;執而泥之,一大藏板皆可碎也。 噫!可與知者道也。 【註 釋】
① 《碧巖集》:宋代圓悟克勤禪師所編。又稱《碧巖錄》、《圓
悟老人碧巖錄》、《圓悟碧巖集》,全稱《佛果圓悟禪師碧巖
錄》。為禪宗最具代表性的公案評唱集,屬四家評唱語錄之一。
本書是圓悟克勤禪師於宋徽宗政和年間,住持湖南澧州夾山靈泉
禪院的時候,根據雪竇重顯的《頌古百則》,加以評唱,又經
過他的門人編集而成的。「夾山」被禪師們稱為「碧巖」,因此
圓悟克勤把他的評唱集取名為《碧巖錄》(或稱《碧巖集》)。
自從《碧巖錄》問世,宗門派別逐漸傾向於合流,而「禪機」也
逐漸融化於「詩境」,對禪風變化的影響頗大,而圓悟的大弟子
大慧宗杲禪師,發現學人參禪所答,非其實悟,總是出自《碧
巖錄》的模仿,為了挽救學人不明根本、專尚語言以圖口捷的弊
害,依「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之宗趣,視《碧巖錄》為祕傳不授
之書而當眾焚燬之,並禁止其流傳。三教老人在《碧巖錄》前面
序文寫到:「圓悟顧子念孫之心多,故重拈雪竇頌;大慧救焚拯
溺之心多,故立毀《碧巖集》。」同是為了子孫好,所做雖然相
反,其心即一。故本書成後二百年間未見於叢林。直至元代大德
一九七
年間由張明遠重刊,尊之為宗門第一書,方始盛行於緇素之間。 碧巖集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九八
(摘自《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② 圓悟:宋代僧,名克勤,字無著,又稱圓悟克勤、佛果圓悟。幼
時出家,後至五祖山參謁法演,蒙其印證。與佛鑑慧懃、佛眼清
遠齊名,被譽為叢林三傑,世有「演門二勤一遠」之稱,或稱
「演門三佛」。政和初年至荊州,當世名士張無盡禮謁之,與
之談論華嚴要旨及禪門宗趣。復受澧州刺史之請,住夾山靈泉
禪院。時因樞密鄧子常之奏請,宋徽宗敕賜紫服及「佛果禪師」
之號。政和末年,奉詔移住金陵蔣山,大振宗風。後居於金山,
高宗幸揚州時,詔其入對(對:指帝王召見),賜號「圓悟禪
師」,世稱圓悟克勤。後歸成都昭覺寺。紹興五年示寂,世壽七
十三,諡號「真覺禪師」。 (摘自《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 書》)
③ 妙喜:見第五十二頁。
④ 雪竇:北宋雪竇重顯禪師。字隱之,號重顯。家世豪富,以儒業
傳世。幼受家學,而志存出世,乃以妙齡離俗入道。得法於復州
北塔之智門祚禪師。後轉徙明州雪竇山資聖寺,海眾雲集,大揚
宗風,乃有「雲門宗中興之祖」之稱。又以師久住雪竇山,後世
多以「雪竇禪師」稱之。於皇祐四年入寂,世壽七十三。諡號
「明覺大師」。師曾製《頌古百則》,以闡明禪門玄旨。 (摘自 《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⑤ 《百則》:指雪竇重顯禪師所作的《頌古百則》。雪竇重顯禪師
從禪宗公案及《維摩》、《楞嚴》、《金剛》等諸經中選取一百
則的公案及經句,在每則公案或經句後面有頌古,所以其內容僅
有「本則」及「頌古」而已。這一百則公案,主要是以雲門宗的
公案為重點,從下列各則公案的統計上可知:雲門文偃十四則,
一九九
趙州從諗十一則,百丈懷海四則,馬祖道一、雪峰義存、南泉普 碧巖集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〇〇
願各三則,《楞嚴經》、文殊、巴陵顥鑒、鏡清道怤、南陽忠國
師、智門光祚、仰山慧寂、風穴延沼、投子大同各二則,其餘如
《維摩經》等都是一則。 (摘自《禪宗典籍五五0種提要》、《中華佛 教百科全書》)
⑥ 頌古:頌讚古則之意。即禪家就古人提撕的公案,以偈頌揭示其
意旨,以令後學識得歸趣。頌古原是為了使人在諷詠吟誦時,能
領會古則的妙旨,原屬一種禪文學,但因後人往往好新,求奇求
變,乃反使簡勁風格陷於浮華冗漫。《禪林寶訓》卷四云︰「心
聞曰,教外別傳之道至簡至要,初無他說。前輩行之不疑,守之
不易。天禧間,雪竇以辯博之才,美意變弄,求新琢巧,繼汾陽
為頌古,籠絡當世學者,宗風由此一變矣。逮宣政間,圓悟又出
己意離之,為《碧巖集》。……於是新進後生珍重其語,朝誦暮
習,謂之至學,莫有悟其非者。痛哉!學者之心術壞矣。紹興
初,佛日(即大慧宗杲禪師)即碎其板,闢其說。」此意在痛斥
頌古之弊,並對大慧宗杲提議將《碧巖錄》的刻板付諸一炬頗表
讚許。雖然如此,頌古之風在宋代以後仍然盛行於禪門之中,並 未稍衰。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⑦ 古則:即古德所示之語句。於禪宗,舉凡佛祖之言句、古德所垂
示之語句、古德悟道之公案、師家相見彼此勘驗之問答等,皆為
後世參禪者所尊為規範之法則,故稱古則,或並稱古則公案。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⑧ 評唱:品評提倡古人之說也。《碧巖錄》是圓悟克勤禪師以雪竇
禪師所著的《頌古百則》作底本,在每則公案加上「垂示」(重
點提醒)、「著語」(短評)、「評唱」,還有原來底本的「本
則」及「頌古」,所以《碧巖錄》是由這五種文章所構成的。
二〇一
「評唱」是在「本則」及「頌古」的後面所附的文章,詳細講解 碧巖集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〇二
其有關事情,而且作一個概括的總評論,以便啟發開導學人的見
地。 (摘自《佛學大辭典》、《禪宗典籍五五0種提要》)
⑨ 文字般若:凡是佛所說的一切教法,或是佛弟子所說的一切言
教,不論是語言或是文字,都稱為文字般若。 (摘自《佛學常見辭 彙》)
⑩ 雲門:唐末五代雲門文偃禪師,為雲門宗之祖。曾參學於道明門
下,盡得其道。又謁雪峰義存,依住三年,受其宗印。同光元
年,於雲門山創建光泰禪院,道風愈顯,海眾雲集,法化四播。
後漢隱帝乾祐元年,南漢王劉龔敕賜「匡真禪師」。二年四月十
日上表辭王,垂誡徒眾,端坐示寂,世壽八十六,僧臘六十六。
北宋乾德四年,太祖復追諡「大慈雲匡真弘明禪師」。師之機鋒
險峻,門風殊絕,世稱「雲門文偃」。於化導學人時,慣以一字
說破禪旨,故禪林中有「雲門一字關」之美稱。此外,亦常以
「顧、鑒、咦」三字啟發禪者,故又有謂之為「雲門三字禪」 者。 (摘自《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⑪ 一棒打殺:禪林用語。乃揮拳棒喝,表現禪機之禪語。係禪師接
引弟子所用之嚴格機鋒,以之驅除學人之惡見妄想。《雲門錄》
卷中:「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
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師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
殺與狗子喫卻,貴圖天下太平。』」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⑫ 旃檀:讀音「沾談」,香木名。譯曰與樂,或是與藥,能除病
故。出自南印度摩羅耶山,其山形似牛頭,故名牛頭旃檀。《慧
苑音義》上曰:「旃檀,此云與樂,謂白檀能治熱病,赤檀能去
二〇三
風腫,皆是除疾身安之樂,故名與樂。」 (摘自《佛學大辭典》、 《翻譯名義集》)
碧巖集
【譯 文】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〇四
圓悟克勤禪師作《碧巖集》,妙喜宗杲禪師看到學人執著其語,
將「禪機」流於「詩境」,而不重實悟,所以欲至福建毀碎《碧巖
集》的木刻板。見識淺陋的人也因此跟著非議圓悟禪師,殊不知妙喜 宗杲禪師只是為了除去世人的執著,才說這樣的話!
雪竇重顯禪師作《頌古百則》,頌出古則奧義,古大德稱其為頌
古之聖;圓悟克勤禪師在《頌古百則》每則公案後加上「評唱」,以
便啟發開導學人的見地,因此被稱為評唱之聖。但頌古、評唱還是屬
於文字般若的範疇,終究還是要靠學人自悟。由於愚昧的人對《碧巖
集》的文字深生執著,所以妙喜宗杲禪師故意這樣說,是為了打碎學
人的妄情識見,並不是要毀碎《碧巖集》啊!他所說的「碎」,正如 同雲門文偃禪師所說「一棒打殺」的意思。
若學人能善學而有明智如神,則《碧巖集》的每個字都如旃檀,
生香除病;但若一味地執著於文字相,則整部大藏經的經板也都可以 碎去啊! 唉!這些話也只能對具正知見的人說啊!
兜率悅張無盡
張無盡將見悅公,悅云:「吾當深錐痛 劄此人。」或謂諸官人多
喜承順,恐惡發。悅云:「我不過退院而已。」因盡力逼拶,無盡由
此了悟。愚謂悅公妙手陶鑄,其賢固不必論,而無盡委身知識,窮參 力究,終得發明,真士大夫學道之模範也。 【註 釋】
① 兜率悅:即宋代兜率從悅禪師。十五歲出家,為寶峰克文禪師之
法嗣。師學通內外,能文善詩,率眾勤謹,遠近讚仰。因住於隆
二〇五
興(江西南昌)兜率院,故世人尊稱「兜率從悅」。元祐六年示 兜率悅張無盡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〇六
寂,享年四十八。宋徽宗宣和三年,丞相張商英(無盡居士)奏 請諡號「真寂禪師」。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② 張無盡:即北宋宰相張商英。字天覺,號無盡居士。初任通川主
簿,一日入寺,見藏經之卷冊齊整,怫然曰:「吾孔聖之書,乃
不及此。」欲撰無佛論。後得讀《維摩經》,深有所感,遂傾心
佛法。神宗年間,因王安石之推舉,入朝任官。徽宗大觀四年任
宰相,是年,天久旱,乃受命祈雨,晚忽雨,徽宗大喜,賜「商
霖」二字。後因政策失敗,左遷衡州(湖南省)知事。元祐六年
曾謁廬山東林常總,獲其印可。並與蘇軾及黃龍派兜率從悅、晦
堂祖心、覺範德洪、真淨克文等禪僧為友,尤與圓悟克勤過從甚
密。宣和三年卒,世壽七十九。諡號「文忠」。著有《護法論》
一卷,是張無盡居士捍衛佛教的代表作。 (摘自《佛光大辭典》、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③ 深錐痛劄:用錐子深刺到痛。劄,讀音「渣」,扎、刺。比喻警
醒人之迷妄。 (摘自《漢語大詞典》、《佛光大辭典》) ④ 惡發:發怒、發脾氣。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退院:禪院住持之隱退,或稱退居。退院,亦須按規遵行。 (摘 自《佛光大辭典》)
⑥ 逼拶:猶逼迫。拶,讀音「匝」,逼、擠壓。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⑦ 陶鑄:比喻造就、培育。鑄,讀音「住」。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張無盡居士將要拜見兜率從悅禪師,從悅禪師得知後說:「我一 定要深錐痛劄警醒此人。」
二〇七
有人勸禪師:「許多為官者都喜歡受人奉承恭順,你那樣對他, 不怕他發脾氣?」 兜率悅張無盡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從悅禪師說:「我最多不當住持而已。」
二〇八
兩人見面後,從悅禪師即對無盡居士竭盡所能的勘驗逼拶,以斷 絕妄想思路;無盡居士因此開悟。
我認為悅公能用精妙高超的手法來造就無盡居士,他的才德見識
固不必論;而無盡居士能屈尊俯就於善知識,盡力參究,終於開發明 了自心本性,真可以作為士大夫學道的模範啊!
宗門問答
古尊宿作家相見,其問答機緣,或無義無味,或可驚可疑,或如
罵如謔,而皆自真參實悟中來,莫不水乳投、函蓋合,無一字一句浪
施也。後人無知效嚬,則口業不小。譬之二同邑人,千里久別,忽然
邂逅,相對作鄉語、隱語、諺語,傍人聽之,亦復無義無味,可驚可
疑,如罵如謔,而實字字句句皆衷曲之談、肝膈之要也。傍人固不知
是何等語,而二人者,則默契如水乳、如函蓋矣。今不如緘口結舌, 但向本參上著力,祇愁不悟,不愁悟後無語。 【註 釋】
① 宗門:本為諸宗之通稱,後為禪宗之自稱,因之稱餘宗曰「教
門」,或「教下」。宗,為所崇尚之教旨;門,為通入之義。 (摘自《佛學大辭典》、《佛光大辭典》)
② 問答:即往返答覆以闡明法門之義理。禪林中,弟子問、師家答
之方法。為教育、接引門徒的重要方法之一,並成為禪宗獨特之
宗風,盛行於中唐以後。師家回答時,多不用理論或邏輯答覆
之,而往往以看似怪異、荒謬不可解之語句或姿勢來觸發弟子之 悟性。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③ 作家:禪宗大有機用者之稱。禪者以詩文舉揚禪旨,為師者若
二〇九
體得真實義,能善巧度眾者,亦稱為作家。此外,發揮靈活之 宗門問答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一〇
機法,以接引學人之師家或本分之宗師,稱為作家知識。 (摘自 《佛學大辭典》、《佛光大辭典》)
④ 機緣:機,根機;緣,因緣。眾生之根機具有接受佛、菩薩等教
化之因緣,稱為機緣;凡說法教化皆以機根之純熟為緣而起。此
外,禪宗師家教化弟子時,極強調順應各種機緣而施行其教法。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⑤ 水乳投:水和乳極易融合,比喻情意融洽無間。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⑥ 函蓋合:盒子與其蓋子能相密合。 (摘自《國語字典》)
⑦ 效嚬:比喻人不善摹仿,弄巧成拙。語出自《莊子.天運》「東
施效顰」的典故。嚬,讀音「頻」,皺眉。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⑧ 邑:人民聚居之處。大曰都,小曰邑。泛指村落、城鎮。 (摘自 《漢語大詞典》)
⑨ 隱語:指不直說本意而借別的詞語來暗示的話。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⑩ 本參:禪宗開悟的三個階段,即︰本參(初關)、重關、末後
關。由參話頭引出無漏慧,由無漏慧,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名
為初關。既見性已,乃以無漏慧對治煩惱,到煩惱伏而不起現
行,方名重關。然煩惱之伏,猶賴對治功用,必至煩惱淨盡,任
運無功用時,始透末後一關。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譯 文】
古代禪林中尊宿宗師相見,他們的問答機緣,有的聽來沒有義理
法味,有的令人覺得驚訝疑惑,有的像是罵詈戲謔;但這些問答卻都
是從真參實悟中而來的,有如水乳、盒蓋般的交融密合,沒有一字一
二一一
句是隨便的或多餘的。後人無知而仿效那樣的問答對話,如此亂問亂 答所造的口業就不小了。 宗門問答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一二
譬如兩個同鄉的人,於遠地忽然久別重逢,互相講起了家鄉話、
隱語、諺語。旁人聽來,也是覺得這些對話無義無味、可驚可疑、如
罵如謔。其實,字字句句都是出自他們內心的肺腑之言。旁人固然聽
不明白,但是他們二人的默契卻如水乳、盒蓋般的交融密合。
今人既然不懂尊宿宗師們的問答機緣,不如閉口緘默,只管從最
基本的「參話頭」去用功,只愁不開悟,不必愁悟後無話可說。
醉生夢死
醉生夢死,恆言也,實至言也。世人大約貧賤、富貴二種:貧
賤者,固朝忙夕忙以營衣食;富貴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樂,受用不
同,其忙一也,忙至死而後已,而心未已也。齎此心以往,而復生,
而復忙,而復死,死生生死,昏昏蒙蒙,如醉如夢,經百千劫,曾無 了期。朗然獨醒,大丈夫當如是矣!
【註 釋】
① 恆言:常言、俗語。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齎:讀音「機」,懷著、抱著。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劫:原為古代印度婆羅門教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佛教沿之,而
視之為不可計算之長大年月。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④ 朗然:清澈、明白的樣子。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醉生夢死」這句俗語,實在是至理名言。世間人大概分為貧賤
和富貴二種:貧賤的人從早忙到晚,這是為了謀求生計而忙碌;而富
貴的人也是從早忙到晚,卻是為了享受五欲的快樂而忙碌。雖然這兩
種人的苦樂受用不同,但都是一樣的忙碌,一直忙到死為止。但是,
他們為了謀求生計與享受五欲的心識並不會隨著身體死亡而消滅,仍
二一三
然會帶著這個心識隨業投胎,出生之後又開始忙,又一直忙到死;就 醉生夢死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一四
這樣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糊裡糊塗,如醉如夢,經百千劫,不停地
輪迴,沒完沒了。洞明世事,擺脫塵勞,眾生皆醉我獨醒,大丈夫應 當像這樣啊!
真道人難
凡人造業者百,而為善者一二。為善者百,而向道者一二。向
道者百,而堅久者一二。堅久者百,而堅之又堅、久之又久,直至菩
提,心不退轉者一二。如是最後,名真道人。難乎哉! 【註 釋】
① 業:凡夫一切善惡思想行為,都叫做業。業之種類可歸納為身、
口、意三業。身業,指身所造作之業。身惡業指殺生、偷盜、邪
淫;身善業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業,即口所說之業
也。口惡業指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口善業指不兩舌、不惡
口、不妄言、不綺語。意業,即意所起之業。意惡業指貪欲、瞋
恚、邪見;意善業指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 (摘自《佛學常見 辭彙》、《佛光大辭典》)
② 菩提:此為梵語,意譯覺、智、知、道。廣義而言,乃斷絕世
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即諸佛所得清淨究竟之理也。 (摘自 《佛光大辭典》、《三藏法數》)
③ 不退轉:謂精進佛法,不斷地增長功德善根,不再退失、轉變。
退轉心,謂於諸善法,不能進修,或暫時發心修行,輒生退屈,
則不能到於涅槃彼岸也。 (摘自《俗語佛源》、《三藏法數》) 【譯 文】
世間一般人,造作各種業行的一百人中,造善業的只有一二人;
造善業的一百人中,能夠發心向道的只有一二人;發心向道的一百人
二一五
中,能夠堅持耐久的只有一二人;堅久於道業的一百人中,能夠堅持 真道人難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一六
到底、持續不斷,直至成就無上智慧,心不退轉的,只有一二人。能
夠做到最後的這一二人,才可以稱得上是「真道人」。要成為真道人 實在很不容易啊!
空所空盡
或曰:老子清靜經云「觀空亦空,空無所空」等語,即楞嚴「空
所空盡」之義。予謂:楞嚴初云「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今以清靜
名經,是動相不生而靜相猶生也。靜且未空,尚何論空空? 【註 釋】
① 老子:春秋戰國時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姓李,名耳,字
伯陽,謚聃,故亦稱老聃。著有《道德經》五千餘言,留傳於
世,亦稱為《老子》。西漢初,盛行黃老之學,老子名望漸隆。
東漢明帝、章帝之際,崇尚道術之士,更將老子當作祖師崇拜。
東漢末年,張陵創立天師道,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尊奉老
子為教主,並神化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是為老子成為道教教 主之始。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② 《清靜經》:道教經典。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另有一
稱為《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簡稱《常清靜經》、《清靜
經》。《道藏》內收錄本經七種註本,由最早之杜光庭註本(唐
末五代),推斷本經當屬晚唐以前之作品,而撰者不明也。全經
以「清靜」二字為主要宗旨。道教認為「清靜」是道的根本,萬
物清靜,則道自來居;人能清靜,則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本經
經文雖少,但為道教各派所重視,尤其全真教將其列入日常持誦
功課中必誦之經文。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並參考道教總廟 三清宮管理委員會出版的《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二一七
③ 動靜二相:為事物所具有之二種相狀,動為活動之一面,靜為止 空所空盡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一八
息之一面。一切諸法本來寂靜,因一念心動,則一切法變成對
立,所以產生生滅、來去、動靜這些對立的現象。 (摘自《佛光大 辭典》、「淨空法師專集」)
④ 空空:謂內身、外身、內外身俱空,而猶執空成病,復以空法而
破三空,是名空空。 (摘自《三藏法數》) 【譯 文】
有人說:「道教《清靜經》提到的『觀空亦空,空無所空』這些
內容,就是佛教《楞嚴經》所提到『空所空盡』的意思。」
我認為:《楞嚴經》有提到「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是指動相
與靜相二者全然不生、不起,這境界尚在「覺所覺空、空所空滅」之
前;而《清靜經》以「清靜」二字為全經宗旨,並以此為經名,雖不
執著動相,但是還執有一靜相啊!猶未放下靜相,還談什麼「空無所 空」、「空所空盡」呢?
教外別傳
或謂:「教外果有別傳乎?則一代時教閒文也。教外果無別傳
乎?則祖師西來虛行也。」曰:教外實有別傳,而亦實無別傳也。圓
覺不云乎:「修多羅如標月指。」指非月也,謂指外別有月可也;而
月正在所指中,謂指外別無月亦可也。執指為月,謂更無月者,愚
也。違其所指,而別求所謂月者,狂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而已。 【註 釋】
① 教外別傳:禪林用語。「教」指經教,即佛陀之言教;「別傳」
指於教外別對其機,以心傳心,謂之別傳,亦曰單傳。此謂禪宗
之相傳不依文字、語言,直悟佛陀所悟之境界,其所傳是經教之
外的另一種傳授。達磨之《悟性論》曰:「直指人心,見性成
二一九
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無門關》曰:「世尊云:吾有正 空所空盡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二〇
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
傳。」另據《祖庭事苑》卷五,懷禪師前錄載,禪宗傳法諸祖亦
以三藏教乘接引弟子,至達磨祖師時,始單傳心印,破執顯宗,
即所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摘自《佛光 大辭典》、《佛學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② 一代時教:釋迦牟尼佛自成道至滅度,一生中所說之教法;講經
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即釋尊所說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
法門等,稱為一代時教。 (摘自「淨空法師專集」、《佛光大辭典》) ③ 閒文:無關緊要的文字。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修多羅: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契者,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
生之機也。經,法也、常也,乃聖教之總名。此即指一切佛法之 總稱。 (摘自《三藏法數》、《佛光大辭典》)
⑤ 標月指:標,表之意。示月之指,稱為標月指。佛教將「真如」
比喻為「月」,故對不知真如者,以種種方法來說明真如實相。
標月指,即是佛所說之諸法,亦即八萬四千法門、五千餘卷之經
文。《圓覺經》:「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
畢竟非月。」《楞伽經》四曰:「如實觀察者,諸事悉無事。如
愚見指月,護指不觀月。計著名字者,不見我實心。」《楞嚴
經》二曰:「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
以為月體,此人豈亡失月體,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
月故。」《智度論》九曰:「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視
指而不視月,人語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看指而不
看月?此亦如是,語為義指,語非義也。」 (摘自《佛光大辭典》、 《佛學大辭典》)
【譯 文】
二二一
有人問:「佛陀於經教之外,真的還有另一種以心傳心的「教 教外別傳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二二
外別傳」教學方式嗎?如果有,那麼釋尊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便成了
無關緊要的文字了。可是,佛陀真的沒有「別傳」的佛法嗎?如果
沒有,則禪宗初祖菩提達磨遠從印度來中國傳法,等於是白走一趟 了!」
我認為:教外確實有別傳,也確實沒有別傳。《圓覺經》上不
是說過:「修多羅如標月指。」手指並不是明月,若說手指之外有明
月,並沒有錯;明月就在手指所指的方向那邊。若說除了所指的明月
以外,沒有其他的月亮,也沒有錯。如果有人執意認為手指就是明
月,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的月亮,這就太愚蠢了;如果有人不看所 指的月,而偏偏往別的方向去尋月,這就太狂妄了。
要能真正明瞭佛法的奧旨,關鍵就在於各人的領悟理解罷了。
發真歸元
楞嚴云:「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而中庸以喜怒
哀樂未發為中,既而曰:「致中則天地位。」會通儒釋者,謂中即真
元也。然歸元則世界消,致中則世界立,胡因同果異如此?蓋喜怒哀
樂,屬乎意根,第六識耳。今止意識不行,尚餘末那賴耶,洪濤息而 微波在也;曾未歸元,如何得虛空消殞? 【註 釋】
① 發真歸元:《首楞嚴義疏注經》卷九:「返妄歸真,始覺合本。
其所感者,隨妄消殞;前文云:諸器世間,應念化成無上知
覺。」《楞嚴經正脈疏》卷九:「發真歸元者,言住大定入圓通
者,真顯妄破,歸前無二本心也。空銷殞者,應念將化無上知覺
也。」 (摘自《大正藏》第三十九冊及《卍續藏》第十二冊)
② 《中庸》:《禮記》篇名。相傳為子思所作,闡述中庸之道。宋
二二三
朱熹將其從《禮記》中抽出,與《大學》、《論語》、《孟子》 發真歸元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合為四書。 (參考《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二二四
③ 喜怒哀樂:指凡夫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情者,
乃是非之主,利害之根。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④ 中和:中庸之道的主要內涵。儒家認為能致中和,則天地萬物均
能各得其所,達於和諧境界。《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
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
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摘自 《漢語大詞典》)
⑤ 意根: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一。「根」為能生之義。六根中
之前五根所對之境為四大(地、水、火、風)所形成之色法;意
根所對之境則為心法,意根對法境即產生意識。 (摘自《佛光大辭 典》)
⑥ 第六識: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
識、阿賴耶識)中居於第六,故謂為第六識,亦云第六意識。謂
意以法為緣而生意識。意識依根而生意根,因識而能分別,以能
分別前五根所緣色等五塵境界,是名意識。(五根者,眼根、耳
根、鼻根、舌根、身根。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 塵。) (摘自《佛學大辭典》、《三藏法數》)
⑦ 末那識:唯識宗所說八識中的第七識。梵語末那,華言染污意。
染污者,謂我痴、我見、我慢、我愛四惑常俱。意者,謂常思慮
第八識,度量為我,即第七識也。 (摘自《佛學大辭典》、《三藏法 數》)
⑧ 阿賴耶識:唯識宗所說八識中的第八識。梵語阿賴耶,華言藏
識。謂此識能含藏善惡諸法種子。 (摘自《三藏法數》) 【譯 文】
二二五
《楞嚴經》上說:「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一個 發真歸元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二六
修行人若能明心見性、證入圓通境界,妄破而真顯,回歸元來本性,
十方虛空、大千世界就應念化成無上知覺而消失;就好像一個人睡覺 作夢醒來後,夢中的境界頓時就消失了。
而《中庸》是以人之喜怒哀樂等七情都未發的狀態稱為「中」,
接下又說:「致中和則天地位焉。」當達到中和的和諧境界,則天地 萬物均能各得其所。
融會貫通儒釋二教的人認為:「《中庸》所說的『中』,即是佛
經上所說的『發真歸元』。」但是《楞嚴經》言「發真歸元」,則世
界消殞;《中庸》稱「致中」,則世界成立。如果「中」就是「發真 歸元」,為何因相同而果卻有如此差異呢?
喜怒哀樂屬於意根的作用,即八識中的第六識。《中庸》所指的
「中」,只是意識不起作用,然而還有後面的末那識、阿賴耶識呢!
大波浪雖止息,但是小波浪還存在。還未歸元,如何能得虛空、世界
消殞呢?
道話
古之學者,賓主相見,纔入門,便以此一大事因緣遞相研究。今
群居雜談,率多世諦,漫遊千里,靡涉參詢。遐哉古風,不可復矣! 嗟夫! 【註 釋】
① 賓主:賓,指學人、徒弟;主,指師家。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② 入門:即進入師門。凡蒙師父允許,剃髮成為弟子,以進入佛門
修行佛道,稱為入門。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③ 一大事因緣:出自《法華經》。一切如來出現於世,皆為開示一
切眾生,令其咸得悟入佛之知見、證諸法實相。捨此則非如來出
二二七
世本懷,經云:「如來惟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是也。 道話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二八
「一」,即一實相。「大」,其性廣博。「事」,如來出世度生
之儀式。「因」,眾生具此實相而能成機感佛。「緣」,如來證 此實相而能起應度生。 (摘自《三藏法數》)
④ 世諦:對真諦之稱。「世」者,世間、世俗;「諦」者,事實、
道理。世間之事實,又世俗人所知之道理,謂之世諦。又曰俗
諦,世俗諦,覆俗諦等。《涅槃經》曰:「如出世人所知者,第
一義諦。世間人所知,名為世諦。」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⑤ 靡:讀音「米」,沒有。 (摘自《國語字典》) ⑥ 遐:讀音「俠」,遙遠。 (摘自《國語字典》) 【譯 文】
古時候學道之人,與師家相見,才進入師門學習,師家便把一大 事因緣(諸法實相)提出來互相參究。
現在學道之人聚在一起閒聊時,大都說些世間雜話;即使外出雲
遊,也與參師訪道全無關涉。古代的道風真的是愈來愈遐遠囉!恐怕 無法再恢復了。唉,真可嘆!
楚失弓
楚王失弓,左右欲求之。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
也?」仲尼曰:「惜乎其不廣也。胡不曰:人遺弓,人得之,何必楚
也。」大矣哉!楚王固滄海之胸襟,而仲尼實乾坤之度量也。雖然,
仲尼姑就楚王言之,而未盡其所欲言也。何也?尚不能忘情於弓也。
進之則王失弓,王猶故也,無失也;假令王復得弓,王猶故也,無得
也。雖然,猶未也,尚不能忘情於我也。又進之,求其所謂我者不可 得,安求其所謂弓也、人也、楚也。 【註 釋】
二二九
① 楚失弓:語出自《孔子家語.好生》:「楚王失弓,楚人得之, 楚失弓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三〇
又何求之?」後「楚人弓」常用為典,多比喻失而復得之物,表 示對得失的達觀態度。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仲尼:見第一六六頁。 ③ 滄海:大海。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乾坤:稱天地。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忘情:淡漠不動情。 (摘自《國語辭典》)
⑥ 不可得:空之異名也。一切諸法的存在,當體空無,而無實體可
得也。《涅槃經》曰:「一切諸法本性自空。何以故?一切法性 不可得故。」 (摘自《佛學大辭典》) 【譯 文】
楚王出遊打獵時,丟失了一張弓,他的侍從急忙找尋此失弓,
楚王阻止說:「失弓的是楚國人,得弓的也還是楚國人,何必尋找 呢?」
孔子評論道:「可惜楚王的心胸尚不夠寬廣。他為什麼不說:失
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計較是不是楚國人得弓呢?」真是偉
大的胸懷啊!楚王固有大海般的胸襟,而孔子實有容納天地的度量。
雖然孔子的境界高於楚王,但是孔子只是就楚王的話加以推廣,
他說得還不夠圓滿透徹。為什麼?因為楚王與孔子都還執著於弓。如
果更進一步論述,楚王雖然失去了弓這個身外之物,但楚王還是楚
王,他自身這個「我」並沒有失去一分;假使楚王重新找到了弓,楚
王也還是楚王,他自身這個「我」並沒有增加一毫。儘管如此,看到
這一點還是不夠,因為這樣還執著個「我」在。再更進一步論述,想
二三一
要尋求所謂的「我」都不可得,又豈能找得到所謂的「弓、人、楚國 人」呢?
楚失弓
湯厄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
二三二
辛丑孟春十日,予隨例入浴,失足沸湯中,從踵及股。既而調
治乖方,踰兩月而後愈。雖備歷諸苦,而於苦中,照見平日過咎,生
大慚愧,發菩提心。蓋平日四大無恙,行坐隨意,眠起隨意,飲食隨
意,談笑隨意,不知其為人天大福也。安享此福,無復思念六道眾
生。且我此一餉安樂時,地獄眾生,挫燒舂磨者,不知經幾許苦矣!
餓鬼眾生,飲銅食血者,不知經幾許苦矣!畜生眾生,銜鐵負鞍,刀
割鼎烹者,不知經幾許苦矣!縱得為人,而饑寒逼迫者,服役疲勞
者,疾病纏綿者,眷屬分離者,刑罰責治者,牢獄監禁者,徵輸困乏
者,水溺火焚而死者,蛇螫虎囓而死者,含冤負枉而死者,其苦亦不
知幾許,而我弗知也。自今以後,得一餉安樂,即當思念六道苦惱眾
生,攝心正意,願早成道果,普濟含識,俾齊生淨土,得不退轉。剎
那自肆,何以上報佛恩,而下酬檀信也。勵之哉! 【註 釋】
① 孟春:春季的第一個月,農曆正月。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隨例入浴:依佛制,半月洗浴一次,除熱時、病時、作時、大風
時、雨時、遠行來時,則不在此限。《佛說目連五百問戒律中輕
重事經》云:「浴者,律制半月洗浴,唯除熱時不定。」《式义
摩那尼戒本》云:「若半月洗浴,無病應受,不得過。(除熱
時、病時、作時、大風時、雨時、遠行來時,不犯。)」 (摘自 《卍新纂續藏經》第四十四冊)
③ 踵:讀音「腫」,腳後跟。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股:大腿。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乖方:違背法度、失當。 (摘自《漢語大詞典》)
一
二三三
⑥ 慚愧:慚是對自己德學淺陋,常懷慚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惡 湯厄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受人譏評,生愧心而止惡。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二三四
⑦ 菩提心:菩提舊譯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譯曰覺,求正
覺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智度論》四十一曰:「菩薩初發
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往生論註》曰:
「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
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菩提心為上求下化之
心。願作佛心是上求菩提之心,度眾生心是下化眾生之心。 (摘 自《佛學大辭典》)
⑧ 四大:謂人之身,攬外地水火風四大而成內身四大,地者骨肉形
體也,水者血髓潤也,火者溫暖也,風者出入氣息也。因對色香
味觸四微,故稱為四大也。 (摘自《三藏法數》、《法門名義集》)
⑨ 一餉:片刻。餉,讀音「想」,短暫。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⑩ 舂:讀音「衝」,把穀物以杵臼搗去皮殼。舂磨者,是指地獄中
的罪人,被刀杖舂搗於臼中。( 摘自《漢語大詞典》、《中華佛教百科 全書》)
⑪ 徵輸:徵收賦稅。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⑫ 螫:讀音「是」,語音「遮」,含有毒腺的蛇、蟲等用牙或針鉤
刺人畜。 (摘自《國語字典》) ⑬ 囓:讀音「涅」,咬。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⑭ 攝心:謂心專注於一境,令不昏沈散亂。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⑮ 正意:意無邪念也。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⑯ 道果:道,菩提;果,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證涅槃之果,故稱道
果。《法華經.藥草喻品》:「漸次修行,皆得道果。」 (摘自 《佛光大辭典》)
二三五
⑰ 含識:梵語,意譯有情、眾生。以一切眾生皆有心識,故稱含
一
識;此總攝六道之有情眾生。 (摘自《佛光大辭典》) 湯厄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⑱ 自肆:放縱任意。 (摘自《漢語大詞典》)
二三六
⑲ 檀信:信眾之布施。施主之信仰,檀越之信施。「檀」為「施
與」之義。 (摘自《佛學大辭典》) 【譯 文】
明神宗萬曆辛丑年(公元一六0一年)正月初十,我依律制半月
洗浴一次,入浴時,不小心跌入滾燙的熱水中,從腳後跟到大腿皆被 燙傷。後又因調養治療失當,經過二個多月才痊癒。
燙傷治療期間,雖受盡了各種苦痛,而於痛苦中反觀自省,才察
覺到自己平日犯了不少過失錯誤,因此生大慚愧、發菩提心。想起平
日身體沒有病痛時,能隨意的行走坐臥、睡覺起床、飲食、談笑,從
來沒有察覺到這樣隨意的生活,竟是人天中的大福報!
我安享此福時,從未曾念及六道眾生的苦痛。且在我享受片刻
的安樂時,地獄裡的眾生,正受著刀砍、火燒、杵臼搗碎、碾磨,不
知經歷了多少的痛苦啊!餓鬼道的眾生,渴飲銅汁、饑食血污,不知
經歷了多少的痛苦啊!畜生道的眾生,如牛馬之類,則受啣鐵負鞍之
勞;豬羊之屬,則遭刀割鼎烹之痛,也不知經歷了多少的痛苦啊!即
使投胎做人,也有饑寒逼迫的、服役疲勞的、疾病纏身的、眷屬離別
的、犯罪遭刑罰的、被監禁在牢獄的、遭徵收賦稅而生活困乏的、水
溺火焚而死的、被毒蛇老虎咬死的、含冤屈而死的,人世間的痛苦不 知有多少,而我卻不知念及救拔他們!
自今以後,只要我得到片刻的安樂,就要念及六道中受苦受難的
眾生急待超拔;我應當攝心正意,願早成道果,廣度眾生,使一切眾
生同生淨土,得不退轉。假如不這樣發心,稍自放逸,對上如何報答
一
二三七
佛恩,對下如何報答信眾的布施呢?我應當要經常這樣勉勵自己啊!
湯厄
) (
湯厄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
二三八
佛言人命在呼吸間,予平日亦常舉此以警策大眾,而實未嘗身親
經歷之也。及予之罹湯厄也。方其入浴,身安心泰,洋洋自如,俄而
蹈沸釜中,幾死矣!其得生者,幸也,龍天救之也。夫為時剎那耳,
而死生係焉。命在呼吸,豈不誠然乎哉!則知為僧者,於佛所說以勸
他人恆切,而以勸自己或疏,通弊也。予於是大愧大駭而大自戢。 【註 釋】
① 俄而:不久、突然間。俄,讀音「娥」。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釜:見第一0八頁。
③ 龍天:即龍神諸天,為擁護佛法之善神,故有「龍天護法善神」
之稱。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④ 係:通「繫」,綑綁。 (摘自《國語字典》)
⑤ 為時:猶言從時間上看。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剎那:梵語音譯。一般用來表示時間之極短者,如一瞬間。 (摘 自《漢語大詞典》)
⑦ 愧:心常知愧,不為暴惡,悔昔過非,則能對治無愧,息諸惡業
也。 (摘自《三藏法數》)
⑧ 駭:讀音「害」,吃驚、害怕。 (摘自《國語字典》)
⑨ 戢:讀音「及」,收斂、止息、約束。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佛說「人命在呼吸間」,我平時也常用這句話來警醒策勵大眾,
而實際上我自己卻不曾親身經歷過。直到我入浴時遭受熱水燙傷,才
完全體驗到此言真實不虛。當我剛入浴時,只覺得身心安舒通暢,非
常得意。忽然不小心踏入滾燙的熱鍋中,差一點燙死!我能夠被救
二
二三九
活,算是萬幸,實在是龍天護法救我的。從時間上來看,雖只是一瞬 湯厄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四〇
間,然而死與生就在這一關鍵時刻啊!我當時的情況確實是命在呼吸 間啊!
由此使我體會到,身為出家人,平時把佛陀的教誨拿去勸誡他
人,往往都很急切,而用來警惕自己的時候,就不用心注意了,這是
一般出家人常犯的毛病。經過這件事,我感到極度地慚愧、惶恐,將
三
極盡全力收斂約束自己的身心。
湯厄
予平日論到病中做工夫處,亦知畢陵伽婆蹉所謂「純覺遺身」
矣;亦知馬大師所謂「有不病者」矣;亦知永嘉所謂「縱遇風刀常坦
坦,假饒毒藥也閒閒」矣;亦知肇公所謂「四大本空,五蘊非有」
矣。及乎足入沸湯,從頭簡點,痛覺在身,誰是遺身者?我今受病,
誰是不病者?鋒刀毒藥切於肌膚,誰是坦坦、閒閒者?四大五蘊實為
吾身,實為吾累,誰是本空、非有者?乃知平日「乾慧」都不濟事。
若無定力,甘伏死門,彼口頭三昧,祇自瞞耳。噫!可不勉歟 【註 釋】
① 工夫:又作功夫。謂參禪也,或指思惟辦道之事。 (摘自《佛光大 辭典》、《佛學大辭典》)
② 畢陵伽婆蹉:比丘名。譯曰餘習,以有高慢之餘習故也。《法華
文句》二曰:「畢陵伽婆蹉,此翻餘習。五百世為婆羅門,餘氣
猶高。」《法華玄贊》一曰:「畢蘭陀筏蹉,此云餘習,言畢陵
伽婆蹉,訛也。五百世中為婆羅門,惡性粗言,今雖得果,餘習
猶在。如罵恆河神,故名餘習。」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③ 純覺遺身:謂覺心純淨,而遺失妄身也。《楞嚴經》云,畢陵伽
婆蹉,聞佛說諸世間不可樂事,因行乞食,被刺傷足,舉身疼
三
二四一
痛,即反觀覺痛之心,無有痛覺,本自清淨;如是思惟,攝念未 湯厄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四二
久,身心忽空,諸漏虛盡,得入圓通。故云「如我所證,純覺遺 身,斯為第一。」 (摘自《三藏法數》)
④ 馬大師:即唐朝馬祖道一禪師。俗姓馬,世稱馬大師、馬祖。名
道一。就懷讓習曹溪禪法,言下領旨,密受心法。馬祖以「平常
心是道」、「即心是佛」大弘禪風。馬祖始創叢林,以安禪侶,
由是宗門益盛。世壽八十。唐憲宗諡其號為「大寂禪師」。其派
發展甚大,稱為洪州宗。馬祖因於江西闡揚南嶽系禪風,亦稱江
西禪,故以「江西馬祖」聞名於世。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⑤ 有不病者:《五燈會元》載之禪宗公案。師因疾,僧問︰「有不
病者也無?」師答:「有。」更問:「不病者還看和尚否?」師
答:「老僧看他有分。」僧又問:「和尚爭得看他?」師云:
「老僧看時即不見有病。」此則公案中,僧所問之「不病者」,
即指人人圓具之本佛;更問「不病者還看和尚否」,謂本佛是否
看護身體之病;又問「和尚爭得看他」,謂如何得與本佛相見;
師答以「即不見有病」,蓋謂若不墮病、不病二見,身心共脫落 時,已瞭無病痛可言。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⑥ 永嘉:唐朝永嘉玄覺禪師。永嘉人,出家遍探三藏,精通天台之
止觀。後詣曹溪六祖,言下契悟,一宿而去。時稱「一宿覺」。
號為真覺大師。唐睿宗先天元年入寂,賜謚「無相大師」。著
《證道歌》一首,又有《永嘉禪宗集》盛行於世。 (摘自《佛學大 辭典》)
二四三
⑦ 風刀:人臨命終時,體中的風大動搖支解其體,好像刀割一樣的
痛苦。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⑧ 坦坦:安定泰然的樣子。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⑨ 假饒:即使、縱使。 (摘自《漢語大詞典》)
三
⑩ 閒閒:從容自得的樣子。 (摘自《漢語大詞典》) 湯厄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四四
⑪ 肇公:即東晉僧肇大師,羅什門下四哲之一。初好老莊,及讀
《維摩經》而感悟,遂出家。被稱為解空第一。羅什譯出《大品
般若經》,師乃撰〈般若無知論〉呈之,頗受鳩摩羅什及慧遠之
讚賞。惜英齡遽摺,年三十一,遭後秦國王姚興命其還俗,僧肇
不從,王乃處以死刑。臨刑時,僧肇悠然說偈:「四大元無主,
五陰本來空;將頭臨白刃,猶似斬春風。」 (摘自《佛光大辭典》、 《佛學大辭典》)
⑫ 四大本空:由地、水、火、風四大所構成之身體,雖名為
「我」,實際是無主體、無我。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⑬ 五蘊非有:謂「色、受、想、行、識」五蘊所構成的人身,是虛
妄不實的,因為當五蘊分散時,人身也就沒有了。 (摘自《佛學常 見辭彙》)
⑭ 乾慧:雖有觀慧,然未得真諦法性理水,故稱為乾慧地。《大乘
義章》十四曰:「雖有智慧,未得定水,故云乾慧。又此事觀,
未得理水,亦名乾慧。」 (摘自《佛光大辭典》、《佛學大辭典》)
⑮ 定力:止息散亂之心,歸於靜寂之禪定力,稱為定力。即不論遭
遇任何境地,均能如如不動之禪定力。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⑯ 死門:又作死關,與「鬼門關」同義。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⑰ 口頭三昧:謂不明禪理,僅襲取禪家之常用語以資談助者。意指
行者但襲取文字語言,說禪說道,而不真實下工夫修持。後轉指
一般人不身體力行,僅於口頭說說而已。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 文】
我平日談論到生病時要如何用功辦道,也知道應當學習畢陵伽婆
蹉那種「純覺遺身」的忘我境界;也知道當學馬祖道一禪師那種「有
不病者」的超然物外的工夫;也知道當學永嘉大師那種「縱遇風刀常
三
二四五
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的從容態度;也知道當學僧肇大師那種「四 湯厄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大本空,五蘊非有」的無我精神。
二四六
直到我失足落入滾燙的熱水中,把以上各種方法拿來從頭勘驗:
痛覺分明在身,誰是遺身者?我現在正受病痛的煎熬,誰是不病者?
身上燙傷的地方,猶如鋒刀和毒藥在剌痛肌膚,痛苦難當,誰是坦
坦、閒閒者?此時的四大五蘊實實在在便是我的身體,也實因有這個
身體才使我受這種種苦楚,誰是本空、非有者?這個時候,我才瞭解
平時所謂的「慧觀」,如果沒有經過實證,當境界來臨時,完全無濟 於事!
假如沒有高深的定力,當備受痛苦難忍時,恐怕只能甘心等死!
那些無真修實證,僅於口頭談禪說道的「三昧」,只是自己欺騙自己
四
而已。所以,學道的人應當於真實處勉力用功啊!
湯厄
予見屠酤之肆,生置鼈鱔蝦蟹之屬於釜中,而以百沸湯烹之,
則諭之曰:「彼眾生力弗汝敵,又微劣不能作聲耳!若力敵,則當如
虎豹噉汝。若能作聲,冤號酸楚之聲,當震動大千世界。汝縱逃現
報,而千萬劫中,彼諸眾生,不放汝在。汝試以一臂納沸湯中,少頃
而出,則知之矣。」今不意此報乃我當之。因思自少至老,雖不作此
業,而無量生來,既宿命未通,安保其不作也。乃不怨不尤,安意忍 受,而益勤修其所未至。 【註 釋】
① 屠酤:讀音「圖姑」,宰牲和賣酒。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肆:市集貿易的地方、店鋪。 (摘自《國語字典》) ③ 屬:種類。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宿命通:謂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萬世宿命,及所
四
二四七
作之事;亦能知六道眾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 (摘自《三藏 湯厄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法數》)
【譯 文】
二四八
我以前看見酒店、餐館裡,把活生生的鱉、鱔、蝦、蟹這類生物
置入鍋中,並以滾燙的熱水烹煮牠們。我就勸告這些人說:「這些眾
生,是因為力量敵不過你們,又身形弱小,無法出聲呼救!如果牠們
的力量能敵得過你們,就會像虎豹一樣吃了你們;如果牠們能出聲呼
救,則牠們發出悲痛淒慘的喊冤聲,一定能震動大千世界。你們即使
能逃得了現世報,而於千萬劫中,這些眾生也決不會放過你們。如果
你們不相信的話,不妨試將自己的一隻手臂放入沸湯中片刻,就知道
是什麼樣的感覺了。」沒想到現在承受這果報的,竟然是我自己。
所以,自己就作如此思量:從少到老,雖然沒有造過殺業,但
是,無量劫以來,既未得宿命通,怎知過去生中沒有造過殺業?因此
也就不怨不尤,甘心忍受燙傷之苦,並且要更加發憤努力,勤勉修習
那更高、未可知的境界。
經教
有自負參禪者,輒云達磨不立文字,見性則休。有自負念佛者,
輒云止貴直下有人,何必經典。此二輩人有真得而作是語者,且不必
論;亦有實無所得而漫言之者,大都不通教理而護惜其短者也。予一
生崇尚念佛,然勤勤懇懇勸人看教。何以故?念佛之說,何自來乎?
非金口所宣,明載簡冊,今日眾生,何由而知十萬億剎之外有阿彌陀
也?其參禪者,藉口教外別傳,不知離教而參,是邪因也;離教而
悟,是邪解也。饒汝參而得悟,必須以教印證;不與教合,悉邪也。
二四九
是故學儒者,必以六經四子為權衡;學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為模 楷。
經教
【註 釋】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五〇
① 達磨:又稱菩提達摩。為我國禪宗初祖,西天第二十八祖。印度
波斯國國王之第三子,從般若多羅學道,四十年之後受衣鉢。梁
武帝時泛海到達中國的廣州,武帝迎至建業,因與武帝話不投
機,遂渡江入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號壁觀婆羅門。孝明
帝聞之,三召不起。後得慧可,付法並衣。付法偈曰:「吾本
來兹土,傳法救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又曰:「此
有《楞伽經》四卷,為如來極談法要,今並付汝。」梁大通二年
寂,梁武帝制碑讚德,尊稱師為「聖冑大師」;唐代宗賜「圓覺
大師」之諡號。 (摘自《佛學大辭典》、《佛學常見辭彙》、《佛光大辭 典》)
② 不立文字:禪家之悟道者不涉文字言句,單以心傳心之玄旨。因
此,禪宗乃離文字相,離心緣相,不可思議,畢竟不可得。如
《興禪護國論》云︰「所謂佛法者,無法可說,是名佛法。今謂
禪者,即其相也。(中略)若人言佛、禪有文字言語者,實是謗
佛謗法謗僧,是故祖師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謂禪
門也。」《五燈會元》曰:「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此時人
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
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付囑大迦葉。」《碧巖》第一則評唱曰:「達磨遙觀此土有大乘
根器,遂泛海得得而來。單傳心印,開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
人心見性成佛。」《祖庭事苑》曰:「傳法諸祖,初以三藏教乘
兼行。後達磨祖師單傳心印破執顯宗,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然不立文字,失意者多,往往謂屏去文字以
默坐為禪,斯實吾門之啞羊爾。且萬法紛然,何止文字不立者
二五一
哉!殊不知,道猶通也,豈拘執於一隅?故即文字文字不可得, 經教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五二
文字既爾,餘法亦然,所以為見性成佛也,豈待遣而後已!」 (摘自《佛學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③ 見性:徹見自心之佛性也。達磨之《悟性論》曰:「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黃檗《傳心法要》曰:「即
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所以
達磨從西天來,唯傳一法。直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
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血脈論》曰:「若
欲見佛,須是見性,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持齋持 戒,亦無益處。」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④ 教外別傳:見第二一九頁。 ⑤ 六經四子:見第六十六頁
⑥ 三藏十二部:是佛典的總稱。佛陀一生所說的教法,後來弟子分
類結集為經、律、論三大部類,故稱三藏。十二部,乃佛陀所說
法,依其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
聖教、十二分經。 摘(自《中國佛教百科全書》、《佛光大辭典》 ) 【譯 文】
有自恃參禪的人,總是說:「達磨祖師西來,不立文字,以心傳
心;此為教外別傳,最重要的是見自本性,更莫別求。」
有自恃念佛的人,總是說:「修淨土法門的人,只要深信有極
樂、有彌陀佛,將一句佛號一直念到底,何必多看經典?」
這二種人假如有真修實證的工夫而說出這些話,那就沒什麼好議
論的;但如果沒有真修實證,只是隨便說說,大都是為了掩飾自己不 通教理的短處吧!
我一生崇尚念佛,但仍勤勤懇懇地勸人讀誦經典以瞭解佛所說的
道理。為什麼?假如你不讀經,怎能知道念佛法門的緣由?如果不是
二五三
佛陀金口宣說,並明載於經典流傳下來,今日的眾生如何能知道十萬 經教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億佛國土之外有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呢?
二五四
那些自恃參禪的人,以「教外別傳」做為不讀經的藉口,殊不
知離開經教而盲修瞎練,就是邪因;背離經教所悟得的道理,就是邪
知邪見啊!即使你參禪已經開悟,也必須透過佛所說的教理來印證認
可你所悟得的境界;假如你所悟得的與教理不相符合,這都是邪因邪 果、邪知邪見啊!
所以,學儒的人,必以六經四書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學佛的人, 也必須以三藏十二部作為修行的準繩。
語錄
古人道明德立,足為人天師表,然後有語錄垂世。大率有二:
或門人所記,如六祖壇經之類是也。或手自作之,如中峰廣錄之類是
也。我實凡夫,自救不了,為吾徒者,慎勿筆吾一時偶爾之談,刊為
語錄。不唯妄自尊大,又偶爾之談,或有為而發,或因人而施,未是
究竟了義,而況聽者草草入耳,便形諸紙墨,亦恐有誤人之過也。 【註 釋】
① 語錄:為禪宗祖師說法開示之記錄書。禪師平日說法開示,並不
藻飾華詞,大多以通常俗語直說宗旨,其侍者與參隨弟子予以記
錄,蒐集成冊,即稱語錄。語錄之中,將祖師法語作詳細之記
錄,稱為廣錄;僅記錄重要部分者,稱為語要。又僅集一人之法
語者,稱為別集;集多人之法語者,則稱通集。此外,語錄並不
僅用於禪林,禪宗以外之祖師語集,亦可稱為語錄。宋以降,儒
道二家亦多有沿用者。又語錄之內容亦逐漸包括詩偈及文疏等。 摘(自《佛光大辭典》 )
② 垂世:留傳於世。 摘(自《漢語大詞典》 )
二五五
③ 《六祖壇經》:全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簡稱《壇經》。禪 語錄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五六
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內容記載惠能一生得法傳宗的事
跡和啟導門徒的言教,內容豐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禪宗思想淵
源的重要依據。惠能,唐代僧人,中國佛教禪宗六祖,一作慧
能。偶聞誦《金剛經》,萌出家之志,遂投五祖弘忍座下,並嗣
其法,後於韶陽曹溪寶林寺樹立法幢,大弘禪宗頓悟之旨,為達
磨祖師入東土後之第六代祖師。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佛光大 辭典》 )
④ 《中峰廣錄》:詳稱《天目中峰和尚廣錄》。元代中峰明本禪師
撰,北庭慈寂等編。全書內容可看出中峰明本禪師的中心思想為
禪淨雙修、教禪一致。明本,字中峰,號幻住道人。年二十四時
禮高峰原妙出家,後嗣承其法。元仁宗曾賜號「佛慈圓照廣慧禪
師」。元順宗且許《中峰廣錄》入藏。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 【譯 文】
古人因為已覺悟正道且樹立德業,足為人天師表、大眾模範,
然後方有語錄流傳於世。語錄大致有二種情形:有的是由門人弟子記
錄,如《六祖壇經》這一類;有的是自己著述,如《中峰廣錄》這一 類。
我只不過是一介凡夫,連自救的工夫都沒有;凡是我的門徒弟
子,千萬不要將我一時偶爾之談記錄下來,刊印成語錄。若這樣做,
不僅顯得我妄自尊大,又因為這些都是偶然說的話,有的是有感而
發,有的是因材施教而說的,都不是究竟了義的言辭;更何況聽的人
草率地聽過,便把它記錄下來,唯恐會有誤導他人的過失啊!
聞謗
經言:「人之謗我也,出初一字時,後字未生;出後一字時,初
二五七
字已滅。是乃風氣鼓動,全無真實。若因此發瞋,則鵲噪鴉鳴,皆應 聞謗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五八
發瞋矣!」其說甚妙。而或謂:「設彼作為謗書,則一覽之下,字字
具足,又永存不滅,將何法以破之?」獨不思白者是紙,黑者是墨,
何者是謗?況一字一字,皆從篇韻湊合而成,然則置一部篇韻在案,
是百千萬億謗書,無時不現前也。何惑之甚也!雖然,此猶是對治法 門;若知我空,誰受謗者? 【註 釋】
① 經言:此指《優婆塞戒經》,原文為:「有智之人,若遇惡罵,
當作是念:是罵詈字不一時生,初字出時,後字未生;後字生
已,初字復滅。若不一時,云何是罵?直是風聲,我云何瞋?」 摘(自大正藏《優婆塞戒經》卷第七 )
② 篇韻:《玉篇》(字書名)和《廣韻》(韻書名)的並稱。 (摘 自《漢語大詞典》)
③ 對治:針對病情而治療,亦即斷除煩惱的意思。 (摘自《佛學常見
辭彙》)
④ 我空:凡夫於五蘊法強立主宰,稱為我執;若推求色、受、想、
行、識等五法,皆無自性,不見常一之我體,則為我空。 (摘自 《佛光大辭典》)
【譯 文】
經上說:「當有人罵我、毀謗我的時候,須作如是觀想:罵詈字
不是同時出現的,第一個字說出來時,後面的字還沒出現;後面的字
出現時,前面的字已不存在了。惡罵之聲就像風、氣的鼓動一樣,都
不是真實存在的。如果因此就要發怒,那連聽到鵲、鴉等鳥類吵雜的 叫聲,都應該發怒了。」這話說得真妙!
有人問:「假設他是寫成毀謗的書函,則一看之下,字字具足, 又永存不滅,那我們該用什麼方法來對治呢?」
二五九
你何不這樣想:那白的是紙,黑的是墨,哪裡是毀謗的文字呢? 聞謗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六〇
何況每個字都是從《玉篇》、《廣韻》這些書中的文字湊合而成。如
果認為這些白紙黑字是謗,那麼放一部《玉篇》、《廣韻》在桌上,
那豈不是百千萬億的謗書時時出現在眼前了!難道你會這麼糊塗無法
辨別嗎?雖然這樣說,這還只是幫助自己對治毛病、斷煩惱的方法; 若能徹底了知「我空」的道理,那還有受謗的我嗎?
愚之愚
世人以不識字、不解事為愚,此誠愚也,非愚之愚也。讀盡五車
書,無字不曉;收盡萬般巧,無事不能;乃至談玄說禪,靡不通貫。
而究其真實處,顛倒迷惑,反見笑於向之所謂愚者,非愚中之愚而 何? 【註 釋】
① 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問淵博。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萬般巧:萬般,謂各種各樣。巧,指精妙的技能、才藝。 (摘自 《漢語大詞典》)
③ 真實處:窮極真如之源底。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④ 顛倒:違背常道、不順應正理。如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是為
無明之所使然,倒見事理也。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⑤ 迷惑:謬於事理云迷,不明事理云惑。 (摘自《佛學大辭典》) 【譯 文】
世人認為不識字、不懂事是愚笨的,這確實是愚笨的,但不是最
愚笨的。有人讀遍各種書籍,沒有一個字是他不認識的;具備各種才
能,沒有一件事是他不會的;乃至於談玄說禪,無不融會貫通。然而
二六一
他對於真如實相、真如根源,卻依然顛倒迷惑,反而被先前所認為的 愚人所取笑。這不就是愚中之愚嗎?
愚之愚
預了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六二
無常迅速,雖老少無別。然年少人猶處未定之天,妄冀長壽;若
老年人,則定然光景無多矣!須把身世事處分了當,從他無常朝到暮
到,撒手便行,無所繫累。此晚境大要緊處,不可忽!不可忽! 【註 釋】
① 無常:謂世間一切有為法皆生滅遷流而不常住。蓋一切有為法皆
由因緣而生,依生、住、異、滅四相,剎那生滅,本無今有,今
有後無,故總稱無常。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② 未定之天:還未決定的時候。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世間一切有為法,剎那生滅而不常住,不論老年、少年,一樣
都會面臨無常。然而年輕人畢竟還不知何時會面臨無常,總是妄想能
壽命長久;若是老年人,則必定來日無多了,必須把生死大事先妥當
處理、預先準備;如此一來,任憑無常隨時來臨,都可安心的放手離
世,沒有任何束縛、掛念。這是晚年最要緊的事,千萬不可輕忽,不 可疏忽!
廣覽
看經須是周遍廣博,方得融貫,不致偏執。蓋經有此處建立,
彼處掃蕩;此處掃蕩,彼處建立;隨時逐機,無定法故。假使只看楞
嚴,見勢至不入圓通,而不廣覽稱讚淨土諸經,便謂念佛法門不足尚
矣。只看達磨對梁帝語,見功德不在作福,而不廣覽六度萬行諸經,
便謂有為福德皆可廢矣!反而觀之,執淨土非禪宗,執有為非無為,
亦復如是。喻如讀醫書不廣者,但見治寒用桂附而斥芩連,治虛用參
二六三
耆而斥枳朴,不知芩連枳朴亦有時當用,而桂附參耆亦有時當斥也。 廣覽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六四
是故執醫之一方者誤色身,執經之一義者誤慧命。予嘗謂六祖壇經不 可使無智人觀之,正慮其執此而廢彼也。 【註 釋】
① 偏執:即偏僻固執某一方而不通達他方之意。又執著於此類偏頗
之見解,稱為偏執見、偏見。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② 建立門:指肯定迷悟、生佛、善惡、長短等一切義法分別之方
法。禪林中,師家接化學人時,採取此類立之、扶之、起之的
方法,而與否定、拂除執著之「掃蕩門」相對。 (摘自《佛光大辭 典》)
③ 掃蕩門:禪林中,師家接引學人時,否定一切差別相,拂去所有
執著之方法。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④ 圓通:智慧神通,圓融無礙。據《三藏法數》解釋:「性體周遍
曰圓,妙用無礙曰通。乃一切眾生本有之心源,諸佛菩薩所證之
聖境也。」《楞嚴經》中介紹了二十五位大士一門深入,各證圓
通之事,佛敕文殊料簡是非,文殊歷評已,獨以最後觀世音之耳
根圓通為最上;以此土眾生六根中耳根為最利,故以耳根之圓通 方便為最上。 (摘自《俗語佛源》、《佛光大辭典》)
⑤ 達磨對梁帝語:梁武帝問於菩提達磨:「朕即位已來,造寺、寫
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師曰:「並無功德。」帝曰︰
「何以無功德?」師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
雖有非實。」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淨智妙圓,體
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摘自《景德傳燈錄》)
⑥ 六度萬行:六度是指,六種可以從生死苦惱此岸得度到涅槃安樂
彼岸的法門,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布施能
度慳貪,持戒能度毀犯,忍辱能度瞋恚,精進能度懈怠,禪定能
二六五
度散亂,般若能度愚痴。六度包括了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因此 廣覽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略則六度,廣則萬行。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二六六
⑦ 有為:意謂有作為、有造作。即指由因與緣和合而成的現象諸
法,又稱有為法。亦即一切有生滅變化的現象,以「生、住、
異、滅」四相為其特徵。相對於此,永遠不變而絕對存在者,則
稱為無為法。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佛光大辭典》)
⑧ 無為:無因緣造作。又無生住異滅四相之造作,即真理之異名。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⑨ 寒症:中醫指感受寒邪,或機能低下而出現的症狀。表現面色蒼
白、手足厥冷等症狀。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⑩ 桂:指桂皮,肉桂樹的皮。可以製藥,有健胃、強身、散寒、止
痛作用。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⑪ 附:指附子,植物名,俗稱僧鞋菊。葉莖有毒,根尤劇。可入
藥,對虛脫、水腫、霍亂等有療效。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⑫ 芩:讀音「勤」,指黃芩,多年生草本植物。中醫用做清涼解熱
劑。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⑬ 連:指黃連,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味苦,入藥,性寒,功能瀉
心火、化濕熱,主治濕熱瀉痢、目赤、口瘡等症。 (摘自《漢語大 詞典》)
⑭ 虛症:中醫名詞。體質虛弱的人所發生的身疲力乏、心悸氣短、
自汗盜汗等症狀。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⑮ 參:指人參,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和葉都可以入藥,為中藥貴重
藥品,有滋補作用。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⑯ 耆:指黃耆,藥草名,多年生草本。根甚長,可入藥。味甘微
溫,補虛。 (摘自《漢語大詞典》、《中醫古籍》)
⑰ 枳:讀音「只」,指枳實,枳樹未熟的果實,乾製後可入藥。味
二六七
苦,寒,無毒。除寒熱結、益氣輕身。 (摘自《漢語大詞典》、《中 廣覽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醫古籍》)
二六八
⑱ 朴:讀音「破」,指厚朴,落葉喬木。中醫以樹皮入藥,性溫,
味苦辛,無毒。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悸等。 (摘自 《漢語大詞典》、《中醫古籍》)
⑲ 慧命:法身以智慧為壽命。蓋慧為法身之壽命,故曰慧命。 (摘 自《佛學大辭典》)
【譯 文】
看佛經必須周遍廣博,才能融會貫通而不致於偏執一方。因為,
在不同的佛經中,有的肯定一切差別法相,以普利一切眾生,能各自
安住;有的則否定一切差別法相,以除去眾生的執著。這原是佛陀隨
眾生得度的時節因緣,教化不同根機的眾生,而施設的善巧方便,所 以沒有固定不變的說法。
假使有人只看《楞嚴經》,在此經文中,文殊菩薩為我們這個娑
婆世界眾生選擇的法門,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而不是「大勢
至菩薩念佛圓通」;若不廣覽諸佛讚歎淨土法門的經典,就以為念佛 法門不值得尊崇學習!
假使有人只看達磨祖師對梁武帝的開示,就以為功德不在作福,
廣修福法未必有功德;若不廣覽六度萬行的各種經典,就會以為「有 為福法」都可以不必修。
反過來說,若有人執持淨土法門而去批評禪宗,執持有為法而去 批評無為法,這都是犯了偏執的毛病。
譬如學醫的人,醫書讀得不夠廣博,只知治寒症要用桂皮、附
子,而不用黃芩、黃連;只知治虛症要用人參、黃耆,而不用枳實、
厚朴。不知黃芩、黃連、枳實、厚朴也有當用的時候,而桂皮、附 子、人參、黃耆也有不宜用的時候。
二六九
所以,學醫的人如果不知對症下藥,執持一種藥方而不知變通, 廣覽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七〇
必將誤人生命;學佛的人如果不知一切法皆不可得,執持經中的某個
義理而謗斥其他,必將誤人慧命。我曾說過,《六祖壇經》不能隨便
拿給沒有智慧的人看,就是擔心淺見的人會執著《壇經》中的某些 話,而不學其他經教。
求人過
見人飭躬立德,名稱頗聞,便多方求覓其過,此忌心也,薄道
也。或見人有所著述,其求過也亦然。不知聞一善行,覽一好書,皆
當隨喜讚歎;而反掩之滅之,是誠何心哉?若果行係偽行,書係邪
書,自應正言公論,明斥其非,又不當半褒半譏,依阿進退。 【註 釋】
① 飭躬:猶飭身。警飭己身,使自己的思想言行謹嚴合禮。飭,讀
音「斥」。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隨喜:隨順歡喜之意,即見他人所作善根功德,隨之心生歡喜。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③ 讚歎:以口業稱美其德。《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曰:「美其
功德為讚,讚文不足,又稱揚之為歎。」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④ 依阿:曲從附順。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進退:舉止行動。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看見別人因謹言慎行、修養品德而名聲遠播,便用各種方法、多
種途徑來尋求他的缺點和過失,這完全是忌妒心的表現,是刻薄不厚
道的作法。或者看見別人有所著述,也同樣百般挑剔尋找他的過失, 這也是忌妒心、不厚道的表現。
殊不知,聽到一件善行,或看到一本好書,都應該隨喜讚歎。不
二七一
但不讚歎,反而設法加以隱藏、毀滅,這是存什麼心呢?倘若此人的 求人過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七二
行為果然是偽裝的,或者此人的著述確實是邪書,自應提出公正的言
論,嚴正地指出其錯誤處;不應該邊褒揚邊非議,曲從他人的行為而 有諂諛的態度出現。
謀斷
古稱玄齡善謀,如晦善斷。蓋謀與斷當兼備而不可一缺者。予於
事,多有見之極明,而持之不武,以此致誤,常悔之恨之。故禪門貴
悲智雙足。而謀與斷,俱智所攝。謀而乏斷,正能見而不能持也,此 終是智淺而不深,偏而不全耳。大宜勉旃! 【註 釋】
① 玄齡:即房玄齡,唐朝初年名相。名喬,字玄齡。唐太宗貞觀
前,他協助李世民經營四方,削平群雄,奪取皇位,李世民稱讚
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貞觀中,他輔佐唐太宗,總領
百司,掌政務達二十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
修訂,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
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
居功。後世以他和杜如晦為良相的典範,合稱「房杜」。 (摘自 《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② 如晦:即杜如晦,唐朝初年名相。字克明。唐太宗即位,進封如
晦為蔡國公。如晦為相時,正值唐朝新建不久,他與房玄齡共掌
朝政,典章制度皆兩人所定。每在太宗前議事,玄齡說:「非如
晦不能決。」如晦亦能尊重玄齡之策。時稱「如晦長於斷,玄齡
善於謀」,兩人配合默契,同心輔佐太宗,為唐代良相。 (摘自 《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③ 悲智:指救度眾生之慈悲與求菩提之智慧。佛菩薩具此二種功
二七三
德,合稱為悲智二門。善導《法事讚》卷上即謂:「釋迦及諸佛 謀斷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七四
等,皆乘其弘誓,悲智雙行,不捨有情眾生。」完全實現此悲智
二門,稱為悲智圓滿,唯佛能達此一境界。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④ 勉旃:努力。多於勸勉時用之。旃,讀音「沾」,之、焉的語助
詞。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古人稱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善於決斷,其實謀略與決斷應當
兼備而缺一不可。我對於事物都能觀察得極為明白,但在處理時,卻
不能果斷地作出決定,因此常耽誤事情,為此心裡常常覺得懊悔。
所以禪門中注重悲智雙具;而謀略與決斷,都是屬於智慧所含
攝。有謀略而缺乏決斷,就像我雖有見識而不能把事情處理好,這終
究是由於智慧淺而不深、偏而不全的緣故!因此,我必須更加努力修 學以證得圓滿的智慧。
禪佛相爭
二僧遇諸途,一參禪,一念佛。參禪者謂本來無佛,無可念者,
佛之一字,吾不喜聞。念佛者謂西方有佛,號阿彌陀,憶佛念佛,必
定見佛。執有執無,爭論不已。有少年過而聽焉,曰:「兩君所言,
皆徐六擔板耳。」二僧叱曰:「爾俗士也,安知佛法?」少年曰:
「吾誠俗士,然以俗士為喻而知佛法也。吾,梨園子也。於戲場中,
或為君,或為臣,或為男,或為女,或為善人,或為惡人。而求其所
謂君臣男女善惡者,以為有,則實無;以為無,則實有。蓋有是即無
而有,無是即有而無,有無俱非真,而我則湛然常住也。知我常住, 何以爭為?」二僧無對。 【註 釋】
二七五
① 徐六擔板:指擔板漢,本指背扛木板之人力伕,以其僅能見前 禪佛相爭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七六
方,而不能見左右,故禪宗用以比喻見解偏執而不能融通全體之 人。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② 梨園子:指梨園子弟。唐玄宗時梨園宮廷歌舞藝人的統稱,唐以
後泛指戲曲演員。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常住:沒有生滅變遷的意思。《楞伽經》說常住之法有七種:菩
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即諸佛清淨本源的心體)、 空如來藏、大圓境智。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譯 文】
有兩位僧人在路上相遇,一位是參禪的,一位是念佛的。參禪
的僧人說:「本來無佛,有什麼可念?佛這個字,我不喜歡聽。」念
佛的僧人說:「經上明明說『西方有佛,號阿彌陀。』又說『憶佛念
佛,必定見佛。』怎能說無佛呢?」一位說有佛,一位說無佛,爭論 不休。
此時剛好有位少年經過,聽到他們的爭辯,便說:「二位法師所 言,都像徐六擔板漢,僅見前方,而沒看見全體。」
兩位僧人聽了,同聲呵責少年:「你這個凡夫俗子,哪懂得佛 法?」
少年說:「我的確是凡夫俗子,但就以凡夫俗子生活經驗所認
知的,多少也能體會一點佛法。我是戲曲演員,在戲場中,有時扮演
君王,有時扮演臣子,有時扮男,有時扮女,有時扮善人,有時扮惡
人。這些君臣、男女、善惡等相,若以為是真的有,實際上卻不是真
實有的;若說沒有,但在戲場上卻又存在的。這個『有』,是即無而
有;這個『無』,是即有而無。有和無都不是真實的,只有本來的
二七七
『我』,清淨湛然、常住不變;若是真正瞭解本來常住的『我』,還 用得著爭麼?」兩位僧人聽了,無言以對。
禪佛相爭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武夷圖
二七八
予病中有贈以武夷九曲圖者,閱之忻然。因思古人沈疴不起,一
友教翫輞川圖,不浹旬而愈;況西方極樂世界,繪畫流布,朝夕參禮
而未聞奇驗速效如輞川者何耶?良由輞川蹟在寰中,易為描寫;極樂
境超世外,難以形容,則不若繪輞川者之備極工巧,聳人心目故也。
彼雞頭摩之所傳、十六觀經之所說,亦略示其概而已。夫極樂世界,
忉利、兜率、化樂諸天所不能及其少分,使人得而詳覩,何止四百四
病之俱忘,將八萬四千煩惱諸病皆消滅無餘矣!昔人謂神棲安養,又 謂先送心歸極樂天,豈徒然哉? 【註 釋】
① 武夷九曲圖:武夷九曲係指福建省武夷山的九曲溪。閩中山水奇
秀以武夷山為第一,武夷山的精華則在九曲溪,它在七公里長的
河段內拐了九個彎,因此得名。九曲溪,水繞山行,山挾水轉,
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畫意,因此歷代名儒顯宦、文人墨客
踵跡不絕,留下許多文物古蹟。宋代理學家朱熹曾經隱居且講學 於此。 (摘自《中國大百科智慧藏》)
② 忻然:喜悅、愉快的樣子。忻,讀音「新」。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③ 沈疴:重病,久治不愈的病。疴,讀音「 」。 (摘自《漢語大 詞典》)
④ 翫:讀音「萬」,觀賞、欣賞。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輞川圖:唐詩人王維繪的名畫。輞川,水名,在陝西省藍田縣
南,源出秦嶺北麓,北流至縣南入灞水,諸水會合如車輞環湊,
故名。唐詩人王維曾置別業(別墅)於此。王維繪輞川別業二
二七九
十勝景於其上,故名輞川圖。輞,讀音「往」。 (摘自《漢語大詞 武夷圖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典》)
二八〇
⑥ 浹旬:一旬,十天。浹,讀音「夾」。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流布:此指流露、表達。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⑧ 雞頭摩之所傳:據道宣之《集神州三寶感通錄》載,天竺雞頭摩
寺之五通菩薩,曾往安樂世界求請彌陀之形像,以利娑婆眾生往
生淨土之願。彌陀許之,乃有彌陀五十菩薩像之流布。因此五通
菩薩為阿彌陀佛畫像之始傳者。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⑨ 《十六觀經》:即指《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內容敘述釋迦牟尼
佛應韋提希夫人之請,開演修三福,並講述十六種觀想阿彌陀佛
的身相和極樂淨土莊嚴的方法,所以又稱《十六觀經》。 (摘自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
⑩ 忉利天:此天位於欲界六天之第二層天。係帝釋天所居之天界,
位於須彌山頂。此天具足種種妙寶,其天人身長一由旬,壽一千
歲(此天一晝夜,人間已經一百年)。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⑪ 兜率天:此天位於欲界六天之第四層天。此天一晝夜,人間四百
年,天壽四千歲,合人間五億七千六百萬年。有內外二院,外院
為天人所居,內院為補處菩薩的住處,補處菩薩常由此天下生而
成佛,今為彌勒菩薩的淨土。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⑫ 化樂天:此天位於欲界六天中之第五層天。此天之人,自化五塵
而自娛樂,故稱化自樂。以人間八百歲為一日夜,壽長八千歲,
身長八由旬,身具常光。與夜摩天、兜率天、他化自在天等,俱
以長壽、端正、多樂三事勝閻浮提。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⑬ 四百四病:即人類所有疾病之總稱。據《修行本起經》、《佛醫
經》等記載,在構成人類身體之地水火風四要素(四大)中,由
於風大之運轉所引起之風病有一0一種,由於地大之增長而引起
二八一
之黃病有一0一種,由於火大之旺盛所引起之熱病有一0一種, 武夷圖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八二
由於水大之積聚而引起之痰病有一0一種,以上合計為四百四
病。若此等諸病輾轉相鑽,四百四病同時俱作,其人必極寒、
極熱、極饑、極飽、極飲、極渴,時節失所,臥起無常。 (摘自 《佛光大辭典》)
【譯 文】
曾經在我生病時,有人送我一幅「武夷九曲圖」,我觀賞後非常
歡喜;因此想到,有古人病重不起時,其友人教他觀賞「輞川圖」,
結果此人不到十天就痊癒了。但是,有人用繪畫表達西方極樂世界的
莊嚴聖境,並日夜參拜,都沒有像觀賞「輞川圖」一樣的奇驗速效,
這是什麼原因呢?大概是因為輞川勝跡就在我們國內,能看得到,所
以容易用繪畫表現出來;而極樂世界的莊嚴聖境是超出俗塵之外,難
以形容,當然就不如繪「輞川圖」那樣精緻美妙而令人心馳神往。
印度雞頭摩寺五通菩薩所繪之淨土變相圖(以阿彌陀佛為中心而
描繪五十尊佛菩薩像之圖畫),及《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十六種觀
想極樂世界的方法,這都只是約略介紹其大概而已。其實極樂世界的
勝妙莊嚴,即使忉利天、兜率天、化樂天等諸天,也比不上其少分。
假使有人能夠詳細看到極樂世界的聖境,不止身體的所有疾病都能忘 記,甚至精神上的各種煩惱諸病也能消滅無餘。
古德永明延壽大師作《神棲安養賦》,勉勵後人要一心修淨土,
又憨山大師說:「身雖未到蓮華內,先送心歸極樂天。」現在身體還
在娑婆,還沒到極樂世界,但心已經去了,勉勵後人要念念都在西方 淨土。古德說的這些話,難道是沒有根據的嗎?
談宗
予未出家時,乍閱宗門語,便以情識模擬,與一座主書,左縱右
二八三
橫,座主憚焉。出家數年後,重會座主於一宿菴。勞問間,見予專志 談宗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八四
淨土,語不及宗,矍然曰:「子向日見地超卓,今反卑近,何也?」
予笑曰:「諺有之,初生牛犢不畏虎。識法者懼,君知之乎?」座主 不答。 【註 釋】
① 座主:禪家云住持,教家云座主。為大眾一座之主,統理一山
者。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② 縱橫:肆意橫行,無所顧忌。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憚:讀音「但」,怕、畏懼。 (摘自《國語字典》)
④ 宿菴:宿,此指舊的。菴,讀音「安」,草屋,或指寺廟。 (摘 自《漢語大詞典》)
⑤ 勞問:慰問。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矍然:驚視的樣子。矍,讀音「決」。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初生牛犢不畏虎: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幹,無所畏懼。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我在還沒出家時,才剛閱讀幾本禪宗語錄,就以自己的妄情識見
模仿語錄中的談話。在寫給一位住持的信中,毫無顧忌的肆意發表, 那位住持看信後驚懼不已。
我出家數年後,在一間舊茅蓬中,再度遇見那位住持。相互問
候時,他發現我已專心致志於淨土法門,不再論及禪宗的玄妙之談,
便驚訝地看著我說:「你以前的見解高超卓越,為何現在變得這麼淺
顯?」我笑著說:「有諺語說『初生牛犢不畏虎』,若識得佛法深廣
二八五
無盡,自然有所畏懼而不敢恣意漫談,你知道嗎?」這位住持聽我這 麼解釋後,便不再說什麼了。
談宗
念佛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八六
世人稍利根,便輕視念佛,謂是愚夫愚婦勾當。彼徒見愚夫愚婦
口誦佛名,心遊千里,而不知此等是名讀佛,非念佛也。念從心,心
思憶而不忘,故名曰念。試以儒喻:儒者念念思憶孔子,其去孔子不
亦庶幾乎。今念念思憶五欲,不以為非,而反以念佛為非。噫!似此
一生空過,何如作愚夫愚婦耶?而惜乎智可能也,愚不可能也。 【註 釋】
① 五欲:能起人貪欲之心,故名欲。依《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五
欲係指:一者財欲,財即世間一切之財寶,謂人以財物為養身之
資,故貪求戀著而不捨。二者色欲,色即世間之青、黃、赤、白
及男女等色,謂人以色悅情適意,故貪求戀著,不能出離三界。
三者名欲,名即世間之聲名,謂人由聲名而能顯親榮己,故貪求
樂著而不知止息。四者飲食欲,飲食即世間之餚膳眾味,謂人必
藉飲食以資身活命,故貪求戀著而無厭。五者睡眠欲,謂人不知
時節,怠惰放縱,樂著睡眠而無厭。又指色、聲、香、味、觸,
此五境能引起人的情欲。 (摘自《佛學次第統編》、《佛光大辭典》) 【譯 文】
世間人稍具聰明才智者,便輕視念佛,以為念佛是愚夫愚婦的
事。他們只看見愚夫愚婦口誦佛名時,心不在焉,而不知這種人只能 稱為讀佛,不能算是念佛。
真正的念佛,必須是念從心起,心裡不間斷地思佛憶佛,使之不
忘,這才叫做念。試以學儒的人作比喻:儒家學者,念念思憶孔子的
言語、德行,久而久之,他的思想言行幾乎可以與孔子相去不遠了。
現在的人念念思憶世間的五欲,不認為這是錯的,反而批評念佛
二八七
的不是。噫!像這樣空過一生,還不如去學做愚夫愚婦念佛呢!可惜 念佛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八八
的是,唯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肯去念佛,沒有智慧的人就不可能去念 佛了。
僧性空
吳泗洲寺僧性空,棄應院,閉關堯封山。嘗寄予所發誓願,及稟
告十方等語,予嘉歎希有。俄而魔著,遂癲狂以死,予甚悼焉。揆其
由,蓋由乍起信心,有信無慧故也。古人心地未通,不遠千里,參師
訪道,出一叢林,入一保社,乃至窮遊遍歷,曾不休息。得意之後,
方於水邊林下,長養聖胎耳。何得才離火宅,便入死關?有過不知,
有疑莫辨,求升而反墮,又奚怪其然哉!頗有初心學人,結茅深山,
孤孑獨居,自謂高致,雖未必魔癲,而亦頓失利益不少。明者試一思 之。 【註 釋】
① 閉關:閉門謝客而隱居修行。閉關者或閱藏研法,或專修一門,
依各人預期之目標而有不同。期限亦不一定,有數月者,亦有數
年者。閉關期間,以不出關房為原則。故關房外,須有人護持飲 食、醫護等事,稱為護關。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② 十方:即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
下。佛教主張十方有無數世界及淨土,稱為十方世界、十方法
界、十方淨土、十方剎等。又其中之諸佛及眾生,則稱為十方諸 佛、十方眾生。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③ 魔著:通常指坐禪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幻覺及身心的各種病態現
象。《摩訶止觀》中將其歸納為令人病、失觀心、得邪法三類。
其中失觀心指見種種幻相,心被擾亂,難以修觀入定;得邪法分
為有、無、明、暗、定、亂、愚、智、悲、喜、苦、樂、禍、
二八九
福、惡、善、憎、愛、強、軟等多種。《楞嚴經》更詳說修禪 僧性空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九〇
定者分破「五陰」境界時,各有十種「陰魔」會乘虛而入。但是
佛教更強調,妨害禪定的主因是修禪者內心是否穩定或是胡思亂 想。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④ 揆:讀音「 」,揣測、審度。 (摘自《國語字典》) ⑤ 心地:心為萬法之本,能生一切諸法,故曰心地。《心地觀經》
曰:「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沈
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
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於如來,以此因緣三界唯 心,心名為地。」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⑥ 叢林:指僧眾聚居之寺院,通常指禪宗寺院,故又稱禪林。然於
後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亦仿照禪林制度而稱叢林。昔時印度多
於都城郊外選擇幽靜之林地,營建精舍;故僧眾止住之處,即以
蘭若(空閒)、叢林等語稱之。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⑦ 保社:舊時的地方組織,五家為保,因依保而設立的組織,故稱
之。 (摘自《漢語大詞典》、《國語字典》)
⑧ 聖胎:指菩薩修行階位中之十住、十行、十迴向等三賢位(指修
善根以制伏煩惱,使心調和之三種修行階位)。因其以自種為
因,善友為緣,聽聞正法,修習長養,至於初地而見道,生於佛 家,故稱聖胎。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⑨ 火宅:三界眾生為五濁、八苦所逼迫,煩惱多,不得安穩,猶如
屋宅起火燃燒不得安居。此語出自《法華經》︰「一切眾生,皆
是吾子,深著世樂,無有慧心,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
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二九一
⑩ 孤孑:孤獨。孑,讀音「節」。 (摘自《漢語大詞典》)
僧性空
【譯 文】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九二
江蘇吳江泗洲寺有位僧人,法號性空,離開原來所在的寺院,
到堯封山去閉關。他曾寄給我有關他所發的誓願,以及稟告十方等文
章;我閱讀之後,讚歎他希有難得。但不久聽說他著魔了,且癲狂而
死,真為他感到惋惜。我揣測他著魔的原因,大概是因為他初發信 心,雖有信心卻缺少修行的智慧所致。
古人在心地尚未通達無礙時,往往不辭千里而參師訪道,出入叢
林、寺院、精舍,乃至窮遊遍歷各方善知識,不曾懈怠休息;直至領
會修行旨趣之後,才在水邊林下,修習長養心性,乃至於徹見大道、 住佛境界。
這位僧人怎麼才剛脫離三界火宅,就馬上進入鬼門關呢?那是因
為,有過不自知,有疑不能辨,求升反墮,也難怪他會有這樣的結果 啊!
有些初發心的學人,到深山中搭個茅蓬,獨自一人住在那裡,以
為這樣就可以成為世外高人。這種人雖未必著魔癲狂,卻也喪失不少
向上學習真實利益的機緣。有自知之明的人請試著想想如何做才對!
行腳
予單丁行腳時,忍饑渴,衝寒暑,備歷諸苦。今幸得把茆蓋頭,
雖不識修行,而識慚愧。雲水乍到,供事唯勤;己身受用,不敢過
分。蓋謂「曾為浪子偏憐客,窮漢起家惜土如金」也。今乍入緇門,
便住現成菴院,事事如意,喻似富家兒不諳民間疾苦,縱才智兼人,
無賴參訪,而閉門自大,習成我慢,增長無明,亦所失多矣。 【註 釋】
① 行腳:又作遊方、遊行、雲遊。謂僧侶無一定居所,或為尋訪名
二九三
師,或為自我修持,或為教化他人,而廣遊四方。遊方之僧,即 行腳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九四
稱為行腳僧。與禪宗參禪學道之「雲水」同義。 (摘自《佛光大辭 典》)
② 茆:讀音「茅」,同茅。茅可蓋屋,因以指草舍。 (摘自《漢語大 詞典》)
③ 修行:謂既了知觀法之相,則善能修習一切妙行,無有過失也。 (摘自《三藏法數》)
④ 慚愧:慚是對自己德學淺陋,常懷慚念而生善;愧是怕自己作惡
受人譏評,生愧心而止惡。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⑤ 雲水:為行腳僧之別稱,以其求師訪道,行腳天下,居無定所,
悠然如行雲流水般,是以喻之。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⑥ 緇門:僧衣色黑,故稱僧侶為緇流或緇徒。緇門者,指佛門而
言。緇,讀音「資」,黑色。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⑦ 我慢:恃己凌他,邪見執蔽;故不能下心敬事諸佛菩薩、師僧父
母,及不能學如來正法。 (摘自《三藏法數》)
無明:謂過去世煩惱之惑,覆於本性,無所明了。或謂於事理等
失不少向上學習真實利益的機緣啊! 行腳
二九五
不需要外出參學,然而閉門自大,養成我慢習氣,增長無明,卻也喪
如同出身富家的子弟,完全不知民間疾苦。縱使他是才智過人,所以
如今,有些人初入佛門出家,便住現成的寺院,事事如意,這就
浪子偏憐客,窮漢起家惜土如金」。
盡心侍奉服事,至於自己的生活所需,從來不敢過分。正所謂「曾為
修行,但一定要知道慚愧、感恩惜福。若有行腳僧突然造訪,我必定
苦;如今有幸能有一間茅蓬遮風蔽雨來用功修持,雖然並不真正懂得
我以前獨自遊方參學時,常常忍著饑渴、冒著寒暑,受盡千辛萬
【譯 文】
法,無所明了,障覆真性。 (摘自《三藏法數》)
⑧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妙宗鈔
二九六
曩一僧謂予曰:「佛示西方,本為普利諸根,速超生死,是易行
道。而知禮法師純以台教精深觀法釋之,使易反成難,失如來曲為凡
夫本意。」此論亦甚有理。今思之,古人謂解佛經,寧以淺為深,毋
以深為淺。則妙宗所說,利根者自悟深理,鈍根者亦不失依經直觀, 求願往生,似無所礙。 【註 釋】
① 妙宗鈔:《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之略名,宋代四明知禮述。
本書隨文解釋天台智者大師所著之《觀無量壽佛經疏》,倡導即
心念佛、觀佛之義;託觀彌陀佛之依正二報,而顯即心之理。 (摘自《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② 易行道:指簡易而快速可至不退轉地的修行法門。謂憑信佛語,
修行念佛三昧,求生淨土。復乘阿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
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故名易行道。 (摘自《三藏法 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③ 知禮法師:北宋天台宗僧。四明(浙江鄞縣)人,字約言。七歲
喪母,遂發願出家,十五歲受具足戒,專究律典。二十歲,從寶
雲義通學天台教典。宋真宗感念其德,賜號「法智大師」。後被
尊為天台宗第十七祖,又以長住四明延慶寺,故世稱「四明尊
者」、「四明大法師」。北宋天聖六年 公(元一0二八年 ,)稱念 阿彌陀佛數百聲而示寂,世壽六十九。 (摘自《佛光大辭典》、《佛 學大辭典》)
④ 台教:天台宗之教門。隋智者大師入寂於天台山,故曰天台大
師。天台大師所立,名天台宗。此宗以《法華經》為本經,以
二九七
《智度論》為指南,以《涅槃經》為扶疏,以《大品般若經》為 妙宗鈔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二九八
觀法,因而明「一心三觀」之妙理也。 (摘自《佛學大辭典》) 【譯 文】
從前有位僧人對我說:「佛告訴我們西方極樂淨土法門,本為普
利各種根器的眾生,使眾生能直接由凡夫地出離生死輪迴,所以這是
易行道。但是,知禮法師所著的《妙宗鈔》,純粹用天台宗的精深觀
法解釋淨土觀佛法門,使原先的易行道反而變成難行道了,這似乎有 失如來盡心盡力為凡夫開示淨土法門的本意。」
當時我認為他這種議論很有道理,但現在仔細想來,卻有另外
的看法。古人認為解釋佛經,寧可將淺顯的經文,用深妙的義理來詮
釋;而不可將深妙的文義,用淺白文字來解釋。如同《妙宗鈔》所詮
釋的,利根的人自能領悟其深理,鈍根的人也能直接依《觀經》教授 之觀法,求生淨土,似乎沒有什麼妨礙。
出神 一
或問:「仙出神,禪者能之乎?」曰:「能之而不為也。楞嚴
云:『其心離身,反觀其面』是也。而繼之曰:『非為聖證,若作聖
解,即受群邪。』是能之而不為也。」又問:「神之出也,有陰有
陽,楞嚴所云,陰神也,仙出陽神,禪者能之乎?」曰:「亦能之而
不為也。」或者愕。曰:「毋愕也。爾不見初祖已沒,隻履西歸乎?
爾不見寶誌公獄中一身、市中一身乎?爾不見溈山晏坐靜室,乃於莊
上喫油糍乎?然亦不名聖證,宗門呵之。昔一僧入定出神,自言:
『我之出神,不論遠近,皆能往來,亦能取物,正陽神也。』先德責
一
二九九
云:『圓頂方袍,參禪學道,奈何作此鬼神活計?』是故吾宗大禁, 不許出神。」
出神
) (
【註 釋】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〇〇
① 仙出神:仙,修仙道的人。出神,謂元神脫離自身的軀體。 (摘 自《漢語大詞典》)
② 其心離身等語:《楞嚴經》原文為「若魘咎歇,其心離身,反觀
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人被受陰(五陰之
一)所覆時,就像人被魘魅鬼壓著,所以不得自由。今受陰既
盡,就像魘魅鬼暫時歇息,你的心就可以離身,且能看到自己,
去住自由,無拘無束,沒有任何隔礙。 (參考《楞嚴經講義》圓瑛大 師著)
③ 非為聖證等語:「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
即受群邪。」這幾句是《楞嚴經》講五十種陰魔,佛教給我們如
何遠離群魔,守住正念。「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
這種種魔境並非佛菩薩的境界,不要認為它很了不起,我們還是
如如不動,不生羨慕,不要好奇,這就是好境界。「若作聖解,
即受群邪」,你看到這個魔境覺得了不起,以為這真有功夫,以
為是佛菩薩再來,那就落在魔網裡面去了,容易著魔發狂。 (參 考「淨空法師專集」)
④ 陰神:指人之魄。東漢魏伯陽,有關煉丹理論的著作《參同
契》,提到:「陰陽為度,魂魄所居。陽神日魂,陰神月魄。魂
之與魄,互為室宅。」仇兆鰲集注:「魂乃人之陽神,如日中之
魂;魄乃人之陰神,如月中之魄。」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陽神:泛指生魂,靈魂。明屠隆《綵毫記.仙官列奏》:「火到
陰魂清,丹熟陽神出。獨往還獨來,天地入超忽。」 (摘自《漢語 大詞典》)
⑥ 隻履西歸:指達磨手攜一隻鞋回歸西天之事。據《景德傳燈錄》
一
三〇一
卷三載,達磨坐化後,葬於熊耳山,起塔於定林寺。三年後,魏 出神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〇二
使宋雲奉使西域,歸途中遇師於蔥嶺,手攜隻履,翩翩獨行,遂
問師何往,師云:「西天去。」又謂宋雲曰:「汝主已厭世。」
宋雲聞之茫然,別師東行。既回朝,果然明帝已崩,而孝莊帝繼
位。宋雲具奏其事,帝令啟達磨之塔視之,棺空,唯存一履,舉
朝驚歎,帝乃詔少林寺請回供養。於唐開元十五年,此履移置五
臺山華嚴寺,後復失竊,不知所終。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⑦ 寶誌公:南朝僧。《高僧傳》載,劉宋泰始年間,往來於都邑,
居無定所,時或賦詩,其言每似讖記,四民遂爭就問福禍。齊武
帝以其惑眾,投之於獄。然日日見師遊行於市里,若往獄中檢
視,卻見師猶在獄中。帝聞之,乃迎入華林園供養,禁其出入。
而師不為所拘,仍常遊訪龍光、罽賓、興皇、淨名等諸寺。至梁
武帝建國,始解其禁。師每與帝長談,所言皆經論義。師於南梁
天監十三年十二月示寂,世壽九十六。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⑧ 莊上吃油糍:據《古尊宿語錄》載:有一古德,一日不赴堂,侍
者來請赴堂齋。德云:「我今日在莊裡喫油糍飽。」侍者云:
「和尚不曾出入。」德云:「你但去問取莊主。」侍者才出門,
忽見莊主歸謝和尚到莊喫油糍。糍,讀音「詞」,一種用糯米做
成的食品。油糍,即油炸的糯米食品。 (摘自《古尊宿語錄》、《新 華字典》)
⑨ 圓頂方袍:指出家人。圓頂,完成剃髮而呈現出家人之形相,此
為象徵出離煩惱之相。方袍,比丘所著之三種袈裟,皆為方形, 謂之方袍。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 文】
有人問:「道士修煉成仙時能使元神脫離自身的軀體,修禪定的 人能做得到嗎?」
一
三〇三
我答道:「能做得到,但不會去做。《楞嚴經》提到:『其心離 出神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〇四
身,反觀其面。』這就是能做到所謂的出神。《楞嚴經》接著提到:
『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這就是 能顯神通而不為的原因。」
又問:「元神出竅,有分陰神、陽神。《楞嚴經》提到的是陰
神,仙人所出竅的是陽神,修禪定的人也能使陽神出竅嗎?」 我答道:「也是能為而不為啊!」
問的人聽了很驚訝。我對他說:「請不要驚訝,你沒聽過禪宗初
祖達磨圓寂後,有人看見他手拿著一隻鞋往印度方向走去的故事嗎?
你沒聽過南朝高僧寶誌公身在獄中,也同時身在市中的故事嗎?你沒
聽過唐朝溈山靈佑禪師安坐於靜室中,卻能同時到村莊中的店家吃油
糍嗎?雖有這種神通,還不能稱為已證得聖果涅槃境界,而且禪宗一
向呵斥這種現象。以前有位僧人能入定出神,自稱:『我出神時,不
論遠近,都能自由往來,也能取物,這正是陽神出竅啊。』然而古大
德呵責說:『出家人本為參禪學道,為什麼要做這種鬼神活計的魔
二
事?』因此佛門中極力禁止,不許做「出神」這種事。」
出神
又問神有何過?曰:神即識也,而分粗細。有出有入者粗也。直
饒出入俱泯,尚住細識。細之又細,悉皆渾化,始得本體耳。而著於
出入以為奇妙,前所謂「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也。 【註 釋】
① 識:心之異名,了別之義。心對於境而了別,名為識。《大乘義
章》曰:「識者乃是神知之別名也。」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② 粗細:真如受根本無明薰染,而起動出現生滅流轉之妄法(迷之
現象),其相狀有三細與六粗之別。細者,無心王與心所之分,
二
三〇五
其相微細難知;粗者,心王與心所相應,其作用之相粗顯。三 出神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〇六
細: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六粗:智相、相續相、執取
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此三細、六粗之九相,總攝
一切染法,全依根本無明而起,皆是無明不覺中之差別相。 (摘 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佛光大辭典》)
【譯 文】
又有人問:「出神有什麼過失呢?」
我答道:「神就是識,而且有粗識與細識之分。能夠自由出入身
體的這種神識,是屬於粗識。即使修到出入皆無、染淨俱泯、湛若太
虛的工夫,尚且還有細識存在。細之又細,必須直至極細微的識都不
存在了,這才算是證得根本的真如自體。如果執著神識能出入變化以
為奇妙,那就是前面「心之精神是謂聖」此篇中所說的:『學道之人
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就 是指那些錯認精神、虛妄識心為真知的人。」
聞訃
聞人訃音必大驚訝,此雖世間常情,然生必有死,亦世間常事。
自古及今,無一人得免者,何足驚訝?特其虛生浪死而不聞道,是重 可驚訝,而恬不驚訝,悲夫! 【註 釋】
① 訃音:報喪的信息、文告。訃,讀音「復」。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② 虛生浪死:謂虛度一生,終老無成。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恬:讀音「田」,安然,滿不在乎。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一般人聽到某人逝世的訊息,必定大為驚訝;這雖是世間常情,
三〇七
但有生必有死,這也是世間的常事。自古至今,沒有一人能倖免於 聞訃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〇八
死,有什麼值得驚訝的?唯獨有人虛度一生而不聽聞領受正法,這是
最可令人驚訝的,然而他自己卻滿不在乎,一點也不感到驚訝,真是 可悲啊!
齋素
富貴人不能齋素,其故有二:一者耽芻豢之悅口,二者慮藜藿之
損身。不知肉食蔬食,體之肥瘠或因之,而壽夭不與也。且鹿之壽最
永於諸獸,而所食者草耳;虎食肉,而壽之長短於鹿,何如也?鹿不
肉而壽,人何獨不然?雖然,有厄於病苦,心雖欲齋而力不副者;有
制於所尊,心雖欲齋而勢弗克者,則姑行月齋、日齋及三淨肉,但堅 持不殺可也。久之,宿習當自斷。 【註 釋】
① 芻豢:讀音「除換」,牛羊犬豬之類的家畜,泛指肉類食品。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藜藿:讀音「離或」,泛指粗劣的飯菜。藜,灰菜,一年生草
本植物,嫩葉可食,老莖可為杖。藿,豆葉,嫩時可食。 (摘自 《漢語大詞典》)
③ 瘠:讀音「及」,瘦弱。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月齋:齋,本為清淨之義,即過中不食,後轉指不為肉食,守之
曰持齋。於農曆正月、五月、九月等三個月份,持齋食法,慎言
行,勤修善業,杜絕惡事,故稱為齋月或善月。 (摘自《佛學大辭 典》、《佛光大辭典》)
⑤ 日齋:在家佛教徒於特定之日持八齋戒,謹慎身心,反省行為,
並行善事之精進日。農曆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
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六精進日,即稱六齋日。亦有以每月
三〇九
之一日、八日、十五日、二十三日為齋日,稱四齋日。而農曆 齋素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一〇
正月、五月、九月等三個月長期持齋戒,稱為三長齋。三長齋日
(指三長齋月之每日)加上六齋日,則為九齋日。又六齋日加上
每月一日、十八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則為十齋日。 (摘自 《佛光大辭典》)
⑥ 三淨肉:據《十誦律》載,有三種肉,病者可食,稱為淨肉。
一、眼不見殺,自眼不見是生物為我而殺。二、耳不聞殺,於可
信之人,不聞是生物為我而殺。三、不疑殺,無為我而殺之嫌 疑。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 文】
富貴人不能持齋素食,其原因大概有二:一是貪著肉食的美味
可口,二是擔心,如果只吃粗劣的蔬食,恐會營養不良、有損身體。
殊不知肉食與蔬食,對於身體的胖瘦或許有關係,但是對於壽命的長 短,卻沒有影響。
且看鹿的壽命比其他的動物長,但是鹿所吃的是草食;虎是肉食
動物,但是虎的壽命卻比鹿短,這不是很明顯的事實嗎?鹿不吃肉而
能長壽,人難道不吃肉就不能長壽嗎?雖然如此,有人受困於病苦,
雖有心持齋而體力不能支撐;有人為遵從尊長的命令,雖有心素食而
形勢卻不能容許。有這些情形時,不妨暫且持月齋、日齋及食三淨
肉,只要堅持不殺生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多生以來肉食的習慣當能 自然斷除。
輪迴根本
圓覺謂輪迴以愛欲為根本。而此愛欲,百計制之,莫可除滅。蓋
賁育無所施其勇,良平無所用其智,而離婁公輸無所著其明巧者也。
雖不淨觀正彼對治,而博地凡夫障重染深,祗見其淨,不見其不淨,
三一一
觀法精微,鮮克成就。然則竟如之何?經云:「欲生於汝意,意以思 輪迴根本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一二
想生。」今觀此想,復從何生?研之究之,又研究之,研之不休,究 之不已,老鼠入牛角,當必有倒斷處。 【註 釋】
① 賁育:指春秋戰國時的勇士,孟賁和夏育的並稱。孟賁能生拔牛
角,夏育能力舉千鈞。賁,讀音「奔」。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良平:指西漢初年的重要謀臣,張良和陳平。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③ 離婁:傳說中的視力特強的人。清焦循《孟子正義》:「離婁,
古之明目者,黃帝時人也。黃帝亡其玄珠,使離朱索之。離朱,
即離婁也,能視於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婁,讀音「樓」。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公輸:複姓,此指春秋時魯國巧匠公輸班,或稱魯班,或作魯
般。其技藝超絕,多有發明,後世尊為建築工匠的祖師。 (摘自
《漢語大詞典》)
⑤ 不淨觀:即觀想自己和他人的身體皆污穢不淨,可治貪欲。人的
屍體隨時間而變化為醜惡之形狀,故在諸經典中皆舉有多種不淨 之觀尸法,以治貪欲之心。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⑥ 博地凡夫:意指卑賤下劣之凡夫位。凡夫之位廣多,故稱「博
地」。或作「薄地」,薄,逼之意,凡夫為諸苦諸惑所逼迫,故 稱之。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⑦ 老鼠入牛角:平時善於鑽洞躲藏的老鼠,一旦跑進牛角裡,則人
們便可以穩當地手到擒來了。 (摘自《俚語辭典》)
⑧ 倒斷:一、判斷,決斷。二、終止,完結。三、明白,清楚。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三一三
《圓覺經》上說:「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 輪迴根本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一四
有輪迴。」由此可知愛欲是生死輪迴的根本。而此愛欲,雖千方百計
想把它制伏,都無法除滅。即使像孟賁、夏育那樣的力士,也無法用
他們勇猛的氣力除滅愛欲;即使像張良、陳平那樣的謀士,也無法用
他們的才智除滅愛欲;就連離婁、公輸班那樣技藝超絕的人,也無法 用他們高明巧妙的技藝除滅愛欲。
雖然佛經中教我們用不淨觀對治愛欲,然而博地凡夫業障煩惱
深重,色相現前時,只見其清淨、美妙,而不見其不淨、醜惡。如此
一來,即使不淨觀法雖然是精深微妙,卻很少有人能夠修成功的。那
麼,到底該怎麼對治愛欲呢?佛經上說:「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
生。」所以,現在必須直接觀照這個愛欲的念頭,到底是從哪裡生出
來的?一直研究,不斷的研究,仔細的追尋妄想的根源,就如同將老 鼠逼入牛角中,死盡偷心,愛欲一定有斷絕的時候。
病者眾生之良藥
世人以病為苦,而先德云:「病者眾生之良藥。」夫藥與病反,
奈何以病為藥?蓋有形之身,不能無病,此理勢所必然。而無病之
時,嬉怡放逸,誰覺之者?唯病苦逼身,始知四大非實,人命無常,
則悔悟之一機,而修進之一助也。予出家至今,大病垂死者三,而每 病發悔悟,增修進,由是信良藥之語,其真至言哉! 【註 釋】
① 四大:見第二三四頁、第四四八頁。
② 一機:機謂機關,即發起之處。 (摘自《三藏法數》) 【譯 文】
世人都認為生病是痛苦的,而古大德卻說:「病是眾生的良
三一五
藥。」藥本來是用來治病的,怎麼反說以病為藥呢?因為我們這個有 病者眾生之良藥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一六
形的身體,生、老、病、死是自然的定律,不可能無病。可是,當人
們無病的時候,總是沈迷在嬉戲歡樂之中,放逸地過日子,有誰能覺
悟而生警惕心呢?只有當病苦逼身的時候,才知道四大假合的身體原
來是這般的危脆不實,人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暫無常!這時心中只要生
起一念悔悟的念頭,也就可作為修行進道的一種助緣了。
我從出家到現在,生過三次大病都差點死去,而每生一次病,心
中就生起悔悟之念,由悔悟更加增進修行的信心。正因為我自己有切
身體會,所以深信「病是眾生之良藥」這句話,確實是至理名言!
蛇成龍
昔人有喻:「如蛇成龍,不改其皮;如人成佛,不改其面。」
此破愚夫著相求佛,蓋彷彿為比,非的喻也;斷章取義,非全喻也。
又有謂:「蛇伏地內,由修鍊而成龍。」不知此性稟使然,非修鍊所
致。是故污水中蟲化而為蚊,廁圂中蟲化而為蠅,蜣之為蟬,蠶之為
蛾,雉之為蜃,雀之為蛤,鯊之為虎,鯤之為鵬,如是之類,種種非
一,豈其有修鍊之術乎?又不見草之為螢,飯之為螺,瓦之為鴛鴦,
無情而化有情,修鍊安在?吾恐不明理者,名為學道,潛作邪因,妄 冀邪果,不得不辯。 【註 釋】
① 昔人有喻:語出《達磨大師悟性論》卷一:「若捨卻冰,即無別
水;若棄卻眾生,則別無菩提。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
性。眾生性者,即菩提性也。眾生與菩提同一性,亦如烏頭與附
子共根耳。但時節不同,迷異境故,有眾生菩提二名矣。是以蛇
化為龍,不改其鱗;凡變為聖,不改其面。」 摘(自《卍續藏經》第 六十三冊 )
三一七
② 的喻:確實的比喻。的,讀音「敵」,確實的。 (摘自《國語字 蛇成龍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典》)
③ 性稟:稟性、本性。 (摘自《漢語大詞典》)
三一八
④ 蛻化:變化、演變。蛻,讀音「退」,《說文》:蛇、蟬所解
皮。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圂:讀音「混」,廁所。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蜣之為蟬:蜣,讀音「槍」,即蜣蜋,全體黑色,背有堅甲,胸
部和腳有黑褐色的長毛,會飛,吃糞屎和動物的屍體,常把糞滾
成球形,產卵其中,俗稱屎殼郎、坌屎蟲。明郎瑛《七修類稿.
天地三.氣候集解》:「蜩(讀音條),蟬之大而黑色者,蜣
螂脫殼而成,雄也能鳴,雌者無聲。俗稱知了」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⑦ 雉之為蜃: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
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
凍結,「雉入大水為蜃」,雉讀音「至」,即指野雞一類的大
鳥;蜃讀音「甚」,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
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
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參考「大方廣文化公益 網」)
⑧ 雀之為蛤:《國語.晉語九》:「雀入於海為蛤,雉入於淮為
蜃。黿鼉魚鱉,莫不能化,唯人不能。」《大戴禮記.易本
命》:「魚游於水,鳥飛於雲,故冬燕雀入於海,化而為蚧 (蚌)。」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⑨ 鯊之為虎:明屠本畯《閩中海錯疏.鱗上》:「鯊,虎鯊,頭目
凹而身有虎文。」《嶺南雜記》云:「鯊魚之虎頭者化為虎,斑 者化為鹿」。 (摘自《漢語大詞典》)
三一九
⑩ 鯤之為鵬:鯤魚與鵬鳥,係古代傳說中能變化的大魚和大鳥。 蛇成龍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二〇
「鯤鵬化」此典故係出自《莊子.逍遙游》:「冥有魚,其名為
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
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
徙於南冥。」晉王嘉《拾遺記》:「黑河,北極也,其水濃黑不
流,土雲生焉,有黑鯤魚,千尺如鯨,常飛往南海。」鯤,讀音 「昆」。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⑪ 草之為螢:草指腐草,螢指螢火蟲。《逸周書.時訓》:「大暑
之日,腐草化為螢。」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三.螢火》:
「螢有三種,其一,小而宵飛,腹下光明,乃茅根所化也。呂氏
《月令》所謂腐草化為螢者是也。」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⑫ 飯之為螺:《晉書》記載:「崇家稻米飯在地,經宿皆化為螺,
時人以為族滅之應。」 (摘自《四庫全書》)
⑬ 瓦之為鴛鴦:《三國志.魏志.方伎.周宣傳》:「文帝問宣
曰:吾夢殿屋兩瓦墮地,化為雙鴛鴦。」 (摘自《四庫全書》) 【譯 文】
從前有人比喻:「如蛇成龍,不改其皮;如人成佛,不改其
面。」這是為了破除愚夫著相求佛而說的;但這只是假借相似的事物
來做比喻,並不是確切的比喻;或者,只是取其部份片斷的意思,並 不是完全符合原意的比喻。
又有人認為:「蛇因潛伏在地底下修鍊,而轉化為龍。」殊不知
這是蛇的蛻化本能使然,並不是因修鍊所致;就像污水中的孑孓能蛻
化為蚊,廁所中的蛆能蛻化為蠅,蜣蜋能蛻化為蟬,蠶會蛻化為蛾,
雉入大海化為蜃,雀入大水化為蛤,虎頭鯊魚能化為虎,鯤魚能化為
鵬鳥。類似上述的例子,可以舉出不少種,牠們哪裡有什麼修鍊的工 夫而導致轉化?
三二一
還有,腐草會化為螢火蟲,飯墮地化為螺,瓦會化為鴛鴦,這些 蛇成龍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二二
無情之物可以化為有情的生物,試問它們又是如何修鍊的?
我擔心有些不明事理的人,表面上名為學道,實際上卻是因為邪
知邪見,無形中都是在造作邪因,妄求邪果,因此不得不加以辯明。
名利
榮名厚利,世所同競,而昔賢謂「求之既不可得,卻之亦不可
免。」此「卻之不可免」一語最極玄妙,處世者當深信熟玩。蓋求不
可得,人或知之;卻不可免,誰知之者?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求
為?又求之未得,不勝其慍;及其得之,不勝其喜。如知其不可免
也,何以喜為?又己得則喜,他人得之則忌。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
忌為?庶幾達宿緣之自致,了萬境之如空,而成敗利鈍,興味蕭然 矣!故知此語玄妙。 【註 釋】
① 慍:讀音「運」,怨恨。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宿緣:即宿世因緣,指過去世所結之善惡因緣。 (摘自《佛光大辭 典》)
③ 空:因緣所生之法,究竟而無實體曰空。《維摩經》曰:「諸法
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摘自《佛學大辭典》) 【譯 文】
榮耀的功名及豐厚的利祿,這二者都是世人所競相追逐的,而
古賢說:「有人拼命追求名利,偏偏無法得到;也有人想推卻名利,
反而被名利所拘,苦於無法避免。」這句「卻之不可免」說得最極玄 妙,世人應當深信,並要細細去領會。
「名利是求不到的」,這句話一般人還能理解;而「要避免名利 卻無法避免」,這句話的含意就很少有人能理解了。
三二三
假如你能明白「名利無法避免」這句話其中的道理,是指「一切 名利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二四
都是業果」,還有什麼好求的?有些人求不到名利時,會非常怨恨;
得到名利時,又非常歡喜。假如你能明白「名利無法避免」的道理,
還有什麼好歡喜的?又有些人,自己得到名利則歡喜,若他人得名利
則心生嫉妒,假如你能明白「名利無法避免」的道理,還有什麼好嫉 妒的?
明白名利是無法避免的道理,幾乎就能通達明白一切禍福都是自
己宿世因緣所感召的,若能進一步了悟萬境都是因緣所生的,所以都
是畢竟空、不可得,那麼對於個人的事業成敗及名利得失就會毫無興
致了!由此可知「卻之不可免」這句話的玄妙之處了。
臨終正念
經言人欲終時,聞鐘磬聲,增其正念。而杭俗亡者氣絕良久,方
乃召僧擊磬,已無及矣。又訛為之說曰:「磬之鳴也,促亡人行赴閻
羅也。」其謬一至於是。 【註 釋】
① 經言:《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三:「天台智者,臨終語維那
曰:人命將終,得聞鍾磬,增其正念,唯長唯久,氣盡為期,云
何身冷方聲磬耶? 今(時死已,方打故知無益。 」) (摘自《大正新 脩大藏經》第四十冊)
② 鐘:最初僅是作為集眾之用,所以也稱為「信鼓」。「鐘」也是
報時之器。「鐘」對於修道,有大功德。據《敕修清規.法器
章》說:「大鐘,叢林號令資始也。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
暮擊,則覺昏衢,疏冥味。」又《增一阿含經》說:「若打鐘
時,一切惡道諸苦,並得停止。」在叩鐘時,如果能觀想覺悟一
切眾生,則獲利更大。經中說:「鳴鐘行者,想念偈云:『願此
三二五
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淨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 臨終正念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二六
覺。』仍稱觀世音菩薩名號,隨號扣擊,其利甚大。」有關鳴鐘
之法,依宗派、地方而異,但通常是以三鳴鐘為始,以二鳴連續
作終。又,鳴鐘的次數以十八聲為常例,亦有三十六聲、一O八
聲。其中,對於鳴一O八聲之原因,或謂是對應十二月、二十四
氣、七十二候之數,或謂可使百八煩惱清醒覺,故佛教稱為「百
八鐘」。 (摘自《佛教常用唄器器物服裝簡述》、《佛教的法器》)
③ 磬:讀音「慶」,法器名。佛教的「磬」是「缽」形的。法會或
課誦時,作為起止之節。現今則普及於一般寺院,各寺佛殿中均
安置之,是早晚課誦、法會讀經或作法時不可或缺的法器。在寺
僧集體行動時,由維那或悅眾用「磬」指揮大眾進退起止,號令
讚誦。 (摘自《佛教常用唄器器物服裝簡述》、《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④ 訛:讀音「額」,錯誤、謠言。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佛經上說,人命將終時,若聽到鐘磬聲,能夠助他增長正念、憶
念善法;但是,杭州一帶的風俗,卻是等到亡者已經斷氣許久之後,
才召請僧人來擊磬做法事,這時已經來不及了。又有人謠傳說:「鳴
磬的聲音,可以催促亡魂直往閻羅殿。」竟然有這樣無知荒謬的說 法!
花香
庭中百合花開,晝雖有香,澹如也,入夜而香始烈。夫鼻非鈍於
晝而利於夜也,白日喧動,諸境紛雜,目視焉,耳聽焉,鼻之力為耳 目所分而不得專也。用志不分,乃凝於神,信夫! 【註 釋】
① 澹:讀音「但」,清淡、不濃烈。 (摘自《國語字典》)
三二七
② 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出自《莊子.達生》,意即用心不分散, 花香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才能使精神集中在一處。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三二八
當庭院中百合花開的時候,白天雖然能聞到香味,但是僅有淡淡
的清香;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能聞到濃烈的香味。我們鼻子的嗅
覺並不是白天時較遲鈍而夜深時較敏銳,而是因為白天到處都是喧鬧
的聲音,各種紛雜的事物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的眼睛忙於觀察各
種事物,耳朵要去辨聽各種聲音,以致鼻子的嗅覺受耳目而分散注意
力,所以無法專注。莊子說:「用志不分,乃凝於神。」這句話的確 可信。
人虎傳
說海載人虎傳:一僧戲披虎皮於山徑間,有見而怖走,遺其橐
囊者,輒取之;皮忽著身,遂成虎,不敢歸寺,而心歷歷然人也。漸
饑,不得已,食狐兔羊犬。既而捕得人,將食之,視之,僧也。大悔
恨,恨極悲號,舉身自擲,皮忽墮地,還復人體。因感斯異,乃破衲
行乞,遍參知識,刻心辦道,後竟成名德云。經云「一切唯心造」, 觀於是,尤信。 【註 釋】
① 人虎傳:唐代傳奇小說。原載於《太平廣記》卷四二七,係引自
唐張讀著的《宣室志.李徵》。明朝,陸楫(音「及」)編《古
今說海》,取入此篇,易名為「人虎傳」。 (摘自《四庫全書 子 ‧ 部》)
② 橐囊:盛糧食的口袋。橐,讀音「陀」,盛物的袋子。 (摘自《漢 語大詞典》)
③ 歷歷:清晰的樣子。 (摘自《漢語大詞典》)
三二九
④ 破衲行乞:俗稱行腳乞食的僧人為頭陀。頭陀,意即對衣、食、 人虎傳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三〇
住等棄其貪著,以修鍊身心。修頭陀行者要遵守十二條規則,叫
做十二頭陀。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佛光大辭典》) 【譯 文】
明朝陸楫編的《古今說海》記載一則「人虎傳」,其大意是:有
位僧人喜歡開玩笑,常披著虎皮出入於山間小路,有人見了以為是真
虎,心生恐懼而趕緊奔逃,匆忙中包袱遺落在地,僧人就會取來用。
有一天,虎皮忽然緊貼在身上,他就真的變成一隻虎;因此不敢回寺 廟,但他的心中清楚知道自己本來是人。
他的肚子漸漸感到餓了,不得已就捕食狐、兔、羊、犬充饑。不
久,他捕到一個人,正要撲食的時候,發現是位僧人,因而想到自己
本來也是僧人,如今變成這副模樣,心中大感悔恨;悔恨至極,不禁
放聲大哭,痛欲自絕而縱身一躍,此時虎皮忽然脫落墮地,又恢復為
人身模樣。這位僧人因為經歷這段特殊奇異的過程,從此修持行腳乞
食的頭陀苦行,遍參明師善友,專心辦道,後來竟成為一位有名的高 僧。
佛經上說「一切唯心造」,看到這段記載,更加深信佛語的真實 不虛!
六道互具
六道之中,復有六道。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者,諸國王大臣
之類是也;有人而人者,諸小臣及平民,衣食饒足,處世安然之類是
也;有人而修羅者,諸獄吏、屠兒、劊子之類是也;有人而畜生者,
諸負重力役,恆受鞭撻之類是也;有人而餓鬼者,諸貧窮乞人,啼饑
號寒之類是也;有人而地獄者,諸刑戮剮割之類是也。天等五道亦復
如是。所以然者,昔因持戒修福,今得人身,而所修戒福有上中下,
三三一
此三種中復有三種,多多無盡,各隨其心,感報不一。經云「一切唯 六道互具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心造」,又觀於是,尤信。 【註 釋】
三三二
① 六道:指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眾生迷惑顛倒,
於六道生死,展轉輪迴。其中,天、人、阿修羅稱三善道,畜 生、餓鬼、地獄稱三惡道或三途。
天道︰眾生因修上品十善,復修世間禪定,得生其中。(十善者,
人道:人者,忍也,能安忍世間苦樂之境。又仁也,因行五常、五
明,六道中的果報最勝。
不貪、不瞋、不痴。)此道眾生受用出於自然,快樂如意,身有光
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
1
辨事物的前因後果,易於知苦斷集、明理去惑、轉凡成聖。
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人道苦樂參半,善於分
戒,復行中品十善,得生其中。(五常者,仁義禮智信。五戒者,
2
阿修羅︰梵語阿修羅,華譯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無天之德,似
畜生道︰由愚痴故,生於此道。此道眾生,或為他畜養,或互相吞
無德。
三因而受生,性多瞋恚,懷猜忌心,常好鬥戰,具有神通和威力而
天而非天;又譯作無端,因其容貌很醜陋。此道多由瞋、慢、疑等
3
餓鬼道︰因慳貪不捨,內無實德,空腹高心,凌人傲物,感得此
噉,受苦無窮。
4
地獄道︰因造五逆十惡等罪業,感得此道(五逆即殺父、殺母、殺
道。此道眾生,不逢飲食,常困飢渴。
5
常見辭彙》、《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三藏法數》、《佛光大辭典》)
樂,地獄各種苦果,均係自己所造的惡逆業因所招感。 (摘自《佛學
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十惡,即十不善。)此道純苦無
6 六道互具
三三三
刑戮剮割:指各種刑罰。戮,讀音「路」,殺也。剮,讀音 ②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寡」,割肉離骨。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三三四
在六道中的每一道中,又各含有六道。就以人道來說,有的人受
用如意、威勢顯赫,過著天人般的生活,像國王大臣這類的人便是。
有的人能謹守做人的本分,像那些位階較低的官員以及平民百姓,衣
食豐足、處世安然的過著正常人道生活。有的人內心兇狠,過著修羅
般的打殺生活,像獄吏以及專以殺生為業的屠夫、劊子手這類的人便
是。有的人身勞心苦,過著畜生般的生活,像那些從事苦力勞動,常
受主人鞭撻怒罵的奴隸、僕役這類的人便是。有的人常受饑寒之困,
過著餓鬼般的生活,像那些貧窮人家、討飯乞丐,這類為饑寒交迫而
呼號的人便是。有的人淒慘之極,過著地獄般的生活,像那些慘遭刑
罰的囚犯便是。人道中含有六道,其他五道也是如此。
過去世中曾經持戒修福,今世才能夠得到人身,而人道中之所
以有六道的差別,是因為所修的戒福有上、中、下三種等級之分;這
三種等級中又各分上、中、下三種,如是推廣,就演變成各式各樣無
窮無盡的種類了;這都是隨著各人自心所造的業因,而感得不同的果
報。《華嚴經》說「一切唯心造」,我們如能對這些現象細心觀察, 由果推因,那麼對這句經文就會更加深信不疑了!
智慧
增一阿含經:「佛言,戒律成就,是世俗常數;三昧成就,亦
世俗常數;神足飛行成就,亦世俗常數。唯智慧成就為第一義。」則
知戒定等三學,布施等六波羅蜜,唯智慧最重,不可輕也;唯智慧最
先,不可後也;唯智慧貫徹一切法門,不可等也。經云:「因戒生
定,因定發慧。」蓋語其生發之次第則然,而要當知所重、知所先、
三三五
知所貫徹始得。雖然,此智慧者,又非聰明才辯之謂也,如前「世智 智慧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當悟」中說。 【註 釋】
三三六
① 《增一阿含經》此段經文背景:佛陀的堂弟提婆達多出家後,一
心一意想求神通,被佛及各大弟子婉拒,最後他由自己的親弟弟
阿難口中獲得修習神通的方法。提婆達多戒律精嚴、廣博聞持一
切教法、專修禪定,引發神通。可惜他不曾以真實智證入法性,
不曾位登不退,因此貪著利養,神通頓失,還墮五欲。所以佛告
誡弟子,戒律、禪定、神通之法都仍是世間相,唯有修習解脫
煩惱的智慧法門,才能達到究竟的解脫。 (參考《大正藏》第二冊, 《增一阿含經》卷卅八《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② 戒律:戒,指防非止惡的戒法,屬於精神的、自律的;律,指生
活上的規律,屬於形式的、他律的。戒與律原有不同的意義,而
「戒律」併用,意謂維持佛教教團之道德性、法律性的規範。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③ 三昧:指心定於一處而不散亂之狀態。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
摩帝。意譯為定、等持、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
等。三昧即心定於一處,故稱定;遠離昏沈、掉舉而保持平等的
心,故稱等持;正受所觀之法,故稱正受;調整散亂的心使正
直,故稱調直定;正心之行動,使合於法的依處,故稱正心行
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言息慮凝心。心到達三昧的狀態
時,起正智慧,進而與所觀境冥合,分明了知,而悟得真理,甚
至於直接感見聖境。可知,三昧是證悟(正見)的必須階段。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④ 神足飛行:此指神足通,謂隨意變現,飛行自在,一切所為,無
有障礙。此為五神通之一(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
三三七
宿命通),五神通係依四根本靜慮而起,故外道諸仙、聲聞及菩 智慧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三八
薩皆可得之。 (摘自《三藏法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⑤ 世俗常數:意即世俗諦,又名世諦,或俗諦,為世間一般所見之
道理,與真諦對稱。由於絕對最高真理之第一義諦,不易為一般
人所理解,故先以世俗之道理與事實為出發點,再次第導向第一 義諦。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⑥ 戒定慧:戒是戒止惡行,定是定心一處,慧是破妄證真。持戒清
淨則心安,心安則可得定,得定則可觀照分明而生智慧。持此戒
定慧三法,能對治三毒,成就佛果,所以又叫做三學,或三無漏 學。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⑦ 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波羅」
者,言彼岸;「蜜」,言到。菩薩修此六法,究竟自利利他之大
行,到涅槃之彼岸,故稱六波羅蜜。 (摘自《法門名義集》、《佛學 大辭典》)
【譯 文】
《增一阿含經》卷卅八中記載:「佛說,戒律成就,是世俗常
數;三昧成就,亦世俗常數;神足飛行成就,亦世俗常數。唯智慧成
就為第一義。」由此可知,戒定慧三學,布施等六波羅蜜,唯智慧最
重要,不可輕忽;唯智慧最優先,不可置後;唯智慧能貫徹一切法
門,不可與其他等量齊觀。雖然經上說:「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這是從三學的修學次第來說的,但要知道智慧是最重要的、最優先
的、是貫徹一切法門的。儘管如此,還要知道這裡所說的「智慧」,
絕對不是指世間的聰明才辯,而是前面「世智當悟」那篇文中所說 的。
外學
三三九
隋梁州沙門慧全,徒眾五百,中一人頗粗異,全素所不錄;忽自 外學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四〇
云得那含果。全有疾閉門,其人徑至榻前問疾,而門閉如故。明日復
然。因謂全曰:「師命過,當生婆羅門家。」全云:「我一生坐禪,
何故生彼?」答云:「師信道不篤,外學未絕,雖有福業,不得超
詣。」今時僧有學老莊者,有學舉子業經書者,有學毛詩楚騷及古詞
賦者。彼以禪為務,但外學未絕,尚緣此累道;今恣意外學,而禪置 之罔聞,不知其可也。 【註 釋】
① 梁 州 : 古 代 分 中 國 為 九 州 , 《 書 .禹 貢 》 作 冀 、 袞 、 青 、 徐 、
揚、荊、豫、梁、雍。梁州為古九州之一。梁州又名涼州,唐代
的涼州即今甘肅武威。 (摘自《漢語大詞典》、《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 藏》)
② 不錄:不檢點約束或不任用。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那含果:指阿那含果,梵語阿那含,華譯為不還,或是不來,是
斷盡欲界煩惱的三果聖人通稱。凡是修到此果位的聖人,未來當
生於色界、無色界,不再來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還。 (摘自 《佛學常見辭彙》)
④ 婆羅門:梵語婆羅門,華言淨行。古代印度四種社會階級最上位
者,奉事大梵天而修淨行之一族,學習並傳授吠陀經典,掌理祈
禱、祭祀,為神與人間之媒介。《慧琳音義》曰:「婆羅門,此
俗人也。謂淨行高貴捨惡法之人,傳學多聞者也。」《希麟音
義》曰:「婆羅門,不正梵語也。應云沒囉憾摩,此云淨行,或
云梵行。」《註維摩》曰:「肇曰:婆羅門,秦言外意。」 (摘 自《佛學大辭典》、《佛光大辭典》)
三四一
⑤ 坐禪:靜坐修禪。禪者,梵語禪那的簡稱,華譯為靜慮,即止息
妄念以便明心見性的行法。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外學
【譯 文】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四二
隋朝梁州慧全禪師有弟子五百人,其中一人的舉止很粗率怪異,
慧全禪師向來不重視他。有一天那位弟子忽然說他已證得阿那含果。
慧全禪師因病在身,閉門歇息,那位弟子直接到慧全禪師的床前問
候,而房門仍緊閉著。第二天也是如此,他問候之後就對慧全禪師
說:「師父命終之後,當生婆羅門家。」慧全禪師問:「我一生修
禪,為什麼會投生到外道婆羅門家?」他回答說:「師父信道不專心
切實,對於外道典籍猶學習不止,雖有福業,卻無法達到超然脫俗的 境地。」
現在的出家人,有人兼學老莊道家的經典,有人兼學儒家的四書
五經,有人兼學毛詩、楚辭、離騷以及古詩詞賦。慧全禪師一生以修
禪為主,但仍兼學外道典籍,因此而影響他的道業。現在的出家人依
自己喜好學習外道典籍,而把參禪學道的事置之不問,真不知他在道
業上能有什麼成就!
靈裕法師
裕法師之說經也,或一字盤桓,動經累日;或片時之頃,便銷數
卷;或分科已定,及至後講,更改前科,增減出沒,隨機顯晦,學者
疑焉。裕曰:「此大士之宏規也,可以恆情斷乎?」裕師蓋得無礙辯
才,庶幾乎於法自在。而拘名著相,以文害辭,以辭害意,與夫參死
句之輩,何足以知之?今人不可執己見而蔑視勝流,輕談橫議;又不 可昧己量而效嚬先德,妄行自用也。 【註 釋】
① 靈裕法師:隋代僧。師通達《華嚴》、《涅槃》等大小乘經典,
其為學每博尋舊解,穿鑿新異;其講說則意存綱領,不在章句。
三四三
由是傾動七眾,皆號為「裕菩薩」。北周武帝廢佛之際,師率眾 靈裕法師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四四
居於聚落,晝讀俗書,夜談佛理。及隋定天下,佛教再興,遂行
化於燕、趙等地,又固辭文帝授職國統之請。晚年,隱居相州演
空寺(今之淨明寺),以講說為務,大業元年示寂,世壽八十 八。 (摘自《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② 分科:古代註經者為方便解釋經論,而將內容分成數段,再以精
簡扼要之文字標示各部分之內容。依據分科可以獲知該書之簡明
內容及義旨脈絡,並能定出註釋者對於該書之大體見解。一般係
將經典區別為序分、正宗分(本論部分)與流通分(說明該經之
功德而勸人流通之部分),稱為三分科經。 (摘自《佛光大辭典》、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③ 大士:菩薩之通稱,或通聲聞及佛。士者凡夫之通稱,簡別於凡
夫而稱為大。又,士是事的意思,指成辦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
大事業的人,謂之大士。 (摘自《佛學大辭典》、《佛學常見辭彙》)
④ 無礙辯才:謂智慧明了,通達無滯,於大小乘種種諸法,隨眾生
機,縱辯宣揚,悉使通達,皆無疑礙。 (摘自《三藏法數》) 【 譯 文】
靈裕法師講經,有時就一個字深入講解,可講好幾天;有時於片
刻間就講了好幾卷;有時對全經文句已作段落分判,但是講到後面,
又更改原來的段落分判,增、減、顯、隱,總是隨機講解,沒有固定
的模式。有人對他這種講經的方式表示懷疑。靈裕法師說:「這本來
就是菩薩度眾生所用廣博深遠的方式,怎麼可以用世間常情來評斷 呢?」
靈裕法師已得無礙辯才,對於佛法幾乎已融通自在。所以,那些
拘於名相,以文害辭、以辭害意等執著文字不會活用的人,以及死在
句下,不能了悟的人,他們怎麼能體會佛經的深義呢?
三四五
現在的人千萬不可固執己見而蔑視古德,甚至輕率議論古德;更 靈裕法師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不可自不量力而隨意模仿古德,自以為是。
行腳住山
三四六
今人見玄沙不越嶺,保福不度關,便端拱安居,眼空四海。及見
雪峰三登投子、九上洞山,趙州八旬行腳,便奔南走北,浪蕩一生。
斯二者皆非也。心地未明,正應千里萬里,親附知識,何得守愚空
坐,我慢自高?既為生死,參師訪道,又何得觀山觀水,徒誇履歷之 廣而已哉?正因行腳之士自不如是。 【註 釋】
① 行腳:見第二九三頁。
② 玄沙:唐末五代僧,即玄沙師備禪師。幼好垂釣,常泛舟自娛。
三十歲出家,受具足戒,行頭陀苦行,人稱「備頭陀」。曾欲遍
歷諸方,參尋知識,攜囊出嶺,忽傷足流血,豁然而悟,遂不出
嶺。與同門師兄雪峰義存禪師,親如師徒,雪峰召曰:「備頭陀
何不遍參去?」玄沙曰:「達磨不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
雪峰曾稱曰:「備頭陀再來人也。」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五燈會元》、《楞嚴經宗通》)
③ 保福:唐末五代僧,即保福從展禪師。十五歲即禮雪峰義存禪師
為師。遊吳楚間,後歸執侍,雪峰召曰:「還會麼?」保福欲近
前,雪峰以杖拄之,保福頓契玄要,更無遊心,後來繼承雪峰法
嗣。「玄沙不越嶺,保福不度關」,《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
尚頌古從容庵錄》指不出門知天下事。 (參考《五燈會元》、《祖堂 集》卷十一)
④ 雪峰:唐代僧,號雪峰,即義存真覺禪師,世稱雪峰義存。十二
歲時,隨父至蒲田玉潤寺,拜慶玄律師為師。十七歲落髮,二十
三四七
四歲遇會昌破佛,乃易俗服,參謁芙蓉靈訓。唐宣宗中興佛教 行腳住山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四八
後,歷遊吳、楚、梁、宋、燕、秦,於洞山良价座下,任飯頭
職,機緣不契,遂參德山宣鑑而契悟,承其法系。唐懿宗咸通
十一年,登福州象骨山,立庵興法。其山為閩越之勝景,未冬先
雪,盛夏尚寒,故有雪峰之稱,師亦以之為號。寺蒙賜號「應天
雪峰寺」,緇素雲集,僖宗聞其道風,賜號「真覺大師」,並賜
紫衣。嗣法弟子有雲門文偃、玄沙師備、長慶慧稜、鼓山神晏、
保福從展等人。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佛光大辭典》)
⑤ 投子:即投子山,位於安徽省西南方長江沿岸。山中有投子寺。
唐末,大同禪師周遊四方,後隱棲於投子山三十餘載,於此大
張教化,故後世多稱之為「投子大同」。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 書》)
⑥ 洞山:位於江西高安(一說洞山即新豐山)。曹洞宗開祖良价禪
師,晚年住於洞山之普利院弘揚佛法,參學者每達數百人。世稱
洞山良价,或單稱洞山。 (摘自《佛學大辭典》、《佛光大辭典》)
⑦ 趙州:唐代禪僧,法號從諗。歷參黃蘗、寶壽、鹽官、夾山、五
臺等諸大德。八十歲時,眾請住趙州城東觀音院,四十年間,
大揚禪風。昭宗乾寧四年示寂,世壽一百二十,敕諡「真際大
師」。《趙州諗禪師錄》云︰「初隨本師行腳到南泉,(乃至)
其後自攜瓶錫,遍歷諸方。常自謂曰︰七歲童兒,勝我者,我即
問伊;百歲老翁,不及我者,我即教他。年至八十,方住趙州城
東觀音院。『忠曰︰從諗自盛年行腳,到八十歲初住院。此謂趙
州八十行腳。世誤言︰八十歲而行腳者,非也。』」 (摘自《佛光 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譯 文】
今有人聽說玄沙師備禪師不出嶺、保福從展禪師不度關的公案,
三四九
便不外出參師訪道,過著閒適安逸的生活,卻養成目中無人、驕傲自 行腳住山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五〇
大的習氣。還有的人聽說雪峰義存禪師為道辛勤,曾三次上投子山拜
謁大同禪師,九次登洞山參訪良价禪師;趙州從諗禪師自盛年行腳,
到八十歲才安住教化一方;因此就想仿效學習這兩位禪師,遍歷諸
方,但卻是過著四處遊逛的生活,枉費時光。上述這兩種人的修學方 式,都是錯的!
若是在心地未明時,正應千里尋師、萬里訪道,以親近善知識,
決擇生死大事,怎麼可以安住寺中守愚空坐,養成我慢貢高的習氣?
既為生死而外出參師訪道,又怎麼可以只是遊山玩水,向人炫耀遊歷
之廣而已呢?真正發心參學行腳的人,當然不會這樣做。
楞嚴房融所作
有見楞嚴不獨義深,亦復文妙,遂疑是丞相房融所作。夫譯經館
番漢僧及詞臣居士等,不下數十百人,而後一部之經始成,融不過潤
色其文,非專主其義也。設融自出己意,創為是經,則融固天中天、
聖中聖矣!而考諸唐史,融之才智,尚非柳韓元白之比,何其作楞嚴
也?乃超孔孟老莊之先耶?嗟乎!千生百劫,得遇如是至精至微、至
玄至極之典,不死心信受,而生此下劣乖僻之疑,可悲也夫!可悲也 夫! 【註 釋】
① 房融:唐代洛陽人。博識多聞,成進士業。武則天時,依附張昌
宗、張易之兩兄弟(武則天晚年寵妾),以正諫大夫同鳳閣鸞臺
平章事(武則天時的宰相稱號),為士大夫所不恥。迨中宗誅二
張(張昌宗、張易之)後,貶之於高州(廣東茂名),後卒於該
地。房融好佛法,據傳其流放途中,抵廣州時,巧遇天竺沙門般
剌密諦譯《大佛頂首楞嚴經》,乃為筆受。唐周景龍元年(公元
三五一
七0七年)譯成,進呈於武則天。 (摘自《佛光大辭典》) 楞嚴房融所作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五二
② 詞臣:舊指文學侍從之臣,如翰林之類。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柳:指柳宗元。唐代人,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後因貶官至柳
州,故別稱柳柳州。柳氏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大力提倡古文運
動,對當時文風的改革極有貢獻,寫出頗多寓意深刻、膾炙人口
的作品。嘗與當時的名僧來往,自稱「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積三
十年」;在貞元革新失敗被貶官後,更藉佛教思想以為精神上
的寄託。其與佛教有關之作品皆收在《柳河東集》四十五卷中。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④ 韓:指韓愈。唐代古文家,字退之。先世居昌黎。讚揚儒家,反
對佛教、道教,富文名;蘇軾嘗稱其文起八代之衰。憲宗時,官
至刑部侍郎。後以諫迎佛骨事貶為潮州刺史。嘗問道於大顛和 尚。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⑤ 元:指元稹。唐代文學家,字微之。八歲喪父,家貧無師,由母
課讀,並從姨兄、姐丈學詩誦經,十五歲明經及第。後累官至同
中書門下平章事(唐朝宰相稱號)。元稹與白居易齊名,並稱
「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 藏》)
⑥ 白:指白居易。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唐
德宗貞元十四年中進士,官至刑部尚書。白氏精通詩文,中年歸
佛,親近高僧,從受淨戒,習禪法。曾參謁興善惟寬、鳥窠道林
諸僧。又重修洛陽香山寺,與洛陽佛光寺如滿結香火社以修佛
事,發願往生西方,不怠不墮,以迄終年。 (摘自《佛光大辭典》、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三五三
⑦ 天中天、聖中聖:蓮池大師《阿彌陀經疏鈔》云:「佛者,天中
天、聖中聖。」 摘(自《卍續藏》冊二十二 )
楞嚴房融所作
【譯 文】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五四
有人見《楞嚴經》,不但經義深奧,文辭也很美妙,就懷疑是唐
朝丞相房融所作。殊不知,在譯經館裡,外族與漢族的僧人,以及翰
林學士、在家居士等,至少有數十乃至數百人,共同謹慎處理,然後
才能完成一部佛經的翻譯工作。房融不過是修飾《楞嚴經》的文字,
並不是專門負責《楞嚴經》的內容。假設房融是用自己的意思創作這
部經,那房融就是天人中的天人、聖人中的聖人(佛)了!可是考查
整個唐朝歷史,房融的才智,還不能與柳宗元、韓愈、元稹、白居易
等人相提並論,他如何能作得出《楞嚴經》呢?難道他超越了孔子、 孟子、老子、莊子這些聖人嗎?
可嘆啊!千生百劫中,才能遇到如此精微奧妙的經典,不死心塌
地的相信受持,而產生這樣下劣反常的猜疑,真是可悲呀!可悲呀!
果報 一
經言:「萬法唯心。」錯會者,謂無心則無因無果,故不患有
業,唯患有心;有業無心,閻老子其奈我何!遂安意造業,無復顧
忌。不知無心有二:如理思惟,用心之極,而自然入於無心三昧者,
真無心也;起心造業,又起心制心,強制令無,似得無心,心恰成 有,心有則業有,閻老子鐵棒未放汝在! 【註 釋】
① 萬法唯心:謂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唯是真心所現。《華嚴
經 .夜摩宮中偈讚品》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
界性,一切唯心造。」法唯心現,全法是心,心既圓融,法亦無 礙。 (摘自《三藏法數》)
一
三五五
② 業:我們的一切善惡思想行為,都叫做業。好的思想行為叫做善 果報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業,壞的思想行為叫做惡業。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三五六
③ 無心有二:謂如來之教,本離心緣言說之相。眾生依教而修,捨
離妄著之心,安住真實之理,則於聖道自然成就。故云:千經
萬論,莫不說離身心,破於執著是也。一、澄湛令無,謂諸眾
生,若能攝念安禪,澄神靜慮,能令定體湛然,不為妄塵所撓,
是名澄湛令無。二、當體是無,謂諸眾生,直了心源本寂,法
亦無生,以一念起處,了不可得;是名當體是無。 (摘自《三藏法 數》)
④ 無心三昧:謂滅絕分別思量之三昧。一百零八種三昧之一。指滅
盡定、無想定等無心之禪定。《大智度論》云:「無心三昧者,
即是滅盡定,或無想定。何以故?佛自說因緣,入是三昧中,諸 心、心數法不行。」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 文】
佛經說:「萬法唯心。」有人錯會其意,認為只要無心,也就無
因果了,所以不怕造作各種善惡業行,只怕有分別執著的心。因此認
為行為雖造業,但無心為之,就算閻羅王對我也無可奈何!因此放心 造業,不再有所顧忌。
殊不知無心分為二種:一是契合真理的思惟,用心到了究竟處,
而自然入於無心三昧,直了心源,本來寂滅無生,一切法了不可得,
這是真正的無心。另一種是攝心安住禪定,那是起心造業,又用心來
抑制心,強制使心消除,感覺好像是無心,其實恰恰是有心,心有則
二
業有,閻羅王的鐵棒豈能放得過你!
果報
又經言:「具足智慧菩薩脫使墮落,在畜生中,畜生中王;在
二
三五七
餓鬼中,餓鬼中王。」錯會者,謂有智則能轉業,故不患有業,唯患 果報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五八
無智;有業有智,閻老子其奈我何?遂安意造業,無復顧忌。不知經
稱智慧,非等閒世智之謂也。且汝智慧,得如文殊、身子否?縱不及
此,次而下之,得如善星、調達否?善星博學十八香象所載法聚,調
達得羅漢神通,而俱不免生陷地獄,況汝智慧未必勝此二人乎!杯水
不能熄車薪之火,螢光不能破幽谷之昏,今之小智,滅業幾何?閻老 子鐵棒,未放汝在。 【註 釋】
① 文殊:文殊師利的簡稱,菩薩名。梵語文殊師利,華言妙德,謂
明見佛性,具足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不可思議。文殊以大
智著稱,與普賢常侍於釋迦如來的左右。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三藏法數》)
② 身子:舍利弗的譯名。梵語「舍利」,華譯為身,「弗多羅華」
譯為子。舍利弗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稱。 (摘自
《佛學常見辭彙》)
③ 善星:又作善宿。係釋尊為太子時所生之子。《法華玄贊》:
「佛有三子,一、善星,二、優婆摩耶,三、羅睺。」善星出家
後,讀誦十二部經,斷欲界之煩惱,發得第四禪定。後因親近惡
友,退失所得之解脫,認為無涅槃之法,起否定因果之邪見,且
對佛陀起惡心,以生身墮於無間地獄,故稱為闡提(不成佛、斷
善根)比丘,又稱四禪比丘。《證道歌註》有云:「昔有比丘名
曰善星,念得十八香象駝經,生身活陷地獄。謂不見佛性,說法
返成謗黷,故則有所警策也。」 (摘自《佛光大辭典》、《卍新纂續藏 經》)
④ 調達:即提婆達多。為釋尊之堂弟,阿難之兄。出家學神通,身
三五九
具三十相,誦六萬法藏;但為利養,造三逆罪,生墮於地獄。
二
(摘自《佛學大辭典》) 果報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六〇
⑤ 十八香象所載法聚:指十八頭香象所載負的佛典,形容三藏十
二部經。(香象指強碩之大象,合十凡象之力僅可抵一香象之 力)。 (參考《卍新纂續藏經》、《佛光大辭典》) 【譯 文】
佛經又說:「具足智慧的菩薩,假設會墮落,若在畜生中,則為
畜生中王;若在餓鬼中,餓鬼中王。」有人錯會其意,認為只要有智
慧便能轉業報,所以不怕造作各種善惡業行,只怕沒有智慧。因此認
為,雖然造業,但只要有智慧,就算閻羅王對我也無可奈何!因此放 心造業,不再有所顧忌。
殊不知佛經中所說的智慧,並不是平常世間所指的智慧聰明。況
且你的智慧,能比得上文殊師利菩薩、舍利弗尊者嗎?縱然比不上,
再往下比,能比得上善星和調達嗎?善星博學多聞,會背誦三藏十二
部經,調達修得五神通,然而他們二人都不免生陷地獄,何況你的智
慧未必勝過這二人!
一杯水是無法熄滅一整車正在燃燒的柴火,一隻螢火蟲的光是不
能照破幽谷中的黑暗;你今天不過有點小智慧,能滅得了多少罪業? 閻羅王的鐵棒豈能放得過你!
塞翁
得失曾無定形,禍福互為倚伏,塞翁一段因緣,人皆知之,而未
必信之也。予失足沸湯,筋攣不伸,畜雙拐為二侍,若將終身焉,作
跛腳法師歌自嘲,有「祇愁此腳不終疾」之句。既而足伸如故,笑以
為詩讖。而依然奉以為詩規也,且感且懼,願無忘射鉤。 【註 釋】
① 塞翁:古時候靠近邊塞的地方,有個老翁,他的一匹馬忽然走失
三六一
了,去了胡人的地方。鄰居們都跑來安慰他,塞翁則說:「這未 塞翁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六二
必不是福氣!」過了幾個月,丟失的馬不僅自動回家,還帶回一
匹胡人的駿馬,鄰居都來向老翁道賀。老翁則說:「這未必不會
成為壞事啊!」老翁有個兒子非常喜歡騎馬,有一天,他從那匹
胡馬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紛紛來慰問。老翁說:「沒什
麼,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一年後,胡人大舉
入侵,青壯年被應徵入伍,老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去當
兵。入伍的青年十個中有九個戰死了,唯有老翁的兒子因跛腿而
保全了性命。所以福可以轉化為禍,禍也可變化成福,這種變化
不可預料,深不可測。後指忘身物外,樂天知命,不以得失為懷
的人為『塞翁』。典出《淮南子 .人間訓》:「夫禍福之轉而相
生,其變難見也。…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
可測也。」後因以「塞翁失馬」比喻禍福相倚。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② 跛腳法師歌自嘲:蓮池大師所著之《山房雜錄》卷二載此文:
「跛腳法師胡以名。良由能說不能行。我今行說兩俱拙。不應無
實當斯稱。春王正月才過十。午間隨例入浴室。失足俄沈百沸
湯。不起床敷五十日。瘡痍甫平筋力疲。左長右短行參差。東行
夾輔二童子。西行交倚雙筇枝。是故此師名跛腳。跛去跛來人笑
殺。笑殺平生好放生。善因惡果理難合。頗有市肆旃陀羅。刲羊
擊牛烹鳧鵝。鱉鱔蟹蛤殺無數。而反康豫無纖痾。放生誠有長壽
理。因果無差休亂擬。我昔殺業今須償。身痛心生大歡喜。傍人
問我喜者何。我以此腳成蹉跎。趨奔無始至今日。步步趁入無明
窠。或趨名兮據高位。衝寒踏遍金階地。或趨利兮走天涯。歷盡
燕秦并楚魏。或趨豪勢候門牆。不減立雪之游楊。或趨女色越垣
閫。由此暮夜遭傷亡。或趨檀施求無已。匍匐泥塗沒其趾。或趨
三六三
友朋時往來。破夏踐殞諸蟲蟻。或趨五嶽及三山。南馳北騖芒鞋 塞翁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六四
穿。所以如來苦呵責。舉足動足皆冤愆。幸哉今跛損成益。思欲
閒行行不得。潛形斂跡守林巒。多種狂心一朝息。客來恕我不起
延。兀兀似入磨磚禪。閉門無事且高枕。欲學翠色煙嵐眠。祇愁
此腳不終疾。趨奔萬境仍如昔。願君不跛如跛人。勝彼長年掩關 客。」 (摘自《嘉興藏》第三十三冊)
③ 詩讖:謂所作詩無意中預示了後來發生的事。讖,音「趁」,預
言吉凶的文字、圖籙(音「路」)。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射鉤:春秋戰國時,管仲與鮑叔牙各為其主,管仲為阻小白(即
齊桓公)歸齊國為君,用箭射中其衣帶鉤。桓公即位後,鮑叔牙
勸桓公不計射鉤之恨,任用管仲為相,管仲謂桓公曰:「願君無
忘射鉤,臣無忘檻車。」桓公因管仲的輔佐,遂成春秋時霸主。 (參考《漢語大詞典》)
【譯 文】
得與失並無固定的型態,禍與福常常是互相依存的,「塞翁失
馬」這一則典故,雖然廣為人知,但世人未必真信禍福相倚的道理。
我曾失足跌入滾燙的沸水中,因燙傷造成腳筋蜷曲不能伸直,必
須依賴兩隻拐杖才能行走,以為終身都要這樣了,因此作了一首「跛
腳法師歌」自嘲,其中有一句為「祇愁此腳不終疾」。不久之後,腳
已痊癒,且能屈伸自如,自笑以為所作的詩應驗了。如今依然將此自
嘲詩奉為準則以警惕自己,心中對此事件充滿了感激與惶恐,但願自
己不抱怨燙傷之苦,反要以此警惕自己把握時間專心向道,如同管仲 勸齊桓公「射鉤」的典故。
神通
神通大約有三:一報得,一修得,一證得。報得者,福業自致,
三六五
如諸天皆能徹視徹聽,及鬼亦有通是也。修得者,習學而成,如提婆 神通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六六
達多學神通於阿難尊者是也。證得者,專心學道,無心學通,道具而
通自具,但遲速不同耳;如古今諸祖諸善知識是也。較而論之,得道
不患無通,得通未必有道。先德有言:「神通妙用不如闍黎,佛法還
須老僧。」意有在矣!試為之喻:世間官人所有爵祿冠服府署儀衛
等,若神通然,而亦有三種:其報得者,如功勳蔭襲,自然而有者
也。其修得者,人力夤緣,古人所惡,不由其道者是也。其證得者,
道明德立而位自隨之,仲尼云:「學也,祿在其中矣!」是也。是三 者,勝劣可知也。 【註 釋】
① 報得通力:謂三界諸天,皆有五種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雖
則勝劣不同,俱能變現無礙,此之神通,乃由果報自然感得,
是名報得通力。(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五通者,
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也。) (摘自《三藏法
數》)
② 修得通力:謂聲聞、緣覺、菩薩等,由修戒定慧,功行成就之
時,發得六種神通,變現自在,隱顯莫測。此之神通,由修而
得,是名修得通力。(六通者,於前五通加漏盡通也。) (摘自 《三藏法數》)
③ 諸天:指三界二十八天。即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
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韋馱天等諸天神,總稱為諸天。 (摘 自《佛學常見辭彙》、《佛光大辭典》)
④ 先德有言:此語出自仰山慧寂禪師:「神通遊戲則不無闍黎,佛
法須還老僧始得。」唐朝時,有位印度來的僧人,現神通從空而
至,仰山慧寂禪師問:「從哪來?」答:「從印度來。」禪師
問:「何時來?」答:「今早來。」禪師問:「為什麼那麼晚才
三六七
到此?」答:「因為先去遊山玩水。」禪師說:「你雖得神通遊 神通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六八
戲三昧能來去自如,還不如成為人天軌範教化眾生,佛法還是須
靠自己修學才能得到。」僧人說:「我特來東土禮文殊,卻遇您
這位小釋迦。」遂獻出梵文佛經,與師作禮,乘空而去。 (參考 《五燈會元》)
⑤ 闍黎:讀音「舌梨」。梵語阿闍黎,意譯為軌範師。可矯正弟子
的行為,為其軌則模範,是對高僧的敬稱。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老僧:僧服曰衲衣,故老僧又曰老衲,為比丘之謙稱。 (摘自《佛 學大辭典》、《佛光大辭典》)
⑦ 功勳蔭襲:舊時因先輩有功,子孫受庇蔭而承襲官爵。 (摘自《漢 語大詞典》)
⑧ 人力夤緣:攀附權貴以求進身。夤,讀音「銀」,攀附求進。 (摘自《國語辭典》)
⑨ 仲尼云:此語出自《論語.衛靈公》,原文為:「子曰:君子謀
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
憂貧。」意即,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費心思求衣食。即使你親自耕
種,難保不餓肚子;但你努力學道,俸祿卻自然獲得。所以,君 子只擔憂學不到道,不擔憂貧窮。 【譯 文】
神通大約分為三種:一種是報得的,一種是修得的,一種是證得
的。所謂報得通力,是依福報自然感得,例如諸天的天人,都具有天
眼徹視、天耳徹聽的五種神通,以及鬼神也有小神通,這是報得的。
所謂修得通力,是由修習禪定而得到的,如提婆達多向阿難尊者學習
神通,這是修得的。所謂證得通力,是指專心學道,本無心學神通,
然而,道行具足成就,神通妙用就自然具足,只是證得的快慢有所不
同而已;例如古今諸位祖師及諸善知識所具的神通,這是證得的。相
三六九
較而言,得道便不愁沒有神通,有神通卻未必能得道。先德有言: 神通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七〇
「神通妙用不如闍黎,佛法還須老僧。」這句話實在具有深意。
試以譬喻來說明三種神通:世間為官的人,所擁有的官爵、俸
祿、官帽、官服、官署、儀仗、衛士等,如同神通一樣,也分為三
種:第一種是報得的,例如子孫受先祖功勳的庇蔭而承襲官爵,這是
自然而得到的。第二種是修得的,例如用攀附權貴的方式求得官爵,
這方式為古人所厭惡,因為不是從正途得到的。第三種是證得的,例
如學問品德顯著而自然獲得官爵,正如孔子所說:「學也,祿在其中
從以上的例子說明,三種方式所得的神通,誰優誰劣?清楚可
矣!」 知。
大豪貴人
世間大豪貴人,多從修行中來,然有三等:其一持戒修福,而般
若正智念念不忘,則來生雖處高位,五欲具足,而心則時時在道,真
所謂有髮僧也。其二持戒修福,而般若之念稍疏,則來生遊戲法門而
已。其三持戒修福,而於般若藐不繫念,則來生為順境所迷,背善從
惡,甚而謗佛、毀法、滅僧者有矣!鞫其因地,則均之修行人耳,而 差別如是,來生更來生,其差別又何如也?寒心哉! 【註 釋】
① 般若正智:指通達真理的無上智慧。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② 鞫:讀音「局」,查究、查問。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世間富豪顯貴的人,大多是因前世修行而來的。然而這還可分為
三種層次:第一種持戒修福的人,對於通達諸法實相的無上智慧,念
念不忘,這種人來生雖身居高位、五欲具足,而其內心仍時時向道,
三七一
真像是帶髮修行的僧人。第二種持戒修福的人,對於無上智慧的修學 大豪貴人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七二
稍為疏淡,這種人來生,對般若智慧的修學,僅僅偶爾湊湊熱鬧而
已。第三種持戒修福的人,對於無上智慧的修學不但輕視且不在意,
這種人來生必為順境所迷、背善從惡,甚至於毀謗佛法僧三寶,這也 是有的!
推究這三種人的因地,都是修行人,結果卻有如此懸殊的差別,
一
那麼來生再來生,他們的差別又會變得怎麼樣呢?真是令人擔心啊!
天台清涼
人有恆言曰:「天台賢首,愚嘗究之。南嶽舉其綱,而萬目畢
張,則莫備乎天台;賢首持其衡,而千星交羅,則莫備乎清涼。蓋自
有佛法以來,天台集其大成;自有天台以來,清涼集其大成矣!故當
以二師相對而名宗也。」或曰:「人於天台無議矣,於賢首或置喙
焉,何也?」曰:「喙賢首者,亦百喙而一中耳。又向不云乎?賢首
之道,至清涼而始備,是則天台清涼二師,恩如父母,道亦如父母,
且清涼可得議乎?」或未答,予笑曰:「毋勞爾思也。天台之後有清 涼,猶堯舜之後有孔子也。而又何議也?」 【註 釋】
① 天台:指天台宗,又稱法華宗。隋代時,智顗大師棲止天台山,
倡立一宗之教觀,世稱天台大師,遂以所立之宗稱為天台宗,或
台教。本宗以《法華經》為本經,以《智度論》為指南,以《涅
槃經》為扶疏,以《大品般若經》為觀法,因而明一心三觀之妙
理,以期「速疾頓成」之大乘宗派。本宗的學統是龍樹、慧文、
慧思、智顗、灌頂、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亦有
稱北齊慧文為天台初祖者,蓋以龍樹為印度人,故未予計入。) (摘自《佛光大辭典》、《佛學大辭典》)
一
三七三
② 賢首:指賢首宗。此宗所依經典是《華嚴經》,亦稱華嚴宗。又 天台清涼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七四
因此宗發揮「法界緣起」的旨趣,或稱為法界宗。本宗歷祖相
承,以毘盧遮那為開法教主,別立十祖,即:普賢、文殊、馬
鳴、龍樹、世親、杜順、智儼、法藏、澄觀、宗密;或杜順以下
至宗密五師,稱五祖;此五祖加馬鳴、龍樹,則成七祖。因為賢
首國師(法藏)所發揚,故又名賢首宗。賢首國師,一生宣講華
嚴三十餘遍,致力於華嚴教學之組織大成,並仿天台之例,將如
來一代教法分類為五教十宗,而推崇華嚴之組織乃最高者,華嚴
哲學於現實世界中乃屬理想世界之實現。 (摘自《佛光大辭典》、 《佛學常見辭彙》、《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③ 南嶽:南嶽慧思尊者,南北朝時之高僧,天台宗二祖(初祖慧
文。一說三祖,即初祖龍樹、二祖慧文),世稱南嶽尊者。自幼
歸佛樂法,心愛《法華經》。年十五出家,後參謁河南慧文禪
師,得授觀心之法,深得法華三昧。陳代光大二年(公元五六八
年)始入湖南衡山(南嶽),悟三生行道之跡,講筵益盛,居
止十年,遂有「南嶽尊者」之稱。又慧思傳法予智顗(即天台大
師),智顗為慧思之眾門弟中最為傑出者。天台宗的中心理論是
諸法實相論,淵源於南嶽慧思。慧思倍受陳宣帝禮遇,尊稱「大
禪師」,故稱思大和尚,又稱思禪師。太建九年,晏然而化,世 壽六十三。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④ 清涼:唐代僧,華嚴宗第四祖,世稱清涼國師,諱澄觀。撰《華
嚴經疏》二十卷,即是現行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故有華嚴
疏主之稱。唐德宗誕辰,為德宗皇帝講《華嚴》,以妙法清涼帝
心,賜號為清涼國師。生歷九朝,為七帝門師。世壽一0二歲。
塔於終南,名曰妙覺。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佛學大辭典》)
⑤ 持衡:比喻執掌權柄。《北齊書 .文宣帝紀》:「昔放勳馳世,
一
三七五
沈璧屬子;重華握曆,持衡擁璇。」璇、衡,北斗七星中的二星 天台清涼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名。 (摘自《漢語大詞典》)
三七六
⑥ 天台集其大成:中國高僧大德在吸收印度傳來的佛法時,即以判
教的方式將佛陀各種經論不同說法融通消化,所以有「判教」的
需要;天台的五時八教之說,即是吸取南北各家異說而加以發展 的,故說為佛法思想之集大成者。
⑦ 清涼集其大成:賢首的五教十宗之說,大體因襲天台,但更將天
台的教判與教觀擴充至四無礙法界及法界緣起,故說是集天台教 觀思想之大成者。
⑧ 置喙:插嘴,參預議論。喙,讀音「會」,斥責。 (摘自《漢語大 詞典》)
⑨ 喙賢首者:賢首法藏大師以三時、十儀、六宗、五教、三觀立一
家言。然三時、十儀、六宗、三觀均非法藏首創,故其根柢唯在
於五教。而此五教說,是吸納前人的基礎,因為如此,而招致了
許多的非議,認為法藏因襲前人之說,而極少創說。然而法藏吸
收天台宗的四教說,更能吸納法相、唯識的判教學說,而建立一
個完整清晰的判教體系。其創見也許比不上天台、唯識諸宗。但
是,不能因為這一小小的瑕疵就全盤抹煞法藏對於華嚴宗的貢
獻。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 文集》) 【譯 文】
有人常說:「天台與賢首二宗,我都曾經研究過。由於有南嶽
慧思大師先舉出大乘教觀的綱領,因此使得天台智者大師能夠條理分
明地展開完備的天台教觀。也由於有賢首法藏大師點出華嚴的深奧玄
義,因此使得清涼澄觀大師能夠融會諸宗,完成法法相即相入、重重
無盡的華嚴教海。自從佛法傳入東土以來,天台宗智者大師可說是佛
法思想之集大成者;而自有天台宗以來,清涼澄觀大師更可說是集天
一
三七七
台教觀思想之大成者。所以,這兩位大師可謂是地位相當而堪稱一代 天台清涼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宗師也。」
三七八
有人問:「對於天台智者大師的創立並無人非議,對於賢首大師
之創立則有人非議,認為賢首大師只是因襲前人之 說,極少創說。這 是為什麼呢?」
我認為:「非議賢首大師的內容,一百句中也許只有一句是對
的,人們一向不都是這樣議論事情的嗎?賢首大師的宗趣,到了清涼
大師才完備,所以天台、清涼二位大師對我們而言,恩德有如父母般
的教護之恩;法脈傳承,也像父母對後代的培育養成。該不會連清涼 大師的創立也有可議之處吧?」
那個人聽了之後,說不出話來。我笑著對他說:「你不用費神去
想了!天台智者大師之後有清涼國師集大成,就像堯舜之後有孔子集
大成,對於是否為創見之說,又有什麼可非議的呢?」
天台清涼 二
或曰:「彼四教,此五教,判然二宗矣,然亦有同歟?」曰:
「毋以二為也。四之與五,猶五蘊六根,開合焉耳矣!五教之小,即
攝入四中之藏;而藏之為言,猶迹涉於混,故另分曰小也。五教之
頓,即攝入四中之圓;而達磨直指,正屬乎頓,欲其彰顯,故特標曰
頓也。二宗之圓教,一也;而華嚴十玄之旨,四之圓猶含其意而未
盡,故小始終頓之後,而獨冠以一乘之圓,有深意也。以其各為一時
之所依歸,而均為萬代之所程式,以是名之二宗。宗常二而道常一, 歧而二之,則非矣!」 【註 釋】
① 四教:此指天台四教。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師以釋尊一生所說教
二
三七九
法,依內容分為化法四教,依形式分為化儀四教。一、化法四教 天台清涼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2.
三八〇
經的通說。 別教,指不通小乘的大乘特有之教說。 圓教,圓
︰即佛說法之內容,分為: 藏教,指小乘。 通教,指諸大乘 1.
4.
五、一乘圓教,是圓滿最上的教法,明性海圓融、緣起無盡、究
根機,所說盡理之教。四、大乘頓教,是說大乘頓悟的教門者。
始教,有相始教與空始教之分。三、大乘終教,是對大乘純熟的
乘,初入大乘的教法,雖說大乘,而未及究竟微妙的理性,故名
空,而未說法空,故又稱為愚法聲聞教。二、大乘始教,是出小
乘經典),判為五類:一、小乘教,是教鈍根小機之法,但說生
② 五教:此指賢首五教。賢首大師將釋尊一生所說的教法(含大小
科全書》、《佛學常見辭彙》)
密、不定等四教。此四教是教化眾生的儀式。 (摘自《中華佛教百
生的法門。二、化儀四教︰即佛說法之形式,分為頓、漸、祕
滿之教說,指《華嚴》、《涅槃》和《法華》。此四教是化益眾
3.
極諸法體性者。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佛學常見辭彙》)
③ 五蘊:蘊者,積聚之義,謂眾生由此五法積聚成身,復因此身積
聚有為煩惱等法,能受無量生死也。亦名五陰,陰即蓋覆之義,
謂能蓋覆真性也。色蘊,謂眼、耳、鼻、舌、身諸根和合積聚;
受蘊,謂六識與六塵相應,而有六受;想蘊,謂意識與六塵相
應,而成六想;行蘊,謂因意識思想諸塵,造作善惡諸行;識
蘊,謂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之識,於諸塵境上,照了 分別。 (摘自《三藏法數》)
④ 六根:凡夫只認現境,不了自心。依於六根,接於六塵,而生六
識。所謂六根者,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根者能生之
義,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幹,識依根而生,有六根則能生六識。
眼能見色,以能對色而生眼識;耳能聞聲,以能對聲而生耳識;
二
三八一
鼻能嗅香,以能對香而生鼻識;舌能嘗味,以能對味而生舌識; 天台清涼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八二
身能感觸,以能對觸而生身識;意能知法,以能對法而生意識。 (摘自《佛學次第統編》、《佛學常見辭彙》)
⑤ 五蘊六根開合:如來為迷心偏重者,合眼耳鼻舌身五根,但名為
色;開意之一根,為受想行識,令其細觀於心,是為合色開心, 故說五蘊。 (摘自《三藏法數》)
⑥ 十玄:是賢首宗(華嚴宗)基本教義。闡明佛教的各法門,彼此
是互相關聯、互相攝入而又周遍圓融的。通過了十玄,便可入於
幽玄莫測的華嚴法界,故稱十玄門或十無礙;因這十門可以總攝
一切緣起法,故又名十玄緣起。首創者為華嚴宗二祖智儼。華嚴
宗三祖法藏,也提出十玄之說,清涼大師全依之。後世稱智儼所
立為古十玄,法藏所立為新十玄。新古十玄在名稱與次序上略有
改動,內容則基本一致。新十玄︰同時具足相應門、廣狹自在無
礙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法相即自在門、隱密顯了俱成門、微
細相容安立門、因陀羅網法界門、託事顯法生解門、十世隔法異
成門、主伴圓明具德門。新十玄是把古十玄的「諸藏純雜」、
「唯心回轉」二門改訂作「廣狹自在」、「主伴圓明」二門。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⑦ 程式:法式、規格、準則、效法。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有人問:「天台智者大師將釋尊一生所說教法,依內容及形式分
為四教(化法四教、化儀四教);賢首大師則判為五教。這二宗有很 明顯的區別,難道也有相同之處嗎?」
我答道:「不要去分別天台、賢首二宗的異同。天台四教與賢
首五教,就像如來為眾生開演的五蘊與六根,只是開合不同而已。賢
首五教中的小乘教,即含攝於天台四教中的藏教;由於藏教所含攝的
二
三八三
範圍有些模糊(有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故),因此賢首宗另立名為 天台清涼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八四
小乘教。賢首五教中的頓教,即含攝於天台四教中的圓教;因為達磨
祖師所傳的直指人心禪法,正屬於頓法,為使這一法門發揚光大,因
此特標為頓教。至於二宗所說的圓教,則是相同的;不過,由於天台
圓教雖然含有華嚴十玄門之要旨,卻沒有將其義理完全發揮出來,所
以賢首宗於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大乘頓教之後,而在圓教
上又加『一乘』之名,自有其深意在。天台、賢首二宗所立之判教,
不僅各為當時宗門之所依歸,並且可為後世萬代之所效法,所以名之
為二宗。雖然名為二宗,而道法是一樣的。如果強分為二,那就錯 了!」
栯堂山居詩
永明、石屋、中峰諸大老,皆有山居詩,發明自性,響振千古。
而兼之乎氣格雄渾,句字精工,則栯堂四十詠尤為諸家絕唱。所以然
者,以其皆自真參實悟,溢於中而揚於外。如微風過極樂之寶樹,帝
心感乾闥之瑤琴,不搏而聲,不撫而鳴,是詩之極妙,而又不可以詩
論也。不攻其本而擬其末,終世推敲,則何益矣!願居山者學古人之 道,毋學古人之詩。 【註 釋】
① 栯堂:元代僧人,栯堂益禪師,為大慧杲四世法嗣,住慶元奉
化岳林寺,有「山居詩」四十首流傳於世。栯,讀音「有」或
是「玉」。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四庫全書 集 ‧部 元 ‧詩選》、 《漢語大詞典》)
② 永明:唐末五代僧,永明延壽禪師。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
初為吏,因自幼信佛,戒殺放生,後因擅自動用庫錢買魚蝦等物
放生,事發被判死刑,押赴巿曹而面無戚容,因為放生並無私心
三八五
故,被無罪釋放。三十歲出家。初習禪定,後精修淨業。宋太祖 栯堂山居詩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八六
建隆二年(公元九六一年)應吳越王錢俶之請,遷至永明寺(即
淨慈寺),接化大眾,故世稱「永明大師」。師倡禪淨雙修之
道,指心為宗,四眾欽服,住永明寺十五年,時人號慈氏下生。
世壽七十二。賜號「智覺禪師」。 (摘自《佛光大辭典》、《中華佛 教百科全書》)
③ 石屋:元代僧,諱清珙(讀音「拱」),諡號「佛慈慧照禪
師」。曾在天湖庵山居長達四十年許,是一清苦嚴厲的古禪僧,
從其山居詩中尤可見此風範。嗣法弟子為高麗的太古普愚,普愚
為韓國佛教史上之名僧,也是現代韓國太古宗所追尊之遠祖。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④ 中峰明本:見第一八三頁。
⑤ 氣格:指詩文的氣韻和風格。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絕唱:指詩文創作上的最高造詣。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乾闥之瑤琴:乾闥婆之奏樂。乾闥婆係帝釋天的音樂神,以香為
食。《智度論》曰:「屯崙摩甄陀羅王,犍闥婆王,至佛所彈琴
讚佛,三千世界皆為震動,乃至摩訶迦葉不安其座。」乾闥,讀
音「前達」。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佛學大辭典》) 【譯 文】
永明延壽、石屋清珙、中峰明本等諸位大德長老,都曾寫過山居
詩來抒發自己所明之心性,令人道心振發,可說是千古以來難得的作
品;而山居詩中,能兼具雄偉浩翰的風韻及精緻巧妙字句者,則以栯
堂益禪師的四十首山居詩,尤為各家中最佳者。究其原因,是因為栯
堂山居詩都是發自真參實悟,真心流露出來的;如微風吹拂過極樂世
界的七寶行樹,又類似帝釋天主心動於乾闥婆之奏樂;不用拍擊而有
聲,不由撫弄而自鳴,完全是無作而作、自性清淨心的流露;這正是
三八七
栯堂山居詩極妙之處,卻又不可將此山居詩當作一般詩文鑑賞。現今 栯堂山居詩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八八
學寫山居詩的人,不在修行的根本上著力,只用心於摹擬仿效山居詩
的字句,終其一生斟酌推敲每個字句,又有什麼用呢?願隱居山林修
行的人,應該努力學習古人之道心,不要學古人之詩文。
山色
近觀山色,蒼然其青焉,如藍也;遠觀山色,鬱然其翠焉,如藍
之成靛也。山之色果變乎?山色如故,而目力有長短也。自近而漸遠
焉,青易為翠;自遠而漸近焉,翠易為青。是則青以緣會而青,翠以
緣會而翠,非唯翠之為幻,而青亦幻也。蓋萬法皆如是矣! 【註 釋】
① 藍:深青色,像晴空般的顏色。 (摘自《國語字典》)
② 鬱然:繁盛貌,興盛貌。鬱,讀音「玉」。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靛:讀音「電」,深藍色。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當我們近觀山林景色時,滿山的綠色草木,形成一片晴空般的
深青色。當我們遠觀山林景色時,茂密的翠綠樹林,形成一片由深青
轉深藍的顏色。是山的顏色在變化嗎?山色依然如故,只是我們的眼
睛所見之色會隨遠近而不同。當我們的視線由近而漸遠時,綠色便轉
為翠綠色;當我們的視線由遠而漸近時,翠綠色又轉為綠色。可見綠
色是因緣會合才成為綠色,翠綠色也是因緣會合才成為翠綠色;無論
是青、是翠,都只是我們視覺上的一種幻相而已。不但山色的變化如
是,世間萬事萬物也是虛妄不實的,都是隨因緣之聚散而生滅變化。
見生夢
夜夢中多見生事,罕夢前生,何也?蓋夢以想成,想多見生,不
三八九
及前生故也。且三乘賢聖,尚有隔陰出胎乍時之昏,況具縛凡夫,脫 見生夢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九〇
一殼,入一殼,從母腹中顛倒而下,尚何能記憶前生耶?惟據其目前
紛紛紜紜,晝則為想,夜則為夢耳。而或時未見之物、未作之事、未
歷之位,現於夢中者,則無始之境,任運而然,亦莫知其所以然而然 也。想陰既破,寤寐恆一,幸相與致力焉。 【註 釋】
① 三乘賢聖:乘,即運載之義。謂聲聞、緣覺、菩薩各以其法為
乘,運出三界生死,同到真空涅槃。亦即三乘聖人已證得不生不
滅,脫離六道生死輪迴。一、聲聞,聞佛聲教而得悟道,以四諦
(苦、集、滅、道)為乘。二、緣覺,因觀十二因緣,覺真諦
理,以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
取、有、生、老死)為乘。三、菩薩,行六度行,廣化眾生出離
生死,以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為乘。 (摘自《三藏法數》、「淨空法師專集」)
② 隔陰之迷:陰謂五陰也。由此菩薩未斷盡三界內之見思惑,一經
受生,猶有所迷,故云隔陰之迷。許多大根器人,最初亦與凡夫
同一迷悖;或遇逢緣,或一聞開示,立地便悟,直同兩世人一
樣;皆因宿世深植善根,未斷煩惑,一經轉世,便成迷悖矣。以
未死為現陰,死而未受生為中陰,受生則為後陰。此後陰且約未
死前說,若約受生後說,又名為現陰矣。隔陰之說,指此。 (摘 自《印光法師文鈔三編 復 ‧丁福保居士書十七》)
③ 具縛凡夫:煩惱縛人而繫於生死之牢獄,故名之為縛。具有煩惱
者,即一切之凡夫也。《注十疑論》曰:「縛謂煩惱能纏縛人,
凡夫具有,故名具縛凡夫。」縛,讀音「復」。 (摘自《佛學大辭 典》)
④ 想陰:即想蘊,五蘊之一。想即思想之意,蘊為積聚之意。謂意
三九一
識與六塵相應而成六想,和合積聚,故名想蘊。(六想者,謂意 見生夢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九二
識著色想色、著聲想聲、著香想香、著味想味、著觸想觸、著法 想法。) (摘自《三藏法數》)
⑤ 想陰破:破除想陰的境界。《楞嚴經》云:「想陰盡者,是人平
常夢想銷滅,寤寐恆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粗重前塵影
事,觀諸世間大地河山,如鏡鑑明,來無所粘,過無蹤跡,虛受
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 (摘自《大正藏》冊十九) 【譯 文】
人在夜夢中,大多夢見今生的事情,很少夢見前生的事情,為什
麼?因為作夢是從心想生,而所想的又多是今生所見之事,無法想到
前生的事。而且,就算是已有能力脫離六道輪迴的聲聞、緣覺、菩薩
三乘聖賢,雖是乘願再來投生人間,但還未明心見性故,所以經過母
胎之胎獄苦,出世後還會有短暫的昏惑,都還會忘記宿世善根,何況
是具足煩惱的凡夫?脫離前生的軀殼,進入今生的軀殼,從母腹中顛
倒而出,如何能記憶前生的事情呢?只能隨著眼前經歷的種種,於是
日所思、夜所夢的都是這些事。有時今生從未見過的東西、未做過的
事情、未經歷過的境界,會出現在夢中,那些是無始劫來無明所現的
境界,是自然生起的,當然也就不知為何會有這些夢境。但是,如能
破除五陰中的想陰境界,如同《楞嚴》中所說的「寤寐恆一」,則無
論醒時或是睡時,都能保持一樣的清楚明白了。希望與大家共同來努 力修證吧!
禮懺僧
有修淨土懺法者,一僧謂曰:「經不云乎:『若欲懺悔者,端
坐念實相。』胡為是僕僕爾亟拜也?」懺者問:「如何是實相?」僧
云:「心不起妄,即是實相。」又問:「心是何物,妄又何物?能制
三九三
心者復是何物?」僧無對。懺者曰:「吾聞之,懺以理為正,以事為 禮懺僧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九四
助,雖念實相,而三業翹勤,亦不相礙。何以故?初機行人未能卒與
實相相應,須藉外緣輔翼。法華謂『我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是
也。起信亦言:『末法眾生,修是法者,自懼不常值佛,如來世尊,
有異方便,教令念佛,求生淨土。』故知慈雲大師淨土懺法,酌古準
今,至為精密,與法華光明諸懺,俱事理雙備,人天交欽,照末法
昏衢之大寶炬也。且治生產業不背實相,是佛說否?」僧云:「如
是。」曰:「然則禮懺不及治生產業乎?」僧又無對。 【註 釋】
① 淨土懺法:懺法是指依諸經之說而懺悔罪過之儀則,又作懺儀。
依準此類儀則而修之,稱為修懺。我國佛教中之懺法,起源於晉
代,漸盛於南北朝,至隋、唐大為流行。佛教各宗派依所宗經
典撰成種種懺悔行法,近世通行之懺法有梁皇寶懺、水懺、大
悲懺、藥師懺、淨土懺、地藏懺等。淨土懺,又稱往生淨土懺願
儀。宋朝遵式法師撰,係採用《大無量壽經》及《稱讚淨土經》
等諸大乘經典而立之懺法,此懺法隨淨土信仰之流行而廣行於民 間。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② 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出自《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佛
告阿難:「佛滅度後,佛諸弟子若有懺悔惡不善業,但當誦讀大
乘經典。(中略)。其有誦讀大方等典,當知此人具佛功德,諸
惡永滅,從佛慧生。」爾時,世尊而說偈言:「(前略)一切業
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
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摘自《大正藏》第九冊)
③ 僕僕亟拜:一再作揖行禮。亟,讀音「器」,屢次、一再。 (摘 自《漢語大詞典》)
④ 理懺事懺:「懺」是發露過去所作的舊惡,改已往之惡因;
三九五
「悔」是知錯以後不會再作,以修將來之善果。懺悔有理懺和事 禮懺僧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三九六
懺二種。「理懺」,又作觀察實相懺悔,即過去、現在所作之一
切罪業皆由心起,故若了知自心本性空寂,則一切罪福之相亦皆
空寂,如是觀察實相之理以滅其罪,稱為理懺。「事懺」,又作
隨事分別懺悔,以身禮拜瞻敬,口則稱唱讚誦,意則存想聖容,
披露過去、現在三業所作之罪,一依事儀,是名事懺悔。 (摘自 《三藏法數》、《佛學常見辭彙》、《佛光大辭典》)
⑤ 三業翹勤:三業,身、口、意業。翹勤,至誠仰慕。謂身禮佛,
口唱佛名,心觀想相好;至誠恭敬禮拜,無有異念。 (摘自《三藏 法數》、《漢語大詞典》)
⑥ 慈雲大師:宋代僧。名遵式,字知白,宋真宗賜號慈雲。曾於國
清寺普賢像前燒一指,誓傳天台宗教學。宋仁宗天聖二年,慈雲
大師奏請天台教文編入《大藏經》內,並撰《教藏隨函目錄》,
略述諸部大義。並集僧俗專修淨土,有關淨土念佛懺儀之著作
極眾,如《大彌陀懺儀》、《小彌陀懺儀》、《往生淨土懺願
儀》、《金光明三昧儀》等,因為慈雲大師所撰懺儀甚多,故世
稱百本懺主。宋仁宗明道元年(公元一0三二年)示寂,世壽六 十九。後世稱慈雲懺主。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⑦ 酌古準今:擇取古代之事,用來比照今天的情況。 (摘自《漢語大 詞典》)
⑧ 法華懺法:天台智者大師依《法華經》、《普賢觀經》及諸大乘
經之意,而定六根懺悔之儀式方法,著《法華三昧行法》(又名
《法華三昧懺儀》),自該書摘要抄出而別行於世者,稱為「法
華懺法」(又稱法華三昧、法華懺)。 (摘自《佛光大辭典》、《佛 學大辭典》)
⑨ 金光明懺法:天台智者大師依《金光明經》而創之,宋遵式(慈
三九七
雲大師)完成之,撰《金光明懺法補助儀》一卷,常為國家修 禮懺僧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之,亦名吉祥懺法。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⑩ 衢:讀音「渠」,大路、途徑。 (摘自《漢語大詞典》)
三九八
⑪ 禮懺:禮拜與懺悔之略稱,又作拜懺。即禮拜諸佛、菩薩,懺悔
所造諸惡業。大都藉由禮佛、誦讀經文,以為懺悔之意。 (摘自 《佛光大辭典》)
⑫ 治生產業:謂日常之生業也。《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云:
「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說俗間經書、
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 (摘自《佛學大辭典》、《大正 藏》冊九)
【譯 文】
有人正在修淨土懺法,有位僧人對他說:「佛經上不是說:『若
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你何必一拜接著一拜,拜得那麼辛苦勞累 呢?」
禮懺的人問僧人:「如何是實相?」 僧人答道:「心不起妄,即是實相。」
禮懺的人又問:「心是什麼?妄又是什麼?能制伏妄心的又是什 麼?」
僧人無言以對。禮懺的人接著說:「我曾聽說,懺以理懺為正
行(即觀一切法無有自性,而徹見罪福之實相),以事懺為助行(即
身口意都依事相作法,慇勤懺悔過去、現在所作罪業)。雖念實相,
而身禮拜、口念佛、意觀想,這與實相並不相妨礙。為什麼?因為初
學的人終究無法與實相相應,必須借外緣輔助。這正是《法華經》所
說的『我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大乘起信論》上也說:『末法
眾生修是法者,自懼不常值佛,如來世尊有異方便,教令念佛求生淨
土。』故知慈雲大師所作的淨土懺法,參照古今之懺法,可說是最為
三九九
周密的一部,與《法華懺》、《金光明懺》等諸懺法,理事皆備,人 禮懺僧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〇〇
天尊敬,實為照亮末法暗夜黑路的大寶炬啊!再者,請教『治生產 業,不背實相』這句話是不是佛說的?」 僧人回答:「是啊!是佛說的。」
禮懺的人又問:「既然如此,難道禮懺就不如世間謀生的事業而 與實相相違背嗎?」 那位僧人又無言以對了。
南嶽止觀
南嶽大乘止觀中引起信論文曰:「是故論云:『三者用大,能
生世間出世間善惡因果故。』」起信原無「惡」字,讀之令人駭然。
且性惡雖是天台一家宗旨,然慈雲謂南嶽遠承迦葉,次稟馬鳴,而馬
鳴以古佛示居八地,南嶽以異德名列神僧,不應先聖後聖兩相違悖。
又起信言約義豐,辭精理極,總括大乘諸了義經,一句一字不可得而
增減者也。彼南嶽自創為止觀則已,今引起信,正出其來源,明有據
也,而乃於本文所無,輒為增益,有是理乎?必後人為之耳。或謂此
書刻自慈雲,宜無贗雜。噫!安知非慈雲之後,又後人所增耶?我雖 至愚,定知南嶽不改起信。請高明更詳之。 【註 釋】
① 用大:為體、相、用三大之一。大,即周遍法界、廣大無限等
義。眾生一心之本體、相狀、作用廣大無限,故稱體大、相大、
用大。據《大乘起信論》載:「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
善因果故。」用大,係指真如之作用,即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
善因善果之廣大作用。亦即眾生心之體性,具足一切功德,內潛
於源底而薰染妄心,外現報、化二身以教化眾生。依此內外二
四〇一
用,使人初修世間之善而得世間之善果,後修出世間之善因而生
出世之妙果。 (摘自《佛光大辭典》、《佛學大辭典》) 南嶽止觀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〇二
② 用大無惡因果:蕅益大師《大乘起信論裂網疏》云:「只此眾生
現前介爾之心。無法不具。無法不造。所謂隨於染淨緣。具造十
法界。遍能出生十界因果。但約九界言之。則三途等諸惡因果。
雖亦此心之用。如以金作穢器。利刀割泥。無上寶珠而作彈丸。
不名用大。人天有漏因果…二乘無漏因果…權乘菩薩五通因果。
雖有自利利他之用。…亦不名用大。雖又希心極果。如以閻浮檀
金作王寶冠。未能拔宅飛昇。亦不名用大。唯有佛乘種性。知此
現前介爾之心。體即真如。具無邊德。便能觀察一切妄念無相。
自愍愍他。發大誓願。稱性修習。滅無始無明。證本法身。任運
起於不思議業。種種自在作用差別。周遍法界。與真如等。譬如
以閻浮金。煉作仙丹。便能拔宅飛昇。遊戲自在。故名用大也。
問:果中用大。垂形九界。有時示現三途。亦應生惡因果。如何
但言善因果耶?答:為度眾生。示作惡因。本無迷染。即無漏
善。為度眾生。示受惡果。亦無苦受。如三禪樂。是故但名善因 果也。」 摘(自《大正藏》冊四十四 )
③ 迦葉:全名大迦葉、摩訶迦葉(「葉」字音「攝」),為佛十大
弟子之一,以頭陀第一著稱。身有金光,映蔽餘光使不現,故亦
名飲光。在靈山會上,受佛正法眼藏,傳佛心印,為禪宗初祖。
生平修頭陀行,遵佛囑於雞足山入滅盡定,待彌勒佛出世時,傳 佛僧伽梨衣。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④ 馬鳴:佛滅後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論師,付法藏第十二祖。有馬鳴
比丘、馬鳴大士、馬鳴菩薩等稱。東天竺國人。說法時,能感群
馬,得解悲鳴,故曰馬鳴。依百本大乘經,造《起信論》,是為
初祖。《釋摩訶衍論》載:「馬鳴菩薩,若剋其本,大光明佛。
四〇三
若論其因,第八地內住位菩薩。」 (摘自《佛學大辭典》、《三藏法 數》) 南嶽止觀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〇四
⑤ 八地:「十地」為大乘菩薩道的修行階位。大地能生長萬物,故
佛典中常以「地」來形容能生長功德的菩薩行。十地由淺而深,
即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
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此十地是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的
第五個十位,在此十地,漸開佛眼,成一切種智,已屬聖位。其
中第八地,謂真如之理既盡其際,全得其體,則真常凝靜,無能
動搖。經云:「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 書》、《佛學常見辭彙》、《三藏法數》)
⑥ 贗:讀音「厭」,假、偽造。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南嶽慧思大師作的《大乘止觀法門》中引用《大乘起信論》的一
段文:「是故論云:『三者用大,能生世間出世間善惡因果故。』」
馬鳴菩薩所造的《大乘起信論》裡原本並沒有「惡」這個字,讀《大
乘止觀法門》這段文時,看到多個「惡」字,真令人吃驚!
「性惡說」雖然是天台宗的宗旨,但慈雲遵式大師認為南嶽慧思
大師的思想,其師承乃是遠從迦葉尊者,再傳至馬鳴菩薩,馬鳴菩薩
本是古佛再來,示現位居八地的菩薩位;而南嶽慧思大師以殊功異德
名列《神僧傳》中,馬鳴與南嶽兩位聖人的觀點應該不會相互違背。
又《大乘起信論》的語言簡約、義理豐富,用辭精妙、說理透
徹,總括了所有大乘了義經典的精華,一句一字都不可隨意增減。
南嶽慧思大師的《大乘止觀法門》乃屬自創,如今引用《大乘起信
論》,既標示出引文的來源,說明是有根據的;而《大乘起信論》原
文沒有的內容,南嶽慧思大師豈會隨意增添,有這樣的道理嗎?那必 定是後人所加的!
有人說《大乘止觀法門》是慈雲大師所刻印,內容應該不會自行
四〇五
假冒摻雜吧?噫!誰知在慈雲大師之後,會不會又有後人增添呢? 南嶽止觀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〇六
我雖然很愚鈍,但堅信南嶽不會改動《大乘起信論》的文字,請 高明的人更加詳察吧!
韓昌黎
世傳昌黎初闢佛,後遇大顛,頓有悟入。然考其文集,有曰:
「近傳愈稍信釋氏,此傳者妄也。潮人無可與語,僧大顛頗聰明,識
道理,故與之遊。其歸也,留衣服為別,此人之情,非崇信其道,求
福田利益也。」觀此,則悍然不信如故,安在其悟入也?雖然,若據
示現影響,逆順贊揚,則不可測,安知昌黎非故為是引發因緣耶?不
有昌黎之闢佛,何從有明教之非韓?鐘因擊而聲始洪,燭以翦而光愈
茂,是故未得宿命,未具他心,未可縱口高談臧否人物。 【註 釋】
① 韓昌黎:即唐代文學家韓愈,字退之。祖籍昌黎(今遼寧省
義縣),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
「文」,又稱韓文公。韓愈為復興儒學,反對駢文,與柳宗元等
人倡導古文運動,蘇軾稱韓愈「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
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排斥佛道、尊崇儒學,於唐憲宗元和十四年
作〈諫佛骨表〉,力諫憲宗迎佛骨入大內,為此被貶為潮州刺
史;於元和十五年作〈與孟尚書書〉,此文雖是書信體,而實際
上仍為闢佛之書;並作〈原道〉排斥佛、道二家,主張「人其
人,火其書」(僧徒返俗,焚燬佛經),此文為韓愈闢佛的代表
作。對此,孟簡以〈論夷夏〉與〈因果報應〉應之。韓愈之著作
收編為《韓昌黎集》。 (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明倫期刊 ‧ 韓愈闢佛始末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② 闢佛:斥佛教,駁佛理。 (摘自《漢語大詞典》)
四〇七
③ 文集:此文出自韓愈作的〈與孟尚書書〉。當時韓愈由潮州調任 韓昌黎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〇八
袁州時,收到孟尚書的書信,其中提到有人傳言韓愈信奉佛教,
因此作此書回應,並藉此駁斥佛教。孟尚書,名簡,字幾道,唐
憲宗元和中為尚書,素好佛,嘗譯佛經。 (摘自《韓昌黎集》卷三、 《卍續藏經》冊八十七《佛法金湯編》)
④ 大顛:唐代僧。法號寶通,自號大顛和尚。參謁石頭希遷,大悟
宗旨,得曹溪之緒。於潮州創建靈山禪院,門人傳法者千餘人。
韓愈被謫貶潮州時,聞大顛之名,召至,留十餘日,謂其能外形
骸,以理自勝,因與師往來相交。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⑤ 示現影響:古往諸佛菩薩,為了贊助釋迦如來的教化,應眾生的
機緣而化現種種的身相,如影之隨形,響之應聲;又如眾星遶
月 ,雖 無作為 ,而 有大 益也 。 ( 參考 《佛學 常見 辭彙 》、 《三 藏法 數》 「示現」、「影響眾」)
⑥ 逆順贊揚:於諸法中逆順自在,能破諸邪逆之眾生,而順可化之
眾生。又因遠離執著,故可破一切法而增長善根。 (參考《佛光大 辭典》「逆順三昧」)
⑦ 明教:北宋僧,明教契嵩禪師,字仲靈,自號潛子。遊方遍參知
識,得法於洞山曉聰禪師。師有文才,作《輔教篇》三卷,係宋
代「儒釋道三教並存不廢論」的代表作之一,書中將佛教的五戒
十善說,與儒、道二教的五常說互作比較,並主張三教所立雖然
不同,但結果必可調和歸一,以抗韓愈排佛之說。因慨嘆禪門之
衰敗而著《傳法正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記》,釐訂自迦葉至
達磨之道統,倡二十八祖說。後遊京師,獻所著《輔教篇》、
《傳法正宗記》、《傳法正宗論》及《傳法正宗定祖圖》,宋仁
宗甚為嘉賞,囑傳法院編入大藏,並賜「明教大師」之號。其門
四〇九
人在師示寂後三十餘年,輯師之遺文編成《鐔津文集》,流傳至 今。 (摘自《佛學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韓昌黎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一〇
⑧ 宿命:此指宿命通,謂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萬世
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眾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 是名宿命通。 (摘自《三藏法數》)
⑨ 他心:此指他心通,謂於他人心中思惟種種善惡之事,悉能了知
也。 (摘自《三藏法數》)
⑩ 臧否:讀音「髒痞」,品評、褒貶。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世人有傳言韓愈起初排斥佛教,後來在潮州遇到大顛和尚,立
刻有所領悟而信佛。然而考證《韓昌黎集》,其中的〈與孟尚書書〉
有一段文提到:「近來有人傳言我稍信佛教了,這是傳言人的不實之
辭。緣起是這樣的:我在潮州時,幾乎沒有可深談的人,有一位老
僧,號為大顛,非常聰明,頗識道理,所以與他往來相交。我去袁州
時,留了一襲衣服給他作為紀念。這是人之常情,不能因此說我崇信
佛法,為求福田利益而行布施!」
從這段文可以看出,韓愈仍然頑強不信佛教,哪裡談得上悟入
呢?雖然如此,如果援引諸佛菩薩為教化眾生而化現種種身相,用逆
順境界來讚揚佛事,則無法測度,怎知韓愈不是故意作出排佛的樣子
來引發眾生信佛的因緣呢?假如沒有韓愈的闢佛,哪會引發明教大師
寫《輔教篇》來批駁韓愈呢?鐘因撞擊而聲音更加響亮,燭芯由於剪
截而光焰更為旺盛。所以,假使我們未得宿命通、未具他心通,是不 可任意高談闊論,隨便褒貶評論別人。
惺寂
止觀之貴均等,尚矣!聖人復起,不能易矣!或有稍緩急於其
間者曰:「經言『因定發慧』,則止為要。」以是相沿成習,修行之
四一一
人,多主寂靜。唯永嘉既為惺惺寂寂、寂寂惺惺之說,以明均等;而 惺寂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一二
後文曰:「惺惺為正,寂寂為助。」則迥然獨得之見,從古至今,無
道及者。自後宗門教人看話頭,以期徹悟,而妙喜呵默照為邪禪,正
此意也。是故佛稱大覺,眾生稱不覺。覺者,惺也。永嘉之旨微乎! 【註 釋】
① 惺寂:「惺」是一切明瞭,照得清清楚楚,不落在無明裡,是
慧。「寂」是一念不生,清淨寂滅,不落在妄想裡,是定。「惺
寂」是一切通達明瞭,又如如不動,二邊都不落,這是定慧等 持。惺,讀音「星」。 (摘自「淨空法師專集」)
② 止觀:梵名奢摩他、毘鉢舍那,譯言止觀、定慧、寂照、明靜。
「止」者停止之義,停止於諦理不動也;又止息之義,止息妄念
也。「觀」者觀達之義,觀智通達,契會真如也;又貫穿之義,
智慧之利用,穿鑿煩惱而殄滅之也。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則止
在前,先伏煩惱,觀在後,斷煩惱,正證真如。蓋止伏妄念,
譬如磨鏡,磨已,則鏡體離諸垢(是斷惑),能現萬象(是證
理),是即觀也。若真止真觀必為不二,以法性寂然是止,法性
常照是觀也。然則真觀必寂然,故觀即止,真止必明淨,故止即 觀也。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③ 因定發慧:《楞嚴經》云:「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毘奈耶中,宣
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 為三無漏學。」 (摘自《大正藏》第十九冊)
④ 永嘉:唐代僧。字明道,號永嘉玄覺。八歲出家,博探三藏,
尤通天台止觀。後自構禪庵,獨居研學,常修禪觀。謁曹溪惠
能,與惠能相問答而得其印可,惠能留之一宿,時人稱之「一宿
覺」。其後,學者輻湊,號真覺大師。世壽四十九,敕諡「無相
四一三
大師」。著有《證道歌》、《禪宗悟修圓旨》、《永嘉集》。 (摘自《佛光大辭典》) 惺寂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一四
⑤ 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出自《禪宗永嘉集.奢摩他頌第四》。永
嘉大師云:「寂寂謂不念外境善惡等事(即是止);惺惺謂不生
昏住無記等相(即是觀)。(中略)以寂寂治緣慮,以惺惺治昏
住。(中略)寂寂不惺惺,此乃昏住;惺惺不寂寂,此乃緣慮;
不惺惺不寂寂,此乃非但緣慮,亦乃入昏而住;亦寂寂亦惺惺,
非唯歷歷,兼復寂寂,此乃還源之妙性也。」 (摘自《大正藏》第 四十八冊)
⑥ 惺惺為正,寂寂為助:出自《禪宗永嘉集.奢摩他頌第四》。永
嘉大師云:「此之二事,體不相離。猶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為
正,以杖為助。夫病者欲行,必先取杖,然後方行;修心之人,
亦復如是。必先息緣慮,令心寂寂,次當惺惺,不致昏沈,令心
歷歷。歷歷寂寂,二名一體,更不異時。譬夫病者欲行,闕杖不
可;正行之時,假杖故能行。作功之者,亦復如是。歷歷寂寂,
不得異時,雖有二名,其體不別。」 (摘自《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⑦ 迥然:卓越不群的樣子。迥,讀音「窘」,遠的、高的、卓越
的。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⑧ 看話頭:亦稱看話禪,參話頭。話頭,公案之意。即專就一則古
人之話頭,歷久真實參究,終於獲得開悟。此禪風先慧後定,與
默照禪之先定後慧大異其趣。看話禪之起源可追溯至唐代趙州從
諗禪師之「狗子無佛性」為始,至宋代大慧宗杲則極力主張專門
參看一則話頭,後之臨濟宗皆奉為圭臬。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⑨ 默照:即指默照禪,為宋代曹洞宗之宏智正覺禪師所倡導之禪
風。默,指沈默專心坐禪;照,即以慧來鑑照原本清淨之靈知心
性。正覺禪師認為實相即是無相之相,真心即是無心之心,真得
即是無得之得,真用即是無用之用,故主張以「坐空塵慮」來默
四一五
然靜照,兀兀坐定,不必期求大悟,唯以無所得、無所悟之態度 惺寂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一六
來坐禪。此一禪風,被同時代之臨濟宗大慧宗杲禪師強烈抨擊,
貶稱其禪法為默照邪禪、無事禪、枯木死灰禪。 (摘自《佛光大辭 典》)
【譯 文】
止觀法門貴在定慧等持,這是修行的主要方法!即使聖人再來,
也不能對此加以改變!但有人認為修行應有輕重緩急的次第區別,因
此在定慧兩者之間,主張:「佛經說『因定發慧』,則應以修止為 要。」因此相沿成習,許多修行人都以修寂靜為主。
唯永嘉大師在《禪宗永嘉集.奢摩他頌第四》中提出「惺惺寂
寂,寂寂惺惺」的說法,以闡明定慧均等的看法;又在後文強調:
「惺惺為正,寂寂為助。」這可說是超然獨特的見解,從古至今,沒
有人這樣說過的。從永嘉大師以後,禪宗教人參話頭,都以大徹大
悟、明心見性為修行目標;例如妙喜禪師(大慧宗杲)呵責默照禪為
邪禪,也正是這個意思。所以,稱佛為大覺,眾生為不覺,覺就是
「惺」的意思。可見永嘉大師的這個說法,實含有深刻微妙的旨意!
道原
或問:「道德經云:『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則道之一
言,自老子始,而萬代遵之;佛經之所謂道者,亦莫之能違也。則何
如?」曰:「著於易,則云『履道坦坦』。紀於書,則云『必求諸
道』。詠於詩,則云『周道如砥』。五千言未出,道之名已先立矣!
況彼之所謂道者,乃法乎自然。如其空無來原,自然生道,則清涼判
為無因;如其本於自然,方乃生道,則清涼判為邪因。無因邪因,皆
異計耳,非佛之所謂道也。佛道,則萬法由乎自心,非自然,非不自
四一七
然。經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無上正覺之大道也,尚非自 然,何況法自然者!」 道原
【註 釋】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一八
① 原:「源」的古字。本原、根本。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道德經》:又稱《老子》、《老子五千文》、《道德真經》。
相傳為春秋時代楚國人老聃所撰。為先秦時道家之重要著作,乃
道教主要經典。書名乃後人所定,後人取書中「道可道,非常
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之道德二字名其書,而以經尊
之。本書僅五千餘言,然其中思想精湛深邃,故有謂老子之學
為我國形而上學之始。何謂道?老子云:「道無常名」,又云:
「道隱無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老子主張宇
宙萬物皆效法於「道」,道則取法於自然;大道運行不息,但必
返本復始。老子於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謂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君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即以消極「無為」之手段,達積極
「無不為」之目標。 (摘自《佛光大辭典》、《中華百科全書》)
③ 履道坦坦:語出《易經》履卦,九二爻的爻辭:「履道坦坦,幽
人貞吉。」《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孔氏正
義》:「中不自亂者,釋幽人貞吉。以其居中(中道),不以危
險而自亂也。既能謙退幽居,何有危險自亂之事。」「履道」,
躬行正道;「坦坦」,平坦、廣闊;「幽人」,原指幽繫之人,
可引伸為處於困境或是不得志而幽隱山林的人;「貞吉」,堅守
中道而不為外境所移,故不自亂,不自亂,故能轉危為安,化險
為夷。翻譯參考:處於困境或是不得志時,也能堅守中道而不為
外境所移,因不自亂故能轉危為安、化險為夷。 (參考虞仲翔《易 注》、《易 說 ‧卦傳》、《尸子》、《漢語大詞典》)
④ 必求諸道:語出《尚書.商書.太甲下》:「有言逆(不順)於
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順從)於汝志,必求諸非道。」翻譯
四一九
參考:忠誠正直的話語雖然不順耳,其內容必定符合道義;表面 道原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二〇
上悅耳動聽而實際上虛偽的話語,其內容必定不符合道義。 (參 考《漢語大詞典》)
⑤ 周道如砥:語出《詩.小雅.大東》:「周道如砥,其直如
矢。」孔穎達《疏》:「周之貢賦之道,其均如砥石然;周之
賞罰之制,其直如箭矢然。」後因以「砥矢」,比喻公平正直。 砥,讀音「底」。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無因:主張萬物不依因緣而生,而是無因而有、自然出現的。蓋
釋尊說因果,外道否定之而主張無因,故稱為無因外道,為一種
自然外道,主張萬物無因無緣自然而生。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⑦ 邪因:印度外道就因果之有無所執著的四種見解,稱為外道四
執。邪因邪果為外道四執之一,謂萬物之生起,悉歸於大自在
天;有情之苦樂,皆由大自在天喜怒之所發。若此天喜,則眾生
皆受樂;若此天瞋,則六道悉受苦。然就佛教立場而言,天非物
之因,物亦非天之果,此非正因果,乃邪心所致,故稱為邪因邪 果。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佛光大辭典》)
⑧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梵語意譯為「無上」,以其
所悟之道為至高故;「三藐三菩提」梵語意譯為「正遍知」或
「正等正覺」,以其道周遍而無所不包故。佛陀從一切邪見與迷
執中解脫開來,圓滿成就上上智慧,周遍證知最究極之真理,而
且平等開示一切眾生,令其到達最高的、清淨的涅槃。此種覺悟
為言語所不能表達,非世間諸法所能比擬,故稱無上正等正覺。
耨,讀音「 」 (摘自《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譯 文】
有人問:「《道德經》提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可見
『道』這個字的概念,是從老子開始;之後,千秋萬代的人們都遵從
四二一
這『道』字的概念;恐怕就連佛經中所說的『道』,也不能離開老子 道原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的定義。是不是這樣呢?」
四二二
我回覆:「道,寫在《易經》中,則說『履道坦坦』(指困境中
的修身之道);記在《尚書》中,則說『必求諸道』(忠言之道);
在《詩經》中,則歌頌為『周道如砥』(均平不偏的為政之道)。可
見《道德經》的五千言還沒出現時,『道』的名詞及概念已經先有
了。況且,老子所說的『道』,是取法於自然的;這『自然』之道,
假如是指無因無緣而自然產生的,則清涼大師判這是屬於無因外道;
假如是指本於『自然』之因而產生的,則清涼大師判這是屬於邪因外
道。無論是無因或邪因,都是屬於外道理論,並不是佛所說的道。佛
所說的道,則是一切萬法唯心所現,既不是因自然而有,也不是非自
然而生。佛經中所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指從一切邪見與
迷執中解脫開來,圓滿成就最上智慧,周遍證知最究極之真理大道
啊!此無上正覺大道是修證而來的,尚且不是自然生起的,何況還會
取法於自然嗎?」
菩薩不現今時
竊怪今時造業者多,信道者寡,菩薩既度生無已,何不分身示
現,化誘群迷?且昔佛法東流,自漢魏以迄宋元,善知識出世,若鱗
次然。元季國初,猶見一二,近胡寥寥無聞?如地藏願度盡眾生,觀
音稱無刹不現,豈其忍遺未度之生,亦有不現之刹耶?久而思之,乃
知菩薩隨緣度生,眾生無緣則不能度;喻如月在天上,本無絕水之
心,水自不清,月則不現。況今末法漸深,心垢彌甚,菩薩固時時度
生,而生無受度之地,是則臨濁水而求明月,奚可得乎? 【註 釋】
① 善知識:能教眾生遠離惡法,修行善法的人。《華嚴經.入法界
四二三
品》記述善財童子於求道過程中,共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即上 菩薩不現今時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二四
至佛、菩薩,下至人、天,不論以何種姿態出現,凡能引導眾
生捨惡修善、入於佛道者,均可稱為善知識。 (摘自《佛學常見辭 彙》、《佛光大辭典》)
② 地藏:即地藏菩薩。受釋尊之付囑,於釋尊圓寂後至彌勒菩薩成
道間之無佛時代,自誓度盡六道眾生始願成佛之菩薩。又有「地
獄未空,誓不成佛」的誓願,故被稱為「大願菩薩」。關於地藏
菩薩之名義,《地藏十輪經》云:「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
深密,猶如祕藏」,是說地藏菩薩的忍波羅蜜第一,猶如大地能
夠承載一切眾生的種種罪業;如秘藏中的靜慮,是彰顯其智慧
禪定的不可思議。另外《大方廣十輪經》說:「地藏者,伏藏
也。」伏藏代表眾生本具的佛性,亦即如來藏,能夠使我們成就
圓滿的佛果。 (摘自《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佛教的 手印》)
③ 觀音:即觀世音菩薩。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之菩薩,凡遇難眾
生誦念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法華經》云:
「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故稱觀世音菩薩;又因其於理事
無礙之境,觀達自在,故稱觀自在菩薩。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 文】
我曾私下感到奇怪:現今社會造惡業的人那麼多,信佛學道的人
那麼少,菩薩既有「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宏願,為什麼不分身示現來
化度誘導痴迷的眾生呢?而且,往昔佛法傳入中國後,自漢、魏一直
到宋、元以來,善知識出世度人,多得像魚鱗般相繼而出;即使到元
末明初的時候,也還能見到一兩位,近來為何都銷聲匿跡了?
例如,地藏菩薩發願要度盡眾生,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無剎不
現身;難道地藏菩薩忍心捨棄未度的眾生而不度了?難道觀世音菩薩
四二五
也有不願現身救苦的地方嗎?這個問題我思索良久,終於才瞭解到: 菩薩不現今時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二六
菩薩是隨緣度眾生的,假如眾生得度的時節因緣還未成熟,即使菩薩
勉強來度也度化不了。譬如月在天上,本無與水隔絕之心;但如果水
不清淨,月的影像則無法映現在水中。更何況現在正值末法時期,佛
法逐漸衰頹,眾生心中的煩惱污垢也愈來愈嚴重,菩薩固然願時時度
化眾生,奈何眾生不願接受菩薩的教化!這就好比臨濁水而求明月, 怎能得到呢?
如來不救殺業
復次,今時造業,惟殺尤甚。無論四海之廣,即此一邑,於一日
中所殺生命,牛羊犬豕、鵝鴨魚鼈,動以千萬,其細微者何可勝數!
而春秋二時,饗天地,祀鬼神,蒸嘗於祖考,報德報功於先聖先賢,
牲牷之用,不知其幾;而天地不矜,鬼神不憐,祖考不知,先聖先賢
不潛為禁止。至於如來,仁覆天地,慈攝鬼神,恩踰祖考,德冠於諸
聖賢,何不稍示神通,或俾現受惡報,或令還著本人,則誰不戰懼改
悔,而漠然若罔聞者,何也?久而思之,乃知今牛羊等,因昔造殺,
報在畜生。彼旃陀羅,即前所殺,轉為能殺,因緣會遇,始暢本懷,
定業使然,無能救者,俟其業盡,然後報息。雖天中天、聖中聖,亦
末如之何也已。況宿報甫平,新殃更造,因果相循,吾不知其所終
也。且往者莫諫,來者可追。則今斷殺因,後無殺果,如來明訓,彰 如日星,為諸眾生而救殺業,不已至乎? 【註 釋】
① 春秋二時:春秋二仲月(二月、八月)釋奠(設置酒食以奠祭先
聖先師的一種典禮)。 (參考《漢語大詞典》)
② 蒸嘗:本指秋冬二祭,後泛指祭祀。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報德報功:報答功德。漢王充《論衡.祭意》:「凡祭祀之義有
四二七
二:一曰報功,二曰修先(敬奉祖先)。報功以勉力,修先以崇 如來不救殺業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恩。」 (摘自《漢語大詞典》)
四二八
④ 牲牷:讀音「生全」,古代祭祀用的純色全牲,泛指祭品。《孔
傳》:「色純曰犧,體完曰牷,牛羊豕曰牲。」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⑤ 矜:讀音「今」,憐惜、憐憫。《書經.泰誓上》:「天矜於
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摘自《國語字典》)
⑥ 如來:為佛十號之一。乘真如之道,而往於佛果涅槃之義,故稱
為如去;由真理而來(如實而來),而成正覺之義,故稱如來。
佛陀即乘真理而來,由真如而現身,故尊稱佛陀為如來。 (摘自 《佛光大辭典》)
⑦ 旃陀羅:此為梵語,華言屠者。謂屠者之家,殺心盛大,惱害眾
生,見者傷慈,壞善根本。比丘若行乞食,此處不可往也。 (摘 自《三藏法數》)
⑧ 定業:一定受報的業。定業有善惡兩種,善的定業,定受樂果;
惡的定業,定受苦果。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⑨ 天中天、聖中聖:見第三五三頁。 【譯 文】
再者,現在世人所造的惡業,尤以殺業為重。且不論遼闊的中國
全天下,單就我們這一個小縣城而言,一天之內所殺害的生命,如牛
羊狗豬、鵝鴨魚類,動輒上千上萬,至於其他沒算到的微細生物則不 計其數!
而且在春、秋二時釋奠典禮上,要祭獻天地、祀奉鬼神、祭祀祖
先,要報答先聖先賢之功業與德行,用來祭祀而宰殺的牲畜不知有多
少?然而天地神靈、鬼神、祖先、先聖先賢們卻不知憐憫眾生,不暗
中阻止因祭祀而造成的殺業,這也無可厚非。但是,諸佛如來他的仁
四二九
德遍及天地,他的慈悲能攝服鬼神,他的恩澤超過祖先,他的德行勝 如來不救殺業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三〇
於諸聖賢;為何諸佛如來不稍示神通,或者使殺生的人現受惡報,或
者令他本人嚐點苦頭?若能如此,有誰不會因感到恐懼而悔改呢!但
諸佛如來好像不知情而沒有任何作為,這是為什麼呢?
這個問題我思索了很久,終於才明白:現世的牛羊等牲畜,是由
於過去世造殺業,這一世才受報為畜生。那些屠夫大概就是前世被人
所殺的牲畜,這世轉生為宰殺牲畜的人;因緣會遇時,這才展現出互
相報復的本意。這都是由於造惡因受惡果的定業使其如此,誰也救不
了。必須要等到他們的宿業都消盡了,互相報復的心才能平息。在他
們的宿業未盡之前,即使佛陀出世,對此也是無可奈何啊!更何況眾
生常常是宿世冤業還未平息,卻又造新的罪業,如此一來,因果互相
循環無盡,我不知他們冤冤相報要到何時才能了結呢?
以前所造的殺業,縱然不可挽回,但今後的因果還能補救。只要
從今之後,堅決不再造殺生的業因,以後就不會有被殺的果報。因果
法則是如來的明訓,如同日星般的昭明顯著;這是為所有眾生指出終
止殺業報應輪迴的方法,若依如來明訓,還會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嗎?
這不就是如來救度眾生殺業,最究竟終極圓滿的方法嗎!
增減古人文字
友人處偶見野史一帙,及前輩警世詩偈,頗多增減舊文。因思古
今著述,儒籍除六經論孟,梵典除佛菩薩經論,及出自名稱最顯赫諸
大老,慎不敢動,其餘亦頗隨意增減。夫流通善法,利濟眾生,實出
美心良意,而委任他人,俾之讎校,以致如是。願躬自主之,苟存殷 重之心,必有為吹藜者。 【註 釋】
四三一
① 野史:舊指私人著述的史書,與正史相對而言。 (摘自《漢語大詞 典》) 增減古人文字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三二
② 帙:讀音「至」,量詞,計算函套或包裹書籍的單位。 (摘自《國 語字典》)
③ 六經:指《詩》、《書》、《禮》、《樂》、《易》、《春秋》
六部儒家經典。《漢書.武帝紀贊》:「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 家,表彰六經。」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梵典:泛指佛教之經典。以佛教經典多從梵土(印度)傳來我
國,又以梵文書寫之書籍,故稱梵典。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⑤ 讎校:校對。讎,讀音「仇」,與仇字同。段玉裁註《說文》,
認為這個字是會意字,「雔」是代表兩個人,所以「讎」字則指
兩個仇人正在爭論不休。漢朝劉向校對古籍時,非常認真,就像
仇家對證一樣,劉向在《別錄》中對「校讎」一詞的解釋是:
「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謬誤,為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
若冤家相對,為讎。」後人把校勘圖書也稱為校讎或是讎校,即
源於此。北宋之後,則稱為「校勘」。 (摘自《漢語大詞典》、《中 國大百科智慧藏》)
⑥ 殷重:懇切深厚。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吹藜者:藜,讀音「離」。出自漢朝劉向校書時感得天帝下凡協
助的典故。《三輔黃圖.閣》載:「劉向於成帝之末,校書天祿
閣(漢成帝詔劉向領校宮中藏書,劉向校書於天祿閣長達十九
年),專精覃思(專心研究)。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
(用藜的老莖做的手杖),叩閣而進。見向暗中獨坐誦書,老
父乃吹杖端(吹藜杖端),煙然,因以見向,授《五行洪範》
之文。恐詞說繁廣忘之,乃裂裳及紳(撕下衣服及腰帶)以記其
言。至曙而去,請問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聞卯金
之子(指劉姓)有博學者,下而觀焉。』」之後,劉向著《洪範
四三三
五行傳》。後因以「藜火」為夜讀或勤奮學習之典。以「青藜」 增減古人文字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三四
指夜讀照明的燈燭,或借指讀書人。青藜學士,則指博學之士。 (摘自《漢語大詞典》、《中國大百科智慧藏》)
【譯 文】
在友人處偶然見到野史一冊,同時也看到前輩所作的警世詩偈,
原文有不少地方都被人隨意增減。因此想到,古今著述,在儒家的典
籍中,除了六經、《論語》、《孟子》;在佛教的典籍中,除了諸佛
菩薩的經論,以及出自最有名的諸位大德所作的著述,對這些典籍文
字不敢稍加更動之外,其餘的著述也多被人隨意增減。
其實刻印善書流通善法,為的是利濟眾生,完全是出於美心良
意。然而委任他人刻印,請他人幫忙校勘,以至於產生隨意增減古人
文字的弊病。但願所有刻印善書流通的人,最好能親自校對;而且,
若能以至誠懇切的心來校對時,必會獲得上天的佑助。
毒蛇喻
昔佛行田間,見遺橐在地,指之曰:「毒蛇!毒蛇!」言已徑
去。有耕夫荷鋤往擊之,則遺橐也。持而歸,得金數鎰,大喜過望。
俄而聞於王,責令輸官,以為獻少匿多,楚掠備至;徵索無已,併其
恆產俱盡。他日遇佛,泣曰:「瞿曇誑我,瞿曇誤我!」佛言:「向
汝道毒蛇,是毒蛇否?」嗟乎!今之螫於毒蛇者眾矣!螫而無悔,而 復受其螫者亦眾矣!豈獨一耕夫哉? 【註 釋】
① 毒蛇喻:典出於《大莊嚴論經》。經云:「我昔曾聞,舍衛國中
佛與阿難曠野中行,於一田畔見有伏藏(埋藏於地中之寶物)。
佛告阿難:『是大毒蛇。』阿難白佛:『是惡毒蛇。』爾時田中
四三五
有一耕人,聞佛、阿難說有毒蛇,作是念言:『我當視之,沙門 毒蛇喻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三六
以何為惡毒蛇?』即往其所,見真金聚,而作是言:『沙門所言
是毒蛇者,乃是好金。』即取此金,還置家中。其人先貧,衣食
不供,以得金故,轉得富饒,衣食自恣。王家策伺,怪其卒富,
而糺舉之(此人暴富,引起朝廷懷疑,所以暗中調查舉發),繫
在獄中,先所得金,既已用盡,猶不得免,將加刑戮。其人唱
言:『毒蛇,阿難!惡毒蛇,世尊!』傍人聞之,以狀白王,王
喚彼人而問之曰:『何故唱言:毒蛇,阿難,惡毒蛇,世尊?』
其人白王:『我於往日在田耕種,聞佛、阿難說言毒蛇,是惡毒
蛇。我於今者,方乃悟解實是毒蛇。』」 (摘自《大正藏》第四冊) ② 橐:讀音「陀」,袋子。 (摘自《國語字典》)
③ 鎰:讀音「益」,量詞。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以二十兩或二十
四兩為「一鎰」。 (摘自《國語字典》) ④ 輸官:向官府繳納。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楚掠:拷打。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徵索:索取,徵派勒索。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恆產:指土地、田園、房屋等不動產。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⑧ 瞿曇:讀音「渠談」,釋尊俗家的古代族姓。 (摘自《佛學常見辭 彙》)
⑨ 螫:讀音「是」,語音「遮」,含有毒腺的蛇、蟲等,用牙或針
鉤刺人畜。 (摘自《國語字典》) 【譯 文】
有一天,釋迦牟尼佛經過田野間,見有一個袋子遺落在地,佛指 著袋子說:「毒蛇,毒蛇!」說完後就直接離開。
有一位農夫聽到佛說有 毒蛇,就扛著鋤頭要去將 毒蛇擊斃,但走
四三七
近一看,原來是一個遺失的袋子。農夫把袋子帶回家,打開一看,裡 面有黃金數十兩,感到非常驚喜。 毒蛇喻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三八
不久,農夫拾得金子的消息傳出,朝廷知道後,責令農夫把拾得
的黃金全部繳納給官府。他繳納後,官府以為他少繳,還有其他隱匿
的,於是對他嚴刑拷打,不停的索取,最後連他原有的家產都沒了。
有一天,這位農夫遇到佛,哭著說:「都是你騙了我!都是你害 了我!」
佛說:「我早就跟你說過那是毒蛇,它是不是毒蛇呢?」
唉!當今世上被這類毒蛇咬傷的人非常多,雖被咬傷,仍不後
一
悔,還一再被咬傷的人也非常多,不止農夫一人!
食肉
有僧業楞伽,偶會緇素。一居士,儒生也,斷肉茹素,同列相與
咻之。楞伽僧不唯不解眾咻,反從而和之、勸之。生不得已,為一舉
筯。噫!此僧他日讀楞伽,至佛言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不知作何面
貌? 【註 釋】
① 緇素:又稱緇白。緇,黑;素,白。出家眾通常披著黑衣,故以
緇代稱;在家者披著素衣,故又稱白衣。緇素即出家、在家之並
稱。意謂道俗、僧俗。緇,讀音「資」。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② 咻:讀音「休」,喧嚷、吵鬧。 (摘自《國語字典》)
③ 筯:讀音「住」,同「箸」,筷子。 (摘自《國語字典》)
④ 《楞伽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云:「佛告大慧:有無
量因緣不應食肉,然我今當為汝略說。謂:一切眾生從本已來,
展轉因緣,常為六親,以親想故,不應食肉。(中略)聽食肉
四三九
者,無有是處。」中有多段經文,說不應食肉的因緣。 摘(自《大
一
正藏》冊十六 )
食肉
) (
【譯 文】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四〇
有位僧人是修學《楞伽經》的,偶然與在家、出家眾聚會用餐。
其中有位居士,原是儒生,已經不食肉改吃素,同桌用餐的人對這位
儒生的素食行為不以為然而喧鬧之。這位修《楞伽經》的僧人,不但
不消除大家的喧鬧行為,反而附和大家一起勸這位儒生吃肉。這位儒 生不得已,只好拿起筷子吃點肉。
唉!這位僧人日後讀《楞伽經》時,若讀到「佛言無量因緣不應
二
食肉」這段經文,不知要用什麼臉來面對它?
食肉
世人於朋友戚屬,見有斷肉茹素者,不驚以為奇,則笑以為愚。
夫人之與畜,同一肉聚耳,肉人不食肉獸,此天理人情之所必至也, 亦何足奇,而況謂之愚乎?吁!眾生之迷昧也極矣!
【註 釋】
① 戚屬:親屬、親戚。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世人看到朋友親屬中有斷肉茹素的人,不是感到驚訝奇怪,就是
笑他們愚笨。其實,人與畜生都是血肉積聚而成的身軀,肉人不吃肉
獸,這是天理人情所必然的,又有什麼好奇怪,何況還笑素食的人是 愚笨的?唉!眾生的痴迷昏昧真是達到了極處啊!
曹溪不斷思想
有誦六祖偈云:「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
提作麼長。」揚揚自謂得旨,便擬縱心任身,一切無礙。坐中一居士
斥之曰:「大師此偈,藥臥輪能斷思想之病也。爾未有是病,妄服是
四四一
藥,是藥反成病。」善哉言乎!今更為一喻:曹溪之不斷百思想,明 曹溪不斷思想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四二
鏡之不斷萬像也;今人之不斷百思想,素縑之不斷五采也。曹溪之對
境心數起,空谷之遇呼而聲起也;今人之對境心數起,枯木之遇火而 煙起也。不揣己而自附於先聖者,試閒處一思之。 【註 釋】
① 曹溪:即指禪宗六祖惠能。惠能大師在廣東韶州府曹溪,說法度
生,後人遂把「曹溪」代表六祖。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② 思想:指五蘊之第三,想蘊。謂意識與六塵相應,而成六想,和
合積聚,故名想蘊。(六想者,謂意識著色想色、著聲想聲、
著香想香、著味想味、著觸想觸、著法想法也。) (摘自《三藏法 數》)
③ 臥輪:指臥輪禪師。《壇經.機緣品》,有僧舉臥輪禪師偈云:
「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六祖
大師聽了之後,知道這個境界依舊未明心地。若照此方法來修
行,則是增長葛藤、增加繫縛。所以,他從反面對症下藥,說: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這首
偈的用意,就是「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祖師這首偈是針
對臥輪作的,若不是臥輪的境界,這是決定用不得。為什麼?你
起心動念就又錯了。佛法是破執著之法,一有執著就錯了。 (摘 自「淨空法師專集」)
④ 坐中:座席之中。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素縑:白色的絹帛。縑,讀音「捐」。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五采:亦作五彩、五綵。指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泛指
多種顏色。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閒處:謂在家閒居,或指僻靜的處所。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四四三
有人誦念六祖惠能大師作的偈:「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 曹溪不斷思想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四四
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自以為已經領會其中奧旨而十分得意,便
欲放縱身心,只要不執著,就以為可以通達一切而無任何障礙。
座席中有位居士呵斥他說:「六祖惠能大師這首偈,本來是對治
臥輪禪師有『思想』可斷的病;你沒有臥輪禪師的境界,亂服此藥, 反而要致病了。」這話說得真好!
今再舉一例:惠能大師的「不斷百思想」,好比明鏡映照萬象,
不拒絕萬象,萬象來來去去,而鏡子始終保持明淨;現代人的「不斷
百思想」,如同白色的絹帛,不拒絕各種顏色,色彩一沾,白絹即受
染。惠能大師所說的「對境心數起」,好比人在空曠幽深的山谷裡發
出聲音,即可聽到回聲;現代人的「對鏡心數起」,如同枯木遇火而
起煙燃燒。不先估量自己的工夫如何,而欲附會於先聖的境界,請在 空閒的時候,好好地想一想,自己檢試、檢試吧!
四知
「天知地知,子知我知」,楊伯起語也。議者謂人己之知異矣,
天地則無二知也。愚少時亦以為然,後讀內典佛罵意經,有四知之
說,正與此同。蓋云天神知、地神知、彼心知、我心知也。華嚴世主
品,主天主地、主日主夜、主山主海等,莫不有神,則伯起之說非 謬。故知先賢語未可輕議。 【註 釋】
① 楊伯起:東漢楊震,字伯起,為潼關西華陰人。好學博覽,無不
窮究,時稱「關西孔子」。楊震為官清廉,當他在東萊做太守
時,舉薦王密,當昌邑令。王密很感謝他,所以有一天晚上就帶
了一些黃金去送給他,楊震看到就說:「我這麼理解你,還舉薦
四四五
你當官,你怎麼這麼不理解我,還要送我黃金!」王密說:「這 四知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四六
個沒有關係,只是我一點心意,絕對沒有人知道。」楊震說:
「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麼會沒人知道?」(原文:天
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者?)王密聽完之後,覺得很 慚愧,就走了。 (參考《後漢書 楊 ‧震傳》)
② 內典:指佛教之經論書籍。道安之《二教論》則謂:「救形之
教,教稱為外;濟神之典,典號為內。」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③ 《罵意經》:一卷,後漢安世高譯,收錄於大正藏冊十七。雜說
一切善惡之法,多似律中之語。 (摘自《佛學大辭典》) 【譯 文】
「天知、地知、子知、我知」,這句話原是東漢楊伯起(楊震)
所說的。有人議論道:「他人與自我,各有知覺,所以可計為二知;
天與地,是無情器世間,所以沒有神靈覺知,所以不能算為二知。」
我年輕時也是這樣認為,後來讀《佛說罵意經》這部佛經,其
中言及四知,意思正與此同。《佛說罵意經》云:「人所作善惡,有
四神知之:一者,地神知之;二者,天神知之;三者,傍人知之;四
者,自意知之。」又《華嚴經.世主妙嚴品》中提到無量主天神、主
地神、主晝神、主夜神、主山神、主海神等,可知天地間都有神靈的
存在,所以楊伯起的四知之說並沒有錯。因此,對先賢所說的話,不 可隨便妄加議論。
四大五行
五行之在世間,春夏秋冬而中氣也,東西南北而中方也,天之經
也,地之緯也,自然之理,而亦必然之勢也。乃佛經不曰五行,而曰
四大,說者曰:「地水火有五行之三矣,金攝於地,木攝於風,則四
未嘗不五也。」此說良是,而未盡也。宇宙之內,則羅之五行足矣;
四四七
統論乎宇宙之外,而要其成住壞空之極致,則四大始足以該之,而猶 四大五行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四八
未盡也。地水火風,又繼之空也、識也、念也,而成七也。此何說
也?地之質最為凝實,水之質不實而流衍,火之質至不可捉摸,而風
則有氣而無質矣,空則並氣而無之矣,然後會歸於識,發動於念,從
粗及微,通名七大而始盡也。彼五行者,地水火風之分布,而成天、 成地、成人物者也。五行狹而四大廣也。 【註 釋】
① 四大:指構成一切物質的四種要素。又名四大種、四界。即指地
大、水大、火大、風大。此四種元素之體遍存於一切物質,故稱
為大。所謂四大,一地大,性堅,支持萬物。二水大,性濕,收
攝萬物。三火大,性煖,調熟萬物。四風大,性動,生長萬物。
此四大相倚而造極微,極微相聚而成色法。又以其能造,故名
種。以其體寬廣能遍一切色法,故名大。佛教之四大之說,並以
之說明無常、苦、無我等理念。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佛學
大辭典》)
② 五行:指我國文化傳統中之陰陽五行的五行,即水、火、金、
木、土。此五數運行於天地之間未嘗停息,故稱五行。五行乃生
成育化萬物之要素,與佛教的地、水、火、風(四大)為能造之
說有相通之處。古人常以五行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五行
之說起自太古,廣行於儒、墨、道、法、兵、醫諸家之間,漢代
以後,此說漸盛,且以之擬配於人生百般事象。之後,五行又衍
出相生相剋二義。相生者,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
水,水生木;相剋者,謂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土 剋水。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漢語大詞典》)
③ 中氣:古代曆法以太陽曆二十四氣配陰曆十二月。陰曆每月二
四四九
氣,在月初的叫節氣,在月中以後的叫中氣。如立春為正月節 氣,雨水為正月中氣。 (摘自《漢語大詞典》) 四大五行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五〇
④ 成住壞空:係指成劫(指世界的成立期)、住劫(指世界的存續
期)、壞劫(世界壞滅的期間)、空劫(世界的空虛期)等四
劫。此係佛教對於世界生滅變化之基本觀點。人壽八萬四千歲
時,歷過百年,則平均壽命減一歲,如是減至人壽僅有十歲則
止;復過百年,則增一歲,如是增至八萬四千歲。此一增一減,
名為一小劫。如是二十次增減,名為一中劫。總成、住、壞、空
四中劫,名為一大劫。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三藏法數》、 《佛光大辭典》)
⑤ 七大:《楞嚴經》就「地、水、火、風、空、見、識」之七法,
明周遍法界之義。此七法,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故每一法無不
周遍,無不含容,此為大之實義。蓋由萬法不離地水火風而成,
依「空」建立,因「見」有覺,因「識」有知,舉此七種,則一
切萬法無不攝矣。其中,地大稱萬法之堅性,火大為煖性,水大
為濕性,風大為動性,空大為無礙之性,見大為覺知之性,識大
為了別之性。此七大非各各獨立之實性,乃真性如來藏觸緣所發
動者。然以眾生迷失本心,根塵對起,知見妄分,聽不出聲,見
不超色,但於日鏡和合處見火起,月珠和合處見水生,各不相
容,執相成礙,殊不知如來藏中,水火性空,本周法界,隨眾生
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故世尊於楞嚴會上,開悟阿難及諸大
眾,會七大萬法皆歸如來藏,故說此七大之相也。 (摘自《三藏法 數》、《佛光大辭典》、《佛學大辭典》)
⑥ 流衍:廣泛流布,充溢。衍,讀音「演」。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金、木、水、火、土,此五數運行於天地之間,而有春、夏、
秋、冬四季以及每月節氣、中氣的變化;並形成東、西、南、北、中
四五一
五方,猶如天地之經緯,這是自然的法則,而且也是必然的趨勢。 四大五行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五二
但佛經上不說「五行」,而說「四大」,有人解釋為:「四大中
的地、水、火在五行中占了三項(水、火、土),五行的金含攝於四
大的地,五行的木含攝於四大的風,這樣四大與五行就相通了。」這
個說法是有其道理,但並不究竟。宇宙之內的起源和變化,用五行來
解釋就足夠了。若總論宇宙之外,而要徹底說明其成、住、壞、空的
現象,則四大之說才能涵蓋,但還是說得不究竟、不圓滿。
地、水、火、風之外,再加上空、識、念,而成七大。這是什
麼意思呢?地是堅性,最為凝實;水是濕性,不具實體,而能廣泛流
布;火是煖性,其性無體,寄於諸緣,最不可捉摸;風以動轉為性,
不具實質但有氣動;空為無礙之性,其性無形,連氣動也沒有了;最
後,一切法都會歸於識、發動於念。從粗到細微,總稱「七大」才夠 詳盡說明世出世間一切法的起源和變化。
五行,不過是地、水、火、風的分布,而形成三界內的天、地、
人、物。可見五行的範圍窄,而四大的範圍廣。
世界
憶昔童子時,戲與諸童子相問難,謂天地盡處當作何狀?將空
然皆太虛歟?則此空者又何所止?將結實如垣壁歟,則此實者又何所
止?諸童子無以應,笑而罷,而予則隱隱礙於胸中也。彼山海經所謂
東西相去二億里,南北相去一億五萬里,祇據一方,誠管窺而已。後
閱內典,至「虛空不可盡,世界不可盡」,意始大豁,以為非佛不能 道。嗟乎!此未易言也。 【註 釋】
① 問難:詰問駁辯。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垣壁:牆壁。垣,讀音「元」。 (摘自《漢語大詞典》)
四五三
③ 《山海經》:我國古代地理名著。作者不詳。大約成書於戰國時 世界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五四
期,西漢初又有所增刪。內容主要為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
括山川、道里、部族、物產、草木、鳥獸、祭祀、醫巫、風俗
等,內容多怪異,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話傳說和史地材料,為世界 上最早的有關文獻。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管窺:從管中看物,比喻短淺的見識。窺,讀音「虧」。 (摘自 《漢語大詞典》)
【譯 文】
回憶以前孩提時代,與許多小朋友互相遊戲問難,問道:「天地
的盡頭會是什麼樣子?是空蕩蕩的,都像虛空的樣子嗎?若是這樣,
空的範圍又到哪裡為止呢?還是天地的盡頭會是結實得像牆壁一樣的
實體嗎?若是如此,這實體又到什麼地方為止呢?」每個小朋友都答
不上來,大家只是當作玩笑話而作罷;而我心中卻牽縈回繞這個問題 無法釋懷。
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山海經》,記載這個世界的東西方相距二
億里,南北方相距一億五萬里,這真的只是局部的、有限的觀察,見
識實在太短淺了。日後我閱讀佛經時,讀到「虛空不可盡,世界不可
盡」這些經文,才豁然大悟,我認為只有佛才能說出這樣究竟的話。 唉!像這類的問題,一般人很難說得清楚明白呀!
年劫
因世界以推年劫,自今而追昔,昔何所始?自今而要後,後何
所終?彼太極圖言太極而兩儀,而五行,而萬物,則太極為始。經世
書約一元之數,而該之以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則元之初為始。然太極
又何始?元之初又何始?縱令如歲序然,今歲之前有往歲,而往之又
往,誰為最初之祖始乎?又何時為畢竟盡處,不復更始之永終乎?則
四五五
冥然似醉。後讀內典,至佛言無始,又言劫數不可盡,意始大豁,以 年劫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為非佛不能道。嗟乎!此又未易言也。 【註 釋】
四五六
① 要後:探求未來。要,讀音「腰」,探求。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劫:就世之相續遷變言之,即所謂劫,其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時
計算之極長時節也。 (摘自《佛學次第統編》)
③ 太極圖:舊時用以說明宇宙現象的圖。有兩種:一種是以圓形的
圖像表示陰陽對立面的統一體,圓形外周附以八卦方位,道教常
用以作標誌。另一種為宋周敦頤據《易.繫辭》「《易》有太
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
大業」諸語,取道家象數之說而畫的,代表宋代理學對於世界形 成,萬物終始的一種看法。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太極:古代哲學家稱最原始的混沌之氣。謂太極運動而分化出陰
陽,由陰陽而產生四時變化,繼而出現各種自然現象,是宇宙萬
物之源。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經世書》:中國北宋哲學家邵雍的著作。又名《皇極經世
書》,是一部運用易理和易數推究宇宙起源、自然演化和社會歷
史變遷的著作,以圖書象數之學顯於世。「皇極」一詞來自《尚
書.洪範》孔穎達疏:「皇,大也;極,中也。」以此名書,意
為以最大的規範來經緯世事。其學對後世易學、理學、術數均有 影響。 (摘自《中國大百科智慧藏》)
⑥ 一元:宋朝邵雍把世界從開始到消滅的一個周期叫做一元。一元
有十二會,一會有三十運,一運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年,故一
元共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見所著《皇極經世.觀物篇一》。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無始:萬法由因緣而生,亦由因緣而滅,由此理推之,則世間一
四五七
切法,實為無始。萬法因緣生,故無自性,無自性故,諸法皆 年劫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五八
空;因無始以來存在之一切法皆屬空,故稱無始空。 (摘自《佛光 大辭典》)
【譯 文】
接續前一篇的「世界」,對宇宙天地的範圍(界)提出問難,進
而就「世」(時間)之相續變遷提出問難:從現在而追溯過去,過去
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從現在而探求未來,未來究竟到什麼時候終
止?據《太極圖》說,太極而生兩儀,而生五行,而生萬物。這樣說
來,最初是由太極為開始的。又據《皇極經世書》所載,一元就是世
界從開始到消滅的一個周期,相當於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所以一元之
初就是事物的起始點。然而太極本身又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一元之初
又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縱使像年月那樣有次序,今年之前有去年,而
去年之前又有去年,一直往上推,到底哪一年才是最初的起始點呢?
又何時是最終的盡頭,就是不再重新起算,而能到達永恆的終點呢?
這樣無止盡的推究,就像醉人一樣,迷迷糊糊怎麼也弄不明白。日後
我讀佛經時,讀到「佛言無始,劫數不可盡」這些經文,才豁然大
悟,我認為只有佛才能說出這樣究竟的話。唉!像這類的問題,一般 人確實不容易說得清楚明白呀!
學道莫先智
韓信,楚士也。背楚之漢,楚卒以信困,漢以信興。夫前後一
信耳,而二國之興廢因之,善用與不善用之故也。六根在人,不善用
之則名六賊,善用之則種種神通妙用耳。煩惱即菩提,豈不信哉?雖
然,高帝之於信,始待之猶夫人,而蕭相國奇之;既而請假王不之
四五九
許,幾至僨事,而留侯成之。然則補偏救敝,默轉而潛維者,智臣之 力也。學道莫先智,亦復如是。
學道莫先智
【註 釋】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六〇
① 韓信:秦漢之際名將,江蘇淮陰人。早年家貧,常從人寄食。秦
末,陳勝、吳廣起義,韓信始投項梁,繼隨項羽,曾多次獻策,
都未被採納。劉邦受封為漢王後,韓信即由楚歸漢。初仍未得到
重用,一度離去,丞相蕭何親自追還,並極力向劉邦保舉,劉邦
才拜韓信為大將軍。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發揮了卓越的軍事才
能,阻擋了項羽的攻勢,之後並於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退至
烏江自刎。劉邦雖用韓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項羽敗亡後,即奪其
兵權,徙為楚王,繼又黜為淮陰侯。呂后知劉邦疑忌韓信,乃與
丞相蕭何定計,以謀反罪名殺之。 (參考《史記 高 ‧祖本紀》、《史記 淮 ‧陰侯列傳》、《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② 六根:見第三八一頁。
③ 六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如《楞嚴》曰:「眼耳鼻舌及與身
心,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楞
嚴經長水疏》云:「根為賊媒者,一引外賊,即六塵也;二起內
賊,即煩惱也。內外惡賊能劫真性。」 (摘自《首楞嚴經》卷四)
④ 煩惱即菩提:煩惱與菩提相即不二之意。妨礙覺悟之一切精神作
用皆稱為煩惱;反之,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稱為菩
提。然貪、瞋、痴等煩惱,其當體為菩提;離此菩提法性之外,
則別無諸法可言,故於煩惱之性立菩提之名;此即兩者相即不離
之意。又「煩惱即菩提」常與「生死即涅槃」並用,二者皆用以 表示大乘佛教之究極。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⑤ 蕭相國:漢朝初年丞相蕭何,輔助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政權。秦
末,佐劉邦起義反秦。秦亡以後,項羽三分關中(封秦降將章邯
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合稱三秦),蕭何勸說劉
四六一
邦接受項羽之分封,立足漢中。劉邦為漢王,並以蕭何為丞相。 學道莫先智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六二
劉邦在漢中稱王後,韓信因懷才不遇,自漢軍潛逃,蕭何為了留
住賢才,自軍中出奔以求得韓信復歸,並極力推薦韓信為大將
軍。漢代建立後,蕭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並協助高祖消滅韓
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被拜為相國。 (參考《史記 高 ‧ 祖本紀》、 《史記•蕭相國世家》)
⑥ 請假王:韓信擊敗齊軍後,韓信以齊地未穩為由,自請為「假齊
王」(假,有代理的意思),以便治理。當時劉邦正受困於楚軍
的包圍下,不得不聽從張良和陳平的勸諫,封韓信為齊王。 (參 考《史記 淮 ‧陰侯列傳》)
⑦ 僨事:敗事。僨,讀音「憤」,覆敗、滅亡。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⑧ 留侯:指漢朝的開國元勳之一,張良,字子房,與蕭何、韓信同
為漢初三傑。秦國滅韓後,張良散盡家財而求得一力士相助,伏
擊行刺秦始皇於博浪沙中,未獲成功。相傳張良逃亡後,在圯上
遇見黃石公,黃石公授張良以《太公兵法》,從而助劉邦登上王
位。在楚漢戰爭中,勸劉邦滿足韓信要求,重用韓信以使他效
力。漢朝建立後,封為留侯,諡為文成侯(也稱諡號文成),
此後世人也尊稱他為謀聖。 (參考《史記 留 ‧ 侯世家》、《漢書 張 ‧良 傳》)
【譯 文】
韓信,本來是楚霸王項羽的將士,因不受項羽重用而歸投漢王
劉邦。最後楚軍被韓信圍困於垓下,項羽因兵敗而自刎於烏江;劉邦
因重用韓信,而平定三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前後都是同一個韓
信,然而楚漢二國的興廢都與他有關,這全在於善用和不善用的緣 故。
四六三
譬如一般人都具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善用它們, 學道莫先智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六四
六根就變成六賊;善用它們,六根則有種種神通妙用。所謂「煩惱即 菩提」,確實如此。
雖然理上是如此,但如漢高祖劉邦對於韓信,在剛開始時,也只
是像對待一般人一樣而已,而蕭相國卻能看出韓信是位奇才,極力推
薦他,劉邦才拜韓信為大將軍。而當韓信屢建戰功,擊敗齊軍後,自
立為假齊王,劉邦本來是不答應的,險些壞了大事,幸而聽從張良的
勸諫,封韓信為齊王。能夠這樣補偏救弊,無形中扭轉而維持了整個
局勢,這全是智臣們的功勞。我們學道也是如此,必須善用智慧來轉 境界,沒有比求智慧更重要的了!
道場放赦
道場中放赦,僧道二門時有之。夫道崇天帝,不知此赦何人自忉
利天宮領下人世?今羽士自為之,不幾於偽傳聖旨耶?僧奉佛,而佛
在常寂光中,畢竟王何國土、都何城邑、統何臣民、詔敕制誥出何官
僚?而亦效彼道流,作為赦書,此大可笑。今僧莫覺其非,齋家亦莫
覺其非,何也?無已,則有一焉:奏請於天,乞其頒赦,允與否,唯
天主之而已。若佛則慈悲普覆,猶如虛空,無一眾生不度,而奚以赦 為也? 【註 釋】
① 放赦:釋放赦免。赦,讀音「社」,寬免罪過。赦書,頒布赦令
的文告。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羽士:道士的別稱。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忉利天:梵語忉利,華言三十三。昔有三十三人,同修勝業,同
生此天,居須彌山頂。四角各有八宮,中有帝釋殿。帝釋即天
四六五
主。此天由修施、戒二種福業,勝四天王天。是以感報得生其中 也。 (摘自《三藏法數》) 道場放赦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六六
④ 常寂光土:指諸佛如來法身所居之淨土。「常」即法身,「寂」
即解脫,「光」即般若。佛所住之世界為真如本性,無生滅變化
(常)與煩惱之擾亂(寂),而有智慧之光(光),故稱常寂光
土。此土乃佛自證最極祕藏之土,以法身、解脫、般若為其體,
具足圓滿「常、樂、我、淨」等四德。 (摘自《佛光大辭典》、《三 藏法數》)
⑤ 詔敕制誥:指天命或帝王發布的命令。敕,讀音「斥」,自上告
下之詞。誥,讀音「告」,朝廷、君上發布的命令。 (摘自《漢語 大詞典》)
⑥ 道流:指道教,或指道士之輩。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齋家:參考「齋主」解釋,即供養僧眾齋食之施主。 (摘自《佛光 大辭典》)
⑧ 無已:不得已。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道場中有祈求天帝釋放赦免眾生過錯罪行的放赦法事,這在一些
僧人及道士所主持的法事中常有此事。道士原是尊崇信仰天帝,不知
此赦文是由何人從忉利天宮領受至人間來頒布?如今道士私自頒布赦 文,不就等於假傳聖旨嗎?
佛門的僧人是信仰崇奉佛陀的,而諸佛如來法身居於常寂光土
中,這無相、無為、寂靜的淨土,到底他所治理的國土在哪?他所建
設的城鎮在哪?他所統治的臣民在哪?他的敕書誥令到底是出自哪位
官員之手?居然也有僧人仿效道士之輩,作赦書來超度亡靈,這未免
太可笑了。而今相沿成習,許多僧人和齋主竟然都不覺得這是錯的,
為什麼呢?他們認為,大家實在都沒有辦法了,不得已而有這一個方
四六七
法:可以奏請於天,乞求天帝頒布赦書,是否應允,只有天帝才能作 主。 道場放赦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六八
至於佛,他的慈悲心本來就是普遍覆蓋蔭庇虛空法界一切眾生,
沒有一個不得度,為什麼還要用放赦這個方法來寬免眾生的罪過呢?
水陸儀文
水陸齋為普度盛典,金山儀文,相傳昔於大藏放光,今藏無此
文,世遠不可考。未知盡出梁武皇祐律師否?若夫始終條理,詳而有
章,凡聖交羅,約而能盡,辭理雙得,則四明磐師所輯六卷之文最為
允當。況金山者費廣而難舉,四明者財省而易成,正應流通無盡。而
舉世莫之行,浙諸郡亦莫之行,唯本境僅行之,而又不直按其原本,
增以閒文,雜以冗舉,反於緊要處疏略,可慨也。但第五卷說法開導
處,備陳三觀之旨,稍似過於繁密;更得簡直易曉,則幽明愚智,兼 利不遺,盡美矣!復盡善矣! 【註 釋】
① 水陸齋:施餓鬼會之一。又作水陸會、水陸道場、悲齋會。即施
齋食供養水陸有情,以救拔諸鬼之法會。據《釋門正統》載,所
謂水陸者,取「諸仙致食於流水,鬼致食於淨地」之義。水陸
法會,近代學者認為是唐代密宗的《冥道無遮大齋》與梁武帝
的《六道慈懺》(即《梁皇懺》)相結合的產物。但依《佛祖統
紀》卷三十三所敘源流,相傳是梁武帝因夢中得到神僧的啟示,
醒後受寶誌禪師的指教,親自披閱藏經三年之久,方撰成此儀
文。於梁武帝天監四年,在金山寺依儀修設,但後經周隋變亂,
此儀不行。到了唐高宗咸亨年間,西京法海寺神英禪師夢中得異
人指點,醒後從大覺寺吳僧義濟得到梁武帝所撰水陸儀文,因常
設此齋,遂流行天下。但是據《廣弘明集》所載,梁武帝於天
監三年才捨道事佛,不可能在天監四年以前已經披閱藏經三年之
四六九
久。水陸儀軌中的文辭完全依據天台的理論撰述的,其中所有密 水陸儀文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七〇
咒出於唐中宗神龍三年菩提流志譯《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這
不僅是梁武帝所不能見,也是神英禪師所不能知的。現在通行的
水陸法會分內壇、外壇,內壇依照儀文行事,外壇修《梁皇懺》
及誦諸經。所謂梁皇親撰儀文及神英常設此齋,可能只是指《慈
悲道場懺法》而言,至於水陸儀文則是後人所增附的。宋、元、
明、清,水陸法會盛行,宋神宗元豐年間,佛印(了元)住金
山時,親自主持水陸法會,大為壯觀,遂以「金山水陸」馳名。
北宋楊鍔撰有《水陸儀》三卷。蘇軾撰《水陸法贊》十六篇,稱
為眉山水陸。南宋魏公史浩慕金山水陸之舊儀,於東湖月波山建
四時普度大齋,並作儀文四卷。南宋末,志磐又撰新儀六卷,並
繪像二十六軸,明代稱此為「南水陸」,而對金山儀文稱「北水
陸」。明袾宏(蓮池大師)又因金山寺本前後錯雜,不見始終頭
緒,乃取志磐的水陸儀文重加訂正,成《水陸修齋儀軌》六卷。
清儀潤依之撰成《水陸大齋儀軌會本》六卷,為現行水陸儀本。
其後咫觀又依袾宏的重訂本詳加論述,成《雞園水陸通論》九
卷,並撰《水陸大齋法輪寶懺》十卷,皆為現行水陸所取法。
(摘自《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
② 祐律師:指齊梁時代的律學大師,僧祐法師,他也是古代傑出的
佛教文史學家。僧祐畢生弘傳律學,以《十誦律》為宗,著有
《十誦律義記》十卷。又蒐集有關譯經之原委、序、譯經者之傳
記等資料,撰《出三藏記集》;此外,並將四至五世紀間,佛教
對中國固有思想之論爭及其他文書輯為《弘明集》。此二書為研
究中國佛教史之重要史料。由於他博學多才,戒德高嚴,備受
齊、梁朝野人士的崇敬。梁武帝遇僧事有疑時,也都就之審決。
師晚年患腳疾,還乘輿入內殿為六宮授戒。《佛祖統紀》記載,
四七一
最早的水陸齋是由梁武帝於天監四年,在金山寺依儀修設,並由 水陸儀文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七二
僧祐宣讀齋文。對此記載,有人疑為此係僧祐在當時是受到皇族
的敬重,或許因為他曾建「無遮大集捨身齋」之故,後人將「無
遮大會」與「水陸大會」混淆,而有此誤傳。 (摘自《佛光大辭
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 書》、《普門學報》第三十七 期「水陸 法會淵源考」)
③ 四明磐師:南宋志磐法師,號大石。精通天台教觀,亦擅詞藻。
嘗住四明(浙江餘姚)福泉寺,弘宣教綱。鑑於佛祖傳授記載之
不備,乃於宋理宗寶祐六年撰《佛祖統紀》,敘述天台九祖諸祖
列傳及諸宗立教之事蹟。又嘗力排山外異說,作〈宗門尊祖議〉
一篇,以紹隆正統,顯揚大教。另著有《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
儀軌》六卷,並繪像二十六軸,明代稱此為「南水陸」,而對金
山儀文稱「北水陸」。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④ 三觀:此指天台三觀,為天台智者大師所立,係對於一切法作三
種觀,即空觀、假觀、中觀。此乃依據《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
的「從假入空二諦觀、從空入假平等觀、中道第一義諦觀」而
立。空觀是觀諸法緣生無性,當體即空;假觀是觀諸法雖同幻
化,但有假相和作用;中觀是觀諸法非空亦非假,亦空亦假之
中道實理。修此三觀,能破三惑(見思、塵沙、無明),證三智
(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成三德(般若德、解脫德、法 身德)。 (摘自《佛光大辭典》、《佛學常見辭彙》)
⑤ 幽明:指人與鬼神,或指善惡、賢愚。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水陸法會」應該算是普度法事中最隆重盛大的佛事儀則;而金
山儀文,相傳從前曾收錄於《大藏經》中,但現在的《大藏經》中並
無此文,因年代久遠,已無法考證此文內容。不知現今所用的金山儀
四七三
文,是否是完全出自於天監四年,梁武帝在金山寺依儀修設,並由僧 水陸儀文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祐律師宣讀的水陸儀文?
四七四
至於在所有的水陸儀文中,全篇有條理而不錯雜、詳明而有章
法、凡聖交羅互印而理事無礙、文簡約而理詳盡,達到所謂文詞與義
理雙得雙美境界的,則以南宋四明山志磐法師所輯的《法界聖凡水陸
勝會修齋儀軌》六卷儀文最為允當。況且按照金山儀文所修薦的水陸
法會,費用多而難以舉行;而依志磐法師儀文來修薦的,費用少而容
易成辦。志磐法師的水陸儀文有這種種優點,真正應當長久流通,然
而普天下卻沒有人行此儀文,就連浙江省內許多地區也沒有人行此儀
文。目前只有浙江四明山境內有人依此舉行水陸法會,卻又不直接按
照原本,還增附一些不重要的文字,摻雜一些多餘的舉動,反而把重 要的地方疏忽省略了,真是令人感慨嘆息啊!
但是志磐法師所輯的《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在第五卷
中,其說法開導處,詳盡陳述天台宗的「空假中三觀」之旨,似乎有
點過於繁密;如果行文能更簡明直接而容易瞭解,則無論幽明愚智, 都能兼利,這樣就更完美了,也更完善了!
見僧過
世有言:「人不宜見僧過,見僧過得罪。」然孔子聖人也,幸人
知過;季路賢者也,喜過得聞。何僧之畏人知而不欲聞也?蓋不見僧
過,為白衣言耳,非為僧言也。僧賴有此,罔行而無忌,則此語者, 白衣之良劑,而僧之砒酖矣!悲夫! 【註 釋】
① 季路:春秋時魯國人,仲由,字子路,或稱季路。孔子的學生,
長於政治,性情直爽,剛猛勇敢,事親至孝,為《二十四孝》中
「為親負米」的主角。樂意接受別人的指正而立即改過,很尊敬
四七五
師長,但也常常直言進諫孔子。子路在衛國之亂中被殺,死後被 見僧過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七六
剁成肉醬。孔子聞其死,極為傷心,從此不吃肉醬。 (參考《左 傳》、《論語》)
② 白衣:在家人的別稱。原意為白色之衣,後轉指穿著白衣者,即
指在家眾。由於印度之在家人皆著白色衣服,因此稱在家眾為
「白衣」。相對於此,出家眾則用染色衣,故稱之為「緇衣」
或「染衣」。因此,佛典中多以白衣為在家眾之代用語。 (摘自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③ 砒:讀音「披」,藥石名,劇毒。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三.
砒石》:「生者名砒黃,鍊者名砒霜。砒,性猛如貔,故名。」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酖:讀音「鎮」,毒酒。 (摘自《國語字典》) 【譯 文】
世有傳言:「人們不應該尋見僧人的過失,因為,若見僧人的過
失,因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見者本身就有罪過了。」然而我們知
道,孔子雖已是聖人,他仍希望有人能指出他的過失;子路是賢人,
也樂意聽到別人指正他的過失。難道僧人會怕人知道他的過失而不願
意聽人指正嗎?其實,「不見僧過」這句話,是對在家居士說的,不
是對僧人說的。如果僧人憑著這句話,就舉止隨便而沒有任何顧慮畏
懼;如此一來,這句話對在家居士而言是良藥,對僧人而言則是毒 藥、毒酒了。真是可悲呀!
心不在內
楞嚴徵心,謂心不在內者,指真心也;若妄想心,則亦可云在
內。此意微妙,未易與不知者道。世書曰:「心藏神。」神即妄想別
名,其所稱心,則肉團之謂耳。有義學輩聞予言,搖首不信。今請以
四七七
事明之:人熟寐,戲以物壓其心則魘;或自手誤掩其心亦魘;又戲畫 心不在內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七八
睡人面,有至魘死者,此在內之明徵也。義學曰:「如是,則真妄成
二物矣!」曰:「子徒知真妄不二,不知真妄一而常二、二而常一
也。不觀水與冰乎?水冰不二,孰不知之!而水既成冰,水流動而無
定方,冰凝實而有常所;真無方,妄有所,亦猶是也。從真起妄,妄
外無真,由水結冰,冰外無水,故其體常一而用常二也。」義學曰:
「此子臆見,終違楞嚴,有據則可。」曰:「有據。據在楞嚴,諸君
自不察耳。經云:『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雖在色身之
內,不妨體遍十方;正遍十方之時,不妨現在身內。此意妄想破盡者 方能證之,吾與子尚在妄想中,葛藤且止。」 【註 釋】
① 楞嚴徵心:佛於楞嚴會上徵詰阿難心目所在之處,阿難先後以七
處回答之,均為佛所論破,稱為七處徵心。楞嚴會前,阿難因乞
食而遭遇摩登伽女以幻術誘惑,將毀戒體時,佛遙知之,敕文殊
持咒往護阿難歸來。楞嚴會時,佛乃徵其心目所在之處,阿難答
以目在外而心在內,迨佛徵其心不在內時,又答以在外。如是輾
轉窮逐徵詰,至於無所著處。蓋佛欲破除阿難之妄想緣心,使其
妄心無所依止,故一一論破,以顯此心遍一切處,無在無不在之
妙淨。 (摘自《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 《佛光大辭典》)
② 心不在內:阿難因佛徵問心目所在,阿難初答:「心居身內,目
在於面。」佛遂問云:「汝心若在身內,則應先見身中心肝脾胃
等物,然後能見外境。若不先見身中之物,汝心豈在身內。」故
云:「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摘自《大佛 頂首楞嚴經》卷一、《三藏法數》)
③ 真心:謂自性清淨之心,真淨明妙,虛徹靈通,離虛妄想,故曰
真心。 (摘自《三藏法數》)
四七九
④ 妄想心:指虛妄分別之心。即雜染虛假,生滅轉變之心。即指能 心不在內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生起善惡業之妄識。 (摘自《佛光大辭典》)
四八〇
⑤ 心藏神:心臟之靈氣。《老子》:「谷神不死。」漢河上公注:
「神,謂五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
志。五藏盡傷,則五神去矣。」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肉團心:即父母所生血肉之團,即凡夫肉身五臟中之心臟,狀似
蓮華開合,乃意識所依之處。若「識」捨離肉心,人身即亡。 (摘自《三藏法數》、《佛光大辭典》)
⑦ 義學:即名相訓義之學、理論之學,又稱解學。如俱舍、唯識之
學,分析法相之名目與數量,並詳細規定修行因果階位之組織
與文字章句之解釋;亦即有關教義理論之學問。 (摘自《佛光大辭 典》)
⑧ 魘:讀音「演」,做惡夢。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⑨ 葛藤:比喻煩惱。《出曜經》曰:「其有眾生,墮愛網者,必敗
正道。(中略)猶如葛藤纏樹,至末遍則樹枯。」又比喻事物糾
纏不清或話語囉唆繁冗。 (摘自《佛學大辭典》、《漢語大詞典》) 【譯 文】
佛於楞嚴會上徵詰阿難心目所在之處,阿難初答:「心居身內,
目在於面。」佛謂:「心不在內。」這「心」指的是真心。若指妄想
心,則也可以說是在身內。這裡面的含意非常精微深奧,不容易解釋
給不明究理的人瞭解。世間書籍所說的「心藏神」,這個「神」就是
妄想的別名,它所說的「心」,指的是肉團心,也就是凡夫肉身中的 心臟。有研究義學的人聽到我這樣說,搖頭不信。
現在我就以事實來說明:有人熟睡時,若作弄地拿一件物品壓
在他的心臟上,這個人就會做惡夢;或者他自己的手誤放在心臟上也
四八一
會做惡夢;又作弄地在熟睡的人臉上亂畫,甚至會害他做惡夢因而嚇 死,這便是妄想心在身內的明證。 心不在內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八二
研究義學的人說:「如果是這樣,則真心和妄心豈不就變成二物 了!」
我說:「你只知道真妄不二,不知真妄是一而常二、二而常一。
你難道沒有看過水和冰嗎?水和冰是一不是二,這誰不知道!但當水
結成冰時,我們可以觀察到:水的狀態是流動而沒有固定的方向,冰
的狀態卻是凝實且有固定處所。由此可知,真心虛徹靈通沒有固定的
範圍,妄心會隨無明之染緣而有所依止,這個道理也就像水和冰一
樣。真心與妄心本來同體,若起心動念時,真心則變現成妄心;既然
同體,離開妄心也就沒有真心。這就像由水結成冰,離冰之外則找不
到水,所以心的本體是恆一的,而心的作用則有二種。」
研究義學的人說:「這都是你主觀的見解,終究有違《楞嚴經》 的意旨。如果能舉出經典的依據才可這樣說。」
我說:「當然有依據。依據就在《楞嚴經》裡,只是你們沒有
覺察而已。《楞嚴經》上說:『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
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雖在色身之內,不妨
體遍十方;正遍十方之時,不妨現在身內。這幾句經文說明迷悟的境
界,凡夫迷,把自己身心跟外面的境界分成了兩節;悟了的時候,就
曉得自他不二、不一不異,這些深意只有妄想破盡的人才能證得。我
與你目前都還在妄想中,這些糾纏不清的討論就此止住吧!」
生死根本
黃魯直之言曰:「深求禪悅,照破生死之根,則憂畏淫怒無處著
腳。但枯其根,枝葉自瘁。」此至論也,但未明言孰為生死根者。又
「禪悅」下,要緊在「照破」字。若得禪悅便謂至足,則內守幽閒,
四八三
正生死根耳。須是窮參力究,了了見自本性,則生死無處著腳。生死 尚無處著腳,憂畏淫怒何由而生? 生死根本
【註 釋】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八四
① 黃魯直:即北宋詩人及書法家黃庭堅,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
谷道人。其擅長詩、文、詞、草書,與蘇軾並稱為「蘇黃」。曾
入仕途,政績卓著,然以黨見遭謫貶。早年好作艷辭,僧人法秀
呵斥之云︰「汝以綺語動天下人淫念,不懼入泥犁耶!」黃庭堅
聞言悚然悔謝,銳志學佛。據《居士傳》卷二十六所載,黃庭堅
年四十餘,過泗州僧伽塔時,曾對佛發大誓願︰「願從今日盡未
來世,不復淫欲、不復飲酒、不復食肉」云云。其著作,後人編
為《豫章黃先生文集》。此外,其所創江西派詩風,不僅影響當
時文壇及南宋而已,亦頗受日本室町時代五山僧的垂青,對日本
漢文學的發展影響頗大。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 全書智慧藏》)
② 禪悅:入於禪定,快樂心神也。《華嚴經》曰:「若飯食時,當
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維摩經.方便品》曰:「雖 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③ 照破:以般若智慧破無明障,見真如本性。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④ 憂畏淫怒:泛指人之情緒、欲望。 (參考《佛光大辭典》「七情六 欲」解釋)
⑤ 著腳:立足。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瘁:讀音「翠」,憔悴、枯槁。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內守幽閒:《楞嚴經》卷一云:「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
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幽閒者,內心寂境也;此境即凡外權
小在定所守之境。凡外權小執此幽閒,以為就是法性深處;而不
知此境尚且還是妄識所緣法塵的虛妄分別影像。 (參考《楞嚴經正 脈疏》)
四八五
⑧ 了了見:謂人眼根清淨不壞,自觀掌中阿摩勒果,了了分明;菩 生死根本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八六
薩見於菩提涅槃之果,亦復如是,是名了了見。《頓悟入道要門
論》上曰:「體寂湛然,無有去來,不離世流,世流不能流,坦
然自在,即是了了見也。」 (摘自《三藏法數》、《佛學大辭典》) 【譯 文】
北宋詩人黃庭堅曾說:「深求禪悅,照破生死之根,則憂、畏、
淫、怒無處著腳。但枯其根,枝葉自瘁。」這句話說得相當正確精
闢,但卻沒有說明什麼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又「禪悅」這句底下,要
緊在「照破」這二字。如果得到禪悅便以為滿足了,則執著在此禪悅
境界裡面不肯捨離,這執著正是生死輪迴的根本。所以得禪悅後,還
必須極力的參透,以真實智慧破除無明,直至了了見自真如本性,這
樣生死的根就不存在了。連生死尚且不存在了,憂、畏、淫、怒這些 情緒、欲望又會從哪裡產生呢?
齊人
子輿氏設齊人之喻,分明似一軸畫,又似一堂排場戲劇。其模寫
形容,備諸醜態,讀此而不惕然悔悟者,木石也。雖然,名利固世情
之常,在有家者未足深責;染衣而齊人,吾不知其何心也?吁乎,傷 哉! 【註 釋】
① 子輿氏:即孟子。中國戰國時期哲學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名軻,字子輿。曾受業於孔丘之孫子思,並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
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早年開業授徒,成名後,周
遊魯、齊、宋、滕、魏諸國,終不見用,晚年歸隱故鄉,和弟子
四八七
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摘自 齊人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
四八八
② 齊人之喻:此寓言故事出自《孟子.離婁篇.齊人章》,此為警
惕世人需用正當方法來求取升官發財。此故事大意為:一位齊國
人,有一妻一妾同住在家裡。他每次出門,就一定酒足肉飽了才
回來。有一天,妻子好奇地問丈夫都跟什麼人在一起吃喝,丈夫
總是說和有錢有勢的人。妻子覺得疑惑,所以等丈夫外出時就跟
蹤之,走遍了全城,最後看見丈夫走向城外的墳墓區,向祭祀的
人乞討殘餘的酒肉,這時妻子才恍然大悟,這就是她的丈夫每次
吃飽喝足的方法。回到家中,妻對妾說,丈夫是她們依靠一輩子
的人,現在竟然是這個樣子!二人羞慚地哭泣著,然而丈夫還不
知道,從外面回來後,仍洋洋得意在自己的妻妾面前裝出一副了
不起的樣子。孟子藉此故事評論:在君子看來,人們用來求取升
官發財的方法,能夠不使他們的妻妾引以為恥而共同哭泣的,是
很少的! (參考《孟子 離 ‧婁篇 齊 ‧人章》) ③ 模寫:照原樣描繪。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惕然:警覺省悟的樣子。惕,讀音「替」。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染衣:指沙門所著之僧服。出家後,脫去在俗之衣而改著木蘭色
等壞色所染之衣。又出家時須落髮剃鬚,並穿著染衣,始成僧 尼,故又稱剃髮染衣。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 文】
孟子作了一篇「齊人章」的寓言故事,所要表達的意思,清楚的
就像一軸畫,又像一齣舞台戲劇。他所描寫形容的齊人,真是醜態畢
露。讀這一段文而不警覺悔悟的人,大概就像木石一樣沒有知覺。雖
然如此,追求名利乃世之常情,所以對於在家人而言,就不必過於苛
四八九
責;然而出家人若像齊人那樣不知廉恥的追求名利,我就不知他存的 是什麼心了?唉,真是可憐呀! 齊人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至誠感人
四九〇
羊祜遺敵帥以酒,眾難之,帥飲不疑,曰:「豈有酖人羊叔子
哉?」非真誠素孚,安能感人一至於是?今號為釋子者,其取信六道
眾生,必如是而後可。又唐文皇縱死囚,約之來歸,歸不失期,雖後
人作論駁難,而要之文皇此舉,實千古所希有,胡可訾也?非真誠素
孚,安能感人一至於是?今號為釋子者,其不疑六道眾生,亦必如是
而後可。易曰:「中孚豚魚吉。」吾以二事觀之,信然。 【註 釋】
① 羊祜:晉朝名臣羊祜(音「戶」),字叔子。祜有治績,通兵
法,博學廣聞,鎮守荊州時曾以藥酒贈敵軍吳將陸抗,陸抗服之
不疑,當時成為美談。後常用「陸抗嘗藥」、「羊陸」以為典。 (摘自《漢語大詞典》、《晉書 羊 ‧祜傳》)
② 酖:讀音「鎮」,毒酒。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孚:讀音「福」,信用、誠信。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一至於是:竟到如此地步。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唐文皇:指唐朝第二任皇帝太宗李世民,其諡號為「文皇帝」。 (參考《漢語大詞典》)
⑥ 後人作論:宋歐陽修撰《縱囚論》以為唐太宗此德政不足為治天
下之常法。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訾:讀音「子」,詆毀、指責。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⑧ 中孚:卦名。卦形為兌下巽上。《易.中孚》:「中孚,豚魚
吉,利涉大川,利貞。」孔穎達疏:「信發於中,謂之中孚。」
後因以「中孚」指誠信,又以指恩澤普施。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⑨ 豚魚:豚(讀音「屯」,泛指豬)和魚,多比喻微賤之物。
四九一
《易.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王弼注:「魚者, 至誠感人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九二
蟲之隱微者也;豚者,獸之微賤者也。爭競之道不興,中信之德
淳著,則雖隱微之物,信皆及之。」形容信義昭著,無微不及。
又,《楚語》:「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魚炙之薄。」王引之
說:「豚魚者,士庶人之禮也。」豚魚乃禮之薄者,然苟有中信
之德,則人感其誠,而神降之福。 (摘自《漢語大詞典》、《周易六 十四卦爻辭詳解》)
【譯 文】
晉朝名臣羊祜贈藥酒給敵軍主帥陸抗,敵軍的將士們都勸其主
帥不要服用,但主帥陸抗卻毫不遲疑地喝下,並說:「豈有用 毒酒害
人的羊叔子?」倘若羊祜的為人不是一向真誠而令人信任,怎能感人
到這種程度?現今號稱為佛弟子的人,若要讓六道眾生信任其弘法教 化,其存心行事必須做到像羊祜一樣真誠才可以。
又唐太宗縱放死囚回家,並約定期限令他們自動歸獄,那些死囚
果然都如期回歸。雖然宋朝歐陽修撰《縱囚論》駁唐太宗的作法,認
為這不能成為治理天下的常法,然而唐太宗這種寬仁德政,實乃千古
所希有,這有什麼可責難的?若唐太宗的為人不是一向真誠而令人信
任,怎能感人到這種程度?現今號稱為佛弟子的人,必須相信六道眾
生,不懷疑眾生的善根,要做到像唐太宗一樣真誠才可以。
《易經》的「中孚」卦提到:「以豚魚之薄禮獻祭,雖物薄但內
心十分的真誠,必可感動神明而降福。」我參照以上二則事例來看, 相信確實是這樣的。
親善知識
先德云:「譬如敝人執燭,不以人敝故,不取其照。」即孔子
「不以人廢言」意也。藉口者,遂謂師不必擇賢,但資其學識言論足
四九三
矣!彼自不德,我何與焉?遂依之不違。寧知芝蘭鮑魚,漸染成性 親善知識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九四
乎?論語曰:「不以人廢言。」又曰:「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胡不合而觀之? 【註 釋】
① 先德云:此語出自《大智度論》。原文為:「於諸師尊,如世尊
想。若有能開釋深義,解散疑結,於我有益,則盡心敬之,不念
餘惡。如敝囊盛寶,不以囊惡故,不取其寶;又如夜行險道,敝
人執炬,不以人惡故,不取其照。」 (摘自《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② 不以人廢言:不因其人品可議或地位卑下而不聽取其正確的言
論。此語出自《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
言 。 」 邢 昺 疏 : 「 有 言 者 不 必 有 德 …… 故 不 可 以 無 德 而 廢 善 言 也。」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芝蘭鮑魚:語出《孔子家語.六本》:「與善人居,如入芝蘭
(香草)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同化)矣;與不善人
居,如入鮑魚之肆(賣鹹魚的店鋪),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
矣。」後以「遷蘭變鮑」比喻潛移默化。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語出《論語.學而》。「因」,孔安
國《注》,以及皇邢二《疏》,皆作「親」字講;「宗」,作
「敬」字講。亦即所親的是仁義之人,是為不失其親;能夠所親
不失其親,是有知人之明,故可宗敬。這一句是說明我們要親近
值得尊敬的良師益友。 (參考「雪廬老人專輯」、「淨空法師專集」) 【譯 文】
古大德說:「譬如夜行險道時,有低下卑賤的人手持燈燭,為人
照明,我們不能因為持燭的人低下卑賤,就不願意接受他的照明。」
這與孔子所說的「不以人廢言」的意思相同。有人就以此為藉口,認
為不一定要找聖賢為師,只要他的學識言論對我有幫助就足夠了;他
四九五
自己有沒有德行,跟我有什麼關係?所以有人就依這種觀念去尋師, 親善知識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九六
而親近依止。但是他們哪裡知道君子與小人品行的好壞,猶如芝蘭香
氣或鮑魚臭味的薰染,會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影響我們的習性。《論
語》雖說「不以人廢言」,但也說「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指親
近師友必須慎重選擇),何不把這二句話合起來看呢?
念佛不專一
予昔在鍊磨場中,時方丈謂眾云:「中元日當作盂蘭盆齋。」
予以為設供也。俄而無設,唯念佛三日而已。又聞昔有院主為官司所
勾攝,堂中第一座集眾救護,眾以為持誦也,亦高聲念佛而已。此二
事,迥出常情,有大人作略,真可師法。彼今之念佛者,名為專修,
至於禱壽命則《藥師經》,解罪愆則《梁皇懺》,濟厄難則消災咒,
求智慧則觀音文,向所念佛,束之高閣,若無補於事者。不思彼佛壽
命無量,況百年壽命乎?不思念彼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況目前
罪垢厄難乎?不思彼佛言:「我以智慧光,廣照無央界。」況時人所
稱智慧乎!阿伽陀藥,萬病總持;二三其心,莫肯信服。神聖工巧, 獨且奈之何哉! 【註 釋】
① 鍊磨場:此指禪堂或是念佛堂。《正訛集》云:「邇來(近來)
鍊磨場法久弊生,專以躑躅(以足擊地)喊叫,煉去睡魔為事,
此訛(錯謬)也。鍊者,鎔粗雜而作精純;磨者,去瑕垢而成瑩
潔,古謂『煉磨真性若虛空,自然戰退魔軍陣者』是也。非煉去
睡魔便為了當,鍊磨場中不可不知此意。」 (摘自《卍續藏》第六十 六冊)
② 中元:指中元節。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七月十五日則為中元,為我國古來祈求歲中無事之習俗。人死
四九七
後,在冥府中,必有官吏定其善惡,為我國自古即有之信仰;其 念佛不專一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四九八
後與佛教之盂蘭盆與施餓鬼之儀式相結合,於中元時,家家戶
戶皆祭祀祖先之靈,或到墳上參拜,或請僧人誦經,為祖先修功 德,祝禱一族平安幸福。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③ 盂蘭盆齋:又稱盂蘭盆會。佛弟子目連尊者,見其母墮餓鬼道,
受倒懸之苦。問救法於佛。佛教於每年七月十五日(僧安居竟之
日),以百種供物供三寶。請其威,得救七世之父母。因起此法
會。《盂蘭盆經》曰:「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憶父母乃
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
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佛祖統紀》曰:
「盂蘭此翻解倒懸,言奉盆供於三寶福田,用以解饑虛倒懸之
急。」漢土於梁武帝大同四年,初設盂蘭盆齋。 (摘自《佛學大辭 典》)
④ 勾攝:拘捕、傳拿。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第一座:為一會大眾的上首。也稱為首座、座元、禪頭、首眾
等。《祖庭事苑》云︰「首座,即古之上座也。(中略)此有三
焉,集異足毗曇曰︰一、生年為耆年,二、世俗財名與貴族,
三、先受戒及證道果。古今立此位皆取其年德幹局者充之。今禪
門所謂首座者,即其人也,必擇其己事已辦眾所服從、德業兼備 者充之。」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⑥ 迥出:超過。迥,讀音「窘」,形容差別很大。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⑦ 大人:此指諸佛菩薩。 (參考「淨空法師專集」)
⑧ 罪愆:罪過。愆,讀音「千」,罪過、過失。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⑨ 《藥師經》: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內容敘說藥
四九九
師如來之本願及其功德。經文言聞說藥師名號、本願功德、念誦 念佛不專一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〇〇
藥師真言,依之修習,即可拔除一切業障、得大利益安樂、消除
病苦、獲福免難、延年益壽。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⑩ 《梁皇懺》:見第十九頁。
⑪ 消災咒:又稱消災妙吉祥陀羅尼。是除去各種災難、成就吉祥的
神咒。全咒由二十三句組成。原出於《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
陀羅尼經》及《大威德金輪佛熾盛光如來消滅一切災難陀羅尼
經》。《敕修百丈清規》卷一指出祈晴祈雨時,當用此咒。 (摘 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⑫ 束之高閣:把東西捆起來放在高高的閣樓上面,謂棄置不用。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⑬ 無央:無窮盡。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⑭ 阿伽陀:此云普去,能去眾病。《華嚴》云:「阿伽陀藥,眾生
見者,眾病悉除。」 (摘自《翻譯名義集》)
⑮ 神聖工巧:中醫對望、聞、問、切四種方法的別稱。語出《難
經.神聖工巧》:「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
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我以前在某念佛堂時,有一天聽到該寺住持對大眾說:「農曆七
月十五日中元節那天,將舉行盂蘭盆法會。」我以為到時會廣設齋食
供養三寶。不久之後,到了中元節,並沒有設齋供眾,只是領眾念佛 三天而已。
又聽說從前某寺院的住持遭官府拘捕,寺中首座為了救護住持免
於危難,於是集合眾人。大眾以為會舉行誦經持咒等消災法事,卻也 只是教人高聲念佛而已。
五〇一
這兩件事可以說是超出一般的情理之外,他們有諸佛菩薩般的遠 大志節及作風,真是值得我們學習效法。 念佛不專一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〇二
然而現今的念佛人,名為專修淨土;但是,若是為祈求增壽,則
誦《藥師經》;為了免除罪過,就禮拜《梁皇懺》;為了消災解難,
則持《消災咒》;為了求大智慧,就念《觀音文》,把向來所念的佛 號置之不理,以為念佛無濟於事。
為何不想一想《阿彌陀經》中說:「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
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我們念佛求生極樂淨土,能得無量壽 命,何況人間百年壽命呢?
為何不想一想《觀無量壽佛經》中提到:「如是至心令聲不絕,
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
罪。」一句佛號都能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何況目前的罪垢和禍難有 不能消除的嗎?
為何不想一想《無量壽經》中說:「我以智慧光,廣照無央
界。」我們念阿彌陀佛,佛以遍照十方的智慧光明加持我們,怎麼會
無法得到智慧呢?更何況現代人所說的世智辯聰。
一句佛號,如阿伽陀藥,能醫治一切疾病,如果三心二意,不肯 信服,縱有高明醫術的醫生,對你也無可奈何啊!
伎樂
或曰:「不作伎樂,及不往觀聽,此沙彌律,非菩薩道也。古
有國王大臣,以百千伎樂供佛,佛不之拒,則何如?」愚謂此有三
義:一者聖凡不可例論,二者邪正不可例論,三者自他不可例論。我
為法王,於法自在,逆行順行,天且不測,大聖人所作為,非凡夫可
得而效顰也,一也。編古今事而為排場,其上則香山目連,及近日曇
花等,以出世間正法感悟時人;其次則忠臣孝子義士貞女等,以世間
正法感悟時人,如是等類,觀固無害。所以者何?此不可觀,則書史
五〇三
傳記亦不可觀。蓋彼以言載事,此以人顯事,其意一也。至於花月歡 伎樂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〇四
呼,干戈鬥鬨,誨淫啟殺,導欲增悲,雖似諷諫昏迷,實則滋長放
逸,在白衣猶宜戒之,況僧尼乎!二也。偶爾自觀猶可,必教人使觀 則不可;三也。慎之哉! 【註 釋】
① 伎樂:讀音「寄悅」,音樂舞蹈。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沙彌律:指沙彌所應受持的戒律。以初入佛法之時,多存俗情,
故須息惡行慈,是名沙彌。今依《沙彌十戒法并威儀》略述如下
︰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香鬘、不歌
舞觀聽、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不蓄金銀寶。 (摘自《中華佛 教百科全書》、《三藏法數》)
③ 菩薩道:菩薩之修行,即修六度萬行,圓滿自利利他,成就佛果
之道。故菩薩道乃成佛之正因,成佛乃菩薩道之結果;欲成佛, 必先行菩薩道。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④ 排場:戲場、舞臺,或指登臺演出。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香山:此指觀世音菩薩本生的傳奇戲劇。有關觀世音菩薩傳奇故
事,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北宋元符年間蔣之奇的《香山大悲菩薩
傳》 簡(稱《香山傳》 ,)此傳敘述妙莊王的小女兒妙善修身成道 為觀世音菩薩的故事。 (參考《香山大悲菩薩傳碑》)
⑥ 目連:目連救母係源於《盂蘭盆經》的佛教故事,敘述佛陀的大
弟子目連拯救亡母出地獄的故事。在中國流傳甚廣,曾經是無數 圖畫及戲曲的題材。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⑦ 曇花:明代戲曲家屠隆,依其修行體會,寫了一部雜劇,名曰
《曇花記》,為明末的一部勸世戲曲。該劇描述唐代一位貴人,
姓木名清泰,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一日,忽遇一瘋和尚和跛道
士,他們拍手唱歌、擊掌點化。原來,此二人是佛、道兩教的代
五〇五
表,出來點化木清泰讓他及早醒悟,勿在溫柔富貴鄉中沈淪。木 伎樂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〇六
清泰深具善根,於是毅然割斷塵緣,隨兩位仙人修行而去。 (參 考《萬歷野獲編》卷二十五、《曇花記》)
⑧ 書史:經史一類的典籍。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有人問:「自己不作歌舞表演,也不可以前往觀聽,這是沙彌十
戒之一,但這不是菩薩所修之法。不然古代有國王大臣,以百千種伎 樂來供養佛,佛並不拒絕,這該怎麼說?」
這兩者是否有衝突,我認為可分三個層面來說:第一,聖人與凡
夫不可相提並論;第二,邪與正不可相提並論;第三,自行與教他不 可相提並論。
首先,佛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通達明瞭,故稱為法王,能自在教化
眾生,對於根機不同的眾生,或以順行方法,或以逆行方式施教,其
教化方式連天人的智慧都難以預測;佛菩薩的所作所為,不是凡夫可
以瞭解且隨便仿效的。這是第一點,聖人與凡夫不可相提並論。
將古今故事編成戲劇,較早的像觀世音菩薩本生的傳奇故事《香
山傳》、目連救母的故事,以及最近所演的《曇花記》等,這是以出
世間的正法來感悟現代人;其次則以忠臣、孝子、義士、貞女等題材
編成的戲劇,這是以世間的正法來感悟現代人。像這類的戲劇,觀看
它也沒什麼害處,為什麼呢?如果這類戲劇不可以觀看,那就連史
書、傳記也不可以看了,因為史書、傳記是用文字陳述的方式來記載
事情,戲劇則是用人物表演的方式來彰顯事理,方式雖不同,但意思
是一樣的。至於描述男女情愛、打鬥吵鬧的戲劇,看了會誘人產生淫
念、萌發殺意,導向情欲、增長悲怨,表面上雖然像是在規勸那些昏
昧痴迷的人,其實只會增長放逸等種種煩惱。這一類的戲劇,對在家
五〇七
人來說,尚且應該禁止觀看,何況是出家的僧尼呢!這是第二點,邪 與正不可相提並論。 伎樂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〇八
自己偶爾觀聽音樂舞蹈便罷,教他人一定要去觀看則不可,因為
每個人的習氣與根器有所不同故。這是第三點,自行與教他不可相提 並論。 所以對於觀聽伎樂一定要小心謹慎呀!
身者父母遺體
夢中忽憶二尊人病且亟,悲甚。既而曰:「猶可為也。」則稍
自慰。正擬極力療治,俄而夢也,復悲甚。既而復自慰曰:「猶可為
也。吾今此身,父母遺體也。及吾尚存,以父母遺體,力行善事,是
吾親滅而不滅也,況力學無生乎!失今不自淬礪,是則大可恨耳。宏 乎!爾安得晏然而已乎?」 【註 釋】
① 遺體:舊謂子女的身體為父母所生,因稱子女的身體為父母的遺
體。《禮記.祭義》:「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 (摘自《漢語 大詞典》)
② 亟:讀音「急」,緊急、急切。 (摘自《國語字典》)
③ 無生:謂諸法之實相無生滅。所有存在之諸法無實體,是空,故
無生滅變化可言。然凡夫迷此無生之理,起生滅之煩惱,故流轉
生死;若依諸經論觀無生之理,可破除生滅之煩惱。 (摘自《佛光 大辭典》)
④ 淬礪:激勵、磨鍊。淬,讀音「翠」。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晏然:安適、安閒的樣子。晏,讀音「厭」。 (摘自《漢語大詞 典》)
【譯 文】
夢中忽然想念起雙親病情危急,甚感悲傷,隨即念道:「應該還
五〇九
可以救治吧。」就稍感寬慰了。正打算盡力療治雙親時,突然夢見不 身者父母遺體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一〇
祥徵兆,又感到非常悲傷,接著又自我安慰道:「還是有辦法的。我
現在這個身體,就是父母遺留給我的,只要我還活著,當以父母遺留
給我的這個身體,盡力做善事,這就是我的雙親生命雖滅,但精神卻
永不消逝的意思;更何況我努力修學無生法,希望證得常住真如呢!
如果不刻苦自礪而錯失今世難得的人身,那才是最大的恨事。袾宏
一
啊!你怎麼可以再這樣安逸地過日子呢?」
出谷喻
詩詠鳥,謂「出自幽谷,遷於喬木」,蓋別是非、慎取舍之論
也。昔德山作青龍鈔,初以為:「三祇鍊修乃得成佛,而南方魔子謂
一悟了畢,吾當往滅其種,以報佛恩。」當是時,是一片真實好心,
耿耿於懷,特不自知其所見之謬耳。及夫受指教於婆子,親見龍潭,
而積歲所寶所重,棄之如腐草,故能終成大器,震耀末法也。向使封
滯臆見,我慢自賢,喻如窶人,珍祕燕石,反謗賈胡,謂嫉己寶,雖 有百婆子、千龍潭,其將若之何! 【註 釋】
① 出谷:語出《詩.小雅.伐木》:「伐木丁丁(伐木聲),鳥鳴
嚶嚶(鳥鳴聲),出自幽谷,遷於喬木(高大的樹木)。嚶其鳴
矣,求其友聲(鳥在嚶嚶地鳴叫,尋求同伴的應聲。比喻尋求志
同道合的朋友),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讀音「審」,況
且)伊人矣,不求友生(朋友),神之聽之(上天聽察),終和
且平。」 朱 熹在《詩集傳》裡說這首詩是以鳥之求友,喻人之 不可無友也。 (摘自《漢語大詞典》、《成語詞典》)
② 德山:指唐代德山宣鑑禪師。俗姓周,常講《金剛般若經》,時
人譽稱為「周金剛」。其後,聞南方禪興盛,他對於六祖惠能這
一
五一一
一脈的禪宗承傳很不服氣,遂擔《青龍疏鈔》(德山所作的《金 出谷喻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一二
剛經》註解)出蜀,準備拿這些註解去找南宗的大德辯論。路上
遇到賣糕餅點心的老太婆,德山放下肩上的《青龍疏鈔》欲買點
心,老太婆問他:「你擔著什麼東西?」他說:「《金剛經》的
註解,《青龍疏鈔》。」老太婆聽了之後,她說:「我有一個疑
問,你要是能答得出來,我的點心供養你;答不出來,你有錢我
也不賣給你。《金剛經》上說三心不可得,請問法師,你是點哪
一個心?」德山答不出來,被問倒了。他一想,連個老太婆我都
對付不了,我還敢去與南宗禪師辯論嗎?於是以學生的身分去參
學。其後參謁澧州龍潭寺崇信,契機相投,嗣任青原第五世。之
後住德山精舍,大揚宗風。因教化嚴格,常以棒打為教,故世稱
「德山棒」。 (參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五燈會元》卷七、「淨空 法師專集」)
③ 三祇:三大阿僧祇劫的簡稱,是菩薩修行成佛的年數,阿僧祇是
極大的數目字。祇,讀音「其」。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
④ 南方魔子:此指南宗禪,又作南禪、南宗。與「北宗禪」相對
稱。因為德山宣鑑禪師對於南宗這一脈的禪宗承傳很不服氣,因
此以「南方魔子」稱之。菩提達磨之法脈傳至五祖弘忍後,分為
惠能與神秀兩支,神秀建法幢於北地,惠能揚宗風於南方,故有
「南能北秀」之稱。北宗神秀側重漸修,南宗惠能提倡頓悟。惠
能認為凡夫和佛的關鍵在於迷和悟,由迷到悟只是一念之間,所
謂「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此宗至
後世極盛,更有五家七宗之分派,故後人以南宗為禪之正宗,而
以惠能為禪宗第六祖。 (摘自《佛光大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
⑤ 龍潭:指唐代龍潭崇信禪師。從天皇道悟禪師出家,得悟玄旨。
後結庵於澧州(湖南澧縣)龍潭禪院,宗風大振,世稱龍潭崇
一
五一三
信、龍潭和尚。傳法於德山宣鑑。 (摘自《佛光大辭典》) 出谷喻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一四
⑥ 大器:比喻有大才、能擔當大事的人。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窶人:指窮苦人,或指淺薄鄙陋的人。窶,讀音「具」。 (摘自 《漢語大詞典》)
⑧ 燕石:燕山所產的一種類似玉的石頭,比喻不足珍貴之物。《太
平御覽》卷五一引《闕子》:「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臺之東,
歸西藏之,以為大寶。周客聞而觀焉,客見之,笑曰:『此燕
石也,與瓦甓(磚瓦)不異。』主人大怒,藏之愈固。」 (摘自 《漢語大詞典》)
⑨ 賈胡:經商的胡人。我國古代對北方邊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稱為
胡人。賈,讀音「古」。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詩經》中有歌詠鳥類的辭句,云:「出自幽谷,遷於喬木。」 意思是勸人應明辨是非、謹慎取捨。
從前德山宣鑑禪師作《青龍疏鈔》(《金剛經》的註解),最初
自己認為:「修行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圓滿成佛,而南方禪這
些魔子居然宣稱一悟即至佛地。我應當到南方破滅這些邪說魔種,以 報佛恩。」
當時,德山宣鑑禪師確實存一片真實好心,對於南方頓悟禪法耿
耿於懷,卻不知道自己的見解竟是錯誤的;及至受到賣餅老太婆的指
教,並親謁龍潭和尚,大悟之後,便把多年來所珍惜重視的《青龍疏
鈔》丟棄。正因為他有這種魄力胸襟,所以最終能成為弘法大器,其 法音法義能震撼顯耀於末法人心。
假使當時他只是一味地固執己見、恃己所能而輕慢他人,就像淺
薄鄙陋的愚人,把不值錢的燕石視為珍寶,祕而藏之,反怪西域的商
五一五
人不識貨,以為他們是嫉妒自己擁有寶物。若是這種人,就算有一百
一
個賣餅婆子、一千個龍潭和尚,對他也是無可奈何啊! 出谷喻
) (
二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出谷喻
五一六
三迦葉、目犍連諸阿羅漢,先師外道已有成驗,自負不淺淺矣。
而一聞佛、一見佛,幡然改圖,積歲所尊所崇棄之如鴻毛,故能續佛
慧命,師表萬世也。向使先入之言牢主於中,硬豎剎竿,堅壁自固,
喻如病者死守舊醫,縱有新方,掉首不顧,雖千佛出世,其將若之 何! 【註 釋】
① 三迦葉:指佛弟子優樓頻螺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三兄弟。
迦葉是姓,三人皆以所住地名為名。三人由於過去曾在毗婆尸佛
時共起剎柱(建造塔寺)、建立塔婆(塔廟)的因緣而成為兄
弟。初屬事火外道(古印度外道之一),大哥是頻婆娑羅國王的
老師,帶領五百弟子,其兩名弟弟則分別帶領三百名及二百名弟
子。佛成道後不久,三迦葉聞佛說法,遂與千位弟子改宗佛教, 成為阿羅漢。 (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② 目犍連:又作摩訶目犍連、大目犍連、目連。為佛陀十大弟子之
一,被譽為神通第一。自幼即與舍利弗交情甚篤,同為刪闍耶外
道(古印度勢力較大之六種外道之一)之弟子,各領徒眾二百五
十人。嘗與舍利弗互約,先得悟解脫者必以相告,遂共競精進修
行。後舍利弗因逢佛陀弟子阿說示(五比丘之一),而悟諸法無
我之理,並告目犍連,目犍連遂率弟子一同拜謁佛陀,蒙其教
化,時經一月,證得阿羅漢果。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③ 幡然:劇變的樣子。幡,讀音「翻」。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改圖:改變計畫。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積歲:多年。 (摘自《漢語大詞典》)
二
五一七
⑥ 鴻毛:鴻雁之毛,常用以比喻輕微或不足道的事物。 (摘自《漢語 出谷喻
) (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大詞典》)
五一八
⑦ 剎竿:又作剎柱。即木造層塔之中心柱,或指支撐塔上傘蓋之
竿。後世,建造塔寺每以「立剎」代之,又以剎而代塔,即由
此緣由。又禪宗寺院為示說法或法會所揭之旗竿。剎,讀音 「岔」。 (摘自《佛光大辭典》) 【譯 文】
佛陀的弟子中,有三迦葉、目犍連等諸大阿羅漢,原先師事外
道,已有相當的成就效果,因此自恃高明,非比尋常。然而一聽到佛
的言教,一見到佛的身教,便迅速徹底地改邪歸正,把多年來所尊崇
的外道,當成微不足道的事物而丟棄。正因為他們有這種魄力胸襟, 所以能續佛慧命,成為萬世師表。
假使他們當時將先前接受的外道教義牢記在心中,如同堅硬的 刹
竿、堅固的壁壘一樣牢不可破,就像病人固執地遵守原來的藥方,即
使有新的特效藥方,也不肯嘗試。若是這種人,縱然逢千佛出世,對 他們也是莫可奈何啊!
丸餅誑兒
憶在家時,一兒晚索湯餅,時市門已掩,家人無以應,丸米粉與
之,啼不顧,其母恚甚。予曰:「易事耳,取米丸匾之。」兒入手,
啞然而笑。時謂兒易誑若此。因知今人輕淨土重禪宗者似焉,語以丸
湯餅之淨土則啼,易以匾米丸之禪宗則笑,此真與兒童之見何異?嗟 夫! 【註 釋】
① 湯餅:水煮的麵食。宋黃朝英《緗素雜記.湯餅》:「余謂凡以
麵為食具者,皆謂之餅,故火燒而食者呼為燒餅,水瀹(煮)而
五一九
食者呼為湯餅,籠蒸而食者呼為蒸餅。」古無「麵」字,凡麵食 丸餅誑兒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一概都叫做「餅」。 (摘自《漢語大詞典》)
五二〇
② 米粉:米磨成的粉,亦泛指某些穀物磨成的粉。 (摘自《漢語大詞 典》)
③ 啞然:笑聲、笑貌。啞,讀音「餓」。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回憶從前在家時,有一位孩童在晚上討著要湯餅吃,當時街市上
的店鋪已經關門了,他的家人拿不出湯餅,就把穀米粉搓成丸子給他
吃,小孩哭鬧著不要,他的母親就非常生氣。我對她說:「這事很容
易解決,把米粉丸子壓扁,水煮之後就像湯餅了。」小孩子拿到壓扁 丸子做成的湯餅後,果然破啼為笑了。
那時我心想,原來小孩子這麼容易哄騙。因而知道現代人輕視淨
土而看重禪宗,就與此事很像,向他介紹丸湯餅的淨土,他就啼哭;
換成匾米丸的禪宗,他就高興。這實在和兒童的見識有什麼區別呢?
可嘆啊!
憂樂
貧者憂無財,慕富人之為樂,而不知富人有富人之憂也。賤者
憂無官,慕貴人之為樂,而不知貴人有貴人之憂也。貧者、賤者、富
者、貴者,各憂其所不足,慕王天下者以為窮世人之樂,而不知王天
下者有王天下之憂也,而猶不知其憂之特甚也,而猶不知其反慕乎群
臣百姓之為樂也。嗚呼!悉妄也。惟智人能兩無憂樂,而住於無憂樂 者,亦妄也。非大悟大徹,無自由分。 【註 釋】
① 無憂樂:此指無世間之苦樂。世間之樂,即是苦因。故經云:不
斷樂者,則名為苦;以斷樂故,則無有苦。無苦無樂,乃名大
五二一
樂。此即涅槃之大樂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摘自《三藏 憂樂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法數》)
五二二
② 大悟大徹:徹底的覺悟,亦即完全證到「不生不滅」的真如實
相,不退道心。「開悟」是覺悟之始,而「徹悟」是覺悟之成。 (摘自《俗語佛源》)
③ 自由分:指自由自在之境地。「自由自在」係指遠離煩惱之繫
縛,身心自由通達,所作所為皆進退無礙。 (摘自《佛光大辭典》、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譯 文】
貧窮人的苦惱是沒有財產,羨慕有錢的人可以有諸般享樂,而
不知有錢的人也有他們的苦惱。地位低賤的人苦惱沒有官職,羨慕顯
貴的人可以享受權力的快樂,而不知顯貴的人也有他們的苦惱。無論
貧、賤、富、貴哪種人,都各自苦惱他們所不足的,而羨慕做帝王的
統治天下,以為這樣就能享盡世間人所有的快樂,而不知做帝王的也
有他們的苦惱,而且他們的苦惱還比一般人更多,因此身為帝王的人
反而羨慕群臣百姓們平凡的快樂。唉!真是可憐!這些苦樂境界都是
虛妄不實的啊!惟有智慧的人才能過著無憂無樂的生活;但是,如果
執著於無憂無樂,這也是一樣虛妄不實的。若沒有大悟大徹,就無法 達到身心自在、通達無礙的境界啊!
根原枝葉
末法人業經論,其所尚,多在名繁相劇而難為記持者,義幽理晦
而難為剖析者,文隱句澀而難為銷會者。以是騁辯博,誇新奇,而衲
僧腳跟下一大事因緣置之罔聞。又寧知彼名相義理文句,皆從此中流
五二三
出;是則攻枝葉而昧根原,永嘉所以浩歎也,故曰:「但得本、不愁 末。」祇恐時人於此信不及、放不下耳。
根原枝葉
【註 釋】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① 業:從事某種工作。 (摘自《國語字典》) ② 記持:猶言記存在心。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騁:讀音「逞」,施展、顯示。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辯博:博學,知識廣博。 (摘自《漢語大詞典》)
五二四
⑤ 衲僧:又云衲子,禪僧之別稱。禪僧多著一衲衣(補綴朽舊的破
布所製成的法衣)而遊方,故名。但衲衣為頭陀比丘(俗稱行腳
乞食的僧人)之法衣,不限於禪僧。 (摘自《佛學大辭典》、《佛學 常見辭彙》)
⑥ 腳跟:指本來自我。蓋腳跟著地,即以腳跟堅著於大地而絲毫不
動搖,故用以比喻本來自我。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⑦ 一大事因緣:出自《法華經》。一切如來出現於世,皆為開示
一切眾生本有實相,令其咸得悟入佛之知見。捨此則非如來出
世本懷,經云:「如來惟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是也。
「一」,即一實相。「大」,其性廣博。「事」,如來出世度生
之儀式。「因」,眾生具此實相而能成機感佛。「緣」,如來證 此實相而能起應度生。 (摘自《三藏法數》) ⑧ 永嘉:見第二四三頁。
⑨ 浩歎:亦作「浩嘆」,長嘆,大聲嘆息。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⑩ 但得本、不愁末:出自《永嘉證道歌》,云:「爭似無為實相
門,一超直入如來地。但得本(根源),莫愁末(枝末),如淨
琉璃含寶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 (摘自《大正 藏》第四十八冊)
【譯 文】
末法時期從事經論研究的人,他們所崇尚的,大多是在那些繁雜
五二五
的名相術語,而且難以記誦受持;以及義理深奧隱晦且難以辨析的部 根原枝葉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二六
分;還有,精深艱難的文句且難以融會的部分。於是用這些來彰顯自
己的學識廣博,誇耀自己的新穎奇特,而將出家修行人最緊要的生死
大事、明心見性,這一大事因緣置之不理。又怎知那些名相、義理、
文句都是從這心性根本中流露出來的,而他們只是致力於不重要的枝
末處,而忽略了重要的修行根源,這便是永嘉大師嘆息的原因。所以
《永嘉證道歌》中說道:「但得本,不愁末。」只怕現代人對這些道 理沒辦法相信,而且無法放下妄想執著啊!
想見崑崙
漢莊伯微,每於日落時,面對西北,想崑崙山。久之,見崑崙仙
人,傳法得度。此彷彿與西方日觀相似,但彼屬妄想,不修正觀耳。
久積妄想,以精誠之極,尚得遂其所見;況一心正觀,三昧成就,而 不往生者哉!
【註 釋】
① 莊伯微:漢時人,少時好長生道,不知求道之方,惟以日入時正
西北向,閉目握固(屈指成拳),想崑崙山(傳為諸仙薈萃的仙
山)。積三十年,後見崑崙山仙人授以金液方(古代煉丹術的一
種),遂以得道。《真誥》云:「猶是精感道應使之然也,非此
術之妙也。」 (摘自《洞仙傳》、《真誥》、《四庫全書 子 ‧部 廣 ‧ 博物 志》卷十二)
② 西方日觀:即十六種觀法,出自《觀無量壽佛經》。念佛行者由
憶念彌陀佛身與極樂淨土,得以往生西方,總其觀行有十六種。
其第一觀,即日觀:正坐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
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開目閉目,皆令明了。 (摘自《佛光大辭典》)
五二七
③ 正觀:觀與經合,則稱正見,即正觀也。正觀有多種解釋,《優 想見崑崙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二八
陀羅經》謂:「相對於外道之邪觀,以正慧瞭知真如稱為正
觀。」善導於《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三,解釋《觀無量壽佛經》
之日想觀:「以心境相應為正觀,不相應為邪觀。」 (摘自《佛學 大辭典》、《佛光大辭典》)
④ 一心正觀:謂專心一意正念而歸之於佛。一心,指真實信心、深
心。 (摘自《佛光大辭典》)
⑤ 三昧:華譯為正定,即離諸邪亂,攝心不散的意思。 (摘自《佛學 常見辭彙》)
【譯 文】
漢朝莊伯微,年輕時就喜好道家的長生之術,每天於日落時面
對西北方,觀想崑崙山。三十年後,果然見到崑崙山仙人,並傳授道
教法術給他,因此得道。他這種觀想法就跟淨土念佛法門十六觀中的
「日觀」相似,但是他的觀想屬於妄想,不是修正觀。雖是久積妄
想,但因他的真誠心到了極處,所以還能稱其心願見到崑崙山;何況
專心一意、正念而修念佛三昧,成就正定能離諸邪亂、攝心不散,哪 有不往生西方淨土的道理呢!
禪餘空諦辯偽
吳郡刻一書,號禪餘空諦,下著不肖名,曰「雲棲袾宏著」。刻
此者本為殖利,原無惡心,似不必辯;然恐新學僧信謂不肖所作,因
而流蕩,則為害非細,不得不辯。書中列春夏秋冬四時幽賞,凡三十
三條,姑摘一二,以例餘者。一條云「孤山月下看梅花」,中言「黃
昏白月,攜樽吟賞」,夫出家兒不於清夜坐禪,而載酒賞花,是騷人
俠客耳;不肖斤斤守分僧,安得有此大解脫風味?一笑。一條云「東
城看桑麥」,不肖住西南深山中,去東城極遠,不看本山松竹,而往
五二九
彼看桑麥耶?一笑。一條云「三塔基看春草」。平生不識三塔基在何 禪餘空諦辯偽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三〇
所,一笑。一條云「山滿樓觀柳」,中言樓是不肖所搆。自來無寸地
片瓦在西湖,何緣有此別業?一笑。一條云「蘇隄看桃花」,中以桃
花比美人。此等淫艷語,豈剃髮染衣人所宜道?即不肖未出家時亦不
為也。一笑。一條云「蘇隄觀柳」,中引「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
數」。不肖從出家不曾與人聯詩,何況鬥酒!一笑。一條云「雪夜煨
芋談禪」,中所談皆鄙淺語,何人被伊喚醒?一笑。諸好心出家者,
當知不肖定無此語。既作緇流,必須持守清規,飭躬勵行,毋錯認風 流放曠為高僧也。袾宏謹白。 【註 釋】
① 不肖:自謙之稱。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殖利:生利、營利。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流蕩:流動。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④ 白月:皎潔的月光。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⑤ 樽:讀音「尊」,盛酒器。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⑥ 騷人俠客:指風雅的文人。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⑦ 斤斤:拘謹、謹慎。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⑧ 桑麥:指桑樹林和麥田。 (摘自《漢語大詞典》、《遵生八箋 四 ‧ 時調 攝箋》)
⑨ 三塔基看春草:明高濂的《遵生八箋.四時調攝箋》云:「湖中
三塔寺基(「基」指建築物的根基),去湖面淺尺。春時草長平
湖,茸茸翠色,浮動波心,浴鷺狎鷗,飛舞惟適。望中深愜素
心,兀對更快青眼。」 (摘自《四庫全書 子 ‧部 遵 ‧生八箋》)
⑩ 搆:讀音「夠」,架屋、營造。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⑪ 別業:別墅。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⑫ 蘇隄:亦稱蘇堤、蘇公堤。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北宋元祐年
五三一
間,蘇軾知杭州時,疏浚西湖,堆泥築堤,南起南屏山,北接岳 禪餘空諦辯偽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三二
王廟,分西湖為內外兩湖。其間有橋六座,夾道雜植花柳,有 「六橋煙柳」之稱。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⑬ 剃髮染衣人:此為佛弟子出家之相,為去憍慢且別於外道之出家
而為之。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⑭ 金谷酒數:晉石崇《金谷詩序》:「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
能者,罰酒三斗。」後以「金谷酒數」泛指宴會上罰酒三杯的常
例。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 數。」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⑮ 聯詩:作詩方式之一。由兩人或多人各成一句或幾句,合而成
篇。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⑯ 煨芋:讀音「威育」。唐代有僧明瓚,性疏懶而好食殘餘飯菜,
自號懶殘。李泌讀書寺中,以為非凡人,夜半往見。時懶殘發
火取芋以啖之。見泌至,授半芋而曰:「慎勿多言,領取十年
宰相。」後因以「煨芋」為典,多指方外之遇。 (摘自《漢語大詞 典》、《宋高僧傳》卷十九)
⑰ 放曠:豪放曠達,不拘禮俗。 (摘自《漢語大詞典》) 【譯 文】
江蘇吳縣地方有人刊印一本書,書名為《禪餘空諦》,下面署名
為我的名字,題「雲棲袾宏著」。刊印此書的人本是為了賺錢,原本
並沒有惡心,似乎沒有辯解申明的必要。然而,唯恐初學的僧人誤以
為真是我所作的,因此而流通此書,那就為害不小了,所以不得不予 以辯明。
該書中列舉春夏秋冬四季,幽閒地四處去欣賞優美景色,共有三
十三條,姑且摘錄一二條說明,以此類推其他的部分。
其中一條的題目是「孤山月下看梅花」,這裡面說道「黃昏白
五三三
月,攜樽吟賞」,出家人不在清靜的夜晚裡靜坐修禪,而去飲酒賞 禪餘空諦辯偽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三四
花,這是文人雅士的行徑,我不過是一介謹守本分的僧人,哪有這般 悠閒自在解脫的風采呢?這是其中之一的可笑處。
還有一條是「東城看桑麥」,我住在城西南方的深山中,離東城
極遠,我不看自己所居住山林的青松綠竹,卻去東城郊外看桑樹林和 麥田?這真可笑。
還有一條是「三塔基看春草」,我生平都不知道三塔基在什麼地 方。真好笑。
還有一條是「山滿樓觀柳」,這裡面說山滿樓是我所建造的,我
在西湖從來沒有半點土地、瓦片,不知哪來的別墅?真可笑。
還有一條「蘇隄看桃花」,其中以桃花比喻為美人,像這類浮華
艷詞的綺語,豈是出家人所能說得出來的?即使我未出家時,也不會 說出這樣粗俗的話語。一笑置之。
還有一條「蘇隄觀柳」,其中引用李白寫的「如詩不成,罰依金
谷酒數」,我從出家以來並不曾與人聯合作詩,何況喝酒、比酒量! 真是開玩笑。
還有一條「雪夜煨芋談禪」,其中所談的,都是粗鄙淺薄的內
容,不知什麼人會被這些粗鄙語喚醒?這是可笑之一。
諸位好心的出家道友們!當知我一定不會作出這樣沒有意義的文
字。既然已是出家僧人,就必須持守清規,立身謹慎,以道自勵,千
萬不可將灑脫放逸、不拘禮俗錯認為高僧的行為啊!袾宏敬啟。
種種法門
譬如王師討伐,臨陣格鬥,以殺賊為全勝。而殺賊者,或劍或
槊,或鎚或戟,乃至矢石,種種隨用,唯貴精於一技而已。以例學
人,則無明惑障,如彼賊人;種種法門,如劍槊等;破滅惑障,如獲
五三五
全勝。是知無論殺具,但取殺賊,賊既殺已,大事斯畢。所云殺具, 種種法門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三六
皆過河筏耳,不務其大,而沾沾焉謂劍能殺人,槊不能殺,豈理也
哉?參禪者譏念佛為著相,勵行者呵修定為落空,亦猶是也。故經
云:「歸元無二道,方便有多門。」先德云:「如人涉遠,以到為 期,不取途中強分難易。」 【註 釋】
① 槊:讀音「碩」,古代兵器,即長矛。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② 鎚:讀音「垂」,古兵器之一,頂端有金屬球形重物,用以打
擊。 (摘自《漢語大詞典》)
③ 戟:讀音「己」,古代兵器名。合戈、矛為一體,略似戈,兼
有戈之橫擊、矛之直刺兩種作用,殺傷力比戈、矛為強。 (摘自 《漢語大詞典》)
④ 矢石:箭和壘石(投擊敵人的巨石),古時守城的武器。 (摘自 《漢語大詞典》)
⑤ 無明:謂過去世煩惱之惑,障覆本性,於事理等法,無所明了,
故曰無明。 (摘自《三藏法數》)
⑥ 惑障:謂諸眾生由貪欲、瞋恚、愚痴等惑,根性昏鈍,障蔽正
道,是名惑障。 (摘自《三藏法數》)
⑦ 落空:執著於空的見解。即學佛者未明如來所說之甚深道理,聽
聞般若等一切皆空之說,遂墮於諸法皆無之空見。空、有為佛法
兩大門系,為破凡夫執相而立因緣生法為空;再立唯識法相,勝
義為有。以凡夫執我、我相為有,執無因果、涅槃為空,故須空
有兩遣方得真諦。 (摘自《佛學常見辭彙》、《佛光大辭典》) ⑧ 歸元:終歸於真如也。 (摘自《佛學大辭典》)
⑨ 方便:方即方法,便即便宜,猶善巧也。謂如來說布施得大富,
說持戒得生天,說忍辱得離諸瞋恚,說精進得具諸功德,說禪定
五三七
得息諸散亂,說智慧得捨諸煩惱,如是種種方便,開化眾生,莫 種種法門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不為令超脫苦輪,得諸法樂也。 (摘自《三藏法數》)
五三八
⑩ 方便有多門:《首楞嚴經》卷六:「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摘(自《大正藏》冊十九 ) 【譯 文】
譬如國家的軍隊討伐賊寇,臨陣格鬥時,只要能夠殺敗賊寇,
便是大獲全勝。至於殺賊時所用的兵器,無論是劍、是矛、是鎚、是
戟,乃至弓箭壘石,各種兵器隨人取用,最重要的是,必須精通嫺熟
其中一項兵器的操作技能,方能得心應手,所向無敵。
同理可知,學道修行之人,心中的一切煩惱障礙如同賊人,佛所
說的種種法門,好比劍矛等各種兵器,只要能破滅煩惱障礙,就等於
大獲全勝。由此可知,無論何種兵器,只要能殺賊就行。賊既殺盡,
大事即告圓滿。至於種種兵器,都如同過河用的竹筏而已,不必要求 筏的大小。
學道的人不在修行的根本上著力,以為拿到劍,就沾沾自喜認定
能殺賊;而長矛就不能殺賊,哪有這種道理?今佛門中,參禪的人批
評念佛的人著相,精進戒行之人則呵責修定之人會落入空見;這些自 以為是的偏見,就像上面的譬喻,意思是一樣的。
所以佛經說:「歸元無二道,方便有多門。」古德也說:「譬如
有人要去很遙遠的地方,重點在於能否如期的到達目的地,就不論旅 程途中的難易了。」
附錄:蓮池大師簡介
蓮池大師,明代高僧,浙江杭州人,生於嘉靖十四年 公( 元一五
三五年 ,) 俗姓沈,名袾宏,字佛慧,號蓮池。晚年居雲棲寺,所以 世稱「蓮池大師」或「雲棲大師」。他提倡念佛,風化被於一代,被
五三九
推為蓮宗第八祖;他又和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併稱為明 附錄:蓮池大師簡介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代四高僧。
五四〇
蓮池大師幼習儒學,受鄰人影響,寄心淨土,書「生死事大」
四字於案頭,以自警策。二十七歲以後,在四年之間,連遭喪父、失
兒、喪妻和喪母的刺激,即作「七筆勾」而出家受具。尋參四方,以
遊方為務。明穆宗隆慶五年(公元一五七一年),入杭州雲棲山,居
山中廢寺。師常精修念佛三昧,教化遠近,衲子雲集,遂成叢林。
蓮池大師的宗風以淨土法門為主,冬季坐禪,餘時兼講經論。這
時南北戒壇久被禁止,他令受戒者自備三衣於佛前受戒而為作證明。
在律學方面著有《沙彌要略》、《具戒便蒙》、《菩薩戒疏發隱》
等,建立了律制的範例。他竭力提倡戒殺放生,同時修訂了「瑜伽燄
口」、「水陸儀軌」及「朝暮二時課誦」(「諸經日誦」)的儀式。 這些儀式,一直流傳到今天。
蓮池大師的教學是多方面的。他不但是淨土宗的大師,也是華
嚴宗的名僧,因此受到兩宗學人的崇奉,清.守一的《宗教律諸宗演
派》以他為華嚴圭峰下第二十二世。清.道光四年,悟開撰《蓮宗九 祖傳略》,列雲棲為蓮宗第八祖。
蓮池大師對於華嚴和禪學的造詣雖都很深,但其思想的歸趣則
在淨土。他認為淨土教並非和各宗對立。他的〈普勸念佛往生淨土〉
說︰「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
念佛;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但他也同樣重視經教。他
在《竹窗隨筆.經教》中說︰「予一生崇尚念佛,然勤勤懇懇勸人看
教。何以故?念佛之說,何自來乎﹖非金口所宣、明載簡冊,今日眾
生何由而知十萬億剎之外有阿彌陀也﹖其參禪者藉口教外別傳,不知
離教而參是邪因也,離教而悟是邪解也。(中略)是故學佛者必以三
五四一
藏十二部為模楷。」這都說明他極力要把淨土思想和各宗教義統一起 來。 附錄:蓮池大師簡介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四二
蓮池大師提倡的淨土法門仍以「持名」為中心。他撰《阿彌陀
經疏鈔》卷一說︰「今此經者,崇簡去繁,舉約該博,更無他說。
單指持名,但得一心,便生彼國,可謂愈簡愈約,愈妙愈玄,徑中
徑矣。」他以攝心為學佛的要道,念佛為攝心的捷徑,並開「念佛
門」、「止觀門」、「參禪門」為方便門,而指出「念佛一門止觀雙
備」,從教理上闡明禪淨的一致。又說︰「念佛一門而分四種︰曰持
名念佛、曰觀像念佛、曰觀想念佛、曰實相念佛。雖有四種之殊,究
竟歸乎實相而已。」他又引古德說明觀想念佛的困難而強調持名的功
德說︰「觀法理微,眾生心雜,雜心修觀,觀想難成。大聖悲憐,直
勸專持名號。良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此闡揚持名念佛之功,最為
往生淨土之要。若其持名深達實相,則與妙觀同功。」
蓮池大師對《阿彌陀經》的教理判釋,是採用華嚴家的主張。
他認為就教相來說,《彌陀經》為頓教所攝,並且兼通前後二教(終
與圓)。他說︰「此經攝於頓者,蓋謂持名即生,疾超速證,無迂曲 故。」
蓮池大師對於儒佛兩家的看法,雖認為兩者根本不同,但卻採取
調和的態度。從《竹窗隨筆》的〈儒釋和會〉和《竹窗二筆》的〈儒
佛交非〉、〈儒佛配合〉三條看來,可以理解他的思想。
蓮池大師一生雖專弘淨土,但也以文字作佛事。他的著述有《菩
薩戒疏發隱》五卷、《彌陀疏鈔》四卷、《具戒便蒙》一卷、《禪關
策進》一卷、《緇門崇行錄》一卷、《水陸法會儀軌》六卷、《楞嚴
摸象記》十卷、《竹窗隨筆》三卷、《山房雜錄》二卷、《雲棲遺
稿》三卷等三十餘種。這些著述於雲棲寂後,由他的僧俗弟子大賢、
鄒匡明等蒐集編次,分為釋經、輯古和手著三類,總稱之為《雲棲法 彙》。
五四三
蓮池大師晚年,疾發,益勤淨業,作三十二條不祥以警自他,又 附錄:蓮池大師簡介
竹窗隨筆 初 (筆 白 ) 話解
五四四
書「三可惜」、「十可歎」以督徒眾。明萬曆四十年(公元一六一二 年,一說萬曆四十三年)示寂,世壽八十一。